五行規律在卦位上的體現

2020-12-17 子夏故壇

我們知道,卦有位而爻居之,卦六位而成章,爻居而變乎其中也。卦之六位,從下而上,分別為初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和上位。

卦位分上下內外,初、二、三位組成下卦體(或稱內卦體);四、五、上位組成上卦體(或稱外卦體)。

卦位分剛柔,初、三、五位為剛位,二、四、上位為柔位。剛爻居剛位,柔爻居柔位,稱為「當位」;反之則稱為「不當位」。

卦位不是孤立的,互相之間是有聯繫,其關係分為乘、承、比、應。柔不當位而居剛之上為乘;柔當位而居剛之下為承;相鄰關係為比;上下卦同位為應,即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位為應位。互為應位而爻異性則為成應;互為應位而爻同性則不應。另外,爻貴獨孤,全卦獨陰或孤陽,則眾爻應之。

卦位分尊卑,別親疏,有等級。一般而言,五位是天子位,最尊貴;上位是長老位,輩高位極;四位是宰輔之位,伴君左右,為近君之文臣;三位是武人之位,居其位者掌兵權而從於王事,為在外統兵之武將;二位是內卦之中,為王家之位,居其位者多為王妻或王子;初位是卑位,一般為新生力量或疏遠之親或荒服之族。《易·繫辭傳》曰:「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耶。」就是說,初位者為新生力量,有潛力,其前途不可限量,故難知。上位已成而極,故易知。五位居天子,一切文治武功歸於大老闆,故多功。四位居宰輔,伴君如伴虎,故多懼。三位居武人,掌兵權,從王事,多受君王忌憚,故多兇。二位為君王內眷,居內而中,為人眷顧,故多譽。

卦有六位,其位有時間發展順序,自初而上也。《易·繫辭傳》曰:「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就是說,初位為本,上位為末,初則擬之,上則終也。卦位既然有時間順序,則必然五行順行,所以筆者重點在這裡要探索卦位的五行規律。

卦位的其它規律,古今賢者已均有論述,當屬習《易》者常識矣,惟卦位的五行屬性及規律尚未見有現成論述,故筆者冒昧先試先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供大家參考。

筆者認為,卦有六位,均有五行屬性,自下而上,皆合時間之五行順行規律也,且與《河圖》之數、後天八卦的五行規律完全一致,這也再次證明《河圖》是後天八卦之籃本,五行規律是其內在聯繫紐帶而無所不在的事實。

卦之初位,五行屬水,配德曰「智」,其性閉藏,藏精養元之時也,故有「潛龍勿用」之言也。初為萬物之本,水為萬物之始,故初位五行屬水。水之生數為1,一陽初生也。

卦之二位,其位得中,五行當然屬土且為隱土。二位在內卦之中,為家室位,居家為隱也。二位五行之德,如後天八卦中的艮位,有位而自隱者也,隱則不論。

卦之三位,五行屬木,配德曰「仁」,其性生發,充滿活力,為終日乾乾者也。三位是武人之位,從王事而行徵伐,常枕戈待旦,夕惕若厲,故五行屬木。木之生數為3,陽再生也,陽氣發洩也。

四位是宰輔之位

卦之四位,五行屬火,配德曰「禮」,其性外剛內柔,實為柔性,象徵事物的發展達到旺盛階段,剛中見柔也。五位是宰輔之位,為伴君之文臣位,文者,柔也。宰輔三公,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為人臣者的鼎盛時期,故五行屬火。宰輔之臣,承於王下,其有順德,故為柔位。火之生數為2,陰始生矣,因為2是最小的陰之生數。由陰而生,其成乃陽,以柔為本,以剛為成。

卦之五位,天子居之,五行屬土而為用,配德曰「信」。土性致養,承載天下,為君王之德。君王擁有天下,養賢及萬民,實為天下父母,日理萬機為天下蒼生計,致役乎萬物也。官為公僕,理盡在此也。九五之尊,中正而視天下,天下平矣!五位居上卦中位,五行當然屬土,天子用事天下,大有作為,當然為用者也。土的生數為5,陽氣多生也,因為5是最大的生數,陽生而多也。

卦之上位,五行屬金,配德曰「義」其性收斂。上位已極,物極必返,故收斂也。上位是長老之位,一般為君王宗族長輩,資格老成而位極,地位極高而超脫,平常超脫於事外,若遇大事而君王幼弱,則又能起到壓陣穩局的關鍵作用。武庚叛亂而成王幼時,周公就曾起到這樣的作用,這在64卦中多有體現。老氣屬金,金氣肅殺,配德曰「義」,非上位莫屬。金的生數為4,陰再生而極也,因為4是最大的陰之生數。由陰而生,其成極陽,以柔為本,剛用極也。

這樣,卦之六位,自初而上的五行屬性及其規律就如下圖所示:

這不就是時間的五行順行規律嗎?這也就同時說明了六爻卦是隨著時間的變化由初向上發展的,是有時間順序的。卦之六位,由初而上,反映了事物發展所固有的不同階段及其特點,而爻之所變,則反映了人類社會中的各種變化,甚至變革。人類社會的變化是大自然中最活躍的因素,又有其自身的特有規律。但人類社會的變化無論如何活躍,自然規律永遠是本,社會規律是對自然規律的應用。(子夏故壇原創)

相關焦點

  • 《四卦太極圖》之企業應用(上部——《四卦太極圖》分析)
    第二節 四卦太極圖一、四卦太極圖的推演過程作者在實際應用傳統太極圖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解析企業的實踐裡,多圖並用,雖無大過,卻總有不適之感。故,將傳統之陰陽、四象、五行、八卦太極圖,融合、調整,重新繪製「四卦太極圖」,再用之,方稍安。
  • 六爻斷卦時的四大重點解析,幫助你更好理解卦爻
    在卦象中有時會出現卦爻的化進化退,首先是卦互變出的必是同一五行,然後運用從主卦到變卦,也即從事情開始到結束這個過程中,卦爻出現了進退,也即所辦事情出現了進退結果,這是事物發生的規律,是必然的變化。這種因伏吟出現的信息現象,是卦中運用這種特殊的表現形式,而去體現受克受制事物的發展的。如所測之事伏吟,出現種種不吉之象,就是受阻受制約受克。反吟主所求之事多半不利,這也是受克受制約的表現形式,只不過這種特殊的表現形式,不是像卦爻直接相生相剋這樣直觀而已。
  • 卦六位而成章,爻在其中而演大業
    前面我們講了太極、陰陽、四象、八卦、五行、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後天八卦等等《易》學概念及其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精通了這些,只是相當於取得了進入《周易》殿堂的門票,連《周易》門前的臺階還未開始登上。前面那些概念,在《周易》經文中幾乎沒有提到,因為在當時那都是常識性的東西。
  • 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太極、八卦與陰陽五行
    「黑白魚」所代表的太極和八卦是《周易》中的重要內容,體現了對自然萬物發展規律的認識。一、何謂太極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致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繫辭上》。
  • 古代哲學的核心是陰陽五行
    無論是八個經卦還是六十四別卦都是陰陽爻組成,但陰陽和五行的來源比較複雜。陰陽的含義和來源有哪些?陰陽據傳在夏朝的時候就有,是簡樸的古代哲學,也是揭示了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道理。「內」指內卦,也就是下卦。「外」指的是外卦,也就是上卦。地天泰內卦為乾,故樂「內陽」,外卦為坤,故曰「外陰」天地否反之。《彖》已將乾、坤各個確定為陽卦、陰卦了。《象》較之《彖》後出現。《象》辭中道及陰陽者,見於乾坤兩卦的初爻。乾為天,初九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坤為地, 初六,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 中國最早的哲學思想——陰陽五行思想
    五行思想據說最初來源於先民們的治理洪水的實踐,理由是最早表述這一思想的文字中多次以治理洪水為例來進行論證。最早系統地述及的文字就是箕子的《洪範·九疇》(現收錄在《尚書》中):」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 易經中《泰》卦在生活中有什麼體現?火爆的泰山幣又有什麼玄機?
    從《泰》卦的卦象圖上來看,上面三個陰爻(三個斷開的直線)組成的卦,叫坤卦。下面三個陽爻(三條直線)組成的卦叫乾卦。而所謂的八卦,每一卦,就是由三個爻所組成。由於陰爻陽爻所處的位置變化,組合變化,總結起來共有八種,故稱八卦。
  • 易經六十四卦全文 解說 歌謠 歌訣,值得你精心品讀,細細品鑑
    先天六十四卦方圓數字圖在這乾、坤之間有一條紅線,代表夜間天空中的銀河,亦代表地球南極、北極的磁場,從以上方圓數字圖再看各卦的排列,規律就一目了然。也就是說,五行的關係必需要讓它的「生」與「克」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合化、共同存在,才可以體現出五行的從「相生、相剋、相制」再到「相化」的圓融模式。
  • 《易經》三維立體圖找出先天八卦排列順序及八卦物性象徵規律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傳統的易經用五行金木水火土相互對立的關係建立起三維立體坐標,透過坐標上各五行的對立的關係和陰陽屬性建立起傳統的陰陽學說:用陰爻陽爻簡單的符號畫出八卦,以預示萬事萬物的基本規律,以明自然之理而遵循。
  • 五行、八卦、太極說的是什麼
    然而,事物和現象中對立著的雙方所具有的陰陽屬性,既不能任意指定,也不能顛倒,而要按照一定規律歸類。易學風水師深造進修機會!2020年7月份裴翁弟子班開班啦,現已開始報名學位有限。國際易聯易經推廣專業委員會誠邀資深易學學者加入。
  • 陰陽家的陰陽五行思想,對於兵家有什麼影響?
    《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詩經》所謂「陰陽」是具象的,指山的背向;《周易》所謂「陰陽」是抽象的,指事物的兩大對立面。《周易》就是根據陰陽兩爻的排列組合形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每爻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含義。五行思想大致起源於西周時期。《尚書●洪範》云:「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曰土。
  • 易經:讀64卦,有規律可循,只需要3個步驟,就能讀懂一個卦
    每隔一個周期,我會在不同的卦中,重複讀卦的方法,這樣大腦就會自然而然地記住。讀64卦,有規律可循,只需要3個步驟,就能讀懂一個卦。這篇文章,我們通過「家人卦」,來學習如何讀懂一個卦。1、通過觀察下卦、上卦和整體,提取卦象。
  •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一「乾」卦
    [評析]在「六十四卦」中,乾為純陽之卦,坤為純陰之卦,集中體現了陰陽哲學的基本原理,故稱為「乾元」、「坤元」 ;至於其他六十二卦,都是通過「乾元」、「坤元」 不同的排列組合派生而成的。乾卦象徵天,其特點是剛健有力、運動不息而且極有規律。這一卦告訴我們: 既要奮發圖強,為實現理想而積蓄力量,又要嚴格遵循客觀規律辦事。
  • 斐波那契數列中的八周期規律,隱藏八卦爻位的奧秘
    八進位的數和二進位數可以按位對應(八進位一位對應二進位三位),因此常應用在計算機語言中。八周期率:每逢相隔八個數,重新新的循環,呈現一定的規律性。比如八進位。物在運動、變化過程中,某些特徵多次重複出現,其連續兩次出現所經過的時間叫「周期」。黃金比例:黃金比例是一個定義為 (√5-1)/2的無理數。
  •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十一「泰」卦
    泰第十一[題解]泰卦為異卦相疊(乾下坤上)。本卦上卦為坤,為地,地屬陰氣;下卦為乾,為天,天屬陽氣。陰氣凝重而下沉,陽氣清明而上升,陰陽交感,萬物紛紜,所以卦名曰泰。泰卦取陰陽和諧配置的意境,體現太平之象。泰卦閘釋持盈保泰的原則。創業固然艱難,守成更加不易。不可安於現狀,唯有精誠團結,力求發展,才能開創新局面。應知物極必反,唯有堅持理想,才能有所突破。居安應當思危,不可輕舉妄動。應以促進團結為根本,態度光明磊落,把握中庸原則,兼容並蓄,剛柔相濟,修明政治。當盛極而衰、頹勢顯現時,唯有因勢利導,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如果-味逞強,反而會加速滅亡。
  • 了解古代神秘的佔卜問卦
    又卜了一卦,吉兇禍福,還是擔驚受怕……」這是流行歌曲《卜卦》的歌詞。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能在街頭巷尾聽到算卦看相的老者招攬生意的吆喝。自古以來,卜卦就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佔卜問卦究竟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常見的佔卜方法又有哪些呢?《禮記·曲禮上》曰:「龜為卜,策為筮」。《論衡》載:「俗信卜筮,謂卜者問天,筮者問地」。
  • 《易經》64卦釋義第一卦:乾卦
    健是天體有規律地運轉,永不停息,什麼力量都不能阻止它,改變它。《易經》64卦以乾卦居首位,反映了殷周時期人們的觀念上重父統。乾,元亨利貞。「元亨利貞」是卦辭,也叫彖。彖的意思是斷,判斷、概括,所以孔子解釋卦辭的文字叫《彖傳》。
  • 八卦之陰陽五行屬性
    所以,卦的陰陽屬性就是:乾()、坎()、艮()、震()四卦,屬陽卦。其中乾為父,為純陽之卦,艮為少男,坎為中男,震為長男。因為震、坎、艮中陰多陽少,表示陰從陽,故為陽卦 。巽()、離()、坤()、兌()四卦,屬陰卦。
  • 白話講易經第十二卦,天地否卦上乾下坤,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泰卦,「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是說事情的發展、人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一路平坦的,會有坎坷出現,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否卦。否卦上卦為乾卦,乾為天,下卦為坤卦,坤為地,所以否卦的全名叫做天地否卦。
  • 五行五運是一種基本的客觀規律
    天地的客觀規律,對於人來說,基本上是看不見,摸不著,完全靠蒙,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漸掌握了天人合一的全息現象,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人體的臟器是五臟六腑,那麼天地存在五運六氣的運行機制,這種客觀存在,就顯得自然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