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啤酒苦待第二春

2020-12-01 億邦動力網

在中國企業發展史上,1993年是個重要時間節點。這一年,90歲的青島啤酒先後在香港和上海敲鐘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兩地上市的企業。

上市並不能讓青島啤酒高枕無憂。那幾年,起家於北京順義的燕京啤酒在李福成帶領下異軍突起,1995年在產銷規模上追平了青島啤酒,第二年躍居行業第一。與此同時,包括世界排名前7在內的國際啤酒巨頭,也開始大舉進攻中國市場。

內憂外患之下,1996年6月青島啤酒領導班子變更,新上任的總經理彭作義如此形容青島啤酒當時的處境:「前有狼,後有虎,中間一群小老鼠。」

那段時期,國內啤酒 行業大規模擴產、併購 和慘烈的價格戰,為日後全行業產能過剩 埋下了伏筆,成為眾多啤酒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

很快,啤酒行業進入了冬天。自2014年起,全行業開始風雨飄搖,總產量逐年下滑。

青島啤酒也從昔日的消費品王者變成了一家回報率平平的公司,被貴州茅臺、五糧液等白酒企業徹底碾壓。

01

艱難的復甦

青島啤酒3月29日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79.84億元,同比增長5.30%;歸母淨利潤18.52億元,同比增長30.23%。整體上來看,這是近年青島啤酒最好的業績表現。

青島啤酒上一次營業收入增長超過5%,還要追溯到2013年。那一年,青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282.91億元,同比增長9.73%;歸母淨利潤為19.73億元,同比增長了12.20%。

在那個時期,業績的驅動依靠量的增長,生產量和銷售量是最能代表啤酒行業景氣程度的指標。

不過,那也是青島啤酒和啤酒行業高歌猛進的最後一年。

2014年,疾速發展的中國啤酒行業進入了拐點時刻,二十多年來生產量首次下滑,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到2019年,全國啤酒生產量已經下滑至3765.3萬千升,相比2013年下滑幅度達24.43%。

啤酒行業變天了,青島啤酒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壓力。

2015年,青島啤酒銷售量為848萬千升,同比下降了7.36%,2016年繼續下滑6.60%至792萬千升。

在2016年年報中,青島啤酒表示,伴隨消費者對啤酒產品需求多元化帶來的市場消費結構性升級,以及外資啤酒和進口啤酒在國內市場銷量的增加,使啤酒企業在品牌、品種和渠道等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

啤酒行業進入了存量時代完全競爭的狀態。 消費市場飽和了,啤酒賣不動了,追求銷量和市場份額也已經變得不現實了。

一個新的課題擺在了眼前:提升產品結構。

青島啤酒曾經是響噹噹的「國民啤酒」,不過,在產品結構升級的轉型過程中,並沒有很快就走出來。2017年、2018年,青島啤酒雖然重新回到了正向增長的通道,但是0.65%、1.13%的營收增長,以及0.64%、0.76%的銷量增長,仍然無法與巔峰時期相比。

從市場佔有率來看,國內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多年沒出現大的變化。這幾年,前五大啤酒玩家一直都是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

在沉悶的啤酒行業,市場總體需求不旺,各家企業面臨的增長壓力都不小,而且產能過剩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 於是,一些低效產能成了被淘汰的對象。

為了提高產能利用率,從2015年開始,關廠潮便成了啤酒行業一番特殊的景象,青島啤酒、華潤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百威、嘉士伯無一例外。

2019年9月,青島啤酒在投資者集體接待日活動上表示,2018年關閉了2家工廠,未來3~5年將關閉整合10家工廠。

從量的驅動到質的驅動,啤酒行業結構升級的疼痛仍在繼續。

02

高端崛起,低端沉淪

對於2019年的業績改善,青島啤酒解釋稱,主要是本年度公司產品結構優化,以及部分產品提價所致。

啤酒行業專家方剛告訴市界, 啤酒行業產品結構優化的方向,就是向中高端進行轉移。

GlobalData數據顯示,從2013到2018年,我國啤酒消費量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但是,高端及超高端啤酒消費量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4%,在全部品類消費量中,高端及超高端啤酒的佔比從10.9%上升到了16.4%,增長趨勢十分明顯。

到目前,青島啤酒以「青島啤酒+嶗山啤酒」作為品牌戰略。其中,「青島」為主品牌,定位於中高端,是產品結構升級的主力;「嶗山」為第二品牌,定位於大眾市場。

近幾年,「青島」主品牌陸續推出了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全麥白啤、桶裝原漿啤酒、皮爾森、IPA等一系列新產品。

公司業績增長的驅動力,主要還是來自於中高端的主品牌產品。

2019年,青島啤酒共銷售啤酒805萬千升,同比僅微增0.26%,而啤酒業務收入為276.18億元,同比增加了5.28%。平均下來,2019年噸價為同比提升了5%左右。

其中,主品牌「青島」共實現銷量405萬千升,同比增長了3.49%;實現銷售收入173.81億元,同比增長了7.83%。在「青島」品牌中,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共實現銷量185.6萬千升,同比增長7.08%。

相比之下, 以「嶗山」品牌為代表的低端啤酒銷量下滑了2.82%,至400萬千升。

中高端產品量價齊升,低端大眾產品銷量下滑,顯然,產品結構升級的高端化的路徑,已經很清晰。

在消費升級與消費者需求多元化的帶動下,青島啤酒的高端化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不過,青島啤酒優勢並不明顯,更有優勢的是國際巨頭百威。

在國內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場,百威英博一家獨大,佔領了46.6%的市場份額,青島啤酒雖然位列第二,但是與百威英博的份額差距超過了30%,難以望其項背。

此外,華潤以低價的「雪花」大單品打天下,失去了佔據高端市場的先機,但是,架不住家大業大勢力大。2019年4月,華潤雪花完成了對喜力中國的收購,拿到了高端化進程中的一張王牌。在國際高端啤酒市場,喜力是巨頭之一。

受益於喜力中國的影響,2019年,華潤雪花中高檔啤酒的銷量增長了8.8%,市場份額直逼青島。

就在青島啤酒發布2019年年報當天,華潤啤酒官方渠道發布了自家CEO侯孝海的一篇報導。侯孝海稱,國內啤酒競爭已經到了決戰階段,華潤啤酒最大的敵人是百威,「決戰就需要在高端市場打敗百威」。

比較尷尬的是,青島啤酒並沒有被放在眼裡。目前來看,在高端市場,青島啤酒「前有狼,後有虎」形勢依然相當緊急。

03

「青島」差在哪兒?

在高端啤酒市場,以青島啤酒為代表的國貨們為什麼落後,到底差在哪兒了?

這得稍微追溯一下國內啤酒行業的發展歷程。

在2014年之前,尤其是1993年青島啤酒在滬港上市之後的那些年,國內啤酒行業到處都充斥著資本的味道,大魚吃小魚頻頻上演,巨頭們通過併購、整合快速跑馬圈地。

在1994年南下以8000萬元吃下揚州啤酒廠之後,青島啤酒又投入4000萬元對其進行技改,結果三年下來,市場沒打開,又添新債5000萬。這依然擋不住各路大軍混戰的瘋狂。

1995年,青島啤酒以8250萬元買下了西安漢斯啤酒55%的股權,當時,西安漢斯啤酒負債高達3個億。到2001年,已有40多家啤酒廠被青島啤酒攬入懷中。

連行業之外的華潤也嘴饞了,在東北與國際啤酒巨頭SAB實現了對雪花啤酒的合資,從而跨界入局。同時,經驗老道的國際巨頭們也沒閒著,攜帶資本優勢在中國圈地。2004年,中國成立時間最早的啤酒廠——哈爾濱啤酒廠也被百威英博收購了。

跟粗放式發展時期的很多行業一樣, 啤酒巨頭們光跑馬圈地還不行,還得穩住佔領的市場,於是,開始拼命打價格戰,正所謂「低價走量搶份額」。

那些年,行業內流傳著「啤酒賤如水」的說法。可是,當青島、雪花、燕京在進行2元一瓶的價格戰時,百威已經在賣10元一瓶的高端啤酒了。長期陷入價格戰,也徹底拉低了國內啤酒品牌本來就不高貴的身份。

外資品牌也參與了這場混戰,但手段不同。

百威英博靠收購和合資的國內啤酒品牌(如哈爾濱啤酒、雪津啤酒)打低端市場,與青島、華潤、燕京等血拼,而自己的主打品牌百威、科羅娜等始終站在高處,佔領了中高端市場的先機。

天風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暢告訴市界,啤酒是舶來品,在我們的消費意識裡,總是覺得外來品牌更高端,實際上,國內品牌的品牌力的確也比不過這些巨頭。國際巨頭們雖然在銷量上拼不過雪花、青島,但是它們以更高的價格長期籠罩在國內品牌的頭上。

2014年行業轉折之後,行業內的併購減少了,當然,能夠被五路諸侯收購的標的也基本上沒有了。消費市場由「拼酒」轉向了「品酒」,消費者開始追求高品質、個性化的產品,高端化成了行業必選,這時候,百威英博將高端市場的優勢拿捏得死死的。

相比之下,國產品牌們才從低端大眾市場緩慢向上升級。

這期間,青島啤酒的產品戰略也經過了多次調整,希望達到產品結構的優化。

2003年時公司實行「1+3」戰略,即以青島為主品牌,山水、嶗山、漢斯為第二品牌;2014年,調整為「1+1+N」戰略,青島主品牌不變,發展嶗山為全國性第二品牌,外加漢斯、山水、銀麥等區域品牌;之後,進一步精簡為現在的「1+1」戰略,即「青島+嶗山」主副雙品牌。

當然,產品結構的優化也意味著價格的提升。 比如,青島啤酒的主力產品經典系列中,5~6元/瓶傳統經典系列的市場地位,已經逐步被8元/瓶的經典1903替代。

青島啤酒已進行過多次提價。2018年,啤酒行業迫於成本上漲的壓力進行了一次集體性提價,青島啤酒也不例外,漲幅在5%以上。

產品優化疊加直接漲價,使得終端市場逐漸告別了低價產品。不過,國內啤酒的價格仍然不算高。廣發證券數據顯示,我國啤酒零售均價為13.5元/升,而日本為43.35元/升,世界平均水平為22.62元/升。

劉暢告訴市界, 啤酒行業未來的主要增長點依賴於結構優化和直接漲價,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優化產品結構——調結構、往高端走,這是最根本的驅動方式。

行業越高端化,價格越高。對於企業而言,這是增厚利潤的好事;對於消費者而言,買一瓶啤酒又得多掏點錢了。

註:文/雷彥鵬,公眾號:市界,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邦動力網立場。

相關焦點

  • 中國啤酒銷量榜:青島排名第四,第二第三是美國品牌,第一很意外
    中國啤酒銷量榜:青島排名第四,第二第三是美國品牌,第一很意外我國是一個美食大國,有很多特色的美味佳餚,所以中國人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吃貨,但是在品嘗這些美食的時候,其實飲料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在吃飯的時候,服務員總會問你是否需要酒水飲料
  • 青島啤酒集團「擴軍」
    中新社青島八月二十八日電(記者王宏源)青島啤酒第五有限公司今天在此間宣告成立。  青島啤酒第五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青島嶗山啤酒廠。去年七月十五日,青島市人民政府決定將青島嶗山啤酒廠的資產委託給青島啤酒集團,由青島啤酒集團對嶗山啤酒廠實施生產經營的全面管理。
  • 雀巢出售中國水業務發力高端市場 青島啤酒接盤拓展「第二賽道」
    根據雙方的許可協議,青島啤酒將在中國生產和銷售「雀巢優活」品牌。但雙方並未公布涉及的收購金額。對於雀巢而言,調整水業務符合近年來戰略調整的整體思路,將發力高端水市場。對青島啤酒來說,拓展啤酒之外的新市場,也是在解決未來如何能跑得更快、走得更遠的問題。青島啤酒集團董事長黃克興就此次收購表示,「青啤集團收購雀巢中國的水業務,就是為了啟動第二個賽道。」
  • 啤酒龍頭青島啤酒
    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青島啤酒,公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啤酒生產企業,當下以啤酒市場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消費升級需求為導向,積極推進「青島啤酒主品牌+嶗山啤酒副品牌」的雙品牌戰略。目前公司產品線中,高端啤酒以奧古特、鴻運當頭、純生等品牌為主,中端啤酒以主品牌青島啤酒為主,大眾啤酒以第二品牌嶗山及其他區域品牌為主。
  • 在青島,如何喝到正宗的青島啤酒?
    青島本地人喝啤酒時講究要「一廠」的。這是因為青島啤酒在全國有幾十家分廠,各分廠的產品質量懸殊很大。看似同樣包裝的青島啤酒,不同分廠生產的,口味可能差別很大。瓶蓋上的打碼上面有兩行數字,第一行是出廠日期(8位),第二行前兩個數字代表分廠編號,接下來一位是生產線代碼,最後四位是生產時間。
  • 聚無界 超精彩 | 中超俱樂部瓶在青島啤酒第二屆全國球迷大會發布
    聚無界 超精彩 | 中超俱樂部瓶在青島啤酒第二屆全國球迷大會發布 2020-10-20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青島啤酒飲用攻略
    今日一學生問我:「老師,青島啤酒給推薦一下唄!」,做了簡短回答以後,忽覺作為一名資深「酒彪子」,真的可以寫點啥,於是乎有了「青島啤酒引用攻略」,供大家一樂。由於是根據自身酒量推薦,故先描述一下自身酒量,供大家對比後對號入座。
  • 來青島,哈啤酒
    這一愛好保持了50餘年,至今八十開外高齡,每天正餐仍是兩瓶青島啤酒打底。如遇年節喜事,通常可飲四五瓶,自言一生無醉。青島啤酒廠若評選資深粉絲,真該給他老人家頒發一枚金質獎章。評選資格,當以酒齡在50年以上者劃槓。
  • 青島人的啤酒往事
    青島人喝啤酒,特別是喜歡喝青島啤酒,並非是因為自己家鄉的緣故,因為青島啤酒味道純正。當然,這也不奇怪,因為青島啤酒畢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歲月滄桑,幾經變遷,但青島的品牌卻久經不衰。有幾個調皮的青年找我,要求一塊活動,其中一個「小首領」,幹活也不錯,提出要和我比試一下,誰敗了請客喝啤酒,結果他敗了,但卻不服氣,提出要比試遊泳。第二天下班,十幾個人騎著自行車到了第一海水浴場,遊防鯊網來回,誰先回來誰贏。我遊回來的時候,躺在沙灘上瞅著他往回遊,其他人站在岸上喊:快點!加油!
  • 各種啤酒各種喝,第五篇青島啤酒
    幾大啤酒廠商的小分類款式名目繁多,雖說大部分都是水啤吧,光是青島就有N款,從原漿、奧古特、白啤、皮爾森、1903、經典、鴻運,到純生到袋裝扎啤。還分一二三四五廠的,嶗山的。瓶裝和聽裝的也不會完全一樣(酒精度和麥芽,譬如青島白啤),本地廠和外地廠的也不一樣。青島各款啤酒沒兩天三根本喝不完,所以不要片面的說某次喝了某品牌某一款就否定這品牌了。
  • 歡聚青島國際啤酒節!
    啤酒節的地點每年會有些變化。最初是由青島啤酒廠主辦,後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主建專門機構主辦,該活動以啤酒為媒介,集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經貿展示於一體,是一個大型的節慶活動。第1屆――第1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1。1991年6月22日首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在中山公園西面花卉區舉辦。30多萬市民擁入啤酒節會場,欣喜地品嘗到了青島啤酒廠提供的免費啤酒。2。
  • 重慶啤酒VS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國內啤酒行業龍頭企業。來看看他們從16年到19年的財報吧!(單位:億)~1、應收帳款佔總資產的比:重慶啤酒:從16年到19年平均為1.5%!青島啤酒:從16年到19年平均為0.4%!這局青島啤酒勝!2、存貨周轉天數:重慶啤酒:逐年在降低,從16年的176到19年的60,平均114天!青島啤酒:相對穩定,從16到19年平均56天!存貨周轉天數越低越好!
  • 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金沙灘啤酒城即將開城 青島啤酒等多款驚喜亮相
    記者獲悉,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金沙灘啤酒城開城儀式將於7月31日上午在金沙灘啤酒城「乾杯」雕塑北廣場舉行,當晚還將舉行盛大的開幕式演出。青島國際啤酒節金沙灘啤酒城 (資料圖)據悉,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期間,依託啤酒大篷、火鳳凰酒吧街、國際啤酒匯倉儲式超市
  • 青島博克精釀啤酒專注健康啤酒的開發
    青島博克精釀啤酒有限公司坐落於我國最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
  • 青島啤酒節不可能成功
    青島啤酒節不可能成功 中華龍 2020/08/13 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的青島啤酒節,擴大了不少的陣容。最初在青島嶗山沙子口的高科園青啤基地舉辦。現在發展到了青島、淄博、臨淄等多地舉辦了。貌似強大了不少,但中華龍預測說青島啤酒節不可能成功。
  • 青島啤酒和華潤啤酒有什麼不同?
    1903 年,英、德兩國商人合資在青島開辦啤酒廠,這是中國最早生產啤酒的企業之一,這家企業正是青島啤酒的前身。分廠商來看,國內高端啤酒 CR5 市佔率高達 78.4%,其中百威市佔率高居第一,達到 46.6%,青島、華潤市佔率分別為 14.4%、11.0%,分列第二、三位。
  • 青島啤酒全國聞名,真正的青島人喝什麼啤酒
    青島是一座海濱城市,它不僅是旅遊度假區,而且其中有很多的美食,除了海鮮最有名的就是啤酒了。外地人都認準了青島啤酒或者嶗山啤酒,那麼真正的青島人喜歡喝的是哪一種呢?不懂啤酒的覺得都是一樣的味道,可是真正懂的人卻知道每一種都是不同的,就算是青島的啤酒也是有各種味道。一般來說真正的青島人喝的都是青島一廠的啤酒,這裡也是最純正的青島味道,青島人親切的將青啤稱為登州路56號,因為這座廠的位置就是在這裡。在外遊學的學子煩悶的時候拿出一罐登州路56號,想家的思緒不斷蔓延,也能夠緩解一點鄉愁。
  • 日本朝日啤酒將成青島啤酒大股東 擬派董事進駐
    和訊消息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朝日啤酒23日宣布,將與中國第二位的啤酒公司青島啤酒(600600,股吧)進行資本合作,獲取青島啤酒的19.99%的股份。朝日啤酒計劃於3月份出資6.665億美元,成為青島啤酒的第二大股東。這是日本公司首次成為中國知名啤酒公司的大股東。
  • 青島遊記:不喝一杯青島啤酒,怎麼算來過青島呢
    第二海水浴場出了公主樓,慢慢往海邊走就來到了緊鄰著的第二海水浴場。據說這裡夏天人山人海,實行封閉式管理。我們冬天來自然是感受不到這一番盛況,也無法下水暢遊幾個來回。不過還是看到有幾個壯士穿著短袖和沙灘短褲在沙灘上打沙灘排球,實在是讓人心生敬佩。(??)
  • 青島啤酒的全球圖謀
    布希集團持有27%股份的青島啤酒的命運將如何,始終是眾人矚目的焦點。而在國內啤酒市場佔據13%份額的青島啤酒,佔中國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是美國市場上銷量最高的亞洲啤酒,青島啤酒總裁孫明波卻說:「我們的國際化並不是指把產品遠銷到國外去。」國內市場也是它國際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