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吃貨,中國的吃貨在世界絕對是排得上名的。只要稍微有食用價值的,大部分都被我們做成了美食,端上了餐桌。
比如很多讓別國頭疼的入侵物種,在我國基本上就沒有泛濫的可能性。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幾種被做成美食,吃到要靠人工養殖的入侵物種,牛蛙還不是最慘的。
1. 福壽螺
福壽螺,別名大瓶螺,金寶螺。名字雖然接地氣,但它的原產地在南美亞馬遜河流域。
1980年,高雄美濃鎮的一位婦人,從阿根廷帶回了一盒福壽螺卵孵化,並開始用金寶羅的名字推廣養殖。
福壽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胡蘿蔔素和礦物質,是餐桌上的佳餚。
在中國,一旦有了營養豐富,肉質鮮美的標籤,你想泛濫也不可能。但相比牛蛙也算是保留了一點入侵物種的尊嚴了。
2.牛蛙
牛蛙作為美國的外來入侵物種,繁殖能力真的超強,一生生一窩,會廣泛影響到受入侵的生態系統,但還是架不住中國吃貨們的碗筷。
牛蛙,高蛋白,低脂,低膽固醇,雖然營養價值高,但還是少吃為好。
裡面有一種寄生蟲叫做裂頭蚴,雖然這種寄生蟲在100度的沸水中只能生存兩分鐘,也就是說高溫下煮熟牛蛙,5分鐘以上,食用就沒什麼大問題。
但牛蛙本身就比較難處理,所以我們還是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為了所謂的口腹之慾,再讓慘劇發生了。
3.小龍蝦
小龍蝦,別名叫做克氏元鰲蝦,名字相當的霸氣,但確實是最沒尊嚴的入侵物種了,牛蛙還真不是最慘的。
小龍蝦原產於墨西哥北部和美國南部,讓他們十分的頭疼,上世紀30年代末,由日本引進中國。
雖然小龍蝦被我們吃到靠人工養殖,但它確實是入侵中國最成功的外來物種之一。中國到田鐸,水系發達,加上養殖的小龍蝦會逃到野外繁殖,現在已經遍布了國內大部分地區。
使得很多的本土物種,直接區域性滅絕。看來中國吃貨還是得加把勁。
小龍蝦美豔紅亮,個大體肥,真的是看一眼就讓人垂涎三尺了。怪不得能成為"夜宵界的扛把子"
洪湖作為優選國家示範的養殖基地,水面遼闊,水草茂盛,水質更是優質標準。從小蝦苗水草到天然餌料,優質的生長環境,也造就了優質的小龍蝦。
活蝦現制,去頭,只留蝦尾,濃香四溢,聞一下就讓人慾罷不能了。肉滿殼薄,嘗一口鮮嫩多吃,唇齒留香。
真的是宵夜必備,這款小龍蝦還有麻辣和十三香兩種口味,價格還超級實惠
想吃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進去看看
4. 生蠔
我國的吃貨們,真的是為其他國家的入侵物種操碎了心。
之前丹麥駐華大使館還發微博,求助。說是生蠔長滿了丹麥的海岸,但丹麥人卻一點辦法都沒有。中國吃貨表示"放開那個生蠔,讓我來。"
很多網友都紛紛表示,救援丹麥的生蠔泛濫,我們只有一個要求:開放籤證,就能把生蠔吃成回憶。
到現在,海鮮市場,飯店,燒烤攤,生蠔的身影隨處可見,人們也漸漸遺忘了生蠔原是入侵物種的事實。
因為實在吃太多,太常見了。
有喜歡吃生蠔的朋友,這款即食蒜蓉生蠔一定不能錯過。
開罐即食,做宵夜或者早時間來不及,配上一碗麵條,剛剛好,超級開胃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