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眾多,在任何需求上都佔據巨大市場,早在以前資源短缺的時候,不少專家就曾提出引進外來物種來彌補國內市場缺口。其實面對外來物種,各國都比較怕,因為他們可不想讓國內的一些外來物種成為「澳洲兔子」那樣泛濫。可如今,回頭一看,要是當年沒有那些專家引進,咱們現在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夜市吃到小龍蝦、牛蛙了。基本上,任何能吃的外來物種,都可能在我國泛濫起來。然而歐美國家卻不同了,他們如今面臨極度危險的入侵物種,像是英國大閘蟹、美國的亞洲鯉魚。
以他們的經驗來看,再引進一些什麼亂七八糟的物種,必定會讓國內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以前就曾有一外來物種在歐美被禁,引進中國11年了,現在的下場比小龍蝦還要慘,這個外來物種就是咱們所熟悉的巴沙魚。其實早在十年前的時候,巴沙魚基本上在國內看不到,隨著餐飲業日益壯大,各種招牌美食都會出現不少新興的食材,巴沙魚則是其中一種。
可能一些地區,現在會把巴沙魚當成龍利魚,可實際上他們兩者截然不同,巴沙魚生活在淡水;龍利魚則是生活在近海,只不過兩者的口感相差無幾,吃起來也方便,因此人們常常把它倆弄混淆。巴沙魚又叫做多利魚,它分布在越南的湄公河以及湄南河內,值得一提的是,巴沙魚是越南的二級保護動物,只不過人工養殖的巴沙魚才會出口,絕大部分野生巴沙魚並不會被當地人捕撈。
也就是巴沙魚,卻在歐美被禁,有人好奇了,這是為啥?其實並不是害怕巴沙魚在當地泛濫成災,而是因為巴沙魚太好吃了,況且刺少,價格還低,不斷在衝擊歐美的海魚市場,為了不動別人的「奶酪」,也就禁止進口巴沙魚。早在2008年的時候,專家將巴沙魚引進,它也是近代最為熱門的一個外來物種,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巴沙魚養殖基地,並且具有良好市場潛力。
巴沙魚生長周期快易養殖,只要半年就能長一斤半的肉,再加上現在巴沙魚供不應求,不少漁民靠巴沙魚打撈一筆。現在很多超市都會出現速凍的巴沙魚,這些巴沙魚基本上都沒刺,只要簡單的處理、醃製、烹飪就能吃了,通常情況下,除了清蒸之外,涮火鍋才是首選。現在不論去哪個大小火鍋店,基本上都會看到巴沙魚,而它的下場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吧,小龍蝦夏天吃起來才有肉,但是巴沙魚則不同了,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這個銷量方面遠遠比小龍蝦還要多。面對下場如此之慘的巴沙魚,你們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