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多種已入侵中國!這些外來物種都是咋來的?|小龍蝦|中國外來入侵...

2020-12-03 騰訊網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外來入侵物種繁多,有火遍全國的國民美食小龍蝦,有對農作物危害極大的草地貪夜蛾,也有產粉紅色卵的福壽螺……

01

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這次的數據較10年前增加了三成以上。」一位業內人士說。

雲南省農科院環資所副所長諶愛東表示,近年來隨著進出口貿易增加,國際快遞和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帶來的外來物種入侵風險明顯增加,「管控難度大大增加。以往大概每10年會有一種外來物種入侵,現在可能兩到三年就面臨一個新物種入侵。

02

它們是如何進入我國的?

外來物種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總體來看主要包括自然入侵、無意引進、有意引進三大類。

自然入侵是通過氣流、風、水流或昆蟲、鳥類傳帶,使植物種子、動物幼蟲、卵或微生物發生自然遷移而造成生物危害。

河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院長董金皋表示:「紫莖澤蘭、微甘菊、美洲斑潛蠅,以及草地貪夜蛾等都屬自然入侵我國。紫莖澤蘭到處瘋長,它的種子隨風飄,到處傳播,非常容易擴散。它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生長,不怕澇旱。」

無意引進。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植物保護學系教授陸永躍表示,無意引進可能是經常性發生的、比例最大的入侵途徑。一方面,在開展一些活動時,人類沒有意識到可能會攜帶和傳入外來物種;另一方面,過去掌握的知識不夠豐富,難以識別潛在的外來物種,從而導致外來物種入侵的發生。

陸永躍介紹,已記錄的外來入侵植物害蟲中,除了少數幾種是從邊境自然傳入的,其他均為無意引進。

有意引進。世界各國出於農業、林業和漁業發展的需要,往往會有意識地引進優良的動植物、微生物品種。董金皋表示,由於缺乏全面綜合的風險評估制度,世界各國在引進優良品種的同時,也引進了大量有害生物,如水花生、福壽螺等。這些入侵物種改變了原有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

03

危害:生態破壞疊加生物汙染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之所以危害大,是因為它們繁殖迅速,數量呈幾何級增長,且由於缺少天敵制約,往往肆意生長為當地新的優勢物種,嚴重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

小龍蝦被很多國人視為美味,但在貴州威寧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龍蝦的泛濫已成為一種災難。貴州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冉景丞說:「想不到,小龍蝦竟成了自然保護區的治理難題。」

小龍蝦「有肉就不吃素菜,無菜就吃爛泥」,破壞性很強。在保護區,小龍蝦打洞、吃魚蝦、水草、爛泥,多隻小龍蝦聚在一起能夠吃掉近一尺長的魚類,水中各類蝦都逃不過小龍蝦的侵蝕,各種水草也成為小龍蝦的食物。小龍蝦泛濫明顯打破了草海的生態平衡。

04

警惕:經濟風險和生命安全風險

通過在浙江、廣東、廣西、山東、河北、貴州等多地的調研發現,外來入侵物種嚴重威脅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也帶來巨大的經濟社會風險。

——比如,2019年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已擴散至全國25個省份近1500個行政縣區,沒有及時噴藥防治或防治不到位的玉米田塊,危害株率甚至高達100%。

——比如,一些進入養殖水域的外來魚類,不僅增加飼料消耗,更降低了漁業產值。部分捕食性外來魚類,如鱷雀鱔等,更會造成養殖水域的絕收。

——比如,在我國南方常見的福壽螺,可以造成水稻減產7%~15%,嚴重時可減產50%,甚至絕收。一旦大規模暴發,將對水稻生產和糧食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除了植物,一些昆蟲也危害人類健康。

——比如,福壽螺寄生蟲較多,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對人體健康構成較大威脅。每年4月~5月是福壽螺的繁殖期,福壽螺幼卵呈鮮豔的粉紅色,引人好奇,但為了避免寄生蟲感染,建議不要接觸。

鑑於外來入侵物種傳播快、分布廣、影響大,需要完善立法體系、普及防治方法、強化口岸檢疫、加強國際合作,全方位入手築牢生物安全防線。

築牢堤壩,

守好國門!

來源:半月談

編輯 | 孫麗敏

責編 | 康軒山

相關焦點

  • 不只有小龍蝦,已有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都咋來的?
    說起外來物種入侵,多數人認為離自己特別遙遠,如果硬是要想下去,可能威脅莊稼的田裡的種子,河裡的魚,是離著自己最近的。而事實上,走出家門,火遍全國地攤夜市的小龍蝦,時不時就能看到被售賣的福壽螺,還有最近兩年剛出現的草地貪夜蛾,都是外來入侵物種的代表。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曾上榜入侵物種名錄!但……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延伸閱讀: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記者 | 牛其昌1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你最愛吃的小龍蝦,竟然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造成的影響太大了
    經過這幾十億年來的發展,地球已經從最早的一個單細胞生物,發展到現在擁有上百萬種物種的地球。在地球上,每一個特定的生態系統都經過了長時間的進化,最終形成了特定的局面。在每一個生態系統種,物種之間存在競爭,捕食,排斥,適應以及共生的關係,它們之間互相制約,但又互相依賴。所以,當一個外來物種出現的時候,它有可能因為被捕食,或者適應不了新的環境而消失。
  • 小龍蝦的種類有多少?是外來入侵物種嗎?
    小龍蝦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原產地是美國,後來美國傳入日本用來給牛蛙做飼料,接著傳入我國南京,用來做水質改良的清道夫魚蝦類。這個說法應該可以說是目前關於小龍蝦的起源和來歷的最權威的說法。應該說如果專門指的是這種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都在養殖的小龍蝦的話,它的確是外來物種。我們現在養殖的小龍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美國確實是原產地。相對於其他外來入侵物種而言,克斯原鰲蝦的命運有點悲催。在我們這裡,如果你要說10年以前,這些克氏原螯蝦的命運還是不錯的。河流溝渠稻田塘口裡面到處都有它們的蹤影。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為了有理有據地反駁「吃貨無敵論」,我就來盤點一下,我國的入侵物種裡,到底有哪些是能吃的。今年6月份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表明: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入侵植物多達370種,佔比超過一半;其次是動物,有220種;也包括少量的菌物、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
  • 2萬多畝黃花刺茄現吉林,外來物種入侵需警惕
    黃花刺茄所謂外來入侵物種,就是非本土物種。一個外來物種進入後,若新的環境中沒有相抗衡或制約它的生物,很容易泛濫成災,最終導致生態危害,造成經濟損失。外來物種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嚴重危害到我國的生態壞境。事實上,嬌豔欲滴的加拿大一枝花、翠綠可愛的銅錢草、五彩斑斕的鋪地錦、纖細茂密的互花米草……這些花草在具有一定觀賞性的同時,也都是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大米草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然而,大米草引進後迅速蔓延和瘋長,不僅蠶食了閩東沿海的灘涂,造成海洋環境汙染,而且導致沿海灘涂物種大量減少。有關專家認為,大米草禍害閩東沿海,凸顯我國外來生物引進、監管機制存在著缺失。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
  • 堂堂外來入侵物種,羅非魚在中國卻被吃到快滅絕
    堂堂外來入侵物種,羅非魚在中國卻被吃到快滅絕 以前常常看到新聞報導 說哪個國家被外來物種入侵 當地沒有天敵克制
  • 繼小龍蝦後又一"外來物種"入侵中國,這個真的不能吃!
    「外來入侵物種」我想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上一個外來入侵物種還是小龍蝦,已經被我國人民吃成需要養殖才能生存的亞子了……
  • 入侵物種禍害全球,本土生物打不過外來者,最重要原因長期被忽視
    你能怎麼著~其實國內同樣被入侵物種困擾著,我國生態環境部會定期發表《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截至去年的數據,全國已經發現660餘個入侵物種!植物比如水葫蘆,動物比如福壽螺、牛蛙、羅非魚等,有的本地從來沒有這類生物,而有的入侵物種卻能從當地找到一些表親。
  • 當年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從泛濫到滅絕,筍殼魚:中國人太狠了
    在如今國家之間的交流逐漸頻繁下,外來物種已經成了時有發生的事情了,不僅僅是人會入侵,動物和植物也會入侵,發生物種入侵後對環境的影響是很大的,有些還會影響到經濟發展。世界上有很多的入侵物種,而中國經歷了一般物種的入侵,有一些國家因為物種入侵受到了很大的困擾,而中國受到的影響卻不是很大,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還是中國人口多吃貨多,不少外來入侵物種從一開始泛濫變成了需要養殖,不少入侵物種都成了我們桌上的美味佳餚。
  • 除了小龍蝦,還有三種外來入侵物種也被中國人吃成尋常美食
    除了小龍蝦,還有三種外來入侵物種也被中國人吃成尋常美食以前的人每到一個地方就會買一些當地的特產回家,這些特產一般都是一些當地特色美食。很多看上去十分尋常的食材其實是外來物種,比如菠菜這種十分普通的蔬菜就是唐朝時期從尼泊爾引進,西瓜黃瓜石榴葡萄都是西域引進,就連我們現在夜市上吃的小龍蝦也是外來物種,除了小龍蝦之外還有幾種水產也是外來物種,有些水貨在國外甚至都沒人吃,但是引入中國之後都走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上。
  • 小龍蝦上榜《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我們如何吃蝦才是健康安全的呢
    今日,雲南省發布了《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將入侵物種分為5大類。其中,Ⅰ級惡性入侵類包括微甘菊、鳳眼藍(水葫蘆)、褐雲瑪瑙螺、小管福壽螺等。美洲大蠊(大蟑螂)、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牛蛙等屬於Ⅱ級嚴重入侵類。其中小龍蝦,備受大家的關注。
  • 小龍蝦:我後悔了,漂洋過海來中國,從入侵物種到盤中餐
    但不管是北歐還是美國南部,他們派對上的小龍蝦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中國,中國早已是全世界最大的小龍蝦養殖、出口國。 挪威的帝王蟹成災了,需要中國吃貨;丹麥的生蠔成災了,需要中國吃貨……江湖上到處都流傳著「召喚中國吃貨」的消息。
  • 深圳灣遭有害外來物種入侵
    原標題:深圳灣遭有害外來物種入侵   4月27日,記者在沙河入海口看到,沿岸灘涂2.5公裡範圍內,除了銀合歡之外,還有薇甘菊、蟛蜞菊、鬼針草等十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存在。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 通訊員 崔嵩 攝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深圳灣遭有害外來樹種入侵,必須儘快治理,否則將對生態造成極大破壞。深圳灣確實存在外來入侵物種嗎?4月27日上午,市城管局帶領專家、媒體赴深圳灣實地勘察。專家證實,目前,深圳灣公園沙河入海口沿岸灘涂2.5公裡範圍內,確實被銀合歡等外來入侵物種佔據大半面積,相關部門正在擬定治理方案。
  • 恐怖的外來物種入侵:德國大閘蟹泛濫成災
    據德國媒體近日報導,幾隻中國大閘蟹前幾天借著夏日的餘暉,悄悄向柏林的德國聯邦國會大廈挺進。這引起了一些德國遊客的「警覺」。他們報警後,這些外來「入侵者」被動物保護機構「抓獲」。2012年,德國媒體報導稱,德國由於一種外來物種入侵已損失超過8000萬歐元,而這外來物種在中國和東南亞則是標價昂貴的美食—大閘蟹。
  • 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發布
    本報訊 環境保護部與中國科學院近日聯合制訂並發布《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指導相關部門和地方防控外來入侵物種。  據了解,第四批入侵物種共18種,包括長芒莧、垂序商陸、光莢含羞草、五爪金龍、喀西茄、黃花刺茄、刺果瓜、藿香薊、大狼杷草、野燕麥、水盾草、食蚊魚、美洲大蠊、德國小蠊、無花果蠟蚧、棗實蠅、椰子木蛾、松樹蜂。
  • 小龍蝦和草地貪夜蛾:都是外來生物,口碑咋就天壤之別
    另外就是既然來了就難送走,專家預計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控將成為一場持久戰,而非洲豬瘟好歹有正在研製的疫苗可以期待,有進口豬肉可以調劑,有對養殖進行強化管理的工作空間。   小龍蝦和草地貪夜蛾,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外來生物。小龍蝦來自美洲,草地貪夜蛾來自非洲,都不是中國本地特有的物種。
  • 原本是外來物種入侵,卻意外的被中國人端上餐桌,你吃過幾種?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是幾種外來入侵的物種,外來物種的入侵以及泛濫本來令我們非常頭疼的問題,但是也有那麼幾種,卻意外被中國人端上了 餐桌。外來物種的入侵不僅會破壞我們的生物鏈,為我們的自然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於是,我們中國人決定——吃,吃得他後悔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