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媒體近日報導,幾隻中國大閘蟹前幾天借著夏日的餘暉,悄悄向柏林的德國聯邦國會大廈挺進。這引起了一些德國遊客的「警覺」。他們報警後,這些外來「入侵者」被動物保護機構「抓獲」。
2012年,德國媒體報導稱,德國由於一種外來物種入侵已損失超過8000萬歐元,而這外來物種在中國和東南亞則是標價昂貴的美食—大閘蟹。
歐洲人很少吃螃蟹,而為了保護名貴水產鰻魚,漁民也不用化學製劑對付大閘蟹,大閘蟹的繁殖造成對房屋水壩的威脅。
德國媒體認為這種「入侵物種」會對德國的生態系統帶來不可估計的損失。
德國大閘蟹「橫行」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德國的易北河和哈維爾河,其中易北河全長750公裡,每年大閘蟹都會遷徙,穿過易北河到達千裡之外的北海繁衍生息。
幾個世紀以來,動物入侵物種已經跨越了海洋的鴻溝——有些藏匿在船舶的壓艙水中,另一些則是為了解決現存問題,或僅僅出於審美享受的目的由人類有意引入。然而,一個毫不起眼的本地物種,一旦放到其他國家,則可能釀成大災。可以說,外來物種入侵是一種被稱做以慢動作方式發生的災難,而這種災難造成的破壞難以估計。
1、長牙「食人魚」疑入侵美國 專咬男性生殖器
2012年6月,一名漁民在美國伊利諾州的羅-雅格爾湖捕捉到一條奇特的魚,長著牙齒,但與又稱「水虎魚」的食人魚不同,體型較大。
兩個星期後,另一條這樣的魚又被人目擊到,使得當地開始警惕,是否這種原產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怪魚開始入侵美國。
這種魚據稱因專咬掉男性生殖器而聲名狼藉。
2、美國外來緬甸蟒能吞鱷魚
緬甸蟒現在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來說就是一種災難。據佛羅裡達州政府部門估計,位於該州的沼澤國家公園裡滋生著大批緬甸蟒,大約有3萬多條。
由於這種外來入侵者在當地幾乎沒有天敵,因此這一數據仍將有可能會繼續增加。
緬甸蟒體型巨大,最長可以達到20英尺(約合6米)長,甚至連美洲鱷魚都不是它們的對手 。有人曾經在一條被捕獲的緬甸蟒腹內發現了一隻長約5英尺(約合1.5米)的美洲鱷魚。
3、美國獅子魚泛濫成災 科學家訓練鯊魚幫忙獵殺
10年前,水族愛好者無意間將獅子魚(又名蓑)引入加勒比海和美國東南海域。由於沒有天敵存在,這一外來珊瑚物種的數量呈爆炸性增長趨勢。
為了保持生態平衡,宏都拉斯當地潛水員正與羅丹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合作,訓練鯊魚捕殺入侵的獅子魚。
上圖為宏都拉斯沿海清澈的羅丹國家公園水域,一頭加勒比海礁鯊正在大肆咀嚼一隻入侵的獅子魚。
4、斑馬貝通過船隻入侵美國 肆虐船主殺死大量野生動物
斑馬貝最初通過船隻的壓艙水溜入美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它們已經堵塞了管道。它們堵塞的都不是細管——修理這些堵塞的管道總計耗費了數十億美元。
這些斑馬貝不只附著於管道,還粘在發動機和其它當地貽貝上,肆虐船主,殺死大量野生動物。
5、蛇頭魚入侵湖泊會將發現的目標吃光
蛇頭魚的可怕之處在於,一旦它們在一個池塘或是湖泊中大批滋生的話,它們會吃掉所有能夠發現的目標。
蛇頭魚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擁有一個特殊的呼吸系統,可以在水面上呼吸空氣。當旱季池塘乾涸後,它們能夠憑藉特殊的呼吸系統,在無水的情況下蠕動身體越過陸地,去尋找新的池塘,最長可堅持四天。
有些地方政府曾經在整個湖泊中投毒,就是為了徹底殺死潛伏於爛泥中的蛇頭魚。蛇頭魚最長有3英尺(約合0.91米)長。據了解,蛇頭魚最具進攻性,是一種食肉魚類。
6、外來魚種亞洲鯉魚橫行美國 入侵勢頭難以控制
2012年3月,歐巴馬政府宣布,將斥資5150萬美元,防止五大湖遭到亞洲鯉魚入侵。在密西西比河,亞洲鯉魚從本土魚口中瘋狂搶奪食物,被美國官方稱之為「最危險的外來魚種」。
美國五大湖委員會執行主任蒂姆·艾爾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亞洲鯉魚的入侵已難完全被控制,最大的希望僅是不要蔓延到更多的河流。
7、「外星寄生蟲」入侵地中海 魚舌上生活
2012年3月,地中海發現一種可怕的寄生蟲,其外形與科幻電影中的外星人無異,它們「攻佔」了鯛魚的舌頭,並一直呆在那裡吸寄主的血。
這種寄生蟲在地中海地區迅速繁殖,有些地區幾乎一半的魚類都被其感染,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貝蒂」。
「貝蒂」其貌不揚,確實能讓人聯想到那些有關外星生物的電影,然而「貝蒂」對人類無害,但它會阻礙魚類的正常生長,縮短壽命。它們從幼魚的腮部遊入魚嘴,寄居在舌頭的頂端,以血液為食。
8、廣西柳州食人魚突襲2人 傷者手掌血肉模糊
2012年7月,廣西柳州市的張先生在柳江河白沙二隊附近親水平臺給小狗洗澡時,竟然被3條兇猛的魚攻擊。當時其中一條魚突然咬住張先生的手掌不放,張忍痛將魚摔上岸,才發現自己的手掌幾乎被啃掉一塊肉。
據漁政部門透露,攻擊張先生的是食人魚,是南美洲食肉的淡水魚。近年來,廣西乃至國內不少江河均有發現食人魚的報導見諸報端,跟作為觀賞魚的食人魚流入自然界脫不了關係。
這種外來的兇猛魚種,一旦在某一流域達到一定的規模時,它們就會大量地「屠殺」水中其他的魚類,給當地生態平衡帶來嚴重的危機。
9、歐洲椋鳥「入侵」美國 成噪音製造者
1890年,美國一位名叫尤金·施齊費林的莎士比亞崇拜者在紐約放飛了他從歐洲帶回來的60隻歐洲椋鳥。他希望能夠把莎士比亞作品中所提到的鳥類都引入到美國境內。第二年,他又出於同樣的目的放飛了40隻歐洲椋鳥。
如今,無所不在的歐洲椋鳥不僅僅是噪音的製造者,而且還對美國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據了解,每年歐洲椋鳥所造成的美國農業經濟損失達8億美元。此外,大量的飛鳥對飛機的飛行也是一個致命的威脅。
10、外來蜥蜴「入侵」成都 咬傷河邊散步市民
2012年6月,家住成都菊樂路的市民張先生在河邊遛彎時,一隻類似壁虎的蜥蜴類動物從他身邊竄過,咬傷了他的腳部,不一會傷口便腫起,甚至出現了頭暈的症狀。張先生趕緊到附近醫院檢查。
據成都市動物園兩棲爬行館專家程建說,很多成都沒有的美洲、澳洲蜥蜴,都以寵物的身份來到了蓉城。但對於蜥蜴造成外來物種入侵,成都市民無需擔心。
11、殺人蜂在世界各地漫延成災
殺人蜂也叫「非洲化蜜蜂」,它的毒性很強,甚至可以蜇死人和動物,殺人蜂的名字由此而來。
殺人蜂事實上是一種雜交蜜蜂。由於殺人蜂生命力強,繁殖速度快,它們已經在世界許多地區大肆漫延。
2007年,人們在美國紐奧良地區發現了殺人蜂。2009年,殺人蜂又開始出現於猶他州境內。在南美地區,殺人蜂的漫延速度更是快得驚人。
12、漁民捕撈到奇怪生物大鱷龜 為外來入侵物種
2010年5月,安徽一位漁民在湖中捕撈到一隻奇特的生物,它的頭像鱷魚、軀體像恐龍,而背上又長著像龜一樣的甲殼。
當地漁業部門的專家鑑定後表示,這種生物屬於外來物種,很可能是僅產於美洲的大鱷龜。它的出現可能會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威脅。
13、海蟾蜍「入住」澳大利亞 成動物殺手
1935年,澳大利亞人引入了首批20隻海蟾蜍並投放到昆士蘭州的甘蔗園中,控制甘蔗園中的蟲害。到1937年,總共大約有6萬隻海蟾蜍被引入澳大利亞。然而,海蟾蜍並沒有起到滅蟲的作用,反而帶來了另一場災難。
首先,海蟾蜍可以吃掉身邊所有的可能食物,這對當地食物鏈造成嚴重影響。其次,它們身上的毒液可以殺死許多捕食者,讓它們在澳大利亞成為沒有天敵的強者。諸多原因最終導致了海蟾蜍的泛濫成災。
14、外來植物入侵嚴重 南極生態系統堪憂
2012年4月,日本和南非等7個國家的研究人員通過共同調查研究發現,許多外來植物正以附著在遊客和科考隊員衣服上等方式入侵南極,而現在每年有超過3萬人到南極旅遊觀光。
當前,南極的生態系統引人擔憂。
15、美洲灰松鼠成英國臭名昭著「入侵者」
灰松鼠是一種原產於美國東部和加拿大東部等地區的松鼠,灰松鼠來到英國後成為了臭名昭著的入侵者。
與灰松鼠相比,英國本土的紅松鼠體型較小,根本不是灰松鼠的競爭對手。此外,灰松鼠身上攜帶了一種致命病毒,這種病毒只會感染紅松鼠,而對灰松鼠卻毫無影響。
灰松鼠嚴重影響了英國當地生態系統的平衡。英國人發起了各種不同形式的「拯救紅松鼠」運動。根據英國法律,灰松鼠被認為是一種「害獸」。
16、鱷魚龜入侵深圳水庫 外來物種或造成生態失衡
2010年5月,深圳市寶安區龍華街道治安聯防大隊辦公室門前,一隻拖著長長尾巴的「大烏龜」引來許多市民圍觀。
深圳市農業和漁業局漁政科鄭科長向記者介紹說,鱷魚龜屬外來物種,可以在市面自由流通,但不能隨便放養,因為隨便放養有可能會對其它物種造成生態不平衡,必須要遵循外來物种放養的有關規定。
關注天天探索官方微信(微信號:ittufo),網羅天下奇聞趣事,頭條新聞,奇葩故事,讓你欲罷不能!
17、外來入侵物種在內蒙古草原蔓延 牲畜誤食會中毒
2011年9月,據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草原的牧民反映,有些牲畜因為誤食黃花刺茄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黃花刺茄原產於北美。20世紀80年代,中國遼寧省發現黃花刺茄,隨後在北方地區相繼出現,被列為具有重大潛在危害的外來入侵植物。
雖然目前還沒有造成明顯危害,但是潛在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時防治,後患無窮。不過肯定的是,黃花刺茄蔓延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過往的車輛。
18、巨蛙掀開神秘「面紗」 系危險外來入侵物種
2010年6月,薊縣官莊鎮邢家溝村部分水塘發現野生巨蛙和巨型蝌蚪經市自然博物館古遠博士辨認,證實為牛蛙。
據古遠介紹,該物種系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已被世界保護聯盟(IUCN)入侵種專家組(ISSG)列為全球100種最具危害的入侵種。
19、野葛泛濫美國南部 被稱「吃掉南方的攀援植物」
野葛是一種觀賞性攀援植物,野葛在美國獲得了兩個外號,第一個外號是「吃掉南方的攀援植物」,第二個外號是「綠色危險物」。
野葛在美國南方各州瘋狂蔓延,泛濫成災,甚至大有繼續北上之勢,觸角最北端已伸到新澤西州。美國土地上的野葛幾乎沒有任何天敵,它們的存在已經對美國南部各州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災難。
20、成都現「全球最危險魚」 形似柳條屬外來入侵物
2010年10月,成都新都桂湖醫院的醫生高暉從朋友處得到幾條不知名小魚,幾天後,這條小魚竟然產下21條小魚。更令人驚奇的是,它沒有產卵,而是直接生出一條條小魚。
專家告誡,這是食蚊魚,全球最危險的100種外來物種之一,極具攻擊性,建議儘量不要把它們放到江河湖泊等野生水體中。
[責任編輯:李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