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灣遭有害外來物種入侵
4月27日,記者在沙河入海口看到,沿岸灘涂2.5公裡範圍內,除了銀合歡之外,還有薇甘菊、蟛蜞菊、鬼針草等十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存在。 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 通訊員 崔嵩 攝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深圳灣遭有害外來樹種入侵,必須儘快治理,否則將對生態造成極大破壞。深圳灣確實存在外來入侵物種嗎?4月27日上午,市城管局帶領專家、媒體赴深圳灣實地勘察。專家證實,目前,深圳灣公園沙河入海口沿岸灘涂2.5公裡範圍內,確實被銀合歡等外來入侵物種佔據大半面積,相關部門正在擬定治理方案。
網帖曝出的問題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昨日早上,深圳市城管局邀請專家及媒體到深圳灣公園實地探訪。在生態專家的帶領下,記者深入到灘涂中央,現場可以看到,一根根1米多高的枝條聳立著,葉子形似害羞草,已經形成一片小面積的樹林,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精心栽培的,專家說,這些就是「銀合歡」。
「喏,你看那邊已經長起來的銀合歡,已經四五米高了」,順著專家的手勢,記者看到碗口粗的銀合歡樹上掛滿了枯黃的豆莢,一棵銀合歡可產生幾千粒種子,可見它強悍的繁殖力。
深圳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項目主管李燊介紹,銀合歡被國家名錄和ICU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性為外來入侵物種,原產南美,「它是典型的豆科植物,生長要求條件少,繁殖力強,種子隨風擴散,一長就是一片。」李燊說,5年前這裡都是光的,不到兩三年時間就已經成片長起來了。
據介紹,這片區域在四五年前還是一片荒灘,是填海出現的陸地,還沒有來得及被納入園林規劃改造的範圍,而就在短短二三年間,外來入侵物種就隨著風播、海漂到達這裡,開始大規模地野蠻生長。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昝啟傑博士介紹,目測顯示,入侵物種已經佔據了沙河入海口沿岸灘涂的過半面積。
下一步,城管部門面臨的是如何治理清除入侵植物。
「入侵植物的治理,一般來說,一旦一個入侵植物侵到一個地方,你想徹底消滅它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做的就是控制它不造成危害,不造成危害的話就得要種跟它競爭、競爭得過它的這樣一些植物,要做整個的植物結構的改造。目前正在做這個方案!」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楊瓊博士認為,現在還未能找到十分有效的方法,只能手工清除。根據初步的治理規劃,首先是人工剷除入侵物種,然後種植和栽培本地物種,預計一年左右就能完成生態改造。
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稱,將採取「種植 管理」的手段應對,組織人力連根剷除外來入侵物種,並補種本地物種。等到本地物種長起來,連成一片時,再通過日常管理剷除冒頭的外來物種。
「我們會補種本土的紅樹種和半生植物,比如半紅樹種的銀葉樹、老鼠勒,半生植物像黃槿、海芒果」,楊瓊強調,治理工作會避免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即水鳥越冬的時期進行。(記者 文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