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是罪魁禍首!黃石國家公園正受到「外來物種入侵」的威脅

2020-12-18 仰望星際

黃石國家公園面臨被破壞的危險,因為遊客將外來生物引入公園,破壞了生態系統。

位於懷俄明州的國家公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是狼、野牛、熊和山貓等動物的家園,但處於食物鏈最底層的動物才是最危險的。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P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黃石公園的水生生物正面臨威脅,因為一些外來物種正被意外引入水域。NPS將這一威脅歸咎於那些沒有得到妥善清理的船隻,它們帶來了水生入侵物種(AIS)。

船的底部可以攜帶德雷斯尼類貽貝,也被稱為誇格貽貝,這是一種淡水物種,但它們比本地物種更有效地餵養無脊椎動物。

結果,生態系統自底向上被破壞,這對黃石國家公園有巨大的影響。

NPS在其網站上聲明:「水生有害物種破壞生態過程,因為它們不是生態系統的固有物種,侵入性生物可導致物種滅絕,其中淡水環境的物種滅絕率最高。」

「對公園水生生態造成重大危害的非本地水生物種包括黃石湖的湖鱒魚,公園裡的小溪和河流裡有小溪、棕色的鱒魚和虹鱒魚,以及導致旋轉疾病的寄生蟲。」

外來物種入侵威脅黃石國家公園。

如果鱒魚等物種消失,熊、山貓和猞猁等物種可能會離開國家公園。

該公園的一份聲明稱:「水生入侵物種對大黃石公園的生態系統和周邊經濟構成了嚴重且日益嚴重的威脅。」

「物種入侵可以迅速而徹底地改變棲息地和食物網,導致本地野生動物運動魚類和食物資源的減少。」

誇加貽貝入侵黃石公園。

有關部門表示,如果公園裡的划船者不好好照顧自己,他們將不得不禁止水上船隻。

聲明還說:「如果在黃石公園發現非本地貽貝,公園水域可能會關閉所有的船隻,除了國家公園管理局授權的船隻,以防止擴散到其他水域。」

相關焦點

  • 恐怖的外來物種入侵:德國大閘蟹泛濫成災
    這引起了一些德國遊客的「警覺」。他們報警後,這些外來「入侵者」被動物保護機構「抓獲」。2012年,德國媒體報導稱,德國由於一種外來物種入侵已損失超過8000萬歐元,而這外來物種在中國和東南亞則是標價昂貴的美食—大閘蟹。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大米草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然而,大米草引進後迅速蔓延和瘋長,不僅蠶食了閩東沿海的灘涂,造成海洋環境汙染,而且導致沿海灘涂物種大量減少。有關專家認為,大米草禍害閩東沿海,凸顯我國外來生物引進、監管機制存在著缺失。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
  • 美國旅行必去十五個國家公園之「黃石國家公園」
    【黃石國家公園】:黃石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面積跨越三個州,其獨特的地熱奇景和豐富的野生動物群吸引了全世界遊客造訪此地。黃石公園是僅次於死亡谷的美國第二大自然公園,她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美國國家公園裡景觀組合最豐富的一個。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這些外來物種都是咋來的?|小龍蝦|中國外來入侵...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入侵物種繁多,有火遍全國的國民美食小龍蝦,有對農作物危害極大的草地貪夜蛾,也有產粉紅色卵的福壽螺……01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深圳灣遭有害外來物種入侵
    原標題:深圳灣遭有害外來物種入侵 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 通訊員 崔嵩 攝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深圳灣遭有害外來樹種入侵,必須儘快治理,否則將對生態造成極大破壞。深圳灣確實存在外來入侵物種嗎?4月27日上午,市城管局帶領專家、媒體赴深圳灣實地勘察。專家證實,目前,深圳灣公園沙河入海口沿岸灘涂2.5公裡範圍內,確實被銀合歡等外來入侵物種佔據大半面積,相關部門正在擬定治理方案。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記者 | 牛其昌1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太平洋生蠔泛濫丹麥 亞洲鯉魚稱霸美國…… 外來物種入侵 靠吃能否...
    (原標題:太平洋生蠔泛濫丹麥 亞洲鯉魚稱霸美國…… 外來物種入侵 靠吃能否解救?)
  • 不只有小龍蝦,已有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都咋來的?
    說起外來物種入侵,多數人認為離自己特別遙遠,如果硬是要想下去,可能威脅莊稼的田裡的種子,河裡的魚,是離著自己最近的。而事實上,走出家門,火遍全國地攤夜市的小龍蝦,時不時就能看到被售賣的福壽螺,還有最近兩年剛出現的草地貪夜蛾,都是外來入侵物種的代表。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曾上榜入侵物種名錄!但……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延伸閱讀: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 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
    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時間:2020-07-26 23: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 隨著世界各國間的密切交流往來,各種原本不屬於本地的外來入侵物種也變得防不勝防。
  • 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發布
    本報訊 環境保護部與中國科學院近日聯合制訂並發布《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指導相關部門和地方防控外來入侵物種。  據了解,第四批入侵物種共18種,包括長芒莧、垂序商陸、光莢含羞草、五爪金龍、喀西茄、黃花刺茄、刺果瓜、藿香薊、大狼杷草、野燕麥、水盾草、食蚊魚、美洲大蠊、德國小蠊、無花果蠟蚧、棗實蠅、椰子木蛾、松樹蜂。
  • 外來物種威脅英國本土松鼠生存
    外來物種入侵的話題近來在英國再度引起關注,因為外來的灰松鼠業已成災,嚴重威脅英國本土紅松鼠的生存,並每年給英國林業造成巨大損失。     灰松鼠於19世紀70年代引入英國,其後迅速繁殖。與本土的紅松鼠相比,灰松鼠體型更大,適應環境能力更強。而且對紅松鼠來說更可怕的是,這種外來同類身上攜有能令它們喪命的松鼠痘病毒。
  • 太陽魚「入侵」四川江河?專家:十年禁漁期將至 小心外來物種「鑽空...
    太陽魚真的「入侵」四川了嗎?四川防範外來物種入侵生態系統,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17日,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從事漁政管理相關工作30餘年的四川省水產局漁政處處長張志英。太陽魚「入侵」?但外來物種的概念其實更具體,花白鰱、鯽魚也可能是外來物種。川內的邛海、以及阿壩很多河流的生態豐富性,也因為花白鰱、鯉魚的進入而受到了影響。「在最近幾年的漁獲物中,已經很少看到邛海一些特有的魚類了。」對於某一個特定天然水域而言,除了其中的土著魚類,其他的魚類都是外來物種。最後張志英反覆強調,一定要提醒大家不要隨意放生。
  • 巴西龜現身漯河市區水域,「外來物種入侵」成市民熱議話題
    據漯河市野生動物救護專家介紹,巴西龜一般作為寵物餵養,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在水中幾乎沒有天敵,會威脅魚類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因此不建議野外放生。記者了解到,在漯河水域,已不是第一次發現外來物種,中華鱘、鱷魚龜、蠑螈等都出現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曾多次報導。據漯河市野生動物救護專家介紹,這些外來物種多數是人為放生。外來物種入侵,至少已有3次2015年5月24日下午5時,愛心人士將漁民在沙河裡捕撈的一條野生中華鱘,送到了漯河市有關部門救助。
  • 湖北省生態鏈面臨嚴重威脅 外來入侵生物多達50種(組圖)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記者胡誠)當水葫蘆「遮蔽」了江河湖面,當豚草、水花生向農田「進攻」,當外表柔弱的紫莖澤蘭「入侵」三峽庫區……這些由外來入侵生物造成的威脅,才開始真切地進入我們的視野。有關方面表示,湖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適合眾多生物的繁衍,同時也成為了外來生物入侵的「樂土」。
  • 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公布 「打入」安徽省的有10種
    外來入侵物種,影響生物多樣性,破壞生態系統功能。日前,環境保護部與中國科學院發布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昨日,記者從省環保部門獲悉,在本批次18種生物中,已經「打入」我省的有10種。
  • 外來物種「入侵」西湖,工作人員苦不堪言,卻有望靠吃貨解決
    如今天氣逐漸變暖,是萬物復甦的時節,也是各種生物繁衍的最佳時節,不僅是我國本地生物繁殖的時期,也是外來「入侵」物種繁殖的時期,這些外來物種繁殖速度驚人,嚴重影響了本地生物的生長,破壞當地生態環境,還影響了當地居民,據了解,在我國浙江西湖就發現了一種「入侵」物種。
  • 入侵物種禍害全球,本土生物打不過外來者,最重要原因長期被忽視
    本土生物打不過外來者然而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事兒,為什麼本地生物總是幹不過這些外來親戚。比如2016年人工養殖的俄羅斯鱘、西伯利亞鱘等外來鱘魚從庫區網箱中逃逸,對我國本土鱘魚帶來的巨大威脅,從競爭排斥到雜交帶來的基因汙染。
  • 一種威脅本地魚類的外來物種,食蚊魚
    無論是捕食者的存在,還是水質和自然棲息地的退化,都不會對這種來自北美大西洋海岸的入侵物種構成威脅。這項新的研究是在靠近巴塞隆納省地區城市環境的水生態系統中進行的,由巴塞隆納大學生物學院和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專家Oriol Cano Rocabayera、Adolfo de Sostoa、Lluis Coll和Alberto Maceda籤署。
  • 當年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從泛濫到滅絕,筍殼魚:中國人太狠了
    在如今國家之間的交流逐漸頻繁下,外來物種已經成了時有發生的事情了,不僅僅是人會入侵,動物和植物也會入侵,發生物種入侵後對環境的影響是很大的,有些還會影響到經濟發展。世界上有很多的入侵物種,而中國經歷了一般物種的入侵,有一些國家因為物種入侵受到了很大的困擾,而中國受到的影響卻不是很大,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還是中國人口多吃貨多,不少外來入侵物種從一開始泛濫變成了需要養殖,不少入侵物種都成了我們桌上的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