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頭鎮檳榔外坡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面貌一新。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岑穩攝
標準建設的林頭沿江碧道。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岑穩攝
茂名網訊 走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茂名市黨建示範點——電白區林頭鎮檳榔村,猶如走進一幅美麗的畫卷,清澈的共青河,宛如一條天藍色的綢帶,蜿蜒穿過村莊,一河兩岸風景迷人、百姓廣場氣勢恢宏、外坡公園落英繽紛、遼闊的田野上,種著火龍果、百香果、聖女果。放眼望去,檳榔村猶如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前往遊玩。
檳榔村委會位於電白區林頭鎮中部位置。轄17條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人口8060人,全村現有黨員128人。全村總面積5.1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060畝。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花生,村特色經濟收入有荔枝、龍眼、北運菜等。近年來,該村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村民自治為抓手,以富民興村為動力,黨員、幹部、鄉賢、群眾共同參與社會治理,著力解決了群眾關切的生產就業、鄰裡矛盾、人居環境整治等問題,縱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探索打造可複製推廣的鄉村振興「林頭樣板」。2019年12月,檳榔村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黨建引領,築強堡壘
2019年8月,林頭鎮黨委率先把黨支部建到檳榔外坡村,建立了「每周一碰頭會」和黨員聯繫戶制度,每名黨員分別聯繫6到8戶村民,每名黨員每月至少為群眾辦1件好事實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科學精心編制完成村莊發展規劃,明確20大項建設任務,積極發動鄉賢村民捐資投勞,建設百姓舞臺、榕樹頭議事亭等,切實解決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有效激發村民積極主動參與共建美麗鄉村建設的內生動力,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
產業為基,增收致富
檳榔村黨支部重視並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蓬勃發展。第一產業,深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整合土地資源約1000畝,建設臺灣優質蔬果種植示範基地,打造集育苗科普、採摘體驗、種植實訓及觀光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村民參與項目發展分紅,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第二產業,著力發展壯大現有的香精香料、釀酒等2家工業企業,年產值5000萬元,幫助解決就業100多人。第三產業,依託優質的共青河水資源,串聯周邊的生態碧道、文體活動中心、農業觀光園、鄉村特色美食街,形成獨具特色的十裡河灣攝影旅遊基地,打造旅遊名村。挖掘並傳承本土特色美食、文化,打造鄉村風味特色街——「媽媽的味道」等,推動夜市經濟發展。
群策群力,共建家園
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檳榔村成立了人居環境整治黨員服務隊、矛盾糾紛調解隊、社會治安巡邏隊、衛生保潔隊等,以村民自治激活農村發展的內在動力。村黨支部積極開展「亮身份、踐承諾、當先鋒、美環境」活動,黨員在人居環境整治中當標兵、作模範,幫助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群眾在活動中看到變化、見到實效、得到實惠。同時,積極發動鄉賢參與鄉村振興建設,成立林頭振興聯誼會,搭建共享資源、共謀發展的平臺,在鄉賢榜樣的帶動下,已超過5千萬元社會資金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去。
完善設施,提高品質
檳榔村不斷補齊民生服務短板,加強公共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將健康融入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綜合考慮周邊環境、空氣品質和便民利民等因素完善衛生站的建設。同時,建設了塑膠籃球場,添置了健身器材,定期組織開展籃球賽、廣場舞等,發展全民健身運動,不斷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滿足群眾生活需求。配合上級部門,大力開展河道清理和整治,沿河修建了10公裡的碧道,打造了「一河兩岸」美麗景觀。建設長度3公裡、平均寬度12米的「四好農村路」。給民居牆外、宣傳走廊等穿上「文化外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圖書電子閱覽室,豐富群眾文體活動,不斷提升村民生活品質。
通過一系列人居環境整治措施和大力發展產業,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農村社會治理水平和生活環境面貌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收穫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檳榔村建成的景點有生態河堤、環園綠道、親水觀光平臺、百姓廣場、青年路、文體活動中心、農業觀光園及特色城堡建築等。在這裡,高大的樓門、乾淨整治的村道、宏偉的建築、叮咚的河水、綠意盎然的堤岸以及優美的田園風光,交織成一幅美麗幸福的新農村畫卷。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馮小飛 通訊員 林紅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