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魚,在我國的淡水魚種,是第一等的「金貴魚」,不僅是因其肉質細嫩鮮美且營養豐富,更是因為其數量稀少,倍加顯得珍稀。
尤其鱖魚作為一種掠食魚,生長發育許多大量的小魚小蝦供其捕食,因此野生的大鱖魚,尤其罕見,比如如今長江裡的野生鱖魚,最大可能也就十多斤。
然而近日,有網友宣稱,自己在長江裡釣獲一條「幾十斤的鱖魚王」,令人目瞪口呆。
長江竟還有這麼大的野生鱖魚?
長江君看到後也是非常的震驚,作為在長江邊見慣大魚的生態從業者,也是吃驚於這條鱖魚的尺寸——長江竟還有這麼大的野生鱖魚?
實話說,長江君第一反應是不信的——在長江君的印象裡,長江裡野生大鱖魚真的不多了,在全面禁漁之前的幾年中,漁民捕獲的最大野生鱖魚,也就是十來斤的樣子。
如果長江真有幾十斤的「鱖魚王」出水,那麼在江邊信息圈裡,早就引發轟動了!
——本身禁漁期垂釣就充滿爭議,尤其是如此「龐然大物」吹水,更是可能會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和熱議。
但是,當長江君第一時間在各大江邊信息群、釣魚圈詢問時,卻沒看到這條「長江鱖魚王」的身影。
——按理說,這麼大的「鱖魚王」可遇不可求,本身就對釣魚愛好者有巨大吸引力,如果有人釣獲一定會「秀」到釣魚圈,很快就會被四處熱傳。
但事實上,在圈子裡完全看不到討論這件事的跡象,因此,長江君就對這條「鱖魚王」的來源產生了懷疑——它真是從長江裡被釣起的嗎?
很可能是條養殖鱖魚
長江仔細觀察這位網友的「魚獲圖」,發現幾處疑點:
1,照片拍攝的環境,有大秤有籃子,這些都是水產市場常見的工具,因此這裡很可能就是一場菜市場、魚市,什麼釣魚人會將剛釣起來的魚拿去魚市賣?
2,其次圖中出現兩人的裝束,都不像是垂釣愛好者,反而像是買賣水產的雙方...
3,這條鱖魚的體型特徵,跟長江鱖魚相差較遠——長江鱖魚大都鱗片花紋寬大,且花紋之間間隔較大,體色發白。
由此可判斷,這條幾十斤的大鱖魚,大概率不是來自長江——甚至不是本人「釣」起來的,而是養殖環境裡生長成的養殖魚,是被人捕撈起來放到市場上售賣的。
當然,即使是按養殖的標準來看,這麼大鱖魚,也可稱是罕見,應該是從某處大湖、大水庫裡捕獲的。
真相應該就是如此了
其實,經驗豐富的釣魚人,應該早就從這條「長江大鱖魚」的體色、鱗片紋路看出它很可能是養殖鱖魚了。
不過,可能令許多人好奇的是,在如今的野外環境裡,還能找得到如此大野生鱖魚嗎?
理論上,20-30斤的野生鱖魚,在我國各地江河裡還是存在的,不過,大都存在於一些人煙較少的支流、深湖中。
比如,在江西南昌的贛江一條支流裡,就曾有人釣起一條30多斤的「鱖魚王」,當時受到許多媒體的報導。
——反而是像長江、珠江這種主幹流中,因為濫捕和頻繁的航運,反而不大可能有「魚王」藏身。
鱖魚體型最大能長到多大?
至於鱖魚最大能長到多大,則沒有個定論,鱖魚本身就許多亞種,比如石斑鱖、花鱖、尖頭鱖等等、
以生長最快的花鱖為例,其生長速度也是很緩慢的,野外環境下,大概2-3年才算「成年」——體長達到20公分,隨後越長越慢,但鱖魚壽命較長,且一生都可生長。
在長江君的印象裡,近十幾年出水的鱖魚,無論是野生還是養殖,最大體長都在1.2米以下,最大體重45斤以下。
(目前有圖像記載的最大鱖魚記錄——40多斤,據說是江蘇南通一位釣魚愛好者釣獲)
不過,卻在一些老漁民口裡,六七十年代的長江,曾有不少「百斤大鱖魚」,只是很難捕起來.....
百斤大鱖魚?聽起來確實令人心馳神往,可惜年代久遠,並沒有影像資料流傳下來,因此也難辨真假了。
網友們,你們相信曾經真的有上百斤的鱖魚嗎?
(關注我們,隨時了解長江水生物種趣聞,也可聯繫我們爆料投稿,助力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