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君在湘江流域走訪調查時,經常聽到一些上了年紀的漁民、釣魚愛好者感嘆:湘江已無大魚。
這種唏噓感長江君能理解,畢竟僅僅幾十年前,湘江裡還到處是一兩百斤的大魚翻波逐浪,漁民的船都要躲著走...
如今確實看不到這般壯觀景象了,不過湘江裡也並非絕對沒有大魚,這不,近日就有為湖南釣魚愛好者,在湘江裡釣獲一條近兩米長的「銅頭魚」....
體長180公分、103斤,這條湘江裡出水的銅頭魚,毫無疑問是「魚王」級別了。
這兩天也是在許多湖南網友的朋友圈熱傳,尤其是一些垂釣愛好者,更是「羨慕嫉妒恨」,畢竟釣起如此魚王,絕對是垂釣愛好者的生涯巔峰了。
確實如此,將近兩米的大魚,即使是在人工養殖的大水庫裡,也非常少見了,難怪有人驚嘆:這可能是湘江裡最大的魚了...
不過,銅頭魚是個什麼魚?怎麼看起來有些像是條「超大版的餐條」?
經常看長江君文章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其實是一條有「長江水老虎」之稱的鱤魚!
鱤魚是一種重型掠食者,體型縮小几百倍,確實就跟餐條魚很像。
不過,鱤魚可是長江流域乃至我國所有淡水江河中,名副其實的「一哥」,當一條鱤魚全力衝刺起來的時候,連小漁船都能撞翻。
巨大的體型加上強壯的上下顎,鱤魚完全對得上淡水之王的名號。
比如這位湖南釣魚人釣起來的「2米長鱤魚王」,即使不是湘江裡最大的魚,也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
只是沒想到這頭橫行無忌的龐然大物,卻栽在了釣魚人的手下——據說是用一種海竿釣法將其釣獲的,光是溜魚就用了一個多小時,兩個人合力才將它弄上岸...
關心生態的朋友都知道,如今垂釣界都提倡「釣獲放流,為不為魚」
這麼大的魚似乎生態價值極高,並且這條「鱤魚王」肚子滾圓,好像是有一肚子魚子,應該將其放生嗎?
從一般層面上來說,如今正處於野生魚繁殖的關鍵期,釣獲帶子魚,最好是放生有利於生態保育。
江河裡的野生魚種群多了,最後也是有利垂釣這項運動可持續發展。
不過,關於鱤魚這種兇猛掠食魚是否應該放生,從來就有許多爭論。
反對放生的認為,鱤魚過於兇猛,堪稱吃魚機器,放了它就等於坑害了江河裡的其他野生魚,不放生反而是保護生態...
其實,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對。
鱤魚雖然是掠食魚,但也是本土江河生態的一個環節,它能存在,能吃掉許多江河裡的老弱病殘「弱勢魚種」,對於維持江河野生魚種群健康和水生環境潔淨,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因此,即使是鱤魚,也是有放生的價值,同理,鱖魚、鯰魚、翹嘴魚的也是如此。
當然,這一切是建立在適度的前提下,任何一種掠食魚,不管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物種,一旦數量超過生態系統能承受的極限,就真的成為一種災害了。
並且,上面這位釣魚人從湘江裡釣起來的鱤魚,顯然一出水就已死亡,討論是否放生並沒有什麼意義。
這裡長江君也提醒各位垂釣愛好者,如果有放生的意願,首先儘量避免用手去抓魚身,破壞其體表黏膜,其次在釣起後拍照完儘快放回水中,否則時間一長,就很難存活了....
網友們,如果是你們碰到這種水老虎,會選擇放生嗎?
(關注我們,隨時了解長江水生物種趣聞,也可聯繫我們爆料投稿,助力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