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圓圓」進入發情期 臺北動物園啟動人工授精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大熊貓「圓圓」進入發情期 臺北動物園啟動人工授精
2016-02-29 13:34: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資料圖: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忙著用臉搓搓圓仔的小臉,母女抱在一起,其樂融融。中新社發 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中新網2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動物園表示,大熊貓「圓圓」最近進入發情期,園方今天上午啟動人工授精,大熊貓館展場暫由「圓仔」獨挑大梁。

  動物園表示,即將滿11歲半的「團團」和「圓圓」,2013年7月6日生下女兒「圓仔」,去年「圓仔」開始獨立生活,園方也著手讓「團團」跟「圓圓」生養下一胎,可惜去年「圓圓」沒有成功受孕。

  動物園說,近日寒流一波接著一波報到,從各項行為指標及荷爾蒙指數分析,「圓圓」今年發情高峰比往年稍微提前。

  上周「圓圓」開始出現疑似發情徵兆,由於雌性大熊貓的發情高峰期一年僅有一天,保育員密集收集「圓圓」的尿液,監測荷爾蒙的變化,來推估排卵時間,以掌握關鍵的配對時刻。

  動物園從各項行為指標及荷爾蒙指數分析,「圓圓」已經達到發情高峰,今天清晨嘗試讓「團團」和「圓圓」隔籠相見,但原本來回小跑步的「圓圓」,看到「團團」並沒有特別的興奮,而「團團」也沒有相見歡的表現。

  動物園指出,「團團」這幾年繁殖期的表現,總是讓一旁的保育員幹著急,就算吃飽喝足,但重要時刻就像玩心很重的孩子一樣,今天即使保育員用長竹竿夾著紅蘿蔔引導「團團」,也吸引不了它。

  為避免錯過一年一度的最佳繁殖時機,動物園隨即將兩熊麻醉,進行「團團」人工採精及「圓圓」人工授精。

  動物園表示,今天起啟動大熊貓繁殖期,「圓圓」將停留在內欄舍,暫停展示,而「團團」則配合「圓圓」的狀況不定時「翹班」,展場暫由「圓仔」獨挑大梁。

  大熊貓館開放時間為上午9時10分至下午5時,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一固定休館。平日採自由參觀,不須抽大熊貓館參觀券,假日每10分鐘最大上限可以容納400人入場參觀。

相關焦點

  • 拼生二胎 臺北市動物園為大熊貓團團圓圓實施人工授精
    2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春暖花開的季節來臨,也是大熊貓正式進入發情期的日子,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大熊貓「圓圓」開始出現發情行為,讓動物園同仁都繃緊神經,努力為「圓圓」和「團團」的繁殖機會做準備「圓圓」出現外陰腫、蹭陰、過水、來回走動、奔跑、泡水等,進入發情期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預估高峰期應該會出現在這幾天的時間裡,從各項行為指標及荷爾蒙指數等專業數值分析,「圓圓」於2月
  • 贈臺大熊貓「圓圓」接受人工授精 結果7月揭曉
    中新社臺北3月18日電 (記者 陳小願 龍敏)臺北市立動物園日前對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進行人工授精,「造熊貓」成敗預計七月初揭曉。  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則忙著用臉搓搓圓仔的小臉。中新社發 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1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自3月13日開始,保育員發現「圓圓」出現採食減少等進入發情期的跡象,從「圓圓」各項行為指標及荷爾蒙指數分析,其17日已經達到發情高峰。
  • 大熊貓「圓圓」在臺北動物園順利產下幼仔
    6月2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獲悉, 6月28日,贈臺大熊貓「圓圓」在臺北動物園順利產下幼仔,這是繼2013年首次產仔後,「圓圓」第二次產仔。上午8時58分,「圓圓」破羊水。目前,母女倆各項指標均正常,「圓圓」母性強,帶仔熟練,動物園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圓圓」及幼仔的狀況。今年1月19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派出專家前往臺北動物園指導大熊貓發情配種工作。經過對雄性大熊貓「團團」的各項指標監測,在21日,對「團團」進行體檢和採精。此後,雙方一直密切關注「圓圓」雌激素變化,並嘗試讓兩隻大熊貓進行自然交配,但未成功。
  • 贈臺大熊貓「圓圓」在臺北動物園順利產仔
    大熊貓「圓圓」。(資料圖)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供圖  6月28日8時58分,大熊貓「圓圓」破羊水。經過5個小時的努力,終於在13:53分產下一隻幼仔,幼仔叫聲洪亮,體重186g,經專家通過網際網路遠程鑑定性別為雌性。目前,母女倆各項指標均正常。大熊貓「圓圓」母性強,帶仔熟練,臺北動物園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大熊貓「圓圓」及幼仔的狀況。
  • 臺北動物園:贈臺大熊貓「圓圓」確定今年未成功懷孕
    資料圖: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則忙著用臉搓搓圓仔的小臉,母女抱在一起,其樂融融。中新社發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新華社臺北7月9日電(記者陳鍵興、李來房)記者9日從臺北市動物園獲悉,今年園方為贈臺大熊貓「圓圓」進行了2次人工授精,經各項診察以及園方熊科動物繁殖小組與大陸專家的研討評估後,確認「圓圓」今年未能成功懷孕。
  • 熊貓「圓圓」近日發情!「圓仔」添弟妹有望?
    從各項行為指標及荷爾蒙指數等專業數值的分析,大熊貓「圓圓」於3月2日已經達到發情高峰。(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熊貓「圓仔」快6歲了,何時爸媽為牠添弟妹呢?這幾天春暖花開,大熊貓「圓圓」也開始出現了發情的行為,動物園同仁嚴陣以待,努力為「圓圓」和「團團」的繁殖機會做準備。從2月18日開始,保育員陸續觀察到「圓圓」進入發情期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估計發情高峰應該就落在4天連續假期期間。
  • 大熊貓圓圓誕第二胎,圓仔當姐姐
    圓圓(左)順利誕下第二胎;圓仔(右)升格當姐姐臺灣臺北市立動物園大熊貓「圓圓」,周日(28日)下午順利誕下第二胎,園方發言人曹先紹表示,出生的大熊貓寶寶叫聲宏亮,但因圓圓目前細心呵護著寶寶,目前尚未能得知其性別,保育員亦將持續觀察圓圓及寶寶的狀況;而圓圓的第一胎「圓仔」也升格當姐姐。
  • 「團團」「圓圓」過「五一」 臺北動物園大熊貓館人氣高
    "五一"假期第一天,不少臺灣民眾來到臺北市動物園,和憨態可掬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還有它們的寶寶"圓仔"一起過節。今年2月,臺北動物園為"團團""圓圓"實施人工授精,拼二胎,這個"三口之家"何時能再添成員?也成了最近大家關注的話題。
  • 贈臺大熊貓圓圓拼生二胎 圓仔今年無「相親」計劃
    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日,隨著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開始發情,臺北市立動物園日前已進行人工受孕,希望替「圓仔」增添弟弟或妹妹。此外,即將滿6歲的「圓仔」,因發情狀況不明顯,就目前的健康狀況、年齡等因素,2019年未安排「相親」計劃。
  • 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在臺北市立動物園順利產子
    新華社臺北7月6日電(記者李寒芳 裴闖)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於6日20時05分順利產仔。初生幼仔體重約為「圓圓」的千分之一,非常健康,目前尚未偵測出性別。    據臺北市立動物園介紹,圓圓於6日16時45分開始陣痛,可以看出肚皮一陣一陣地抽動,偶爾舔陰,有時拿起竹子啃兩下,偶爾躺下來,看起來明顯坐立不安。
  • 臺北市動物園:贈臺大熊貓「圓圓」沒有成功懷孕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1日指出,歷經121天的觀察與各項懷孕診察,贈臺大熊貓「圓圓」2019年沒有成功懷孕,疑似懷孕(或假孕)的行為表徵也逐漸消失。資料圖為「圓圓」吃甘蔗。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攝  曹先紹表示,「圓仔」今年滿6歲,「生日願望」是爸爸「團團」與媽媽「圓圓」能再接再厲,替它添一個弟弟或妹妹。
  • 大熊貓「圓仔」在臺北動物園迎來6歲生日
    據園方介紹,「圓仔」的媽媽「圓圓」2015年起每年都接受人工授精。動物園表示,今年「圓仔」的生日願望就是希望媽媽明年再接再厲,添一個弟弟或妹妹。這也意味著「圓圓」今年並沒有成功懷孕。圓仔「生日趴」 鐵粉嘉年華  「麻煩前排快把霧氣擦一擦。」詹佩瑜已等待1小時,本來今年擠到一個好位置,不料關鍵時又出狀況。
  • 大熊貓圓圓人工受精失敗 圓仔繼續當獨生女(圖)
    資料圖: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則忙著用臉搓搓圓仔的小臉,母女抱在一起,其樂融融。中新社發 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中新網7月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大貓熊圓圓2月底發情達高峰,但「老公」團團性趣缺缺,臺北市動物園當時進行2次人工受精,經過130天觀察和診斷,9日確認圓圓未懷孕,圓仔繼續當獨生女。
  • 大熊貓「圓仔」迎來7歲生日 「圓圓」再誕幼仔
    張和民透露,就在春節期間,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還派了一位繁殖專家到臺北完成「圓圓」人工授精的前期工作,此後,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兩岸之間11人的線上團隊全天線上交流,「包括『圓圓』這次這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情況,我們都是隨時掌握的,下一步,我們還會繼續對『團團』『圓圓』一家四口的生活及保育進行不間斷的溝通。」
  • 國寶大熊貓「團團」和「圓圓」還記得嗎?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小夥伴們還記得可愛的大熊貓「團團」和「圓圓」嗎?今年,它們在臺北木棚動物園已經生活了數十年,就在2018年,「圓圓」一家又添了一位成員,實現了臺灣人們希望大熊貓在臺灣地區繁殖的願望。
  • 大熊貓團團圓圓一家在臺北過大年,館長:望給圓仔找個好夫婿
    臺北動物園的貓熊團團圓圓開心吃竹子。 東方IC 資料圖新華社臺北2月16日消息,冰制的大碗裡盛著胡蘿蔔條、水果和用竹粉做成的窩窩頭,中間兩片窩窩頭上分別寫著「福」字和「旺」字,拱衛著中間象徵「年年有餘」的魚型窩窩頭,冰碗旁邊還不忘擺上兩根竹筍和一個元寶形狀的窩窩頭。
  • 兩岸熊貓粉絲同慶大熊貓「圓仔」七歲生日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熊貓中心)、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在熊貓中心都江堰基地,舉辦第十四屆大熊貓「團團」「圓圓」故鄉行啟動儀式暨兩岸粉絲同慶「圓仔」生日系列活動。7月6日,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熊貓飼養員董禮(中)帶領小朋友們為在臺北的「圓仔」送上生日蛋糕。
  • 大熊貓全部改食臺灣竹子「圓圓」發情愛黏「團團」
    大熊貓全部改食臺灣竹子「圓圓」發情愛黏「團團」 2009年01月02日 11:5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熊貓團團圓圓「臺漂」逾10年 女兒圓仔今天6歲
    寶島掀起「熊貓熱」  臺北市立動物園早在大熊貓到來之前,就斥資2.5億元新臺幣,打造3層樓的特展館,包括室內運動場、專屬竹子保鮮室,還有產房醫療室。動物園還訓練10名大熊貓專屬「保姆」到島外受訓。  團團、圓圓抵臺前,臺北市立動物園面向社會徵求大熊貓解說志工,短短幾周時間就超過200多人報名,創下動物園志工報名人數最踴躍的新紀錄。
  • 大熊貓團團圓圓「臺漂」逾10年 女兒圓仔今天6歲啦!
    地震發生兩天後,國臺辦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大陸贈臺大熊貓安然無恙,這讓兩岸關心大熊貓安全的人放下心中的大石。  3個月後,2008年8月14日,臺當局「農委會林務局」項目審查小組通過大陸贈臺大熊貓輸入案,團團、圓圓確定落戶臺北市立動物園。至此,臺灣民眾翹首企盼的大熊貓,終於獲得了「入臺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