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雅加達8月26日電 題:印尼蘇門答臘漸成華人企業新天地
中新社記者 李洋
從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乘坐飛機約半小時,中新社記者於當地時間25日抵達位於蘇門答臘島南部的港口城市楠榜。記者發現,華人企業正在蘇門答臘這塊肥沃的島嶼上漸具規模。
楠榜是蘇門答臘島第四大城市,與爪哇島遙遙相望,也是連接蘇門答臘與爪哇島的最重要交通樞紐之一。雖說現在通過渡船與飛機就可以抵達楠榜,但不少普通雅加達民眾仍極少踏上楠榜的土地。
楠榜當地活躍著很多華人。位於當地的華人企業WONGCOCO很有名氣,已成為印尼最大的跨國食品企業之一,而其最重要的高端產品是「龍情燕窩」。同時,企業也生產蘆薈汁、冰咖啡、椰果汁等飲料。
身著傳統印尼襯衫的企業董事長李敏吉對中新社記者說,他常常說要「飲水思源」,這個「源」指的是印尼。印尼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間和條件,因此他永遠不忘印尼對他的幫助。李敏吉透露,他所穿的印尼襯衫就是他本人親自設計的。
李敏吉對記者說,當前印尼社會穩定,印尼民眾「性情溫順」。企業所僱用的印尼工人非常容易管理,平日十分安靜,大聲喧譁者極為少見。
他也認為,印尼的內部環境和過去相比已變得較為寬鬆自由。安裝衛星接收系統在楠榜等地並不受限制,他可以收看世界各地的電視節目,及時了解各類信息。
李敏吉對燕窩的製作非常「痴迷」,一路上都在向本社記者介紹燕窩的方方面面。他也主導制定了不少相關企業規範。作為印尼首家為燕窩註冊的企業,印尼政府很重視企業的發展,多位印尼總統曾接見企業高層。
除了生產燕窩等產品,李敏吉的企業現在也開始探索其他商品的生產銷售,其中包括利用蘇門答臘島上出產的橡膠等原材料製造汽車零部件等。
李敏吉也帶記者參觀了企業園區附近的印尼工人宿舍。宿舍外觀類似於小型別墅,印尼工人下班後,便可直接從廠區返回休息。目前正值伊斯蘭教徒的齋月時間,從企業園區可以聽到禱告之聲,連綿不絕。
當地的華人企業不僅為來自蘇門答臘島等地的印尼民眾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為印尼的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
現在在楠榜,也可以找到中國餐館,品嘗中國菜的人士除了當地華人外,也包括很多印尼人。中國菜菜品種類繁多,而利用當地極為豐富的海鮮產品做成中國菜則成為一大特色。
蘇門答臘島作為全球第六大島嶼,幾乎到處可見鬱鬱蔥蔥的熱帶植物。午後經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楠榜也很快沉浸在一片青翠的綠色中。
當地華人稱,蘇門答臘島幾乎種什麼就長什麼,因此當地人的生活很安逸,絲毫不用擔心有朝一日會面臨飢餓。據記者所見,楠榜的交通要道邊就種植著大片大片的稻田,長勢喜人,很少有農民在田間勞作。
印尼華裔總會總主席許世經先生鼓勵中國企業和個人向印尼投資。他特別向記者介紹,如果中國農業人士到當地投資發展農業,前景一定十分光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