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蘇門答臘漸成華人企業新天地 當地政府重視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雅加達8月26日電 題:印尼蘇門答臘漸成華人企業新天地

  中新社記者 李洋

  從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乘坐飛機約半小時,中新社記者於當地時間25日抵達位於蘇門答臘島南部的港口城市楠榜。記者發現,華人企業正在蘇門答臘這塊肥沃的島嶼上漸具規模。

  楠榜是蘇門答臘島第四大城市,與爪哇島遙遙相望,也是連接蘇門答臘與爪哇島的最重要交通樞紐之一。雖說現在通過渡船與飛機就可以抵達楠榜,但不少普通雅加達民眾仍極少踏上楠榜的土地。

  楠榜當地活躍著很多華人。位於當地的華人企業WONGCOCO很有名氣,已成為印尼最大的跨國食品企業之一,而其最重要的高端產品是「龍情燕窩」。同時,企業也生產蘆薈汁、冰咖啡、椰果汁等飲料。

  身著傳統印尼襯衫的企業董事長李敏吉對中新社記者說,他常常說要「飲水思源」,這個「源」指的是印尼。印尼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間和條件,因此他永遠不忘印尼對他的幫助。李敏吉透露,他所穿的印尼襯衫就是他本人親自設計的。

  李敏吉對記者說,當前印尼社會穩定,印尼民眾「性情溫順」。企業所僱用的印尼工人非常容易管理,平日十分安靜,大聲喧譁者極為少見。

  他也認為,印尼的內部環境和過去相比已變得較為寬鬆自由。安裝衛星接收系統在楠榜等地並不受限制,他可以收看世界各地的電視節目,及時了解各類信息。

  李敏吉對燕窩的製作非常「痴迷」,一路上都在向本社記者介紹燕窩的方方面面。他也主導制定了不少相關企業規範。作為印尼首家為燕窩註冊的企業,印尼政府很重視企業的發展,多位印尼總統曾接見企業高層。

  除了生產燕窩等產品,李敏吉的企業現在也開始探索其他商品的生產銷售,其中包括利用蘇門答臘島上出產的橡膠等原材料製造汽車零部件等。

  李敏吉也帶記者參觀了企業園區附近的印尼工人宿舍。宿舍外觀類似於小型別墅,印尼工人下班後,便可直接從廠區返回休息。目前正值伊斯蘭教徒的齋月時間,從企業園區可以聽到禱告之聲,連綿不絕。

  當地的華人企業不僅為來自蘇門答臘島等地的印尼民眾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為印尼的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

  現在在楠榜,也可以找到中國餐館,品嘗中國菜的人士除了當地華人外,也包括很多印尼人。中國菜菜品種類繁多,而利用當地極為豐富的海鮮產品做成中國菜則成為一大特色。

  蘇門答臘島作為全球第六大島嶼,幾乎到處可見鬱鬱蔥蔥的熱帶植物。午後經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楠榜也很快沉浸在一片青翠的綠色中。

  當地華人稱,蘇門答臘島幾乎種什麼就長什麼,因此當地人的生活很安逸,絲毫不用擔心有朝一日會面臨飢餓。據記者所見,楠榜的交通要道邊就種植著大片大片的稻田,長勢喜人,很少有農民在田間勞作。

  印尼華裔總會總主席許世經先生鼓勵中國企業和個人向印尼投資。他特別向記者介紹,如果中國農業人士到當地投資發展農業,前景一定十分光明。完

相關焦點

  • 印尼媒體:印尼華人疫情下秋季祭祖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9月9日,印尼第三大城市、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細雨濛濛。十數名印尼黃氏宗親代表來到該市市郊「江夏堂」和江夏義亭祭祖。圖為印尼棉蘭江夏公所榮譽主席黃印華在上香。黃印華 供圖9日,印尼第三大城市、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細雨濛濛。十數名印尼黃氏宗親代表來到該市市郊「江夏堂」和江夏義亭祭祖。「往年秋祭,都有1500人至2000人參加,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遵守政府防疫規定,將人數控制在10多人」,印尼棉蘭江夏公所榮譽主席黃印華說。
  • 大馬、印尼華人與當地民族的關係比較
    印度尼西亞當地民族對政府的保護不力非常失望,在憂慮自己的弱勢地位的同時,自然對經濟條件比自己優越的華人充滿忿恨,民族間的不滿和仇恨與日俱增,並成為當地民族毀壞、搶掠華人財物的直接動因。二兩國的華人政策明顯不同,馬來西亞政府的華人政策比印度尼西亞政府的華人政策要寬鬆得多。
  • 印尼挫敗針對華人社區的恐怖襲擊,恐怖組織計劃襲擊當地華人店鋪
    【南方+8月28日訊】據印尼媒體報導,印度尼西亞政府近日挫敗了一起針對印尼華人社區的恐怖襲擊陰謀,印尼警方逮捕了17名與蓋達組織有聯繫的恐怖分子,並繳獲了七支槍和數百發子彈。據報導,印尼警方在西爪哇島的突襲行動中逮捕了17名與蓋達組織有聯繫的恐怖分子,一名警方消息人士稱,他們計劃襲擊萬丹(省)和打橫市(Tasikmalaya)的華人社區店主。印尼媒體稱,萬丹省和打橫市都有少數華人社區,他們在那裡經營著小型企業,通常很好地融入了社會。
  • 印尼華人返鄉掃墓帶動棉蘭旅遊業發展
    據印度尼西亞旅遊部日前統計,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期間,印尼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迎來成千上萬名前來掃墓的華人,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清明節期間印尼國內外的華人和全家返回棉蘭家鄉掃墓,推動棉蘭市的酒店入住率上漲了10%到12%。
  • 1998年,印尼政府默許國內屠殺華人,經濟損失無法估計
    不僅如此,印尼還曾經發生過幾十次的排華事件,對華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最近的,也是最大規模的一次排華事件就發生在22年前,可以說是令人髮指。1998年5月4日,印尼政府提高了電力、燃油等能源必需品的價格,引起了社會不滿,當地的學生們罷課抗議,許多人上街遊行,而後防暴警察打死了六名學生,這一行為激起了印尼全國性的暴亂。
  • 印尼咖啡特點故事 印尼蘇門答臘咖啡豆和印尼西爪哇咖啡豆的區別
    然而到了今日,印尼的咖啡代表卻是曼特寧,這其實也是不出意外的結果,因為一開始銷往歐洲的爪哇咖啡就有大部分是來自蘇門答臘這個地區,而曼特寧就是來自蘇門答臘的。所以蘇門答臘可以說是印尼的重要咖啡生產地。曼特寧別稱「蘇門答臘咖啡」, 優質曼特寧的故鄉——託巴湖區,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北端。
  • 印尼華人:仇恨言論比新冠病毒更可怕
    疫情期間的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街頭,攝於當地唐人街一帶。 作者供圖作者 程家宏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印度尼西亞的確診病例已經超過5萬例。特殊的地理環境、較為複雜的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以及民眾對疫情的認知不同等因素,影響了該國抗擊疫情的效果,印尼政府為了應對疫情而實施的「大規模社會限制」在全國各地的落實情況也良莠不齊。考慮到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政府試圖放寬對部分經濟和商業活動的限制,以提振經濟。這個新措施是否能有效防控疫情,還有待觀察。
  • 印尼疫情:17日增1821至14.1萬!印尼獨立75周年實況!印尼華人去清華...
    縣級市級數據一般由地區政府/衛生辦公室提供,不會同步更新。如果需要知道某個特定地區的新冠數據,請在後臺聯絡小鷹。 印尼華人Agustinus Wibowo今日分享了他作為印尼華人的經歷,以及對印尼獨立75周年的祝福。
  • 冒險下南洋的印尼華人
    由於華人被荷蘭人認為聰明,勤奮,有能力管理大農場而受優待,許多華人成了殖民統治的支持者。事實上,在荷蘭殖民早期,華人積極支持荷蘭人在這片地區建立其統治地位。例如,17世紀時萬丹省的「中國船長」Souw Beng Kong(宋八公)在他管理雅加達的時期大量組織華人移民到印尼,這極大的動搖了這一地區的經濟,使得荷蘭人更容易徵服伊斯蘭萬丹王國。
  • 印尼發現一頭瀕危蘇門答臘虎屍體
    【新華社微特稿】印度尼西亞一名野生動物官員19日說,當地發現一頭屬於瀕危動物的蘇門答臘虎的屍體。蘇門答臘島廖內省的農民18日在一個棕櫚種植園附近發現這頭18個月大的雄性蘇門答臘虎屍體。據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的數據,在蘇門答臘虎的死亡案例中,將近80%由偷獵造成。今年2月,在印尼明古魯省,一頭蘇門答臘虎也因陷入偷獵者圈套死亡。印尼爪哇島和峇里島上的老虎多年前滅絕後,蘇門答臘虎成為印尼僅存的老虎亞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據信目前野生蘇門答臘虎不足400頭。
  • 印尼蘇門答臘虎頻繁「行兇」
    印度尼西亞警方6日說,一隻蘇門答臘虎近日在南蘇門答臘省咬死一名農民,這是不到一個月來蘇門答臘虎第二次「行兇」致死。印尼警方說,那名咖啡農的家屬5日在南蘇門答臘省帕加拉蘭市附近發現他的遺體。帕加拉蘭市警察局局長多利·古馬拉告訴法新社記者,遇難者家屬起初以為他在農場上住了幾晚,沒想到他命喪虎口。家屬發現遺體的地方附近有蘇門答臘虎活動。
  • 中國駐印尼棉蘭總領館捐贈口罩助當地抗「疫」
    圖為中國駐印尼棉蘭總領事邱薇薇(右二)向印尼北蘇門答臘省政府捐贈口罩。中國駐棉蘭總領館 供圖(抗擊新冠肺炎)中國駐印尼棉蘭總領館捐贈口罩助當地抗「疫」(圖)中新網棉蘭4月11日電(記者林永傳)10日,中國駐印尼棉蘭總領事邱薇薇向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簡稱蘇北省)、棉蘭市政府,省市警察局捐贈口罩,並與蘇北省政府秘書長莎白麗娜、棉蘭市減災局、衛生局、省市警察局官員等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行交流
  • 印尼為什麼會排華 印尼屠殺華人原因分析
    媒體解析印尼為何在半個世紀後反思屠華歷史  這幾天,一場在印尼召開的座談會,把公眾的眼光帶回一段塵封的歷史。4月18日和19日,在印尼政府的支持下,這場討論1965-1966年「反共屠殺」的座談會在雅加達舉行。這也是印尼政府首次允許公開討論60年代那場慘烈的屠殺。  這一路,走得很艱難。
  • 印尼棉蘭將重建華僑中學
    摘要:曾連續辦學20餘載、被迫停辦31年,校友遍及全球的印尼棉蘭華僑中學迎來了重建的曙光。作為北蘇門答臘省首府的棉蘭,是蘇門答臘島第一大城市,也是印尼第四大城市,其200多萬人口中,華人佔了近20%。近日,「棉蘭華僑中學(現稱棉華中學,簡稱棉中)聯誼會」正式購買下位於印尼棉蘭環城公路Gagak Hitam路段邊的1.6公頃土地,作為該校重建的校址,正式開始了棉華中學的重建工作。
  • 印尼政壇華人崛起 鍾萬學將任雅加達首位華裔首長
    其他在政治圈漸有名氣的華裔還包括政治研究機構政治憲章(Charta Politika)主任尤納多(Yunarto Wijaya)、印尼大學政治傳播學專家艾芬迪(Effendi Gazali)、印尼希望之光大學政治傳播學教授提吉普塔(Tjipta Lesmana),以及布勞爪哇大學政治分析員詹迪(Janty Jie)。
  • 鄭浩:印尼政府支持調研屠華事件令人意外
    那麼一直到1967年的10月3日,中國宣布和印尼完全斷交,當時國務院的副總理也是外交部的部長陳毅就宣布要動用一切的力量來解救來接收印尼的華人,因為他們在當地處境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很多的華人數以十萬計的華人被殺掉,當時是據統計到1967年底大概有將近二十萬的華人被接送回來,接送回國。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到了香港到臺灣,還有到了去到美國、加拿大。
  • 印尼華人到底多富有?掌控八成社會財富,一組數據揭曉答案!
    印尼華人從業概況自華人在印尼定居之後,印尼的各行各業幾乎都有華人經營,並且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就以印尼首都雅加達一地為例,據報導,華人佔該市總人口百分之十,約有一百來萬人,經營的事業,涵蓋銀行、保險、娛樂、超級市場、餐飲零售等。華商機構的業主有的入籍,有的由其已具有印尼公民權的子女執掌。
  • 「中國與蘇門答臘的人文交流」研討會在印尼棉蘭市舉行
    5月15日,由中國駐印尼棉蘭總領館主辦、印尼北蘇門答臘大學和亞洲國際友好學院協辦的「中國與蘇門答臘的人文交流——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省會棉蘭市舉行。圖為中國駐印尼棉蘭總領事孫昂作主題發言。
  • 印尼排華:為何華人成為了屠殺中的首要目標?
    但是由於印尼政治制度的不完善,在社會中佔據經濟優勢的華人並沒有在政治生活中獲得一席之地。1958年,軍方發動叛亂,華人辦學、辦報的權利被大幅度限制。1965年之前,雖然三分之二的印尼華人都取得了印尼國籍,但是華人始終無法融入到當地的政治生活之中,文化也難以被接受。在1965年軍方正式掌權以後,這種政治和經濟權利的不平衡愈演愈烈。
  • 印尼老華人:畢生躬耕華文出版
    1959年,印尼政府關停所有華文媒體,在雅加達教授英語的楊兆驥只身前往交涉,得到批准後創辦的《印度尼西亞語學習》成為當時唯一的華文媒體,不僅刊登印尼語資料供老一輩華人學習,更提供大量時事新聞,成為華人了解國內外事件的唯一窗口。 一年以後禁令解除,楊兆驥發現一大批熱衷華文閱讀、寫作的「文學青年」湧現,卻苦於作品無處發表,「看到他們焦急的樣子,我就特別想幫幫他們,」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