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黃昏賞雪,寫下首調皮的經典詠雪詩,無一雪字卻句句寫雪

2021-01-11 網易

2021-01-04 05:28:40 來源: 尉遲俊季講解

舉報

  詠雪,是古典詩詞中很常見的題材。紛紛揚揚的雪,飄落到千年文壇,總是能揚起詩人們的一片詩情。於是這平凡的景,平凡的事,便被寫成一篇篇不凡的詩與詞。


  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出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個新穎的比喻,驚豔了文壇。此後,關於雪,文人們費盡心思,想出了很多比喻。韓愈的「故穿庭樹作飛花」,以花喻雪;馬致遠「半梅花半飄柳絮」,以柳絮喻雪。

  看了這些大詩人的詠雪詩,總讓人覺得雪就應該是灑脫、飄逸、風花雪月的代名詞,這才是它出場的正確方式。但在宋代,卻有一位調皮的大詩人,寫出了首與眾不同的詠雪詩,在他筆下雪別有一番趣味。此人正是誠齋先生楊萬裡。


  楊萬裡的詩在宋代曾非常流行,詩人項安世曾寫道「四海誠齋獨霸詩」,可見誠齋體的風靡。楊萬裡一生共寫了兩萬多首詩作,存世的共4200餘首。其詩往往明白如畫,以描寫自然景物見長,清新中總是帶著別樣的幽默,這是與陸遊詩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來看看他的這首《觀雪》就能明白:

  《觀雪》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這是一首七律,是宋代的經典詠雪詩之一。這首詩的最大特點,一個是白描寫景極為細緻;另一個是通篇找不到一個雪字,但卻句句在寫雪。

  首聯既是敘事也是寫景。詩人黃昏賞雪,坐著看雪越下越大,積雪越來越深,已經能散發出縷縷寒光。這一聯突出一個「坐」字,畫面感是極強的,黃昏獨自看雪充滿了詩意,接下來看詩人如何具體描寫。


  次聯是欲揚先抑的寫法。雪在半空中飛舞著,似乎有一絲絲慵懶的感覺,但只是一陣微風吹過,它又開始忙著飛舞起來。這兩句通過雪在無風和有風兩種狀態下的不同情況,把風和雪完美地融合為一體。這樣的對比,比起直接寫風吹雪花飄要更有層次感。

  後兩聯是寫景後的抒情。從前兩句我們其實看不出詩人對雪是誇還是貶,但從頸聯來看,雪越來越大,詩人擔心的卻是被大雪覆蓋的梅花。上天讓雪花落盡,絲毫不憐冰雪下的梅花,任它們蓋住花香。


  頸聯詩人筆鋒一轉,開始考慮要如何幫這些梅花了。他想出了個好主意:有誰能把這雪花做成湯餅,洗一洗我們這食盡人間煙火的腸胃。這14個字一下子讓前文風花雪月式詩境,變得十分接地氣了,這是楊萬裡又調皮了。

  之所以要把這雪花吃了,其實有兩層含義。首先,在詩人看來,雪花本身是高潔的,它能滌蕩大家的煙火腸胃;其次,詩人內心是惜梅的,不忍梅受苦。很多人認為,這一句可能有引申意,比如以雪喻朝中得勢的小人,把自己比作梅花,這一點暫無資料能證明。事實上, 楊萬裡的詩作與陸遊等人的不同,他是一個比較純粹的文人,常年幽居不出,極少摻合朝中的是是非非。所以他的多數詩作,基本上都只是寫景,筆者個人覺得沒有必要過度解讀。


  楊萬裡這首調皮的詠雪詩,在文壇同一題材中是非常少見的。寫景時,它有動景也有靜景,有比喻也有對比,一氣呵成。抒情時,一時繼往的調皮中帶著思辨,十分耐人尋味。

  每每提到楊萬裡,大家總覺得他是因為寫詩數量多,才成為一代詩宗,但事實上這和數量並沒多大關係。楊萬裡這種清新明快的詩風,在當時影響了一大批文人,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大家還記得哪些楊萬裡的詩作?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一首寫雪的古詩,通篇不見雪字,但句句都在寫雪
    大人們呢,圍爐煮酒,對雪談詩,那賞雪玩雪的興趣是不亞於孩子們的。據說在唐朝,大雪天就有一幫詩人兄弟在江夏、即現在的武漢聚會,他們登上黃鶴樓,面對大長江,喝酒行令,吟詩聯對,好不熱鬧。據說這些詩人中有李白、王維、孟浩然等八個人。
  • 楊萬裡夜裡喝酒卻沒錢買下酒菜,寫首調皮的梅花詩,句句令人捧腹
    文壇有很多經典詠梅詩,陸遊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盧梅坡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每一首都美得令人陶醉。但楊萬裡裡的詠梅詩,卻很是與眾不同。這大概是一個百無聊賴的夜裡,楊大詩人持清酒一杯,準備小酌一番。可是卻窮得沒錢買下酒菜,於是就自創了個涼拌菜:白糖拌梅花。
  • 清晨見大雪王維寫下首經典詠雪詩,句句冰冷,但讀完心裡卻暖暖的
    唐代詩壇並不缺詠雪經典,杜甫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韓愈的「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白居易的「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但這些詠雪詩讀來總覺得少了一絲空靈。與這些經典作品相比,王維的這首詠雪詩雖名氣並不大,但卻神韻悠遠,從開篇美到結尾。
  • 一首經典唐詩,無一雪字,句句寫雪,短短20字唯美動人
    就是再寒冷的冬天也抵擋不了人們愛雪的深情。一首寫雪景的經典唐詩,陸暢的《驚雪》寫出了唯美動人的冬日景色。怪得北風急,前庭如月輝。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冬天刮的大多是北風,呼嘯的北風總是給人無盡的寒意。
  • 納蘭容若獨特的一首詠雪詞,全詞無一雪字,卻句句寫雪
    但是唯有冬天的精靈——雪,能帶來靈動與純潔。下雪的時候,讓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北京下雪成了北平,西安下雪成了長安。大雪下了千年,而詩人的詩也描繪了千年。在詩人的筆下,雪變得生動而又有趣。李白筆下的雪充滿了想像,「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岑參筆下的雪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絕世美景。
  • 不入流詩人半夜聽雪寫下此詩,無一雪字卻句句是雪,美得令人心醉
    似乎每個人對於下雪都有別樣的情結,這種情結無關於身份、地位、學識,似乎是一種看到雪以後自然而然便會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喜悅,在雪地裡哪怕是已經成年的大人也會有想要撒歡的衝動。所以自古以來描寫雪的詩篇很多,陽春白雪的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樣的傳世名句,下裡巴人的有「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這樣的打油詩句。但是我們在誦讀這些詩篇的時候不難發現,這些關於「雪」的詩篇大多數都是從視覺角度出發,描寫雪的潔白或者是雪中之景。
  • 漫天大雪下李白寫此詞,僅一個雪字卻句句是雪,最後10字妙不可言
    在文壇,詠雨詩經典頻出,但詠雪之作寫得好的卻並不多,究其原因是雪難遇,更難寫出氣勢。在所有詠雪詩詞中,最經典的自然是那首《沁園春.雪》,胸中若是沒有萬點恢弘氣魄,是難以寫就的。除此之外,其它的詠雪作,如韓愈的《春雪》、陸遊的《除夜雪》、白居易的《夜雪》等,雖也出彩,卻算不得驚豔。
  • 楊萬裡兩首絕美的詠雪詩,雖然有一些冷門,但是美得令人心醉
    每當冬末和初春時節,只要天氣變冷,氣溫開始下降,雪花就會緊隨而至,紛紛揚揚的雪花,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會覺得稀鬆平常,但是對於詩人來說,卻是不一樣,他們把雪寫進詩裡,從而營造出了和獨特的美,所以無論是唐詩,還是後來的宋詩裡面,那都有無數經典的詠雪詩。
  • 10首關於雪的詩,句句都是經典!
    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雪的詩句,每一句都是經典,一起來看一下吧。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柳宗元將客觀世界寫得非常幽靜,詩人的世界更顯寂寥。這是一首非常鮮明的詩,通過短短四句話,僅20個字,就把寒冷冬天的山村景象和借宿者的形象展現出來。尤其是後兩句,用「犬吠」兩個字,給整個山村帶來了生氣。也是最被人熟知的兩句。作者將青松置身於非常殘酷的環境中,我們更能夠感受到青松的高大形象。
  • 楊萬裡名字最長的一首詩,僅詩名就有24個字,也是一首寫雪的名篇
    其實宋詩裡也有很多經典的名篇,一些詩句也是膾炙人口,完全不亞於唐詩裡的經典名句,而且到了宋朝後,很多的詩人開始更加注重於詩歌的表現方式,可能即使是描寫一些極為細小的事物和事情,那詩人都是能夠寫出新意來。所以宋詩對於我們來說,那也是不容錯過,也是同樣的值得一讀再讀。
  • 2020年第一場雪:那些寫雪卻不帶「雪」字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最近幾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將迎來了2020年第一場雪,自從昨天晚上,北地區已經降雪,雪後的北國風光銀裝素裹,分外美麗。自古以來詠雪的詩詞就非常多,但寫雪卻不帶「雪」字的卻不多見,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些寫雪卻不帶「雪」字的詩句。
  • 宋之問的詠雪詩,28個字將雪寫得如此唯美,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
    其中雪景因為其特殊的景象以及高潔的氣質令古詩詞作家們心嚮往之,一旦下雪,他們便詩興大發,他們便有感而發讚美這自然美景,於是乎成就了很多經典詩詞。無論是近代還是古代,讚美雪的詩詞是重要的一類詩詞,其中湧現出了無數的名言佳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裡湧銀山(楊萬裡);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李商隱)
  • 白居易晚上睡不著,寫下一首20字小詩,卻成千古詠雪絕唱!
    它寫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當時白居易正處於被貶江州司馬期間,因窗外積雪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夜雪》。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便是運用側面烘託手法來寫「夜雪」,以及抒發了白居易貶謫江州的孤寂心情。這首詩的取勝之處,首要在於立意不俗。眾所周知,雪無聲無味,只能從它的顏色、形狀、姿態去描寫,但這些特點無一例外,都需要在白天才能看到。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憶住一師》。這是李商隱懷念好友住一高僧所作,年少時李商隱曾跟著他求學,全詩短短28個字卻誇人不露痕跡。在詩中李商隱還為我們帶來了唐詩中最有具禪意的一場雪,雖詩中無一生僻字卻照樣能美得令人心醉。
  • 唐詩中的五首寫雪小詩,每一首都很短,每一首都是千古經典!
    唐詩中寫雪的名作尤其多,譬如下面這五首寫雪的小詩,每一首都很短,但每一首都是傳世經典: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緊接著此句便承接而來,「積雪浮雲端」,並非滿山大雪,而是雪後晴天所餘的「積雪」,山頂積雪,如浮雲端。第三句「林表明霽色」,則以夕陽光照入景,將終南之秀、積雪浮雲在光照下的「霽色」描繪而出,雪之形態、雪之色彩盡皆描繪出來,同時夕陽之照又引出下句「暮寒」,雪之寒意也順勢而出。短短四句,句句承接,將終南之形,餘雪的形、色、寒全部寫出,正如祖詠自己所說:意盡矣!
  • 冬季應景寫雪界的翹楚:十首寫雪意境醉人的詩詞
    今年的冬天已悄然而至,說起冬天,雪是必不可少的。關於雪,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們寫下了許多經典名篇,有的詩句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今天老楊就搜集整理了十首關於寫雪意境醉人的冬雪的詩詞,一起來欣賞一下吧。top10: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 在古詩詞裡與雪相遇
    「北風捲地白草折」描繪了塞外下雪前的景象,「將軍角弓不得控」把寒冷刻畫得生動具體,詩人送別武判官,雪中歸帳飲一杯熱酒,令人感慨。最初感受到雪中的孤獨,是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漫天的大雪,孤獨的漁翁,讓人黯然。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表達了這樣的孤寂——「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賞雪、拍照、玩雪,衢州哪裡最好?
    從小學的語文課文,到我們自己寫過的讚美雪的作文,再到生活中、網絡上各種玩雪堆雪的歡樂小視頻,朋友和親子間可以在雪地裡撒歡兒,堆雪人、打雪仗,以雪增進感情;情人們在雪天裡「一起白頭」,在雪地寫下美好的願景……片片雪花在空中飛舞,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人間,躺在花叢中、樹葉上、房屋頂,此情此景,不管是寫進詩裡還是在歌詞裡,都浪漫極了。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雪梅》 [宋] 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日落之時寫了一首詩,正好天空又雪花漫天,此時梅花與雪花爭相輝映,就像一幅動人美妙的一幅畫,猶如春天一樣絢爛多姿,生機勃勃。賞析:詩人首句就說出梅花和冬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雖然各自綻放,但都是互相映襯,有雪有梅,有雪有詩,才堪稱完美。這兩句詩人把梅花,白雪和詩結合起來。三者融合相得益彰,富有詩情畫意。梅花在白雪中精神氣十足。
  • 詩人隨手寫下一首詩,通篇無一雪字,卻將雪大形容得淋漓盡致
    在詩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古人們的風採,詩詞就好像是跳動的音符,它的迴環婉轉會讓人感嘆「人間難得幾回聞;」詩詞就像是潺潺流動的涓涓細流,會讓人有歲月靜好的愜意感;詩詞界就好像是拂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人在傷心時感到一絲慰藉;詩詞就好像是冬日裡面的暖陽,溫暖地照在我們的心間……詩詞的魅力是無窮的,詩人們想要描寫一個場景,有時候根本就不需要提到某些字眼,就能夠從側面襯託出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且在用詞和音律方面更顯得貼切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