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寶寶」的鍋,國產奶粉這次也不背

2021-01-08 網易

  「大頭寶寶」,這個已經閒置很久的稱謂上一次集中出現在人們視線裡,還是12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

  然而在2020年的湖南郴州,這個詞再次成為很多家庭的噩夢。

  湖南郴州市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身體出現多處不適症狀: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不停拍頭。三歲多的孩子,發育的和人家兩歲的差不多。

  

  經醫生檢查,這些孩子被確診為「佝僂病」,這是一種慢性骨骼病變,嬰幼兒患者大多因缺乏維生素d而導致。

  患病的這些孩子都是乳糖不耐受,不能喝市面上常見的奶粉,醫生建議家長購買胺基酸奶粉。

  碰巧的是,這些家長們到了同一家母嬰連鎖店,都被導購推銷了同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

  

  好多代購興奮地不行,朋友圈趁機攻擊起國產奶粉,拿著別人的悲劇賣貨。

  只能說,生意人的嗅覺果然敏銳,不管哪裡有屎,順著味道就能找到靶點。

  但我勸你們還是先踏踏實實做個人吧。不是洋品牌不好,而是朋友圈到底有多少真代購,自己心裡沒數嗎?更何況現在是疫情期間,還能有「大量現貨」的代購,才真是要打一個問號。

  事實上,這次大頭娃娃的鍋,國產奶粉也不背。

  因為這款無乳糖深度水解蛋白二合一配方粉壓根就不是什麼奶粉,只是一種蛋白固體飲料,和那種成年人喝的代餐粉差不多。

  

  裡面的蛋白質和營養成分根本不能滿足嬰幼兒的生長發育需求,連假奶粉都算不上。

  可是無論從包裝還是從文字說明上,「倍氨敏」無一不是打配方奶粉的擦邊球,沒點常識的人真分辨不出來,受害家長說,當時對固體飲料表示過質疑,但是導購說這是牛奶的另一個簡稱。

  

  非要咬文嚼字,奶粉確實也可以稱作固態飲料,但是把這種固態飲料賣給乳糖不耐的嬰兒,已經不是賺黑心錢的問題,而是徹徹底底的謀財害命。

  市面上一罐容量在八九百克的普通奶粉價格也就三四百元,這款僅重400克的倍氨敏,一罐需要近三百塊錢。

  有的家長一個月工資才兩千多,每個月給孩子買這個奶粉就花了三千多。

  

  第一次面對鏡頭,母嬰店的店長還知道道個歉,等到第二次,直接否認他們賣的是奶粉。

  

  廠家的客服說,他們的產品第三方檢測是合格的,包裝清晰標註是固體飲料,沒有誇大宣傳。言外之意是,我們沒有錯,只能怪家長不看仔細,輕易相信母嬰店的推銷。

  

  郴州不是第一次出類似的事兒了。

  2019年有家長反映,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保科醫生將舒兒肽胺基酸營養配方粉開具在處方箋上,銷售給牛奶過敏的嬰幼兒服用。

  

  對此,醫院給的答覆竟然是這樣的:

  

  意思是醫生被圈套了,這事完全是藥房的業務員陷害,給相關人員來了個通報、批評、檢討大套餐就完事兒了。

  我就納悶了,難道郴州和固態飲料這麼有緣分麼?接二連三的在孩子身上出事,一查都是個別人員的鍋。

  無論用什麼姿勢怎麼甩鍋,最後的板子都打在了孩子和家長身上,孩子的發育受阻,家長的內心煎熬。

  

  賺這種錢的人真的不怕遭到報應麼?

  如果不是急需,我從來都不敢踏入母嬰店,即使去,也提前鎖定買什麼,拿了就走,從來都不聽他們的推銷。

  因為他們推銷的東西,絕不是最好的,而是提成最多的。

  導購能熟練掌握各種名詞術語,嘴上說的天花亂墜,沒點育兒儲備的新手父母,真的一不小心就被忽悠上當。

  即便是醫院,自己最好也帶點知識儲備去。

  現在的家長們內心防線真的已經低到塵埃裡了,不管錢花多少,只要能讓孩子安全,就謝天謝地,哪兒敢奢求什麼物美價廉。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站在對面的到底是人還是鬼。

  現在很多年輕媽媽們天生自帶焦慮屬性,生怕孩子吃的比別人差,補的沒別人足,恨不得給孩子吃點靈丹妙藥,這種家長最容易被人套路。

  還有的家長特別喜歡」標題黨「,覺得名字裡有什麼就能給孩子補充什麼,旺仔牛奶、AD鈣奶、香蕉牛奶……統統搬回家,甚至拿它們代替牛奶。

  孩子確實愛喝,但實際上這些只是乳飲料,除了糖,啥都補不了。

  

  我有個很認真的朋友,給孩子買東西就特別上心。她曾經在某母嬰大號買了一款專給孩子喝的「洋酸奶」,到貨後一研究成分,發現它根本就不是酸奶,而是一款類似乳酸菌的飲料。

  這個朋友花了大半天時間去掰扯這件事,她說我不是為了退貨或者賠償,就是想告訴他們,給孩子的東西,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擦邊球。

  大人買什麼貨不對板,頂多就是吃點錢上的虧,孩子買到什麼不對的東西,影響的是發育、健康甚至生命。

  

  你左右不了別人的良心,就只能多自己費費心,靠腦子裡多繃的幾根弦,給孩子織一張安全網。

  別罵那些孩子家長無知,誰也不是天生的福爾摩斯,生個孩子就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沒人能打包票自己這輩子能跳開所有的坑,都要在一個又一個的教訓面前摸爬滾打長大,只不過有些教訓,代價實在太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頭娃娃」事件讓人深思,父母給寶寶選擇奶粉一定要慎重
    據相關媒體報導,永興縣有些家長反映,自己孩子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如同「大頭娃娃」,身上出現溼疹,且有拍頭等異常情況,就醫後被確診為「佝僂病」。經過相關調查發現,這些孩子們由於對牛奶過敏,需要購買胺基酸奶粉。而孩子們卻食用了同一種的奶粉。
  • 彬州再現「大頭娃娃」奶粉事件,網友:乳糖不耐受的鍋!四招化解
    湖南彬州再現「大頭娃娃」近日,湖南彬州「大頭娃娃」奶粉事件在家長圈引起轟動,據報導,湖南彬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不停拍頭部等異常現象。之後這些孩子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過一款名叫「倍安敏」的特效奶粉。
  • 寶寶喝奶粉會上火?奶粉說:這些鍋,我不背
    最近有個媽媽諮詢:寶寶最近上火嚴重,奶奶說是奶粉不好,一直讓我給孩子換個奶粉試試。我聽說羊奶粉比牛奶粉好,吃了不上火,就給孩子買了一桶試試。結果,寶寶不但上火沒有好轉,還拒絕吃奶,厭奶了。
  • 國產奶粉哪個牌子最好?國產奶粉排行榜10強!
    本期話題:中國十大國產奶粉排行榜10強!作為寶爸寶媽自然都想為寶寶選擇最好的奶粉品牌。很多寶媽在購買奶粉前會參考國產奶粉排行榜10強,那你真的了解國產奶粉10強嗎?今天,我們就以全國6000多家實體母嬰店銷售的國產奶粉品牌,為大家一一介紹。國產十大奶粉品牌排行榜1:歐世蒙牛歐世蒙牛是蒙牛集團旗下嬰幼兒奶粉品牌,早在06年就開始與歐洲領先的乳製品集團Arla Foods進行戰略合作,致力於中國母乳成分研究和嬰幼兒營養需求研究,開發適合中國寶寶和孕產婦的配方奶粉。
  • 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哪個更適合中國寶寶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進口奶粉數量持續下降是什麼狀況?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哪個更適合中國寶寶 孩子買奶粉的時候自然要買最好的,很多家庭都會覺得進口奶粉比較好選擇購買進口奶粉,但是目前為止進口奶粉數量持續下降,這是什麼原因?到底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哪個更適合中國寶寶呢?
  • 國產奶粉心酸往事:公司遭做空、三聚氰胺和大頭娃娃
    2004年,安徽阜陽地區爆發「大頭娃娃」事件,數百位嬰幼兒在食用了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含量遠低於國家標準,且含有亞硝酸鹽等雜質的奶粉後,出現頭骨畸大。在大頭娃娃事件曝光後,阜陽曾經就檢查結果發出了對33個品牌劣質奶粉的警示公告,三鹿奶粉位列其中[18]。三鹿的反應很快,田文華親自帶隊做公關,連新華社的稿件都想撤下[19],最終成功讓三鹿從黑名單上消失。
  • 「大頭奶粉」調查結果出爐!1390%超高利潤率 特醫奶粉亂象何時休?
    無獨有偶,這已經是郴州市在近半年時間內第二次發生「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今年3月30日,有十幾位家長在「問政湖南」上發表聯名信,稱2019年郴州發生一起「大頭娃娃」奶粉事件。眾所周知周知,三鹿奶粉事件後,國產奶粉品牌遭遇重創,其市場份額由70%銳減到30%。在2015、2016年,行業增速甚至一度下落至-2%和-4%,呈現負增長態勢。2017年以後國產奶粉才逐漸走向復甦。
  • 國產奶粉哪種好?更適合中國寶寶的定製好奶粉,就要選它
    由此可見,中國奶製品的監管體系、管理標準在內的各個領域已經達到了世界前列,所以,近幾年,國產奶粉口碑也逐漸大漲,重新在媽媽們心裡有了一席之地。但是,面對琳琅滿目的奶粉品牌,媽媽們又應該怎麼選擇呢?國產奶粉哪種好?哪種是真的更適合中國寶寶呢?
  • 中國奶粉「第一股」,市值600億,雙11擊敗美贊臣 給國產「揚名」
    每當寶媽們聚在一起,談論的話題核心總是寶寶,對於新手媽媽來講,給寶寶買哪款奶粉非常重要,畢竟這幾年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奶粉出現問題,孩子吃了出現「大頭兒子」的新聞,甚至這些低質奶粉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家長們在挑選奶粉的時候肯定是非常慎重的,甚至寧願花高價託人從國外代購奶粉。
  • 這是奶粉還是飲料?「大頭娃娃」再次出現,究竟是誰的責任?
    奶粉還是飲料,大頭娃娃再掀波瀾,生廠商:沒有誇大宣傳提起大頭娃娃你是不是第一時間想起的是那場嬰兒奶粉事件,這次的主人公不再是奶粉而是飲料,5月11號,一則「飲料冒出奶粉欺騙消費者」的採訪視頻橫空出世。視頻中記者採訪了這次飲料事件是受害者,多個嬰兒喝了這款蛋白飲料都出現了「大頭娃娃」的症狀,據醫生診斷這些孩子都患上了佝僂病,這都是因為他們一起喝了一款叫「倍氨敏」的「特醫奶粉」,說是奶粉但是其實這只是一種蛋白飲料,並不是奶粉,更沒有「醫特奶粉」的資質。
  • 國產「奶粉」再出事,進口奶粉不合格,嬰兒食品亂象亟待整治
    最近一個月,嬰兒奶粉事件頻出。4月30日,進口奶粉西班牙安萊儷依幼兒配方乳粉(12—36月齡,3段)連檢2次不合格;5月12日,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重現「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事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 國產奶粉哪種好 寶寶喜歡才對味!
    國產奶粉哪種好?奶粉應該怎麼選?相信每一位新上路的媽媽,在寶寶的餵養過程中都曾遇到過這樣的疑惑。精心挑選的奶粉寶寶不喝,究竟是哪裡出了錯呢?NO.1味道上不接受寶寶習慣了媽媽身上母乳味道之後,會不自覺的對奶粉產生牴觸。尤其味道重的奶粉。所以在給寶寶選擇奶粉時候要儘量選擇味道清淡的。
  • 進口奶粉好還是國產奶粉好?挑選寶寶口糧注意這3點,安心還省錢
    自國產奶粉受到「三氯氰胺」事件的影響,國內奶粉逐漸不被寶媽們接受,儘管國內市場銷售配方奶的招牌很響亮,聘請明星大腕代言,但隨著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很多寶媽們已經對國內奶粉失去信心。還在花錢買進口奶粉的人,卻不知道早在去年曝光的「毒奶粉」,主要針對的就是進口奶粉,包括德國、荷蘭、法國等多個國家,最終結果顯示多數奶粉殘留有害物質,整體上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
  • 大頭娃娃再現!商家把飲料當奶粉賣,這種奶粉請不要給孩子喝了
    奶粉是孩子小時候必喝的營養品之一,可是有些商家卻拿孩子的奶粉在「做文章」!有多少人還記得之前「三鹿奶粉」的事情?因為奶粉裡含有超標物質,對嬰幼兒的成長有傷害,甚至還出現了大頭娃娃的情況,本以為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可以給各位商家提個醒,可是近日大頭娃娃事件再次出現。
  • 湖南現大頭娃娃,只因其把蛋白飲料當奶粉喝,有些常識媽媽應知道
    最近,在湖南的郴州永興縣,有幾個家長發現自己孩子出現了一些異常症狀,具體來說包括出溼疹,體重減輕,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他們的頭骨膨出,有點像大頭娃娃。到醫院檢查之後才發現,這些寶寶患了佝僂病。患了這種病的孩子會缺乏維生素D,發育也減慢這些家長都很納悶,自己都是給孩子買最好的奶粉,怎麼會出現佝僂病呢?然而問題就出在他們喝的奶粉上,這些孩子都喝過奶粉倍氨敏,和普通的奶粉相比,這個奶粉400g就要300塊,可以說比很多進口的奶粉價格都高。因為這些孩子對牛奶過敏,醫生就讓他們買胺基酸奶粉,可以直接被寶寶吸收。
  • 進口奶粉好還是國產奶粉好
    作者:寶寶知道 Beauty的媽媽啊進口奶粉好還是國產奶粉好?現在市面上的奶粉我們基本上可以分為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兩個大的類別,媽媽們在購買的時候很糾結,不知道買進口奶粉還是國產奶粉,有不少人認為進口的肯定比國產的要好,那真的是這樣嗎?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相比到底哪個好呢?
  • 「大頭娃」背後的黑色鏈條何時休!
    公開資料顯示,從去年12月至今,湖南郴州先後發生了兩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雖然涉事的產品不同,但基本可以斷定均為當地母嬰店將固體飲料作為「特醫奶粉」售賣給家長。昨日,湖南方面表示高度重視,責成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郴州市等組成調查組對涉事商家徹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從嚴從重處罰,並及時向社會公布。
  • 高標準打造高品質,君樂寶致力讓中國寶寶喝上國產好奶粉
    隨著我國乳業生產標準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國產乳製品的質量安全近年來也隨之得到顯著提高,尤其是國產嬰幼兒奶粉的需求量在不斷上漲。數據顯示,曾一度被進口品牌打壓的國產奶粉,2019年的市場份額高達60%,反超進口奶粉。
  • 國產奶粉崛起,外國人不高興了,中國「一哥」又一次被打壓
    洋品牌奶粉趁機搶佔了市場,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國產奶粉就是「不好」的代名詞,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進口奶粉的市場佔比近乎100%。 但國產奶粉真的不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即使在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也有不少的國產奶粉是合格的,比如飛鶴、君樂寶等,只是被國人的一邊倒忽視了。
  • 澳大利亞奶粉滯銷?國產品牌崛起?奶粉行業的內幕家長必須要知道
    ,可以這麼說,家長們寧願自己吃著垃圾食品,也要讓孩子們享受最健康高端的食材,尤其是奶粉直接關乎著3歲以下寶寶的身體健康。為什麼中國家長更青睞進口奶粉?安全是首要因素曾經的「大頭娃娃」事件真的是家長們心目中的噩夢,這也是為什麼進口奶粉品牌能夠搶佔國內奶粉主流市場的原因,你沒看錯,進口奶粉品牌佔據了70%以上的中國市場,其中在2019年被消費者認可度較高的品牌排名中,前五位,僅為一家中國品牌上榜(排名第四位),其餘的均為進口奶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