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導稱順德一男子謝某殺人後潛逃,逃亡間,擔驚受怕的他終日靠吃檳榔消愁,不久竟意外發現自己嘴變小了,遂憑此躲過警方偵查。據悉,口腔黏膜會和檳榔中所含的生物鹼發生反應致變硬,吃得越多張口度便會越來越小。
很多女生看到這條新聞表示看到了希望:「零食吃的對,省下整容費」。那現實中一直吃檳榔沒問題嗎?又有什麼危害呢?
通過分子遺傳學分析,檳榔屬和椰子屬的關係相當親密,果實也像迷你版的小椰子。在宋朝之前,檳榔只是一種藥物。人們甚至認為這種果實能夠驅除中國南方的「瘴氣」,因而與「益智仁、砂仁、巴戟天」並列為四大南藥。這足以說明檳榔在醫藥中的地位。
不過現在醫學研究發現,長期吃檳榔可能導致神經興奮、染黑牙齒,甚至得口腔癌。
因為檳榔中含有的檳榔鹼。檳榔鹼會影響我們的神經系統,刺激內源性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讓人進入亢奮狀態,令人上癮。
此外,檳榔鹼還會刺激我們的口腔黏膜細胞,讓它們進入不正常的生死狀態。通常情況下,口腔黏膜細胞都會自動更新,那些老的細胞會脫落死亡,但是檳榔鹼卻會打破這種生死平衡,促使上皮細胞在短時間內凋亡。
此外,在咀嚼過程中,粗糙的纖維很容易刺傷口腔黏膜。這種經常性的損傷,也容易引發細胞的不正常增生。
對於愛美的人士來講,檳榔的紅色汁液也會給我們帶來麻煩,比如把牙齒染得黑漆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