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翻譯家韓斌獲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促東西文化交流

2020-12-21 歐洲時報官方

【歐洲時報記者田皓雪子報導】12月7日,為慶賀英國翻譯家韓斌女士(Nicky Harman)榮獲第14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在中國駐英國使館文化處支持下,英國查思出版(亞洲)有限公司和光華書店舉辦線上慶祝會。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公使銜參贊於芃、文化處一等秘書馬蕾、作家嚴歌苓夫婦、虹影、梁鴻、魯敏、孫一聖、薛欣然、朱曉聞,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前全球執行長潘仕勳(Stephen Bourne)等中英文化出版界近40人參加。活動由英國查思出版(亞洲)有限公司出版人王英、市場部總監Daniel Li和光華書店經理Vivian Ni主持。

圖為線上慶祝活動現場。(圖片來源:線上會議截圖)

馬蕾向中外嘉賓們介紹,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設立於2005年,是中國政府面向海外設立的出版最高獎項,授予在介紹中國、推廣中華文化和中國出版物等方面貢獻突出的外國作家、翻譯家和出版家。此前,該獎項已成功舉辦13屆,評出了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美國等53個國家的138位獲獎人,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品牌活動和有效手段。

今年,在中國駐英國使館推薦下,經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評委會評選,英國翻譯家韓斌榮獲這一獎項。因疫情原因,本屆頒獎儀式將於12月18日在網上舉辦。

於芃公參在致辭中代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向韓斌表示由衷祝賀。他說,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今年已是第十四屆,迄今為止,潘仕勳(Stephen Bourne), 喬·路斯比(JoLusby),理察·察金(Richard Chai-kin),保羅·懷特(Paul White), 米歐敏(OliviaMilburn)和韓斌6位英國文化界人士獲此殊榮,他們為中英和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鑑作出了突出貢獻,實至名歸。於芃對韓斌為促進中英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傑出成績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韓斌的出色工作使優秀的中國作家為英國讀者所熟識和接受,並期待有更多中英文化界人士積極投身到促進中英文化交流的事業中,共同譜寫中英文化交流互鑑的新篇章。

英國查思出版(亞洲)有限公司高級編輯蘭大衛(David Lammie)向大家介紹,韓斌是中譯英的專職翻譯家,專門從事研究當代小說、紀實文學和詩歌的翻譯工作。曾在利茲大學學習中文的她在1974年第一次訪問中國,除翻譯外,韓斌還向英語讀者介紹當代中國文學,同時她還是非營利組織「紙託邦」的創始人之一(該組織以推廣中國當代文學為重要宗旨)。2000年,在韓斌的幫助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設立翻譯理論學碩士學位,韓斌還曾於2014-2017年間擔任英國翻譯協會(作者協會)的聯合主席。從虹影的《K》開始,韓斌翻譯過的作者包括賈平凹、韓東、嚴歌苓、蘇童、顏歌等。她翻譯的作品也贏得過眾多獎項,包括2015年茅臺杯人民文學中英文翻譯獎;並憑藉翻譯賈平凹的《倒流河》獲得2013年中國國際翻譯大賽中翻英一等獎。

當天的慶祝活動上,賈平凹在祝賀視頻中評價韓斌為「傑出、卓越的翻譯家」,並回憶起兩人一起為了翻譯作品到陝西高原的歲月,他說韓斌對工作「不辭辛勞,懷有極大地熱情,知識淵博,為人也好」,他還說,「雖然我不懂外文,但是看過(韓斌)翻譯的人都說翻譯地非常好,我非常敬佩」。

作家韓東提到,《紮根》一書的翻譯是韓斌在完全沒有出版社邀約的情況下主動聯繫、親自找了很多出版社才得以出版。因此韓斌對他「不僅有一個譯者的責任,也有一份讀者和知己的情誼在裡面」,令他「非常感動」。

潘仕勳曾是第五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獎者之一,當天他特意穿著唐裝,為今年獲此殊榮的韓斌慶賀。曾任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全球執行長的潘仕勳,與中國有著深厚淵源,他比大多數西方人更加了解多元文化差異,也非常喜愛中國。他很讚賞韓斌致力於將中國當代文學翻譯給西方讀者,「中國的發展令人驚嘆」,他說,「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融入中國這個大社區,這也是翻譯家、出版人等價值所在」。

作家虹影、梁鴻、魯敏、孫一聖、薛欣然、朱曉聞和潘仕勳等嘉賓,在活動中分別發言祝賀韓斌獲獎。魯敏表示,韓斌在選擇翻譯作品上一直保持著獨立的文學審美眼光。另外,蘇童、嚴歌苓、饒樂增、徐則臣、顏歌等作家及文化出版界人士也紛紛發來祝賀視頻或訊息。

韓斌對中英文化出版界眾多好友能在線上相聚表示十分驚喜和感動,她說:「我無法表達我的感謝,沒想到竟然能見到這麼多朋友」。她對自己獲得這個獎項感到榮幸,並幽默地表示「我不會退休,會一直翻譯下去的」。

主辦方在最後特別感謝了韓斌的先生BrianHeatley、賈平凹的助手馬莉以及廣西師範大學上海分部的肖莉。

相關焦點

  • 英國翻譯家韓斌:用譯作打開文化交流之窗
    新華社倫敦12月22日電(天下人物)英國翻譯家韓斌:用譯作打開文化交流之窗新華社記者張代蕾孜孜不倦翻譯中國文學20載,把賈平凹、嚴歌苓、韓東等中國作家的作品帶給英語讀者,英國翻譯家韓斌日前榮獲中國出版業面向海外設立的最高獎項
  • 英國漢學家韓斌的翻譯求索路
    【歐洲時報記者田皓雪子報導】2020年12月,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推薦下,經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評委會評選,第14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花落英國翻譯家韓斌(NICKY HARMAN)手中。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設立於2005年,是中國政府面向海外設立的出版最高獎項,授予在介紹中國、推廣中華文化和中國出版物等方面貢獻突出的外國作家、翻譯家和出版家。本屆獎者韓斌是中譯英專職翻譯家,並從事研究當代小說、紀實文學和詩歌的翻譯工作。她的譯作語言精準優美,力求最大程度再現作者的寫作風格,深得中國作家和英美出版人的信任。
  • 讓中國夢與世界夢同頻共振相映生輝——第十四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
    12月18日,第十四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頒獎儀式現場,德國出版家湯恩平作為獲獎者之一,通過視頻形式發表獲獎感言。  12月18日,第十四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頒獎儀式開始前嘉賓在交談。  本報見習記者 李美霖 攝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12月18日,第十四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辦,來自15個國家的15位作家、翻譯家、出版家獲獎。
  • 19位海外翻譯家出版家榮獲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19位海外翻譯家、出版家23日在北京榮獲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紐西蘭、捷克、羅馬尼亞、秘魯、拉脫維亞、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喬治亞8國首次有獲獎人當選。
  • 翻譯,跨文化河流的擺渡者
    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院長孫曉萌認為,「翻譯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一種語言轉換,它應取決於譯者對中外兩種語言的掌握與運用,取決於其跨文化交流的水平與能力。」中西雙方的思維方式也有所不同,中國討論翻譯的人沒有對語言本質做細緻的分析,而是側重於綜合,側重於實際應用方面,談翻譯技巧多,談抽象理論少。2015年,「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首批術語發布。81條能夠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特徵與思維方式的核心術語被挖掘整理,並被翻譯成不同語言對外傳播。「幾乎每一條術語背後都是幾千年的文化史。」
  • 潘立輝:在巴黎書店傳播中華文化
    隨著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越來越濃,他也愈發感覺到巴黎現有的書店已經不足以滿足自己的需求,於是萌生了自己開一家書店的想法。1976年,友豐書店在巴黎第六區開張,逐漸成為了法國漢學家、華人學者以及中國留學生尋找與中國有關圖書的最佳選擇。
  • 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 李錦記榮獲「中華節氣菜特別貢獻獎」
    2020年10月29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資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首屆中華節氣菜大會」在四川省資陽市隆重召開,國際知名醬料品牌李錦記受邀參加此次大會。憑藉百年匠心精神,以及在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方面所作出的貢獻,李錦記榮獲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頒發的「中華節氣菜特別貢獻獎」。
  • 王炳東:比利時文學翻譯獎獲得者
    比利時文學翻譯獎是比利時法語區政府為嘉獎對外推介比利時法語文學做出突出貢獻的外國翻譯家,1997年起專設「法語區政府文學翻譯獎」,每年頒發給一位外國或本國的翻譯家。先後有匈牙利、義大利、荷蘭、日本、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的翻譯家獲獎。王炳東教授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 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李錦記榮獲「中華節氣菜特別貢獻獎」
    中國資陽2020年10月5日 /美通社/ -- 2020年10月29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資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首屆中華節氣菜大會」在四川省資陽市隆重召開,國際知名醬料品牌李錦記受邀參加此次大會。憑藉百年匠心精神,以及在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方面所作出的貢獻,李錦記榮獲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頒發的「中華節氣菜特別貢獻獎」。
  • 臺灣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等獲中國廚師節特別貢獻獎
    臺灣中華美食交流協會、馬祖餐飲協會、金門觀光訪問團,十月二十三日在第十四屆中國廚師節暨海峽兩岸美食節閉幕式上獲得組委會頒發的特別貢獻獎。
  • 中國外文局2019年國際合作交流重要事件
    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覆信寄語中外文化交流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向中國外文局工作對象——《我不見外》作者潘維廉、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 「 熊貓杯 」 徵文大賽獲獎日本青年中島大地覆信,向 「 讀懂中國 」 廣州國際會議致賀信,勉勵他們積極做國際交流的文化使者。
  • 中國教授獲頒比利時文學翻譯獎 華人首獲該殊榮(圖)
    ,以表彰他多年傾力研究和傳播比國文化藝術的突出貢獻。授獎儀式於8月30在塞內夫歐洲文學翻譯學院隆重舉行。  應邀出席授獎活動的有比利時法語區政府文化、視聽和青年部長法蒂拉·拉南 (FadilaLaanan),中國駐比大使章啟月、公使銜文化參贊張文民和中國駐歐盟使團其他外交官等, 共計一百多人。  法蒂拉·拉南部長親自給王炳東授予今年度「法語區政府文學翻譯獎」,並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
  • 埃及青年女翻譯家:「我從文學裡讀懂中國」
    ,左邊是英文賀詞,右邊寫著中文翻譯,旁邊放著兩三本還未拆封的中國圖書。 今年8月20日,31歲的埃及青年女翻譯家雅拉·艾爾密蘇裡在北京獲得了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的「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證書,這是中國政府面向海外設立的出版最高獎項。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雅拉把這本證書放在茶几上攤開,紅色的國徽耀眼醒目,左邊是英文賀詞,右邊寫著中文翻譯,旁邊放著兩三本還未拆封的中國圖書。
  • 英國著名書店開設「中國書架」
    來自英國出版發行界和學術、教育、傳媒界的近百位來賓和讀者參加了這一重要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動。 「中國書架」項目是由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支持,世界各地出版發行機構通過商業模式和市場營銷手段,集中、高效推廣中國主題圖書和中國文化的商業合作項目。
  • 劉和平憑《北平無戰事》獲「2014中華文化人物」
    劉和平   6日晚,「2014中華文化人物」頒授典禮在武漢落幕,葉嘉瑩、周邵華、郭蘭英、車洪才、齊·寶力高、石大宇、劉啟後、李豆羅、劉和平、健陽樂住、呂嘉和邵恩12位人物獲本年度「中華文化人物」稱號,並分享他們對中華文化的思悟。
  • 西安翻譯學院榮獲第三十二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優秀組織單位獎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中國翻譯協會會長周明偉,中國譯協顧問唐聞生、朱英璜、施燕華、趙常謙、郭曉勇,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董洪川等出席頒獎儀式。四川外國語大學副校長祝朝偉作大賽評審工作報告。西安翻譯學院榮獲第三十二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優秀組織單位獎。這是繼2019年西安翻譯學院被評為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優秀組織單位後,西安翻譯學院又一次成為韓賽優秀組織單位。
  • 2012中華家居文化(陶瓷﹒紅木)發展交流研討會即將召開
    中華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始終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善為天下先、屹立潮頭、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我們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紅木家具和陶瓷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兩者都具有實用、觀賞、收藏價值。
  • 五種圖書入選「2016上海翻譯出版促進計劃」書目
    >塞爾維亞文版(作者陳丹燕,譯者Dragan Milenkovic[塞爾維亞],塞爾維亞Prosveta Publishing出版,上海市作家協會選送)《小香草》英文版(作者秦文君,譯者Tony Blishen[英國],美國Better Link Press出版,上海新聞出版發展公司選送)《方言與中國文化
  • 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獲獎名單揭曉
    文學作品只有被翻譯成其它語言之後才可能成為跨文化之間對話的載體。董強為傅雷翻譯出版獎已經走過十二個春秋並在促進中法兩國文學交流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而感到自豪,他也由衷地感謝譯者的付出:「沒有譯者的存在,人們所認識的世界是更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