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豆腐:王家大院一家的發家史從這裡開始

2020-12-27 這裡是人間

經常會有人問「王家大院這一家人到底是靠什麼發家的啊?」當地人必定會斬釘截鐵的回答一句「王家是做豆腐起家的!」然後又會有很多人感到驚奇,做豆腐能做出這麼大的家業,能做出八代人輝煌,那這豆腐,可真是寶啊!其實不是,只有王氏的豆腐,才能有這樣的力量。

王家做豆腐的老祖先,名字叫做王實,人如其名,是個很實在的人,做豆腐真材實料,做生意童叟無欺。王家之所以能靠豆腐發家,聽了下面兩個故事,你就懂了!

王實的豆腐生意有了起色,回頭客越發多了起來。一日,一位老主顧拿著切開的豆腐來找王實,稱味道不是很對。很多人都會以為這是來故意找茬的,但是王實立馬去嘗了一口,發覺味道確實不對,立馬退錢賠禮道歉。之後迅速的找今天買了豆腐的所有顧客解釋退錢,拿回了有問題的豆腐。回家之後仔細檢查問題所在,原來是賣豆子的商販以次充好。所以啊,王家後來能靠豆腐發家,而賣豆子的卻始終籍籍無名。

另一個故事,想必很多人是聽說過的。王實在賣豆腐的途中,遇到外地老人病倒路邊 無人救治,立即伸手援手,將老人帶回家中精心照料。原來老人是一位風水先生,受邀給當地一個富人看風水,事成之後,富人翻臉不認帳,將老人趕了出來,老人身無分文,最終病倒路邊,多虧王實救助,不然早就遭遇不測了。雖然王實不圖回報,但老人執意為他選了上好的風水地,便是現在王家大院及周遭一片地域了!

故事傳了這麼多年,真真假假誰也說不清了。可故事聽到這裡,你還覺得,王家僅僅是靠做豆腐起家的嗎?王家的發家史,大家喜歡用老祖先的名字來概括,忠信誠實!到後來,王家開始經商,棉麻糧油,馬匹茶葉,各行各業都開始涉獵,生意越做越大。之後步入官場,這四個字也始終伴隨著每一個王氏子孫。成就了王家的八代興盛。到乾隆十八年的王氏家訓也是從這四個字的基礎上衍生拓展成型的,那個時候,王家已經到了一個最鼎盛的時期了。

如果你有機會去到靜升古鎮,就在王家大院的邊上,找一家地道的飯館,嘗嘗不論涼拌熱炒,都能成丁成塊的王氏豆腐吧!慢慢的,你就會想明白了,這豆腐,是怎麼造就了一個繁榮的晉商大家。

相關焦點

  • 火紅燈籠高高掛的王家大院為何與太原王氏有著不解之緣?
    而小編我,今天就帶大家去一趟太原以南晉中地區的王家大院,了解下王家大院的王氏家族到底和太原有什麼關係。從太原出發迎西上高速,一路向南,大概2個小時就可以抵達靜升鎮了。過年的氣氛在王家大院大門口顯得十分喜慶,小編我也是被這王家大院的兩個大紅燈籠所吸引過去的。
  • 王家大院:青瓦石牆訴說古驛站旁王氏家族興衰變遷
    (徐建彬 攝) 大眾網-魯中網淄博5月24日訊(記者 孫晨 王鎮 陸瑞洋 張琦)今天上午,記者跟隨「尋找鄉村記憶 保護文化遺產」媒體採訪團來到淄川區崑崙鎮張李村王家大院。這裡是目前淄博市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群,共有5處院落散落於村裡,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遺址。
  • 以做豆腐起家建造後來被專家稱之為「中國民間故宮」的王氏家族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屬於明清時代的建築。從名稱上來看,可以得出此建築是由王氏家族而建,由於其龐大的建築群和精益的建築技巧。被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譽為「中國民間故宮」、「華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
  • 山西靈石著名的王家大院背後的傳奇,做豆腐起家的王家
    中國的古代貴族城堡,王家大院王集大院的歷史記憶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靜升村王家,來自晉陽。
  • 山西晉城民間「故宮」,建築面積比故宮大,主人卻是賣豆腐的
    在山西省靈石縣有一個靜升鎮, 是明清時期有名的王氏家族祖宅所在地, 由王氏家族修建的王家大院 就是我們要說的「民間故宮」。
  • 山西有座「深山豪宅」,距太原2小時車程,雕梁畫棟不輸喬家大院
    平遙古城和喬家大院是山西晉商文化保存至今的產物,晉商的繁榮在保存至今的古建築群中最為突出。在山西,除了聞名遐邇的平遙古城和喬家大院,還有一座「深山大宅」,它是晉商文化的產物,坐落在王家大院。「深山大宅」位於山西靜升鎮。靜升鎮是我國的名鎮。早在嘉慶年間,王家大院就已經存在。院內的樹樓大多建於清代,也有部分建於明代。王家大院總面積25萬平方米,其建築規模在眾多古厝中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
  • 河北有座王家大院,號稱「萬裡長城第一家」,陳圓圓曾居於此
    說到王家大院,或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山西靈石的王家大院,誠然,這座王家大院堪比一座城的磅礴氣勢令人讚嘆。 但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非此王家大院,而是位於秦皇島的王家大院,其地理位置優越,坐落在雄偉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一側,有著「萬裡長城第一家」的美譽。
  • 山西旅遊線路上的兩大推薦:王家大院,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值得來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裡處晉中 市名鎮—靜升鎮。距平遙古城35公裡處,這指點江山處,正能俯瞰整個王家大院,它依山而建,整個建築群從山腳向山上綿延升騰,布局十分和諧自然。大院經靜升王氏家族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景區。
  • 「王家歸來不看院」名副其實,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晉商大院!
    這座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的晉商大院,是由靜升王氏耗費半個世紀修建而成的豪華住宅。王家大院大得超出一般人想像,由高家崖、紅門堡組成兩個相對封閉的院落,兩院之間由一座細長的橋騰空連起,其餘又由無數四合院組合而成。最值得細細品味的是高家崖,這一座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築,又名「中國民居藝術館」,依山而建,氣勢宏偉。
  • 王氏總祠的探秘
    王氏總祠在土改時候,分給兩戶王姓貧農居住,後來都拆遷。遺址已經開闢為耕地。 王氏祖先源於麻城縣孝感鄉(今湖北省孝感)十根松,落業於琵琶溪,後住遷居於老屋灣,地勢成「仙人獻掌」,建四水歸堂的大院,前有石樓門,門下有四步梯子寓意弟兄四人石門不開進不了中堂。因以烤火為由,取名柴、碳、煙、灰。
  • 山西王家大院!中國古代十大豪宅之首,可惜不是5A級景區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靈石縣靜升鎮,是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家族在明清時期修建的,至今已有300多年。王家大院依山而建,層層遞進,建築古樸。這座城市的城牆散發著昔日商業大家族的敬畏與威嚴。與其說它是一座庭院,不如說它是一座城堡。山西民居的特色在這裡盡顯,每個院子中心都放著兩個大缸,原因有三:儲水、防火、聚財。
  • 山西的「民間故宮」:建築面積堪比故宮,祖先卻是靠豆腐發家
    而在其中,故宮無疑是所有的皇室建築中留存下來的,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宮殿建築群,在這裡人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建築技術水平以及修建風格等等。當然這是舉全國之力而成的地方,自然華麗無可比擬,但是在民間也有這樣一座地方被稱為「民間故宮」,這個地方就是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的王家大院。
  • 王致俊:南船頭村及其王氏祠堂
    王氏祠堂(俗稱家廟),坐落在南船頭村西前街十字路口東北側,約建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祠堂坐北朝南,面寬16米,進深31米,總面積490餘平方米。
  • 「千古家風」山西靈石王家大院:規圓矩方 正品立身
    山西靈石王家大院:規圓矩方 正品立身靜升王氏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靜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靈石縣汾河峽谷間溝營村(今溝峪灘村)。元皇慶年間(1312—1313年)先祖王實遷至靜升後,由農及商,人丁漸旺,繼而讀書入仕,遂「以商賈興,以官宦顯」,成為當地望族。
  • 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王氏,王氏後人的你出自哪一支?
    王姓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是名門望族,有詩為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尤以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王氏最為有名,枝繁葉茂,牛人輩出。 太原王氏: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世族,起源於山西的太原,從魏晉至唐朝都顯赫非常,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列為五姓七族高門。
  • 遊完這個山西民宅,遊客感嘆:真後悔再去喬家大院!感覺坑大了!
    所以外地遊客一般都會把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放在一條線上遊覽。而且很多人又會因為路線和喬家大院的名氣而先去喬家大院。喬家大院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清代富商民宅。當年看電視劇《喬家大院》的時候,喬家大院主人喬致庸的商業傳奇讓我驚嘆不已。他讓喬家在山西名噪一時,他超越時代的商業遠見和商業敏銳性也讓他提出來的「匯通天下」至今流傳。
  • 保定王佔元故居與祁縣渠家大院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賢來說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保定王佔元故居與祁縣渠家大院的介紹。保定王佔元故居保定古城西南邊,李鴻章祠堂以東,今興華路以化,有一組造型優美、格局獨特、地方風味十足的民居建築,這就是當年號稱「長江三督」之一的王佔元,在保定建的別墅。日偽時期是「保定市政府」所在地,後為國民黨28軍軍部,現為「王佔元故居」。
  • 自駕遊臺山梅家大院,是遛孩子的好去處,古樸寧靜恍如隔世
    文/不二姑娘臺山梅家大院坐落在廣東省臺山市,是華僑建築,這裡的建築風格有著歐式的浪漫氣息,又有著中國傳統建築的氣質和神韻,看上去清新古樸,氣勢壯觀,無論是布局還是建築外形都令遊客流連忘返。從電影中看到一句鼓動人心的臺詞,我立刻就開始著手準備前往臺山梅家大院的旅程,趁著休假時間,帶上老婆孩子,來到了臺山梅家大院,這次旅行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來到這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基督教堂,淳樸的歐式風格建築,在建築頂上有一個十字架,這座教堂看上去有些陳舊,充滿著歷史的氣息,上面有一串數字:「1932」。
  • 比喬家大院更氣派,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就是門票有點貴
    靜升王家原為太原王氏宗裔雲元朝時靜升王氏始祖王實遷至此地定居,以務農為主兼營豆腐坊C後世逐漸發家,清康熙十二年(公元673年);王家捐獻24匹良馬支援清政府平定吳三桂叛亂受到康熙帝褒揚。借清政府的勢力,王家生意規模擴大,資本日趨雄厚,通過科舉和買官等方式開始從政做官,最高做到正二品。
  • 王家大院特色報導之-楹聯匾額
    從今天開始,小編將要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王家大院的一些藝術特色,比如楹聯匾額、建築格局、三雕藝術等具體內容的介紹。小編也希望通過這幾次的推送可以比較完整的呈現出王家大院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與人文的魅力之處,同時也由於小編的時間問題,對於有的地方了解的還不夠透徹,希望大家可以及時的指出小編的疏漏的地方,小編會及時糾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