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現在很多家庭特別喜歡吃的一種主食,尤其是在過年期間,相信不管是自己家裡面還是走親戚,早上都會先來一碗餃子。尤其是對於那些特別愛吃麵食的北方人來說,平常一有空就會和家人做上一頓餃子。
不過你別看北方人吃餃子是那麼的簡單,但其實他們也是有很多小技巧的,有時候包好的餃子煮的方法不對,是很容易破皮露餡的。就拿最簡單的是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這個問題就能讓很多人糾結很長時間。不過今天要說的是煮餃子時,到底蓋不蓋鍋蓋?好多人都錯了,難怪煮的餃子老破皮!
首先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水燒開之前可以先往鍋裡面放入一些大蔥,燒開之後再加入少許的鹽,這樣就可以防止餃子粘在鍋上破皮。等水燒開之後,再把餃子放入鍋中蓋上鍋蓋,等水再次沸騰起來之後,掀開鍋蓋,加入適量的涼水繼續煮。像這樣重複加三次涼水,就可以將煮熟的餃子撈出了。
不蓋鍋蓋煮的時候,可以讓餃子皮能夠充分的與外界空氣直接接觸,這樣散熱快,溫度還低於鍋內的溫度,這樣餃子皮才不容易煮破更容易煮熟。但是蓋上鍋蓋煮餃子,餃子餡由於被包在餃子皮裡面,熱量不容易散發出來,而且還可以保持比較高的溫度,餃子餡才能容易煮熟。總結起來就是「蓋上鍋蓋煮餃子餡,打開鍋蓋煮餃子皮」。
之所以把餃子放入鍋中之後蓋上蓋子,等滾開之後再打開蓋子,是因為可以讓水在,與空氣接觸的時候,不斷的會發出國內的熱量,不然如果一直蓋著蓋子臭小子的話,鍋裡面的水分不能完全蒸發出去,如果說鍋裡一直是處於溫度特別高的狀態,是很容易導致餃子皮煮破露餡的。
之所以在水裡面放了一些鹽和大蔥,是因為等鹽充分溶解之後,鹽和大蔥可以起到讓鍋中的餃子不會發生粘粘破皮的情況。如果說那些不想讓餃子湯有大蔥味,可以在和面的時候加入一個雞蛋,要想讓肉餡熟得快一些,可以在拌肉餡的水裡面加入一點醋。
相信現在很多家庭裡邊煮餃子的時候,還是喜歡加涼水,那是因為以前老人們都是用柴火爐或者煤爐的時候,留下的一些煮餃子技巧,因為那個時候的火沒有辦法像我們現在的電磁爐那樣,可以把火候調小一點,所以才會有了煮餃子加涼水的習慣。不知道你們在煮餃子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