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說起警匪臥底電影的經典,不能不提「無間道」系列電影。電影《無間道》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鬥,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無間道》電影出世的時候,香港電影已經處於冰河期,雖然「無間道」系列並沒有帶來港片的救市,但是,至少帶來了香港警匪片的希望之光。
《使徒行者》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從《無間道》開始,「臥底題材」便成為香港警匪片更加熱衷的話題。當下大熱的《使徒行者》更誇張,是一部集萬千臥底於一體的「臥底片」,前半段精心布梗,後半段步步反轉。從始至終,「誰是臥底?」將影片一步步推向高潮。該片是根據TVB同名電視劇《使徒行者》改編的電影。電影延續了電視劇的主要故事情節。有電視劇版本珠玉在前,電影版《使徒行者》絲毫不遜色,在故事編排、演員陣容上都下足了功夫。電影上映後,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是對影片最大的肯定。
《寒戰》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與《使徒行者》「燒腦」不同,電影《寒戰2》繼續在「燒心」的路上越走越遠。《寒戰2》是《寒戰》的續集。《寒戰》系列電影算是警察片,但又跟傳統的警匪片不同,它由始至終都沒有出現真正的「匪徒」,而敵人則指向了警局內部的高層;呈現形式上就是安排了不少在警察局裡的「文戲」,而不是統統都是街頭動作槍戰戲。《寒戰》系列影片更像是一部政治鬥爭的大戲。
《暗戰》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寒戰》與《暗戰》隨只差一個字,都是警察片中的經典,但故事內容卻完全不同。《暗戰》是完全的警匪鬥,講述了在72小時的時間裡發生在一個警察和一個盜賊之間的故事。香港導演鏡頭裡,男人之間的情義一貫是串聯影片的主要感情線,在他們眼中,愛情遠沒有兄弟情來的更懾人心魄。「警」劉青雲跟「匪」劉德華鬥智鬥勇還鬥演技,最後情與義如何選擇,這是港片一貫喜歡的選擇題。
《英雄本色》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最熱血的兄弟情,當然非《英雄本色》莫屬。落魄的導演(吳宇森),落魄的明星(周潤發),還有過氣的邵氏明星(狄龍),加上奶油小生張國榮,在徐克的支持幫助下,共同的創作了這部帶給香港電影深遠影響的作品《英雄本色》。香港電影在1986年進入黃金時代,跟《英雄本色》所興起的英雄潮有一定的關係,而《英雄本色》也讓英雄片成為香港警匪電影中出色的一種類型。這類影片雖屬於警匪片,卻往往把警察放在了背景甚至是不提,重在人物的兄弟情義,英雄主義色彩濃烈。
警察與匪徒之間鬥智鬥勇的故事,在全世界的商業電影中都是相當受歡迎的一類題材。早年的警匪片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角色身上都有一種獨特的中國傳統的草根江湖氣,這種氣質放在香港這個很西化的國際大都市裡面,別有味道。《使徒行者》和《寒戰2》的成功是香港電影人用作品讓觀眾重拾信心,同樣觀眾的買帳也給影片主創們打了一劑強心劑。希望未來香港警匪片依然能在「更接內地的地氣」和「更港味」中尋得平衡,延續經典,不忘情懷,迎來香港電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