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懷叫拉麵情懷

2020-12-04 跨國界邊緣文人

說起日本的飲食文化,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壽司不是生魚片,不是日式小火鍋也不是日式燒肉。讓我心心念念的是拉麵,本來發源於中國的拉麵在日本也得到了不同風格上的發揚光大。如果在日本,我可以一日三餐吃拉麵,真的,毫不誇張。

在日本上大學之時,我住在東大阪市近鐵沿線一個叫瓢單山的車站附近。雖然那已經是30年前的往事,但每次提到「瓢單山」這個地名,耳邊總想起電車過路口時警報器發出的「噹噹當」的聲音,對於我來說,這種情形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反應,也許就是所謂的「條件反射」吧!

在我住的簡陋公寓附近,就有不少拉麵店。勤工儉學的時代,自己光顧拉麵店的情況並不多,雖然吃拉麵並不屬於高消費,但對於窮學生來說,還是能省則省吧。大學的食堂裡也有拉麵,但是這種拉麵太簡單了,價格超便宜的同時並不能代表日本街面兒上的真正的傳統意義上的拉麵。

自己不去拉麵店吃,並不代表吃不到拉麵。我打工的單位的店長是位「好善樂施」之人,每到店休前一天,當工作結束之後,他願意帶著我們幾個年輕的店員,去車站附近花園廣場的「屋臺」,請大家吃拉麵。「屋臺」就是一個簡易的大棚,只有夜宵時段才營業,賣一些日本的特色小吃,比我們的攤位高一個檔次,可以遮風擋雨的那種,但賣的東西和我們的攤位也差不多。

這家屋臺店的拉麵是我在日本吃過的最好吃的拉麵。不想說什麼「沒有之一」這類的流行語言,反正真的很好吃。時至今日,屋臺老闆的音容笑貌還能清晰地浮現眼前,可見這碗拉麵對我的影響之深。這碗拉麵不是味噌拉麵,是醬油拉麵。日本的拉麵從味道上大致可分為3類,味噌味、醬油味和鹽味拉麵。這碗醬油味道的拉麵,確實是我在20年的日本經歷中吃到過的最好吃的拉麵。也許是比較濃鬱的醬油味道吸引了我,日本的醬油和中國的醬油不太一樣,香味各異。各人口味不同,我說的最好也許您會不屑一顧,也未嘗可知。

在日本大阪市中心的道頓堀附近,那時在晚上會有屋臺式的金龍拉麵出現。時至今日,不知還有沒有,但這個金龍拉麵在當時也只有一種口味,那就是醬油口味。和我上文中提到的醬油拉麵相比還是略遜一籌的,只是用好吃來形容也不為過。呵呵,不怕各位看官笑話,金龍拉麵也是日本人帶我去品嘗的,而且僅僅去過一次。

說到喜歡吃拉麵的自己,又讓我想起了一件趣事。記得是在一個冬夜的夜晚,我在簡易公寓的家中聽到外面有賣拉麵的吆喝聲,便出門去找。看到有個人推著三輪車在我前面,口中吆喝著賣拉麵。這種場面在90年代初的日本,在東大阪那個城市已經是非常少見了,起碼我是這麼認為的。我想買拉麵回去吃,又不想大喊大叫地叫住那位推三輪車的老闆。他推車的速度很快,我不得不小跑起來追他。冬夜裡沒想到還會有看到這一幕的觀眾的笑聲,雖然我最終追到了老闆,但是狼狽的我幾乎忘記了這拉麵的味道,只記得價格非常便宜但並沒有吃飽。僅僅是因為好這口就遭到別人的嘲笑,多年之後那個場景也難以忘懷。

大學畢業之後,留日多年,積累了無數次吃拉麵的經驗。在日本各地,不管是在東京,還是在福岡。無論在北海道,還是在衝繩。每出差到一地,心心念念的就是品嘗當地的拉麵,商務宴請對我沒有什麼吸引力。反而是小巷深處或者街頭巷尾的拉麵館是我關注的焦點。

我當時就職的公司本部在橫濱,在本社附近竟然有一家拉麵博物館。雖然地址已經記不清了,但是清楚地記得是一位叫巖谷的老先生帶我去的。遵從日本人的習慣,買單時是AA制的,價格也就5、6百日元的樣子,我吃的是鹽味拉麵,味道比較一般,沒有想像中的好。橫濱的拉麵在日本也並不是很出名,即便模仿日本各地的拉麵也不見得能夠做到有模有樣,想到此處心中便可釋懷。

前年的時候和高中同學一家去了趟北海道,我們選擇在5月初出發,並不是為了觀雪景,而主要目的是溫泉和美食。雖然拉麵不在計劃範圍內,但是短短六天的旅程,我大概吃了7、8次拉麵。開始時是和朋友一家去的,後來專注於拉麵的我就單獨行動了。他們對拉麵的評價還可以,就是覺得口味太重、鹽放太多了。這種評價在去過日本旅遊的朋友中並不少見,可能是因為我口重的緣故,我並沒感覺到很鹹。朋友們對小樽的精釀啤酒和午餐時的海膽印象深刻,我也覺得好吃,只是遺憾小樽一日遊中沒時間安排品嘗拉麵的行程。北海道拉麵在日本可是相當有名的,對我來說在日本的旅程就是追拉麵的旅程。

對於日本的拉麵,我喜歡街頭巷尾的小店,如果到了連鎖店的規模,總覺得在味道上得不到保障。起源於福岡博多的一蘭拉麵,在日本有多家連鎖店,在香港和臺灣也有分店。一蘭拉麵店的特點是24小時營業,而每位顧客之間用隔板隔開,獨享拉麵的味道。一蘭拉麵的味道也不錯,在日本沒吃到過,在蘇州時卻吃到了,可能是假的一蘭拉麵吧?

起源於大阪的丸龜制面,也是家做面的企業,除了拉麵還有烏龍麵,在日本的好多大城市也有連鎖店。無論是一蘭拉麵或者丸龜制面,他們在品質管控方面應該是非常優秀的。對於一蘭拉麵我沒有什麼發言權,但從日本朋友那邊了解到的情況是各店的品質相同,口味一致;而丸龜制面我吃過多次了,無論在大阪還是東京,作為連鎖店他們做到了標準化,口味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對於我個人而言,街頭巷尾的小拉麵店獨具魅力,拉麵的口味也是獨領風騷的。

現在國內出現了很多日式拉麵店,基本可以做到了幾分神似。如果你在東京的街頭品嘗到了蘭州拉麵,那麼你也許就會有同樣的感受。本土的拉麵店開到國外,不能保證口味完全一致,這和當地的水土、食材都有關係,「死道友不死貧道」,也許有些地方保護主義的色彩也未可知。

有一種情懷叫拉麵情懷!

相關焦點

  • 旅遊有一種情懷,叫鼓浪嶼
    如果說,到廈門旅遊玩的是一種情懷,一種情調,我認為這種說法一點也不為過。而廈門的首選,大家必定都會選擇鼓浪嶼。鼓浪嶼被稱為文青聖地,不僅文藝浪漫,而且休閒愜意,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沉醉在它溫柔的小時光裡。
  • 中國有格調有情懷的一道美食,完勝日本拉麵和韓國石鍋飯
    暫且不說日本菜和韓國菜有沒有格調,但是吃日本拉麵和韓國石鍋飯的時候,我卻想起了中國的一道美食,那就是過橋米線。各種有意境有格調的精緻碗碟,各種小配菜以及優雅的吃法簡直完勝日本拉麵和韓國石鍋飯。有格調有情懷的一道美食,完勝日本拉麵和韓國石鍋飯過橋米線的吃法也是很有意思的,端上桌面的也是很多碗碟,中央一個大碗,裡面是飄著濃濃香氣的雞湯,旁邊六七個小碟子,裡面分別是五顏六色的配菜,還有一碗米線。吃的時候將米線和配菜倒入大碗,然後撈出在另外一個碗裡吃。
  • 情懷滿滿的日式拉麵館
    店的老闆師從一位日本拉麵大師,據說叫做熊蒼老師,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日式拉麵製作經驗,入門處都是老闆與老師的合影,高而瘦,很符合我對日門家居男人的想像,雖然最有名的日本男人是相撲手,但是我的內心還是相信日本男人的形象應該是與日常生活很貼近的。
  • 「食在鄭州」——一碗楊記拉麵,是老鄭州的情懷
    但如果你問一個鄭州人,鄭州哪裡的拉麵好吃,絕大多數人會脫口而出一個名字——楊記。不都是拉麵麼?在鄭州,拋開相對小眾的日式拉麵不說,楊記拉麵可謂是多年佔據著鄭州拉麵市場的龍頭老大了,就連傳統的蘭州拉麵,也多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 陳風波:有一種情懷你可能不懂
    作者供圖有一種情懷,沒有血緣關係,也非一母同胞,更沒利益所趨,但血脈相連、生死與共、情深似海,它的名字叫「戰友」。生活中,有許多事兒意想不到。一篇「陳言新語」《再見,我的兄弟我的團》,5月11日在《牛城晚報》見報後,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網絡火爆」,當天就被「中國陸軍微信公眾號」等多家網站轉載,點擊量一天突破數萬,網友留言評論不計其數,紛紛對軍人這種特殊的情感所感動點讚。
  • 有一種情懷叫香港警匪電影
    有電視劇版本珠玉在前,電影版《使徒行者》絲毫不遜色,在故事編排、演員陣容上都下足了功夫。電影上映後,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是對影片最大的肯定。 香港電影在1986年進入黃金時代,跟《英雄本色》所興起的英雄潮有一定的關係,而《英雄本色》也讓英雄片成為香港警匪電影中出色的一種類型。這類影片雖屬於警匪片,卻往往把警察放在了背景甚至是不提,重在人物的兄弟情義,英雄主義色彩濃烈。 警察與匪徒之間鬥智鬥勇的故事,在全世界的商業電影中都是相當受歡迎的一類題材。
  • 有一種品格叫「堅貞」有一種情懷叫做「菊花」
    正是有了它每年的秋季 來開封賞菊的朋友絡繹不絕。開封菊花之所以能夠在古城熱土上深深植下根來,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開封的養菊歷史悠久,遠在唐代就初具規模。每逢重陽佳節,不僅在民間有花市賽菊之舉,在皇城大院內也養菊、插菊花枝、掛菊花燈、飲菊花酒,甚至還開「菊花花會」。《東京夢華錄》中就有賞菊遊人「婆娑於市」、「遊情寓意不一而足」之類的記載。一直到今天,開封人都有種菊、養菊、賞菊的喜好。1983年,菊花被定為開封的市花,決定每年的秋季舉辦為期一個月的菊花花會。
  • 日本料理的一種情懷,追求食物的精緻美
    當提到日本料理時,許多人會聯想到壽司,這種日本人自己發明的食物就是和食;日本拉麵起源於中國,日本咖喱產自印度,日本蛋包飯產自法國,日本那不勒斯式義大利麵來自義大利等,這些都被稱為「日本洋食品」,意思是從外國進口,雖然不是日本發明的,經過日本的改造,已經變成了一種日本料理。
  • 魯B老情懷!拉麵「三巨頭」!青島市民:比日本拉麵好吃多了!
    青島除了海景和海鮮,還有一道獨特的拉麵。這一口拉麵是老青島人的味道,更是現在的遊客必吃的美食!小編整理了一下,有三家拉麵是青島人去的最多的地方!一起來看一下!有面有肉有菜,這裡還有青島傳統的微波烤肉!非常好吃!2,鑫順拉麵鑫順拉麵位於四方拉麵區域內。
  • 一碗一蘭拉麵,是多少人無法割捨的日本情懷?
    而排隊的說是「天下顧客」一點也不誇張,因為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金髮碧眼的都有,幾乎每一家一蘭拉麵的店外,都是這樣一幅光景。一蘭拉麵是傳承多年的老店,在日本人當中的人氣必然比不上它在外國遊客耳中的美聞。大多數店鋪均是長桌圓凳陳列,偶爾會有一兩家是方桌的格局。
  • 北京人的情懷裡,有一種叫做「老莫」
    北京人的情懷裡,有一種叫做「老莫」 2020-03-16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蘭州塞拉宮牛肉麵—蘭州人的美食情懷所在
    在我的記憶中,對於我們這一代90後來說,從小生活在窮鄉僻壤,沒有優越的環境,更不用說有珍饈美味可享。然而無意間,自從塞拉宮牛肉麵觸碰到我的味蕾,從那刻起,味覺就像一個不聽話的小孩子,家常便飯似乎已讓我無法得到享受,非要這碗塞拉宮牛肉麵才可滿足我的口味,我認為這並非是挑剔一詞便能夠概括的,可以說的上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一個品味上的提升,一種情懷的體現。
  • 堅果"情懷背殼":老闆一斤情懷要多少錢(全文)_錘子科技 堅果手機...
    因為「情懷」而招致無限譏諷的錘子如今乾脆直接開賣「情懷」產品,為旗下堅果手機專門推出了貼上「情懷」標籤的手機殼;說「賣的只是情懷,手機只是送的」的人們這下可以歇歇了。人人都見過無數手機殼、卻沒有多少手機殼能讓你從中讀出故事,而堅果的「情懷背殼」卻個個有著溫暖的、打動人心的人類演化進步歷史上的足跡、時刻、瞬間。
  • 看《喬安你好》這部劇,讓我們有了一種名為喬安的情懷
    之所以說《喬安你好》這部劇讓我們有了一種叫喬安的情懷,是因為喬安就像是我們很多人眼中的人生贏家,她十分優秀,遇到困難也不退縮,年紀輕輕就憑藉自己的能力創建了屬於自己的公司,為人處世毫不拖泥帶水,即便在遇到困境,首先想的也是怎麼克服。
  • 文章賞析——《早餐情懷》
    水母網11月4日訊(通訊員 李文軍  陳志林)《早餐情懷》作者:李文軍  陳志林民以食為天,這話不假。早餐,既要喚醒清晨的首道味蕾,又要為上午的打拼提供充足能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可忽視的。煙臺人的早餐也還算可以。
  • 於我,麵食是一種情懷
    登門拜訪之時,好友總是盛情,情誼深並不需要多珍貴高端的食材,但也總是竭盡全力盡地主之誼;有美味佳餚也有香醇甜酒可總少不了幾個熱乎乎的油酥燒餅,對我們來說,這是靈魂。食能果腹,更能怡情,走過無數個繁華也烙下了很多真性情,若問何為一感動,於我,麵食是一種情懷。
  • 開了二十年多年,有一種味道叫「明亮老麵包子」吃的是一種情懷
    住在山紡的孩子們應該都吃過一種包子叫&34;,用傳統發麵方式發麵,餡料足且價格實惠,素的肉的都是一個價格,還有稀飯,蛋花湯、煮方便麵之類的做搭配。明亮老麵包子有韭菜雞蛋、胡蘿蔔粉絲,豬肉大蔥,木耳白菜,皮薄餡大,價格公道,來買包子的都是街坊四鄰,他家門口永遠是排長隊,蒸出來的包子永遠趕不上外面等著買的顧客,供不應求,在裡面吃的人都得吃完就趕緊讓位子,因為還有其他人在等位。
  • 民宿 一種返璞歸真的情懷
    近幾年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覺,身邊的朋友出行,選擇民宿的越來越多,為什麼呢?民宿代表一種情懷,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狀態,更是一種追求自由灑脫、純粹、自在的生活方式,符合當下人的一種嚮往和期待。
  • 秋天楓葉情懷
    楓葉情懷——楓葉在人們心目中是一種精神象徵,由于楓葉的非凡性,人們常用楓葉來象徵堅毅,它是那麼的溫暖,它給任何看到它的人一絲希望。楓葉情懷——楓葉在人們心目中是一種精神象徵,由于楓葉的非凡性,人們常用楓葉來象徵堅毅,它是那麼的溫暖,它給任何看到它的人一絲希望。
  • 新茶上市·有一種情懷,叫冬茶永春佛手
    更有茶農連夜澆水,辛苦可想而知,只為一泡冬好茶。 寒露茶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不經泡(我們只做春冬二季),而是有一種濃鬱的、醇厚的味道。所以,老茶客們更喜歡永春佛手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