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和茭白共生,只因3千年前生病,被古人拋棄,外國人卻當作寶貝!
中國地大物博,東南西北氣候差異不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美食,在古代中國的美食就已經呈現出了繁多的品類,光是主食我們就有「六穀」,在《三字經》中將稻、粱、稷、麥、黍、菰並稱六穀。
很多人覺得很奇怪,不是說五穀嗎?怎麼出現了六穀,沒錯,一開始是六穀,但是後來菰生病了。
大約在3500年前菰是六穀之一,是古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叫做菰米飯,上至皇室文武百官,下至老百姓的餐桌,菰米飯在當時都是很常見的六穀之一。
曾經唐代大詩人王維,還寫過詩句讚美菰米,王維在《送友人南歸》詩句中寫道:「 鄖國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懸知倚門望,遙識老萊衣。」
這裡面的「楚人菰米肥」就是指菰米,但是後來,菰米生病了,穀物生病其實很正常,一般而言稻穀生病了,農民就會想辦法去救治,但是在菰米身上這件事情卻沒有發生。
農民們不去救它,反而希望它生病,因為大家發現菰米生病之後,比原來更好吃,看來古人吃貨比現代更多。
菰米由於感染了黑粉菌,便再也不能開花,不能長出菰米了,但是生病後的它頸部越來越粗,長成了白白胖胖的樣子,人們把它的頸部挖出來,品嘗了一下,發現又甜又好吃,於是就讓菰一直帶病生長,於是菰米就消失了。
六穀就變成了五穀,對於我們而言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多了一道美食,叫做茭白,所以菰跟茭白是共生的,都是菰這種食物長出來的,只是菰米生病後,古人拋棄了,沒有救治它。
3000年前被古人拋棄的菰米,到了今天鮮為人知。
但是外國人卻一直把菰米當做寶貝美食,在菰米消失之前,帶回去種植了,一直保存著良好的生長,沒有變異,現在美國有很多人工種植的菰米,現在我們也從美國進口了菰米。
現在的菰米成為了世界上最貴的大米,而且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大米,一顆米有2釐米長,外國人稱之為「土豪米」,價格非常昂貴,只有有錢人才能吃得起。
菰米的營養價值很高,是稻米的2倍,妥妥的高蛋白營養主食。
你品嘗過菰米嗎?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