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竿的性能,是聚集了各種釣法於一身。但優點也是缺點,要想玩好一根磯竿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使用5.4米的磯釣竿的經驗和心得,分享給釣友們。
一、為什麼5.4米磯竿是庫釣主流?
水庫這樣的環境,5.4米的磯竿為什麼是主流?那麼,為什麼不選擇6.3米或者是4.5米的磯竿?
主要原因:
6.3米的磯竿尺寸太長,對釣點環境要求較大,特別是在有灌木的釣點不便於拋投。雖然長但是拋弧度過大,反而不好且使用起來不順手。4.5米的磯竿又太短了,中大魚的受力不好,由於拋弧線的距離短,遠投功能降低。5.4米的磯竿從使用起來比較順手,即使在有風的天氣下拋竿也能準確。
二、5.4米的磯竿要這樣選
1.型號選擇
磯竿的調性區分非常細緻,通常海釣磯竿選擇較軟的型號,庫釣的磯竿型號選擇較硬。型號區分主要有:0.8號、1號、1.5號、2號、3號、4號、5號(每個型號裡面還區分小號),磯竿的型號越大代表魚竿的調性越硬,越小則越軟。5.4米的磯竿,導環共11個其中活動環7個、頂環1個、固定環3個,調性選擇3號,垂釣湖庫這樣的環境,足夠對付體型較大的「青魚」。
2、斜口導環
磯竿拋投出線是否順暢與導環有著密切關係,斜口導環相對於其它導環要好,因為導環自身斜角設計,使出線更佳順暢。在收線時,主線不停的在導環內側摩擦,瓷環能夠有效的降低主線摩擦,提升主線使用壽命。導環架,是連接磯竿和固定導環的,材質一定要選擇是「鈦合金」製作的,防腐蝕性較強且輕。
3、漁輪座
漁輪座有三款:卡板式輪座、滑動式輪座、旋壓式輪座。
卡板、滑動式輪座:這兩款漁輪座是新式的設計,安裝快捷、拆卸簡單,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這兩款的優點恰恰也是缺點。由於兩款都是鋼材製作,手握在輪座握把處,在長時間垂釣拋竿的情況下,很容易磨破手的虎口位置。
旋壓式的漁輪座:在設計上比較傳統,將漁輪裝在裝底座上,旋轉輪座後蓋擰緊,時間長了會有所鬆動,需再次擰緊。旋壓式輪座安裝雖然麻煩,但中大魚後不會出現掉輪情況,輪座是複合材質,持感舒適且不傷手。
小結
新手由於剛使用磯竿,可選擇「大頂環」的磯竿,大頂環的磯竿出線和過「擋逗」不易發生卡頓折斷魚竿。磯竿在挑選過程中,要注意每個導環與竿體的密合性,可輕輕用手試探牢固性,以免出現脫落現象。
三、磯釣竿的三大優勢:
1、釣的遠
夏季水庫的大魚都在深水區,尤其是大青魚、大草魚在炎熱的夏季,白天基本不會靠近岸邊,即使是使用10米的竿,加15米的「流氓線」,實際的垂釣距離也只有17米左右,也達不到魚群所在位置。磯釣最出名的釣法就是「磯釣滑漂」,配上合理的鉛墜,就能輕鬆拋出40米以外,能釣手竿無法達到的距離。
2、不跑魚
手竿釣魚,最大的危險就是,中魚後需要溜魚,就算使用再大的線組,一旦出現「拔河」也會出現切線跑魚。磯釣竿是攜帶漁輪的,中大魚之後可利用漁輪的長線溜魚,即使線組過細也不要擔心,只需調整漁輪的卸力,就不會出現斷線的情況。
3、釣法多樣
磯釣「小爆炸」,是專門為磯竿而設計的,依據爆炸鉤的原來,(筆者實際使用過,效果不錯)磯釣竿也可以使用串鉤釣法,既可以遠投,又可以釣浮等。磯釣竿不僅能垂釣所有的江河、湖庫,還可以進行海釣,只需選擇相對於的調性即可垂釣。
四、磯釣竿的線組製作
磯竿,在以前使用的人群並不是很多,之前的磯竿主要是以海釣為主,隨著手竿垂釣大魚的弊端,磯釣竿才逐漸進入我們的視線。磯釣竿釣遠投,關鍵在於滑漂線組製作。
線組製作分為五個步驟:
1、半圓擋豆
將裝好在漁輪上的主線,由大導環至小導環的順序依次穿過,然後穿過一個半圓擋豆,擋豆的凹進部分朝上。(如果是購買成品的棉線結,就要先穿過棉線結再裝擋豆)擋豆的作用是,防止浮漂座穿過棉線結,造成空擋滑行。
2、浮漂座
在將浮漂座穿入主線,使浮漂座在主線上任意滑動。浮漂座,要選擇穿過主線的部位是圓形,且中間不能帶有防護膠,否則會阻擋浮漂滑行速度。
3、太空豆
在主線上面穿過4個太空豆。上面2個太空豆的作用是,阻擋漂座下落的位置。將浮漂插入漂座後,漂尾的位置要距離鉛皮約有3釐米的距離,否則漂尾會纏繞主線。
4、鉛皮座
穿過一個鉛皮座裹上鉛皮,再穿過2個太空豆。鉛皮座,要選擇大號的,因為遠投漂吃鉛克較大。鉛皮選擇厚度在0.5毫米左右的,能減少纏繞圈數,不會顯得臃腫。
5、八字環
再將主線連結八字環,然後再將帶魚鉤的子線系在八字環上面,磯釣滑漂的線組就做好了。八字環打結,建議使用雙環結打法,牢固可靠,不會出現脫節。
小結
磯釣浮漂的選擇,要根據垂釣距離選擇,通常遠投30-40米之間,選擇吃鉛在10克左右的浮漂即可,即使拋雙鉤餌料也能拋入釣點,但必須要將餌料狀態打硬,否則會出現粉餌掉落。
五、磯釣滑漂找底與技巧
滑漂找底,與其它釣法找底不同。滑漂與釣窩距離較遠,來回拋竿耗費時間不說,鉛墜重還容易驚窩,所以只能在面前調漂。將魚竿全部展開後打開線杯,將棉線結上拉至1.5米的位置,再將浮漂座下面的2個太空豆,上拉一個浮漂的長度,還要多3釐米左右,即可開始調漂找底。
具體步驟:
1、調漂
將魚鉤拋入水中,此時鉛皮的重量要比浮漂大,所以看不見浮漂,開始修剪鉛皮,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即可。釣滑漂,個人建議調平水,平水的好處是,不容易掛低,也能避免虛假星號,還不失靈敏,原因是浮漂的吃鉛克大,一顆玉米都壓不下去一目,所以當浮漂上頂或黑漂都可以刺魚。
2、找底
比如:垂釣的釣位約在10米左右的深度。將棉線結預拉至9米的位置,在朝上面的魚鉤上掛一個鉛皮,將魚線收至漂座與竿稍約有20釐米的餘線,打開線杯按照海竿拋投的要領,用力將魚鉤拋至釣點。反覆上趕棉線結,直至浮漂露出水面2目即可,具體目數要根據浮漂的造型而定,此時就可一開始垂釣了。
3、拋竿準確的經驗
要想每次都能精準的拋入釣窩,就要在主線上做記號。在確定好垂釣目數後,將魚線收緊,此時在線杯位置的主線上,打上一個棉線結作為記號。每次拋竿等到雙餌即將到底後,收回魚線,直至記號棉線結回到剛才位置,這樣每次拋竿的距離基本相同。
寫在最後
使用磯竿在湖庫垂釣時,要注意拋竿時線杯是否打開,線杯如果沒有打開,拋竿則會折斷魚竿。釣大魚的子線長度,要根據垂釣的魚大小確定,子線在直線狀態下要比魚長,才不會出現「搭橋」切線。磯釣的漁輪搖把,最好是裝在左邊,使用右手持竿左手搖輪,,這樣能夠有效的減少在控魚時,因左右手倒換,導致滑鉤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