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半小島 半島都市報
人,你可以消滅他,但你永遠打不敗他!
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以老漁民桑迪亞哥的釣魚經歷,喊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
青島也有這樣一群愛釣魚的人,他們也許少有這種驚心動魄的經歷,但深邃的大海一樣給了他們無儘快樂和對生命的感悟。
01
活刀魚像把「不鏽鋼刀」
9月,青島銀海大世界遊艇碼頭。正值中午,細雨絲絲,既不沾身也不用擔心大太陽暴曬,正是出海釣魚好天氣。
「看這刀魚,明晃晃的,像一把不鏽鋼大刀」。
刀魚「離水即死」,一般人見不到活刀魚是什麼模樣。
不用說內地人,就算青島本地人在市場上見到的刀魚都是斑斑駁駁的。
每次海釣,王宗一都會拍下活刀魚的視頻發朋友圈,這樣的視頻是他朋友圈的「熱點」,點讚的和留言評論的朋友都很多。
今年60多歲的王宗一,退休已經兩三年了。退休前他是資深媒體人。
退休後釣魚成了他不可缺少的樂趣,
「總也釣不夠,很上癮。我要是有一艘船就好了,那我天天出海去釣魚。」
與眾多漁港碼頭不同的是,銀海大世界碼頭上停泊的都是遊艇和釣魚艇,這裡也是釣友們的聚集地。
釣友們來自四面八方,有像王宗一這樣專門從外地趕來的,也有青島本地的釣魚愛好者。
02
特質釣魚艇
收拾完釣箱之後,王宗一把魚竿插到甲板兩側的魚竿架上。這次出海的有8個釣友,這次乘坐的是一艘釣魚遊艇,有十五六米長,在釣魚艇中算比較大的。
從外形輪廓上看,跟碼頭停泊的眾多遊艇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實際上作為滿足專業釣魚而設計的船,它跟遊艇在船體結構和功能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甲板兩側有兩排架子,上面並排豎著幾個管道,這是魚竿架,可以插放魚竿。甲板上圍繞在駕駛室四周的是一個環繞式走廊,走廊寬度比一般遊艇要寬,方便釣客們中大魚時在甲板上遛魚。同時甲板的寬度也要滿足釣客們站在甲板上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操作釣魚,還要放得下隨身攜帶的釣箱。
除了甲板空間,穩定性也是釣魚艇的一個重要設計要素。釣魚艇的下殼型線設計要儘量減輕船體的左右搖擺,以免影響釣客們釣魚的操作。釣魚艇的甲板下面也被合理利用,它被分成一個個方形的隔斷,掀起其中一個隔斷就是一個小的「魚池」,釣上來活魚可以放在這裡養著。
郭玉磊是老青島人,19歲開始混跡於青島岸邊的「老年垂釣群」,今年他已經40多歲,是個資深釣魚發燒友。
「還是這專業的釣魚艇舒服,休息室裡還有茶几可以坐著喝茶,有活動的椅子可以調整成小床,累了可以躺下休息。
現在小港和後海也會有一些木船出海釣魚,每人一次一兩百元。坐這樣專業的釣魚艇出海一次則是四五百元,我還是覺得這個錢花得值。」
03
二十萬的釣具很正常
郭玉磊在甲板上低頭忙碌,做著出海前的準備工作:把魚竿插在架子上,整理魚線。
他新入手了一款電輪,收魚線時不用手搖了,一按按鈕電輪自動帶動魚線就把魚收上來了。
對普通人來說,很難想像一個釣魚人對研究釣魚這個事有多痴迷。
郭玉磊說,他曾經為了觀察魚咬餌的動作,潛水到海底,拿一根筷子,拴上一條線,掛上魚餌。有一條魚,半秒不到咬餌走人,「我眼眨一下的工夫,它迅速咬餌遊走了,我都沒看清它是什麼魚。」
成了發燒友,就往往變成「裝備黨」。
郭玉磊指著自己的魚竿說:
「我這個魚竿2000多元,輪四五千元,光這一輪魚線就要400多元。釣友們買釣具花費10萬到20萬元都很正常。」
去熱帶地區釣幾百斤的大魚,漁具的花費更是「如流水」,光魚竿就要花一萬多元,有的人還會定製魚竿,價格上不封頂。
不過,很多釣魚人的家裡對此也並不太反對。釣魚人老徐的媳婦就說,人總得有個愛好吧,釣魚總比抽菸喝酒強,更比出去賭博找小三強!
04
釣魚還得靠忽悠
在甲板上掛漁鉤的釣友周兆軍,打開一個塑料盒,裡面是五顏六色的斑紋「小魚」,形象逼真,和真的小魚不相上下。
這種「忽悠魚」的釣法近幾年比較流行,它叫路亞釣法。路亞是音譯名稱,通俗解釋是假魚餌。
因為魚咬鉤大體有兩種原因,一個是進食需要,一個是領地保護。就是看到有活的生物進入自己的領地,一些大魚會本能地驅趕它們。
路亞釣法和一般的釣法不同,釣魚時手拿魚竿不是靜止的,而是需要上下晃動,讓「小魷魚」「小彩魚」像真的小魚一樣,在海裡「遊動」起來,才會吸引大魚追逐咬鉤。
05
船長的福利
船長的福利
「上魚了,上魚了。」隨著一聲歡呼,釣友尚先生釣上來一尾銀燦燦的刀魚。
「大鮁魚,看我釣的大鮁魚!」王宗一從甲板一側興奮地跑過來,鮁魚活蹦亂跳,背鰭旁邊閃著淡綠色的銀光。
「看我這條刀魚,拍出來更漂亮。」釣友們紛紛「開和」,對於自己的第一條魚,他們都要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刻的喜悅。
看到釣友們「戰況」豐盛,船長馬海青也非常滿意,作為船長,帶著釣友們找到一個好的釣點,也是他的職責所在。
馬海青一邊拿著魚竿釣魚,一邊操控著方向盤。釣魚艇外操方向盤的設計是船長的福利,方便船長一邊開船,一邊釣魚。
這次海釣運氣不錯,半小時過去了,一個活魚艙裡就攢了30多尾魚了。
然而就在大家興致正酣之時,小意外發生了。釣友尚先生釣中的一尾帶魚,咬鉤後拖著漁鉤在水下轉了幾圈,把旁邊周兆軍的魚線都繞在了一起。
「解不開了,剪掉吧。」周兆軍拿出剪刀一點一點開始剪線。
魚線纏線了,釣友們無奈剪線
06
巴適圈中人
朋友帶朋友,這個圈子總會有新的釣魚愛好者加入,沒有年齡的界限,也沒有職業和身份的界限。
9歲釣友楊智棟,也有收穫,釣上一條鮁魚。
一起出海的釣友中
有不少都是資深「發燒友」,
怎麼走進海釣這個圈子的,
遭遇了什麼難忘的瞬間,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
40多歲的郭玉磊是個地道的釣魚發燒友,他的釣魚經歷也是「戰績赫赫」:曾經釣過1米多長的海狼,2米多長的旗魚,1米多長的牛港鰺,100多斤重的鯊魚。
對於郭玉磊來說,與大魚搏鬥的刺激是釣魚的一大樂趣。
「釣大魚需要幾個釣友一起使勁,還要有船長配合才行,我曾經見過一隊釣友在澳大利亞釣過800多斤的藍鰭金槍,4個人奮戰2個多小時才把它拖上來。」
去不同的海域,見識不同的魚種,郭玉磊開玩笑地說,自己有個小目標就是「釣遍全世界的魚」。
郭玉磊曾經海釣的大魚
「發燒了,嗓子說不出話來了。」剛組織完一場全國釣魚比賽的王濤,幾天來連軸轉的賽事組織讓他的身體亮了「紅燈」。
對於釣魚這份事業,王濤有著深深的熱愛和遠大的夢想。
「我要辦服務最好的國際化釣魚俱樂部,配備最好的島釣,配備最好的船長。」
王濤曾經海釣的大量魚獲
青島海釣族至少10萬
「青島是最早興起海釣的城市之一,」青島市市南區釣魚協會會長李海青介紹說,青島有很多有特色的釣點。
從最早的釣魚點西部小港、後海,主要釣一些黑頭、黃魚、八帶,魚獲種類和個頭都有限,再往東有大公島、竹岔島、朝連島,魚獲就豐富多了,能釣到一些刀魚、鮁魚、鱸魚、黃鰹牛、煙仔魚、鱈魚等。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魚種魚群在青島附近的海域活動…
無論如何
愛釣魚都有理由
也不需要理由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關風與月
--------------------------------------------------
◆半島都市報微信(bandaobao),半島全媒體記者 高芳 谷朝明 王濤
原標題:《青島一群玩海釣的漢子,太颯了!花20萬買釣具,跟800斤大魚搏鬥過!還有個忽悠魚的絕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