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釣產業緣何興起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21-01-12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8日訊(記者 劉成)無論春夏秋冬,每至風平浪靜、適合海釣的天氣,位於青島銀海遊艇碼頭的航銘海釣俱樂部便會忙碌起來,為釣友們分配船隻,往船上搬運釣具、生活用品等。不一會兒,釣魚艇分別駛出碼頭,在海面上犁出了一道道歡快的浪花,恰如艇上釣客們興奮的笑臉。「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發十多班釣魚艇,大概得100多釣手。」每逢此刻,也是航銘海釣俱樂部負責人孫源最快樂之時。

  航銘海釣的這種忙碌始於三年前,從一開始的每天發一、二班船,到如今幾乎天天發十幾班船,海釣——這個新興的產業正在青島悄然興起。「現在釣客的人數每年以80%的速度增長。」孫源說。

  釣客增長快,源於能釣到魚,而且能釣到平常難以見到的珍稀魚類,釣到大魚。像煙仔魚、鬼頭刀、黃獅等青島市場難得一見的魚種,航銘海釣俱樂部的釣客們經常手到擒來,每條十來斤很平常,近30斤一條的也不少見。青島常見的魚類像黑頭、黃魚、鱸魚等,更幾乎是下鉤就有。魚類如此豐富的釣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專業釣魚愛好者集聚於此。「現在我們俱樂部已經有註冊會員4萬多,除青島和山東外,還有來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國各地的會員,他們基本都是專業釣客。」孫源說。在近海漁業資源極為匱乏的當下,這裡為何如此多魚?這要從航銘海釣俱樂部的母公司青島金海富源海洋實業有限公司建設海洋牧場說起。從2005年開始,一直專注於鮑魚、海參育苗的金海富源公司,第一個在青島投資建設海洋牧場。他們在青島近海適合建設海洋牧場的海域,投放大的重達一噸,小的一二百斤的石塊,石頭沉入海底後,會先長浮泥,浮泥上會長出一層薄薄的小海藻,招來海蠣子安家,隨後而來的是海星。隨著海泥達到一定厚度,會陸續長出海藻,海藻漸漸長大,魚蝦蟹貝也逐漸集聚期間,海底生態環境由此逐步形成。「迄今為止,我們共投資近2億元,建成了2萬多畝海洋牧場,經過十多年的生態修復,均已形成良好的海底生態環境。魚類品種和數量的增多正源於此。」金海富源公司總經理陳剛告訴記者。

  三年前,金海富源公司收購了剛剛起步的航銘海釣俱樂部,並投資2000多萬元,購買了專業釣船,開始涉足海釣業務。他們沒有做任何廣告,就是憑著釣場魚多的口碑傳播,註冊會員迅速增加,許多轉戰全國釣場的專業釣手,也開始把這裡做為了「主場」。

  周宇就是這樣的專業釣手。周宇經營著一家體育器材公司,酷愛釣魚,已有9年釣齡。他雖然家住青島,但過去在青島卻很難釣到魚,他只有到全國各地特別是南方的釣場去過過癮。航銘海釣俱樂部的釣場口碑傳開後,他來試驗了幾次,從此一發不可收,「我現在每年會來30-40次,每次都不會空手,最多的一次釣了近400斤魚。」隨著在行業內名氣越來越大,航銘海釣俱樂部又開始舉辦「航銘海釣杯全國路亞大賽」,迄今已舉辦了兩屆。「路亞」是一種專業釣法的術語,就是用假餌釣魚,而且專釣大魚。「今年的大賽,冠軍釣到了20斤重的黃獅魚,360水滴平臺搞得現場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0萬人。」孫源說。

  如今,航銘海釣俱樂部的專業海釣已形成了多條路線,有夜釣、白釣、島釣、船釣,並且從遠到近劃分了多個釣區,服務也更加周全,會根據釣客需求配備導釣、廚師等服務人員。同時,他們還正在拓展休閒海釣,讓從沒釣過魚的「菜鳥」也能過把釣魚癮。「休閒海釣發展很迅速,現在已經佔到3成的比例。」孫源說。

  王宇就是休閒海釣的常客,作為一位企業主,他經常帶著外地來的客戶包船海釣,一般要求配上廚師、導釣、漁具、進口暈船藥、生活用品等,先在海上觀光一圈,然後直奔釣場,導釣人員幫助客戶掌握海釣技術,釣上魚來,廚師現場製作生魚片、燉上一鍋魚,在船上吃過午飯再返航。「每次海釣客戶都很高興,所以這已經成為我招待客戶的必選項。」雖然孫源希望釣客迅速增多,但他們始終堅守不能竭澤而漁的底線,釣場內堅決不準下籠子、下網等行為出現。同時,他們倡議釣手釣到300克以下的魚選擇放生。每年,他們還會把釣場封閉2-3個月,以休養生息。

  「只有把海洋生態保護好了,才能實現海釣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陳剛告訴記者,海釣的產業鏈很長,專業的服裝、專業釣具、專業釣船等,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像專業釣具,僅假餌每隻就需要數百甚至上千元;再譬如專業釣船,僅配備一個好魚探就需要幾十萬,配備的GPS必須定位精準,配備的雷達要能在濃霧中航行,這些都是高價值的裝備。」他初步估計,僅青島市,關於海釣的產業鏈就能達到20億元的規模。

(責任編輯:張雪)

相關焦點

  • 青島啤酒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目前青島啤酒已成為全球第六大啤酒廠商,遠銷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等世界85個國家和地區,是國際市場上最具知名度和溢價力最高的中國啤酒品牌,在為全球消費者創造快樂的同時,也成為傳播中華文明的使者。伺候」酵母是青島啤酒釀酒師的的必修課。   當然,青島啤酒強大的科研團隊和技術支持,也是百年酵母保持純淨和活性的必要條件。「現在我們有啤酒行業首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啤酒生物發酵工程實驗室』,為酵母性狀的保持和研究保駕護航。」各地青島啤酒生產廠所用的酵母菌種,都是從菌種庫裡統一發放的,以確保青島啤酒口味的一致性。
  • 字詞裡的年度記憶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主辦的「漢語盤點2020」活動,陸續發布了「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年度十大流行語」「年度十大新詞語」。這些由專家、網民和大數據選出的年度詞語,記錄下這一年的社會熱點,也於字裡行間留下國家發展和時代變遷的草蛇灰線。  一起來「盤」,讓我們重溫字詞裡的年度記憶——
  • 「甘薯之鄉」的華麗轉身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國經濟網河北5月28日訊 (記者雷漢發、通訊員夏紅亮)河北省盧龍縣境屬低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呈梯狀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低山、丘陵佔總面積的81%。土質多為褐色礫質或砂質壤土,通透性好,酸鹼度中性偏酸,含有豐富的鈣、磷、鉀、鐵、鋅等礦物質,非常適合甘薯等農作物的生長。
  • 青島海釣人群超10萬 「青島造」釣魚艇熱銷全國
    海釣,如今更被稱為「海上高爾夫」,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時尚休閒方式之一。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青島海釣人群已達10萬人以上。作為最早發展休閒漁業的城市之一,青島佔據著得天獨厚的海洋優勢,再加上近年來青島躋身熱門旅遊城市前列位置,海釣作為一種深度遊特色項目,正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海內外的八方釣客,青島的海釣經濟凸顯。
  • 中醫藥在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為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歲末年初零下十多度的寒天中,位於山西五寨縣的正和堂公司一位員工,這樣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據了解,山西省五寨縣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定點幫扶對象。近些年來,當地採用「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大力發展黃芪、黨參、苦參、柴胡等道地中藥材種植加工,十幾家大型中藥企業、醫院、藥材市場在該縣建設了中藥材種植基地。
  • 夏日激活"冷消費" 大圖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國經濟網信息免責聲明 中國經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經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經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 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 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經濟網」。
  • 《經濟日報》手機報7.5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近3000輛寶馬汽車被召回 國家質檢總局4日通報指出,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和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將自8月15 【關注】近日,青島南山區24座公廁試點免費提供衛生紙。管理員表示,除了正常使用很多都被浪費了,經常遇到遊客如廁後扯下一大截衛生紙帶走,或者拿來擦鞋擦腳。此事引起網友熱議:「衣食足而知榮辱。」
  • 郝家鎮概況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12年,郝家鎮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東營生態經濟強鎮、和美幸福新郝家建設總目標,解放思想,奮力攻堅,全鎮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77億元、20.52億元、3765萬元、11379元,分別同比增長17.6%、21.7%、23.1%、16.7%。
  • 探訪國家級海洋牧場 《藍色經濟對話》走進青島魯海豐食品集團
    青島魯海豐食品集團是一個集遠洋漁業、水產品加工、冷鏈物流、海洋牧場等海洋產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的集團公司。中國水產總公司、日本綠色食品、維客食品株式會社及臺灣海西文化經濟促進會、中華產業聯盟及美澳各國企業社團廣泛合作,並自籌資金建造漁輪,打造自己的遠洋漁業船隊,現擁有1200馬力以上大型遠洋捕撈船隻14艘,配套加工作業船若干艘,遠洋船員400多人,是青島地區最大的民營遠洋船隊。
  • 資料:菲律賓概況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14世紀前後,菲律賓出現了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一些割據王國,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紀70年代興起的蘇祿王國。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徵隊到達菲律賓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步侵佔菲律賓,並統治長達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同年,美國依據對西班牙戰爭後籤訂的《巴黎條約》佔領菲律賓。1942年,菲律賓被日本佔領。
  • 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公司以「創造更美好的產品,為『中國製造』贏得世界的尊敬」為使命,以成為行業領先者和持續成長的優秀企業為目標,不斷推進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升級,逐步形成了以製冷家電為核心業務,電動車、生活電器、洗衣機、自動售貨機、醫用冷櫃為新興業務,電動汽車、海洋生物、新能源家電為未來業務的多層次、多梯度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企業集團。
  • 金字招牌引客來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瑾)(責任編輯:吳曉薇)
  • 牡佳客運專線最東的暖心路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道路通、百業興」,一條高鐵的開通運營通常能帶動了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大幅度提高鐵路客貨運輸能力,促進城市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跨區域快速流動,使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同城共振」效應。  牡佳高鐵起自牡丹江市,途經林口縣、雞西市、七臺河市、樺南縣、雙鴨山市,終到佳木斯市。
  • 京承高鐵為京津冀協調發展再通一「脈」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這是一個提速的時代,也是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無論是交通運輸還是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總是讓人目不暇接。快速發展的高速鐵路,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也是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  京哈高鐵承德至瀋陽段早於2018年12月29日開通,如今,京承高鐵這一連通京哈高鐵「主框架」的關鍵一段、貫通京哈高鐵主「動脈」的重要一環即將開通,不僅可發揮出其在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中「一縱」的京哈至京港澳通道重要組成部分的作用,更疏通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又一「脈」絡,必將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起到積極有力的助推作用。
  • 《經濟日報》手機報6.28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日前,國家審計署發現,18個省已鑑定為存在安全隱患的民辦中小學校舍中有超過一半未納入校安工程規劃,涉及校舍6727棟。 據報導,國家計生委近日將赴19個重點省(區、市)進行督察。重點要督察和糾正基層在社會撫養費徵收等環節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 福建建甌:小錐慄做成"招牌菜"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建甌是中國首個「名特優經濟林錐慄之鄉」,錐慄栽培品種、面積、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發展錐慄產業要做到生態栽培,可採取在錐慄林中套種苦櫧等苗木。苦櫧樹為常綠闊葉樹,水分涵養大,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 粵港澳大灣區的航運新機遇 - 物流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A、立足雄厚基礎 迎來黃金髮展期   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是包括港澳在內的珠三角城市融合發展的升級版,從過去三十多年前店後廠的經貿格局,升級成為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有機融合最重要的示範區;從區域經濟合作,上升到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
  • 全球聚乙烯產能穩步增長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東地區憑藉豐富的地下原油資源興建了不少石油煉化一體化項目,主要集中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及阿聯等海灣國家,具體的產能由2010年1309.4萬噸增長到2022年2281.6萬噸。2010年以來,東北亞、北美及中東地區引領全球聚乙烯產能不斷增長,其中的增長點主要來自中國煤化工項目的興起和石化產業的擴能與升級、中東的油氣資源利用及美國的頁巖氣革命帶來的乙烷裂解項目。
  • 大道如虹天地寬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一張安全便捷、智慧綠色、經濟高效、有國際競爭力的公路網,為服務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著堅實有力的支撐。  大動脈高品質 高速公路網絡密織  「快、快,再快點!」承擔緊急運輸任務的駕駛員們與風雪搶時間、與疫情拼速度。
  • 巴林石:收藏市場中的黑馬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新年臨近,在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投資者在項目的選擇上更為謹慎,資金的保值和增值成為他們投資關注的焦點。1979年在美國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展覽中,有7件巴林石展品,備受青睞。巴林石作為石文化,內涵豐富,它不僅涵蓋著赤峰地區遠古文明的紅山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和蒙元文化深厚底蘊,而且將以精美的石文化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寫下重重的一筆。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採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