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對大海的嚮往是永無止境的,跨越國境,不懼艱險,橫渡海洋,只為自己心中的巨物,我們也曾是其中的一員,為了那份執著,為了突破自己的最高紀錄,走遍了世界各個海域
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到安達曼海域再到巴布亞一路走來,隊員釣手們所釣獲的大體型魚數不勝數,這些海釣人們也都在不斷的刷新這自己的記錄,從十幾斤的小金槍,到幾十斤的GT,再到上百斤的石斑,以至於幾百斤的馬林,還曾挑戰過上千斤的鯊魚等等,等等……
說起東星斑,那可以說是每個海釣發燒友最愛,最喜歡釣獲的魚了,相比之下在海上坐釣要比在陸地上困難很多了,可能一整天都不會釣上一條目標魚,而且就算釣到自己理想型的大魚,它們也有很大的機率斷線,跑魚,要知道在海中的魚類體型都是很大的,一般的竿子和線組很難駕馭它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釣東星斑就成了眾多海釣人的樂趣
那在海洋資源豐盛的情況下,為什麼海釣人不喜歡釣其他魚種,而獨愛東星斑呢?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也是東星斑最致命的兩點
1. 好吃,非常非常好吃,肉質鮮美而富有彈性:
說起東星斑的美味,那簡直了,不管是海釣人,漁民或者是生活在海邊的人都對東星斑的肉質流連忘返,其中海釣人在探索完大體型魚類後,不管累與不累,都會在快結束一天的坐釣行程的時候,拋幾竿,專門釣東星斑
比如去年在安達曼海域,釣大馬林,從早上出來就惦記著東星斑,但一直沒有收穫,然而下午卻以為收穫了一條近3米的旗魚,與這條旗魚搏鬥了2個小時,是沒有一點體力了,但依然堅持在收竿前換上釣東星斑的魚餌,沒想到第3竿下去就中了,一條20斤左右的東星斑出水,晚上的晚飯可以美滋滋的加餐了
在以前東星斑並未被當做食物來吃,而是多年以前也是一行海釣人去深海挑戰巨物,在探釣的過程中意外釣獲一尾東星斑,看著這條東星斑呆萌的樣子,一看就有食慾,通過眾船員諮詢過導釣以後,證明此魚無毒,就讓船上的大廚給燉了,沒想到如此美味,回來以後就向圈裡好友推薦,人傳人,一直流傳至今,好吃的做法更是變得多種多樣,有生魚片,清蒸,紅燒,燉菜,還有很多釣魚在釣上東星斑後直接處理剁餡包東星斑味的餃子,甚是美味
2. 好釣,只要掛對魚餌,東星斑速速就來:
東星斑體型不大,一般只有10至30斤重,稍微有點經驗的海釣愛好者都可以輕鬆釣獲,一般來說用活餌更容易釣獲東星斑,魷魚或者小魚都行,不過需要找對東星斑生活的水層,一旦水層不對,就會釣上很多雜魚,當然釣上其他魚也不錯,只是味道可比起東星斑差遠了
因此在海釣人去出海挑戰大體型目標魚的同時,也同時會做好釣東星斑的漁具,海釣人出來之前都會確定此行的主要目標魚,比如說,金槍,石斑,牛港這些之類的,然而必不可少的就是東星斑,東星斑與他們所釣的其他大型目標魚很是不一樣,釣巨物時釣魚人不斷挑戰的目標,感受巨物拉力,刷新自己釣大魚的最高紀錄,而釣東星斑大多數人都是為了一飽嘴福
雖說東星斑美味至極,但也要遵守當地法律規定,由於多國已把很多種類的東星斑列為保護之內,對於家養繁殖的東星斑大家可放心使用,但對於現在野生的東星斑來說,有這很嚴明的法律規定,野生的東星斑到達一定尺寸或者是其他原因,是不可以帶回或食用的,需按當地法律要求和導釣進行溝通以此確保釣上的東星斑的保護等級,畢竟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嘛
以上均為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