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渡卷蹄、哀牢山古法紅糖,兩款雲南美食上線長江嚴選

2020-12-20 瀟湘晨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4月22日訊(記者劉崢)傳統工藝、土法手工製作,剛上線就備受青睞。22日,彌渡卷蹄、哀牢山古法紅糖兩款雲南美食上線長江嚴選,僅一天時間全國訂單紛至沓來,武漢、成都、杭州等地網友連續下單。

「雲南有不少私房美味,在本地備受喜愛,在外地卻聲名不顯。」兩款雲南美食的熱賣,讓供貨企業負責人趙雪芹沒想到。

在雲南大理一帶,卷蹄是道「大眾美食」,其中又以「彌渡卷蹄」最負盛名。趙雪芹介紹,「彌渡卷蹄」的精髓是一種給當地人帶來無盡牽掛的食材「紅曲米」,它是彌渡卷蹄的重要配料。碾碎的紅曲米加入白酒,燒燃之後,能激活紅曲米發酵進而達到殺菌的威力。再在剛剛剔下的蹄筋、腿肉和一部分脊肉裡,加入香料,配方已經流傳了上百年。本次上線長江嚴選的彌渡卷蹄由彌渡匠人手工製作,經過7道工序,成品卷蹄不肥不膩、食不塞牙、入口易化、鹹淡適中、香味醇厚,切開即可食用。

(圖為哈尼族師傅正在手工製作古法紅糖)

「手工反覆攪動8小時,12斤甘蔗才熬出1斤紅糖。」哀牢山腳下,哈尼族匠人有著悠久的紅糖製作歷史。新上線的長江嚴選的哀牢山純手工土紅糖,以當地綠色種植的優質甘蔗為原料,採用物理壓榨的傳統工藝製成。手工收割、土法過濾、柴火加溫、連環鍋熬製……從榨汁到成糖,都保留著原始製糖流程,更好地將甘蔗的營養物質保留了下來。

登錄長江嚴選,味香色美的兩款雲南美食,動動拇指帶回家。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乳扇是白族等滇西北的一種奶酪,卷蹄是雲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
    卷蹄是雲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素以色鮮味美、食法多樣、易於貯存而深受當地各族人民的喜愛。其中尤以彌渡縣一帶所制最為有名,故又稱"彌渡卷蹄"。這是我朋友強烈推薦之一,因為她就是彌渡的,不過我沒來得及品嘗。白族傳統風味食品,主料為豬肝、排骨、大小腸、豬肚。據悉豬肝鮓是用豬的下水以及豬排骨一併醃製,裡面放了很多的鹽和辣椒。
  • 卷蹄,跨出大理便鮮有人知的怪誕美食
    這裡是歷史上有名的「白國故都,六詔咽喉」,至今仍流傳著一道已有500多年歷史的少數民族傳統美食——彌渡卷蹄。「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一首《小河淌水》想必好多雲南人都很熟悉,但提起彌渡卷蹄,估計也只有大理人才清楚了吧!
  • 彌渡卷蹄:難以忘記的酸香味道
    彌渡卷蹄一般都選用早晨剛殺好的新鮮的豬前腿,而且去除毛時考慮到口感而不能用火燎或者是用瀝青去除,而是用手一根根的去除。這樣做的豬蹄可以保留其品質又可以做到乾淨衛生。下面要細心地把腿骨和肉、筋分離,肉和筋留著備用。
  • 野生粽葉、手工餈粑、燻五花肉,恩施深山美食上線長江嚴選
    &nbsp&nbsp&nbsp&nbsp長江網5月12日訊(記者劉崢)野生粽葉、手工餈粑、燻五花肉……5月12日,多款恩施深山美食上線長江嚴選,「長粉」們可以在長江嚴選邂逅「舌尖」上的恩施。
  • 雲南6大特色美食,獨具民族風味,你吃過哪幾個?
    雲南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裡不僅有詩情畫意的風景,還有美味無比的食物!都說現在的旅遊「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就拍照、回家啥也不知道」,哈哈哈,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旅遊經歷?如果去雲南旅遊,你再有這樣的感受,那可真是遺憾。
  • 雲南·古題古法紅糖,傳承近千年的古法技藝
    關於古題古法紅糖,當地還有一個古樸而美麗的傳說:佛祖也不曾想,從彌勒布袋中掉落的半截甘蔗,竟成就了一個馳名中外的蔗海糖鄉,這片神奇的土地竟然也叫彌勒。打開《藥典》、《雲南生物》,竹園紅糖的身影耀然紙上。
  • 東方「黑巧克力」「雲南古法紅糖」
    【雲南古法紅糖】傳承千年的傳統工藝,為什麼無人繼承?大山裡的紅糖,傳承千年工藝,精選老品種青皮甘蔗,純手工熬製。按照古法工藝,歷經多道工序,糖色純正,口味香濃。紅糖的古法工藝,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7個人一天只能熬製出700斤,18斤甘蔗只能產糖1斤,市面上按照古法工藝製作的紅糖已近越來越少,越加顯得古法紅糖的珍貴。我在孕期,我媽就在網上給我買過這款巧家紅糖,甜而不膩,第一次吃,就被種草了。
  • 雲南大理的美食不止有米線,不走常規美食路線的吃貨
    雲南的美食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一天吃7餐都不帶停頓的。但,作為一個不走常規美食路線的吃貨,打卡美食肯定是根本不能滿足吃貨那點小心思。特別是在往麗江、香格裡拉那邊走,海拔上升的時候,胃口需求比較清淡,這款番茄雞蛋面是最為熟悉的主食了。
  • 雲南古題|為什麼雲南紅糖好,到底什麼樣的紅糖才是好紅糖?
    雲南古題古法紅糖對於紅糖來說,如今科技發達,紅糖的生產工藝五花八門,而傳承下來的傳統製糖工藝少之又少,《古題紅糖》作為是雲南為數不多的傳承工藝手工老紅糖生產商之一,堅持選用雲南北緯雲南古題古法紅糖那麼,什麼樣的紅糖才是紅紅糖呢?
  • 來鳳扶貧產品藤茶上線長江嚴選
    長江日報訊(記者餘康庭 李英波 通訊員張光偉)龍鬚藤茶、藤茶牙膏、藤茶香皂、藤茶餅乾……11月25日,長江嚴選扶貧專區「來鳳館」正式亮相,恩施來鳳縣首批優選6款產品全新上線。    2001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武漢市正式啟動對口支援來鳳縣工作。
  • 洱海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洱海有哪些特色的美食值得吃呢?
    生皮其實就是生的豬皮和豬肉,這是雲南地區很常見的一種食材,一般在過年過節的時候,當地的白族人就會做生皮,一般最常見的就是涼拌生皮,涼拌生皮是白族的招牌菜和特色菜。家裡面來客人的時候,都會用這道菜來招呼他,涼拌生皮特色鮮明,當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吃得慣。
  • 酸味食譜之柳州螺螄粉,順德魚生,彌渡卷蹄,舌尖上酸食文化之旅
    螺螄粉裡的靈魂是酸筍,沒有酸筍的螺螄粉就不會令人吃出酸爽的回味,酸筍不僅是廣西人鍾愛的食物,雲南的人也非常鍾愛。這也是一本美食攻略的書,介紹了很多地方容易忽略的美食,特別是酸之美食。酸菜紅豆湯,這是昭通的美食,很多人甚至聽都沒聽過,更何況吃過呢。在沒看這本書時,只知道雲南的西雙版納和麗江。但作為一個吃飯,更是想在旅遊的途中飽嘗美味。
  • 我要吃肉肉,就愛吃肉肉——逛吃逛吃大理彌渡縣特色小吃卷蹄
    吃大眾知曉認可的美食,嘗小眾才知曉的特色,怎麼可以少了肉肉尼?我愛吃肉肉,就愛吃肉肉。它的名字叫卷蹄,這是來自大理彌渡的特產!當地人才知道的美食!彌渡卷蹄最常見的製法是由:豬肉瘦肉,曲米,白酒,炒大米粉及其他香料製成。
  • 即將失傳的老手藝:古法紅糖
    熬製紅糖也是一門老手藝,傳統的古法紅糖熬製工藝非常的複雜,將甘蔗切碎碾壓,榨出汁液,用大鍋以小火熬煮,經過榨汁、開泡、趕水、過濾、搖瓢、打沙、成型等一系列過程,歷經「五榨三濾兩浮一沉」,即可將紅糖舀出,冷卻成型。如今,湖南、廣西、雲南等地均有產,也是當地的特產。
  • 古法紅糖與普通紅糖有什麼區別?
    關於古法紅糖與普通紅糖有什麼區別,眾說紛紜,帶著這些問題,今天邀請國內知名紅糖專業人士,致方堂老紅糖營養師張成先生與大家分享相關知識。1、口感不同普通紅糖與古法紅糖最大的區別就是口感有著非常大的差別,普通紅糖口感吃著會齁嗓子,口感特差,還有這個劣質紅糖品質差的紅糖口感也會很差。好的古法紅糖口感清香甘甜,聞著糖香四溢。2、原料不同古法紅糖,用甘蔗做唯一原料,無任何添加,天然醇香。普通紅糖,以赤砂糖為最主要原料,經過工業加工所得。
  • 廣藥集團敬修堂「九吉公」品牌純正古法好紅糖
    史料記載,雲南唐代已有製糖業,宋代已成規模,清代紅糖貿易尤盛,紅糖已是譽滿全國,遠銷廣州、上海,出口日本、東南亞等地,一直是雲南主要出口的特產之一,被稱為「東方巧克力」。那麼, 敬修堂「九吉公」古法紅糖與普通赤砂糖有什麼區別呢?
  • 耐心傳授古法配方,李子柒制紅糖薑茶,讓傳統美食留存民間
    美食博主李子柒一直追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返古的生活方式。她的作品多以她的故鄉,四川綿陽,所特有的美食文化為背景,用一些古樸的炊具還原了美食的古法製作方法。她的田園生活無不散發著淳樸的氣息,因此作品也讓人久久難忘。耐心傳授古法配方,李子柒制紅糖薑茶,讓傳統美食留存民間。
  • 點溪園「古法紅糖」甜出甘醇味道,「非遺文化」帶火貧困村農文旅...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 「我希望和這片土地上的祖祖輩輩一樣,遵循事物本性,深懷敬畏之心,熬製最純正的紅糖,熬出最原汁原味的健康生活!」2016年,在外打拼事業有成的女企業家靖響林,返鄉流轉土地,建立湖北省首家「古法紅糖」製作基地——點溪園古法紅糖觀光園。「新洲純手工製糖手藝歷史悠久,成立園區,帶動當地產業發展,保護古法紅糖熬製非遺文化,是我們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