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界的「扛把子」,不是生薑,若愛吃,或可「無溼一身輕」

2020-12-19 文化養生談

祛溼界的「扛把子」,不是生薑,若愛吃,或可「無溼一身輕」。

到了夏天,天氣燥熱,外面天氣酷暑炎熱,人體出汗多、水分蒸發快。

總是感覺全身乏力、疲倦、甚至失眠心煩、口舌生瘡,有人以為上火了,吃了一堆降火藥,喝了涼茶都不見好。這個時候,自己一定很疑惑該怎麼辦?

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容易導致溼熱毒邪入侵身體,導致身體溼氣過重,誘發身體很多小毛病。這個時候,是身體排溼的最好時節。

溼氣重身體會有5種變化,這些異常要警惕:

1、舌苔厚、有口氣:

如果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發現舌頭很厚重,明明刷過牙了可還是有口氣,這也是因為體內溼氣過重造成的。 此外,當身體溼寒侵襲時,舌頭顏色會褪色,而熱侵時,舌頭顏色會更深。

2、大便黏稠:

每次排便都發現自己糞便不成形,很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衝掉,那就是由於體內出現溼氣引起的了。這種情況通常和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如吃了比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就很容易導致溼氣入侵。

3、皮膚容易癢:

很多人以為皮膚瘙癢是因為皮膚乾燥引起的,但實際上它可能是體內溼寒侵襲,導致皮膚發癢。撓過之後,皮膚會出現很多凸起的紅色小點,但一段時間後,它會自行消失。此外,人的臉上還容易出現出油、冒痘痘,這些問題都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

4、關節僵硬:

當溼邪進入人體關節時,人體四肢往往會感到僵硬,就像機器缺乏潤滑油一樣,動作不太方便。

5、頭重腳輕:

溼氣入侵人體可能會在經常感到胸悶,頭暈,如果你經常感到頭暈目眩,疲勞,臉色晦暗,人們總是很疲憊,很可能是體內溼氣太重了。

簡單4招,排空溼氣:

第一招:艾灸祛溼:

一般人體的溼氣、很多容易與體內的寒氣相遇,形成溼寒。艾灸祛溼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祛溼方法。

當我們發現自己體內溼氣過重,就可以用艾條艾灸三陰交穴祛溼,每天堅持艾灸半個小時,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很好的祛溼驅寒的效果。

第二招:泡腳祛溼:

泡腳也可以有助於溼氣的排出,而且也非常方便。

泡腳有助於增強血液循環,讓溼氣隨著汗水排出來。不過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時間最好控制在半個小時,水溫控制40度即可,這樣子才最有用。

第三招:一杯茶水促進排溼:

經常喝水,喝茶,也可以促進排出溼氣,減少身體的負擔,讓身體更健康。用一些健脾祛溼的小植物,搭配泡水代茶飲,促進溼氣的排出,效果也是加倍的。

赤豆無溼茶:科學配製薏苡仁、紅豆、赤小豆、大麥、橘皮、苦蕎、芡實、梔子、甘草,研磨粉碎,開水衝泡5分鐘,健脾祛溼!一個月就會受到驚喜。

薏苡仁、赤小豆、芡實都是溼氣的「剋星」,擅長健脾祛溼,搭配上清熱利溼的大麥、梔子、苦蕎和補脾益氣的紅豆、橘皮、甘草 ,藥用價值極高,每天喝2杯,可以祛溼健脾。

九種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去溼氣,提高身體的排溼能力,對溼熱人群特別友好。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試。

第四招:適量的運動:

增加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排汗。

很多人會發現,適度運動出汗會感覺更輕鬆,說明溼氣都被排出去了。但是,運動要注意預防感冒,及時擦乾汗液,更換溼衣服。

相關焦點

  • 溼氣重的女人,若常喝「三種水」,祛溼排毒,無溼一身輕
    身體出現4種跡象,多半是溼氣「重」了,可別視若無睹體型偏胖體內溼氣重,容易導致小肚子變大軟軟的,這不是脂肪,而是溼氣與脂肪還在一起引發的身體虛胖,這多半發生在女性朋友身上。溼氣重的女人,若常喝「三種水」,祛溼排毒,無溼一身輕黃芪泡水溼氣重的女生,如果經常用黃芪泡水喝,是非常好的祛溼排毒食材,因為黃芪性溫入腎經對於調養腸胃效果非常理想。
  • 牢記「3吃3不吃」,無溼一身輕
    溼氣源頭被揪出,3類食物別再吃了,或能無溼一身輕3不吃生冷食物:俗話說:寒涼傷脾。如果大量食用生冷寒涼性的食物,很容易導致脾胃受到影響,正常的水溼運化功能,從而造成溼氣不斷的產生損害健康。所以對於生冷寒涼性的食物也是引發溼氣的源頭之一,勸你趕緊管住嘴,或許有助於減少溼氣的入侵,無溼一身輕。油膩食物:過多食用一些油膩的食物會造成溼氣過重的情況,因為大量食用一些油膩的食物不易被消化,也會導致脾胃受損,加重脾胃的負擔,影響正常的水溼運化。
  • 三伏天是「祛溼」的好時機,少做五事,堅持四勤,無溼一身輕
    體內的溼氣其實是源自於兩個層面,一個是外溼,一個是內溼。外溼:就是所謂的外環境產生的溼氣。內溼:就是指我們日常的不良習慣和體內系統功能性失調造成體內溼氣。三伏天是「祛溼」的好時機,少做五事,堅持四勤,無溼一身輕少做五事久坐生溼長期久坐不運動的人更容易加重體內的溼氣,所以能戰的時候不要坐著,我們每天持續站立超過30分鐘以上,也能夠提高身體中新沉代謝酶的出現,加速脂肪分解加快溼氣排出
  • 降尿酸「扛把子」找到了,不是西紅柿,若你愛吃,尿酸或會很聽話
    二、降尿酸「扛把子」找到了,不是西紅柿,若你愛吃,尿酸或會很聽話1、菊苣降尿酸的扛把子,有人說是西紅柿,西紅柿也能降尿酸,但不是主要的。菊苣這種食物相信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其實它也可以藥用,菊苣有利尿的作用,還能夠使我們的新陳代謝加強。
  • 黃芪和它「天生一對」,泡水喝點,養肝護腎,或能無溼一身輕
    02黃芪和它「天生一對」,泡水喝點,養肝護腎,或能無溼一身輕黃芪+茯苓。所以,對於一些體內溼氣過重的人群來說,堅持喝一些茯苓加黃芪泡水,有助健脾祛溼,讓溼氣慢慢排出體外,讓你無溼一身輕。黃芪+玉米須。可能很多人往往會將玉米須當成廢棄的材料扔掉,但殊不知,玉米須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能夠幫助起到養肝排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 脾虛溼氣重的人,通常有三個表現,常喝一水,助你無溼一身輕
    現在有很多人身體都出現了脾虛的問題,所謂脾虛其實是中醫裡的一種說法,我們知道其在身體中主要負責運化水溼,如果脾一旦虛弱的話,身體中很容易會積聚一些事情,從而導致身體出現一些異常反應,所以及時排溼是非常重要的,做到「無溼一身輕」才是最健康的。
  • 牢記:少「3物」,喝「1水」,或能祛溼排毒,無溼一身輕
    牢記:少「3物」,喝「1水」,或能祛溼排毒,無溼一身輕【少「3物」】油膩食物。像一些過於油膩的食物,攝入過多的話,不利於脾胃進行消化,吸收,也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影響正常的水溼運轉,導致溼氣過重的情況,所以像這種油膩的食物,也是溼氣的根源,勸你還是儘早忌口。
  • 祛溼「扛把子」已找到!1個健脾祛溼方,每天堅持喝,無溼一身輕
    中醫講「脾喜燥惡溼」,溼邪傷脾,脾失健運而水溼,叫做溼困脾土。最嚴重的是:溼氣在體內,除了讓我們體型變得又胖又醜之外,還會引起頑固性肥胖,這種肥胖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甚至會引發惡性腫瘤,因此,去除體內溼氣,刻不容緩!
  • 廣東人教你煲老火靚湯,淮山薏米排骨湯,多喝無「溼」一身輕
    溼氣重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特別是在南方或溼氣重的地方,就要去去溼。溼氣重現在已成為一個比較普遍的狀態,乏力沒勁,老想睡覺,提不起精神,就要看下是否溼氣重。今天貓貓煲的這款湯,對祛溼有很好的效果。經常喝這個湯,身體輕鬆,無溼一身輕。
  • 脾虛的「修復器」已找到,並非生薑,若常吃,健脾祛溼不含糊
    正常情況下,大便是香蕉形狀的,但是若出現大便溏稀、不成形的情況,粘在馬桶上,不易被衝走,這也是由於脾胃虛弱,影響正常水溼功能所導致的,所以在平,時要注重保護脾胃,避免病情加重。臉上出油長痘。摒棄二習,健脾養胃,無溼一身輕貪涼飲冷。對於脾胃虛弱患者來說,像一些生冷寒涼性的食物,也是勸你最好少碰,大量食用的話,就會導致脾胃健康受到一定的損傷,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影響正常的水溼運轉。加速溼寒之氣的入侵,不利於身體健康。
  • 降尿酸的「扛把子」找到了,不是西紅柿,若你愛吃,痛風自己走遠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高尿酸:不是一種病,是一串病!1、尿酸一高血管就危險血液中的尿酸超過人體的溶解度,就會形成結晶,造成血管壁損傷,增加血栓和斑塊的形成機率。2、引發慢性痛風性腎病慢性痛風性腎病是由尿酸鹽結晶沉積於腎組織引起的慢性間質性炎症,病情進展緩慢,多在不知不覺中發病,患者早期可無明顯症狀,但可出現間歇性蛋白尿,易危及生命。
  • 三伏天,也要泡腳,水裡加點料,逼出體內溼氣,助你無溼一身輕
    三伏天,也要泡腳,水裡加點料,逼出體內溼氣,助你無溼一身輕三伏天是祛溼黃金期,洗腳水裡加點它,排出溼氣,錯過要再等一年花椒:提起花椒,相信大家是非常熟悉的,它通常被用作廚房的調味料,其實花椒的藥用價值也是非常高的,它能夠幫助去除體內的溼寒之氣,活血化瘀,加速血液循環
  • 少碰3物,做好2事,無溼一身輕
    四肢沉重中醫認為「溼為重濁有質之邪」,當體內溼氣過重時,就會影響到正常的氣血運行,血液循環容易發生淤堵,此時也會有一種沉重感。當時起流經四肢時,就會出現四肢沉重乏力,渾身沒有力氣的情況,這也說明立體內的溼氣過重,已經影響到了正常身體新陳代謝。
  • 溼氣重的人,如能做好5點,「逼出」體內溼氣,無溼一身輕
    溼氣重的人,如能做好5點,「逼出」體內溼氣,無溼一身輕。 「溼氣」是中醫養生裡一個很熟悉的名詞。尤其現在進入夏季之後,因為「長夏主溼」,自然界氣溫升高的同時,溼度也同時增大。於是,很多朋友便會有點溼氣重的感覺。
  • 天然的下奶「扛把子」被找到,不是絲瓜,你若愛喝,母乳不發愁!
    天然的下奶「扛把子」被找到,不是絲瓜,你若愛喝,母乳不發愁!古籍《百草養生》裡面曾有記載:「豌豆搗汁,取汁液,婦人服用,可催乳」豌豆自古以來就有通乳下奶的作用,被稱為「大自然的催乳劑」,對母乳分泌是很有效果的。
  • 此物辛香清爽,溫通三焦,服之可除一身之溼,使人三焦通暢
    而溼邪多有粘滯之性,蘊結於內常使人倍感疲乏,一身不暢。此時最適宜用一些辛散溫通之藥,方能使人一身溼邪消散,三焦通暢無阻。在諸多的中醫良藥,恰有一物正有此效,此物名為「白豆蔻」,乃是一味常用的化溼除滯、溫中行氣的良藥。對於體內溼邪阻滯、三焦不暢等情況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 補腎「扛把子」找到了,不是韭菜,若愛吃,腎或許會越來越「壯」
    2、手心盜汗在中醫理論中認為腎虛表現出易出汗,手部易出現連輸出的狀態,但是對於一些體質本來就特別好的人,出現腎虛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如果本身身體素質就比較差,而手心又經常會冒汗的,患有腎虛的可能性會很高。
  • 溼氣重,4種水果儘早拉黑,常吃3物,或能祛溼排毒,無溼一身輕
    溼氣的「冤家」公布,堅持吃點,排出溼氣,或能一身輕鬆冬瓜。說起冬瓜,相信多數人都知道,冬瓜在減肥瘦身這方面,也是不錯的效果,因為冬瓜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幫助加速體內毒素以及多餘溼氣的排除,起到祛溼排毒的效果。
  • 真正的「補脾之王」公布,不是生薑山藥,若你愛吃,脾或煥然一新
    一、以下4種原因,是引起脾虛、溼氣重的根源: 1、 不良的飲食習慣 現在很多人的飲食條件越來越好了,總是大魚大肉的,每頓飯都吃得過飽,而且喜吃寒涼食物、甜食或者一些肥膩食物,這些食物容易讓體內滋生內溼,
  • 便秘的「扛把子」已找到,不是紅薯,若你常吃,讓你「一瀉千裡」
    2、香蕉大部分人認為香蕉能有效緩解便秘,是被香蕉的味道蒙蔽了,雖然之前有很多人在宣傳香蕉能夠促進消化,幫助排便,但根本不是這樣,這是人們的一個認知誤區。事實上,香蕉對腸胃的蠕動和消食並沒有什麼作用,它本身柔順的特性只是讓它自己容易消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