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界的「扛把子」,不是生薑,若愛吃,或可「無溼一身輕」。
到了夏天,天氣燥熱,外面天氣酷暑炎熱,人體出汗多、水分蒸發快。
總是感覺全身乏力、疲倦、甚至失眠心煩、口舌生瘡,有人以為上火了,吃了一堆降火藥,喝了涼茶都不見好。這個時候,自己一定很疑惑該怎麼辦?
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容易導致溼熱毒邪入侵身體,導致身體溼氣過重,誘發身體很多小毛病。這個時候,是身體排溼的最好時節。
溼氣重身體會有5種變化,這些異常要警惕:
1、舌苔厚、有口氣:
如果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發現舌頭很厚重,明明刷過牙了可還是有口氣,這也是因為體內溼氣過重造成的。 此外,當身體溼寒侵襲時,舌頭顏色會褪色,而熱侵時,舌頭顏色會更深。
2、大便黏稠:
每次排便都發現自己糞便不成形,很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衝掉,那就是由於體內出現溼氣引起的了。這種情況通常和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如吃了比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就很容易導致溼氣入侵。
3、皮膚容易癢:
很多人以為皮膚瘙癢是因為皮膚乾燥引起的,但實際上它可能是體內溼寒侵襲,導致皮膚發癢。撓過之後,皮膚會出現很多凸起的紅色小點,但一段時間後,它會自行消失。此外,人的臉上還容易出現出油、冒痘痘,這些問題都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
4、關節僵硬:
當溼邪進入人體關節時,人體四肢往往會感到僵硬,就像機器缺乏潤滑油一樣,動作不太方便。
5、頭重腳輕:
溼氣入侵人體可能會在經常感到胸悶,頭暈,如果你經常感到頭暈目眩,疲勞,臉色晦暗,人們總是很疲憊,很可能是體內溼氣太重了。
簡單4招,排空溼氣:
第一招:艾灸祛溼:
一般人體的溼氣、很多容易與體內的寒氣相遇,形成溼寒。艾灸祛溼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祛溼方法。
當我們發現自己體內溼氣過重,就可以用艾條艾灸三陰交穴祛溼,每天堅持艾灸半個小時,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很好的祛溼驅寒的效果。
第二招:泡腳祛溼:
泡腳也可以有助於溼氣的排出,而且也非常方便。
泡腳有助於增強血液循環,讓溼氣隨著汗水排出來。不過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時間最好控制在半個小時,水溫控制40度即可,這樣子才最有用。
第三招:一杯茶水促進排溼:
經常喝水,喝茶,也可以促進排出溼氣,減少身體的負擔,讓身體更健康。用一些健脾祛溼的小植物,搭配泡水代茶飲,促進溼氣的排出,效果也是加倍的。
赤豆無溼茶:科學配製薏苡仁、紅豆、赤小豆、大麥、橘皮、苦蕎、芡實、梔子、甘草,研磨粉碎,開水衝泡5分鐘,健脾祛溼!一個月就會受到驚喜。
薏苡仁、赤小豆、芡實都是溼氣的「剋星」,擅長健脾祛溼,搭配上清熱利溼的大麥、梔子、苦蕎和補脾益氣的紅豆、橘皮、甘草 ,藥用價值極高,每天喝2杯,可以祛溼健脾。
九種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去溼氣,提高身體的排溼能力,對溼熱人群特別友好。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試。
第四招:適量的運動:
增加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排汗。
很多人會發現,適度運動出汗會感覺更輕鬆,說明溼氣都被排出去了。但是,運動要注意預防感冒,及時擦乾汗液,更換溼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