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疆的美食,好吃的可就太多了,羊肉串、大盤雞、手抓飯......還有各種又大又甜的瓜果;談到對新疆食物的第一印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大」,超大個的瓜果,超大份的飯菜,對吃貨來說,簡直不要太幸福。
今天就來盤點下,初次到新疆,有哪些不得不吃、不可錯過的美食。
沒去過新疆
也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新疆的地道美食
這樣才不至於錯過遺憾
新疆不叫羊肉串,叫烤肉,和內地常見的鐵籤和竹籤烤串不同,到新疆一定要吃籤子是紅柳,炭火是梭梭木的烤串。紅柳籤在木炭的炙烤中,金黃色的紅柳汁液滲進羊肉裡,老遠就能聞到那股獨特的清香和肉香。
大盤雞可謂是新疆的招牌菜了,分柴窩堡派、沙灣派、伊犁派三個派別。
盤子要大個、雞肉要大塊、土豆要大塊,才能稱的上叫大盤雞。油滑鮮嫩的三黃雞肉,伴著軟糯可口的土豆,這道色香味俱全的地道料理,真的讓人辣在口中、爽在心中。
在雞肉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將寬厚的皮帶面倒進去,麵條粘上濃鬱的醬汁,滿足感再次爆棚,可謂是大盤雞的終極吃法。
一款看起來像手撕雞的菜餚,融入了麻油的香味,口感麻、辣、鮮、香,顏色較白。地道的椒麻雞,是貴族白皮雞,吃到嘴裡麻的就象颳大風,辣的頭上冒大汗。
外表看起來簡單,但是製作工序複雜。需先用火焚燒,然後用鹼水洗淨,接著刮去焦黑部分、除乾淨毛,再用水來回洗刷並浸泡至完全乾淨,最後放入大鍋中加上各種配料燜煮而成。
抓飯是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家常便飯,傳統的抓飯確實是用手抓著吃。不過到了現代,大多數人已經沒有了這個習慣,但抓飯的名聲依舊響噹噹。
在新疆吃抓飯那純粹碰運氣了,雖然都放大米、羊肉、羊油、胡蘿蔔、洋蔥,但幾乎每家味道都不一樣。
相比一大塊抓肉配飯,那种放了很多羊油的碎肉抓飯或放了醬油的黑色抓飯,味道更獨特哦,要想吃到獨特的風乾肉抓飯,挑人多的準是老店不會錯了。
阿勒泰生長著眾多的冷水性魚類,體格大肌肉厚,所含的蛋白質、脂肪高,加上沒有人工添加飼料,所以肉質鮮美、烹飪出來的湯湯水水更是別具風味。去阿勒泰旅遊品嘗魚宴是一個重要的飲食內容。
阿勒泰的冷水魚又叫狗魚,在布爾津長堤夜市有很多烤魚店,狗魚價格不算便宜,要和老闆講價,一條大的約180元。
烤魚適合配上當地特色飲品卡瓦斯,卡瓦斯屬於當地的土炮啤酒,帶點酸味,值得品嘗!
喀什【百年老茶館】的缸子肉,阿克蘇的罐子肉,都是大鍋燉羊肉的袖珍版。帶骨的羊羔肉、同新疆黃蘿蔔、豆子,一起放入大口的搪瓷杯,放在炭爐上烤,燉爛後撒上一點鹽即開吃。再配上一個窩窩饢,一頓飯就解決了。
新疆人酷愛鴿子,老城的屋頂都會有鴿子棚。巴扎天的時候會有專門的鴿子集市,水洩不通的市場裡全是本地人,拎著各種品類、被關在籠子裡、布袋裡、或直接揣懷裡兜售的鴿子。
新疆的肉鴿子是吃高粱飛藍天長大,文火熬出來的鴿子湯鮮美味濃,鴿子肉酥爛入味。烤鴿子野味十足,口感鮮嫩,肉質細膩。
南疆喀什的色滿路,整條街都是專門吃鴿子的店,沒有菜單,固定的幾個菜:整隻鴿子、鴿湯、鴿湯麵、鴿湯泡饢,輔料鷹嘴豆,是品嘗鴿肉一定要去的地方。
製作羊腸子時,將羊肝、心和少量腸油切成小粒,加適量胡椒粉、孜然粉、精鹽與洗淨的大米拌和均勻作餡,填入羊腸內。和內地製作灌腸類似,只是餡料不同。
面肺子是將白面洗出麵筋,待面水澄清後,潷去大量清水,留少量清水攪動成麵漿,再取小肚套在肺氣管上,用線縫接,然後把麵漿逐勺舀出倒入小肚,擠壓入肺葉。再將以少許精鹽、清油、孜然粉、辣椒粉調好的水汁用上述辦法擠壓入肺葉。然後去小肚,用繩紮緊氣管封口。
米腸子、面肺子、洗淨的羊肚和卷有少許辣椒粉用繩扎的麵筋入鍋煮,煮時還須在腸子中的大米半熟時,用釺子遍扎腸壁,使之放氣放水,以防腸壁脹破。
熟後取出,稍涼切片,混合食用。
新疆的酸奶分量十分充足,撒上白糖、蜂蜜、花生碎、葡萄乾等乾果伴著一起吃,營養又開胃。
還有
烤饢
烤包子
薄皮包子
拌麵
羊雜湯
牛筋面
切糕
手工冰激凌
石榴汁
......
為了這些美食
也定要去一次新疆
點擊文末「了解更多」連結,六月一起出發自駕去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