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臘月十七,還有10多天就是春節了。雖然是寒冬季節,氣溫還不那麼冷。小編來到一家菜場,水產攤位還真不少,吆喝聲不絕於耳,人流攢動。
「黃鱔,野生的黃鱔,賣黃鱔啊……」看看這黃鱔,養得比較肥碩,一條有三四兩。這裡位於古城泰州的暮春街,當地人叫黃鱔為長魚,顧名思義,比較長的魚。黃鱔肉為席上佳餚,可以清蒸黃鱔、紅燒鱔段、石鍋黃鱔、大椒炒鱔魚,都是上等農家美食。
在這條街上,有很多人賣黃鱔。這位大嫂夏秋賣黃鱔,冬天一條也不賣。您看,她改行賣起了鹹生薑。鹹生薑是一種小吃,銷量有限,不怎麼賺錢,那大嫂有錢不賺為啥?
大嫂叫蔣秋平,老家在裡下河地區的農村,她敢於吃苦,誠信做人。去年5月1日,小編的「俊圖」曾報導《劃黃鱔3秒一條,一天百斤賣光光,原是教師辭職不後悔》。蔣大嫂平時一天銷量在100斤左右,靠的是回頭客。用她的話說:實實在在做事,坦坦蕩蕩做人。
「我賣的就是野生黃鱔,而冬天黃鱔冬眠,不好抓,上市量太少太少,講的是誠信,不能賣假貨,這是做人的底線。」蔣大嫂說,野生的黃鱔比較瘦,頭尖尖的,尾巴也比較長。不為錢為的是誠信,沒有野生的就不賣,再多的錢也不賺,千萬不能用養殖的代替。正常,冬天不賣黃鱔,有3個多月時間。不過,春節快到了,一些回頭客非要來預定,要的是真貨。還好,大嫂提前做好準備,但價格是一般攤位的雙倍。
「做生意誠信第一。價格80到100元一斤,只有100斤的量,要連夜加工,劃好鱔絲,在臘月二十八出貨,現在已基本上訂購好了。」 蔣大嫂說,這是專門跟一位農民老大哥說好的,秋天他將野生黃鱔收購好,然後放在魚池裡越冬,春節前撈上來處理,但是損耗率大,難怪價格高呀。泉水 攝 關注「俊圖」,分享精彩故事!原創作品,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