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賣黃鱔,冬天一條也不賣,大嫂有錢不賺為啥

2020-12-26 俊圖

今天是農曆臘月十七,還有10多天就是春節了。雖然是寒冬季節,氣溫還不那麼冷。小編來到一家菜場,水產攤位還真不少,吆喝聲不絕於耳,人流攢動。

「黃鱔,野生的黃鱔,賣黃鱔啊……」看看這黃鱔,養得比較肥碩,一條有三四兩。這裡位於古城泰州的暮春街,當地人叫黃鱔為長魚,顧名思義,比較長的魚。黃鱔肉為席上佳餚,可以清蒸黃鱔、紅燒鱔段、石鍋黃鱔、大椒炒鱔魚,都是上等農家美食。

在這條街上,有很多人賣黃鱔。這位大嫂夏秋賣黃鱔,冬天一條也不賣。您看,她改行賣起了鹹生薑。鹹生薑是一種小吃,銷量有限,不怎麼賺錢,那大嫂有錢不賺為啥?

大嫂叫蔣秋平,老家在裡下河地區的農村,她敢於吃苦,誠信做人。去年5月1日,小編的「俊圖」曾報導《劃黃鱔3秒一條,一天百斤賣光光,原是教師辭職不後悔》。蔣大嫂平時一天銷量在100斤左右,靠的是回頭客。用她的話說:實實在在做事,坦坦蕩蕩做人。

「我賣的就是野生黃鱔,而冬天黃鱔冬眠,不好抓,上市量太少太少,講的是誠信,不能賣假貨,這是做人的底線。」蔣大嫂說,野生的黃鱔比較瘦,頭尖尖的,尾巴也比較長。不為錢為的是誠信,沒有野生的就不賣,再多的錢也不賺,千萬不能用養殖的代替。正常,冬天不賣黃鱔,有3個多月時間。不過,春節快到了,一些回頭客非要來預定,要的是真貨。還好,大嫂提前做好準備,但價格是一般攤位的雙倍。

「做生意誠信第一。價格80到100元一斤,只有100斤的量,要連夜加工,劃好鱔絲,在臘月二十八出貨,現在已基本上訂購好了。」 蔣大嫂說,這是專門跟一位農民老大哥說好的,秋天他將野生黃鱔收購好,然後放在魚池裡越冬,春節前撈上來處理,但是損耗率大,難怪價格高呀。泉水 攝 關注「俊圖」,分享精彩故事!原創作品,請勿搬運!

相關焦點

  • 冬天的黃鱔,80元一斤,要不是「四看」鑑別法,差點上當
    平時喜歡吃魚,每天餐桌上都少不了魚。有空喜歡逛逛魚市,看有沒有喜歡的品種。今天上午,小編正巧經過農村的一個小村莊,路邊有不少賣魚的,大概有10多個攤位,出售的淡水魚,品種有10多種。俗話說,冬吃黃鱔夏吃參。這裡的攤位,有賣黃鱔的,個頭還不小,大的有四五兩一條。在寒冷的冬天,這種規格的黃鱔也就不小了。黃鱔,又叫鱔魚,其肉嫩味鮮,營養價值高,是農家美食。
  • 冬天甘蔗這麼好賣,為啥很多水果店不賣?店老闆道出其中「心酸」
    冬天甘蔗這麼好賣,為啥很多水果店不賣?店老闆道出其中「心酸」!水果是我們生活中必吃的一種食物,夏天秋天的時候會發現水果的種類非常的多,但是在冬天的時候十年性水果就很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是就是甘蔗。大家都知道。
  • 為啥街邊滷牛肉賣得比鮮牛肉還便宜?老闆不小心說漏嘴,套路真深
    這些是廚藝比較好之人的做法,像我這種廚藝不好,就會選擇去菜市場門口賣滷牛肉,我發現滷牛肉的價格一斤40元,有時候38元,比新鮮的牛肉還便宜,這是為啥呢?這好像有點不對勁呀,滷牛肉不是新鮮牛肉滷的嗎?那它是什麼肉做的?我跟滷牛肉老闆聊了一會,老闆說:山人自有妙計,如果滷牛肉比新鮮牛肉更貴,那誰來購買?
  • 黃鱔的商機有多大
    &nbsp  在鄱陽湖周邊,當地的農民都會抓野生黃鱔拿到市場上賣,然而到了十二月份由於冬季黃鱔有冬眠的習性,在這個季節想要抓黃鱔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nbsp  餘長進:「黃鱔鑽大泥巴裡的,你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要慢慢找,這個邊上要仔細的看了。」
  • 8元1斤的彩色蘿蔔在城裡賣得很火,可農村大媽卻後悔了,這是為啥
    導語:8元1斤的彩色蘿蔔在城裡賣得很火,可農村大媽卻後悔了,這是為啥現在在農村裡,很多人都會在自己家的地裡種一些菜,一方而是為了自己家人吃著放心,另一方面是也可以拿去賣些錢,為家裡補貼點家用,但是有時候只種一樣的東西,大家也會覺得沒有新鮮感,
  • 湖北仙桃黃鱔網箱養殖業的又一個春天
    從去年臘月二十八到今天,強農日均銷售黃鱔五六十萬斤,正月初六放出了天量,銷量超過200萬斤,一條條鮮活的黃鱔「拱」上了江浙滬千家萬戶的餐桌,單價突破50元。  江浙滬是黃鱔銷售的集散地。邵自迪在這裡連續闖蕩30多年,人稱「黃鱔銷售王」。「老邵的貨櫃車一天不來,市場價格就波動。」  「沒有話語權,哪來定價權?」
  • 江蘇揚州花鳥市場有人賣金蟒 可能是「整容」黃鱔
    「一條條金黃色的,非常好看。」張惠說,賣寵蟒的商販說,這些都是從東南亞批發來的年幼蟒蛇,長大了可長達4米,比碗口還要粗。  「那個商販說,在廣東一帶,都不流行養狗了,流行養黃金蟒。」張惠說,如小蛇一般的金黃小蟒,非常惹人喜愛,但幼蟒都售價上千元,看的多,沒人買。
  • 村裡來了老人賣黃鱔,不久黃鱔落地化泉水救全村,老人卻消失了
    一天,老漁翁拿了一滿簍黃鱔,大小長短都有,一條條鑽上翻下,很惹眼,乍一看去,全像些鑽雲穿霧的小龍一樣。說來奇怪,這天,他一反常規,不去趕街,而是去走村串寨。他從家裡出發,一路上,走過一村又一村,穿過一寨又一寨。
  • 搬遷牧民天天有錢賺
    每當有人問也力卡提·特留別爾德現在的日子這麼好,為啥不買輛汽車,也力卡提都會這麼回答。12月9日,在裕民縣江格斯鄉阿克鐵克切村,村民也力卡提·特留別爾德騎著摩託車拉著牛奶去縣城銷售。 12月9日,在裕民縣江格斯鄉阿克鐵克切村,也力卡提·特留別爾德和妻子搬運飼草料。
  • 黃鱔一天一個價,養殖戶閉著眼都能掙大錢,批發商天天賣斷貨!
    提早賣魚的養殖戶懊悔不已,手頭還有魚的養殖戶,多等一天就能多賣不少錢,這陣子黃鱔價格上漲在幾個產區並不都是同步的,有的地方漲的快點,有的地方漲的慢點,但從這幾天的情況來看,基本上都漲到差不多的水平了。在常規魚全面萎靡、特種魚弱勢穩定的情況下,今年黃鱔的表現超出很多人的意外,對於黃鱔的強勢,別的品種養殖戶看在眼裡,也紅在眼裡,已經有人蠢蠢欲動明年想養黃鱔了。
  • 泰國街頭另類「烤魚」,每天只賣一條就賺了,國內也有但不允許吃
    泰國街頭另類「烤魚」,每天只賣一條就賺了,國內也有但不允許吃!,聽說這種烤魚一天只賣一條,老闆就賺大了,那麼在泰國的街頭能夠明目張胆的吃這種烤魚,其實這種魚在國內也有,可是是不允許大家吃的,就算是允許的話也沒有人敢去吃。
  • 農村大嫂種了一盆寶貝綠植,冬天怕凍藏在土窯中,說拿一萬元就賣
    經聊天得知,大嫂姓申,叫賽賽,今年63歲,這個院子就是她出生的地方。「這是我家的老院子,我也不知道是哪一年在這地方起蓋的,反正我們幾代人就是在這裡生活。」申大嫂說,她長大成年後,父母給她招了個女婿,丈夫進門也將姓氏改成了「申」,夫妻倆共同持家、生兒育女並侍奉父母雙親,「父母去世後,這個院子就留給了我們。」
  • 冬天的甘蔗那麼受歡迎,為啥水果店很少賣?店主無奈說出實情!
    ,在冬天裡也會死很受歡迎的,大家也願意買一些回家嘗一嘗,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雖然大家都願意買甘蔗,但是賣甘蔗的地方卻是比較少的,尤其是水果店裡很少見到甘蔗的身影,一般都是流動的攤子上更加常見,這是為啥呢?
  • 農村賣不掉的落級桃子,用鹽醃製6個月賣高價,看做成啥美食
    清明節,攝影師返鄉回農村,在山西晉南一條國道邊看到一群婦女坐在樹林邊幹著活,遠遠望去水泥地面上堆放著像是一種水果,初春的季節,哪裡來的大量水果,這讓攝影師覺得很好奇,就想一看究竟。長焦鏡頭拉近看到了地面上的水果原來是桃子,仔細看了看發現桃子不像是剛剛採摘下來的,像是儲藏過的,顏色看上去還是比較好,讓人垂涎欲滴。走近這群農村大姐大嫂跟前,攝影師向她們提出疑問,她們似乎對攝影師的問題不太願意回答,只是低頭幹活,看到桃子在她們手中一個一個被剝離掉了桃核,攝影師似乎明白了可能要加工食品吧,攝影師厚著臉皮再三追問,她們才撂出一句話「加工桃脯」。
  • 農村人在立秋後捉到黃鱔為啥會放掉不吃?老農:黃鱔血是熱滴!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冬吃一隻參,夏吃一條鱔」,意思是說冬天的時候,要吃人參補身體,那麼夏天的時候就要吃黃鱔補身體。這是因為黃鱔主要有強筋健骨的作用,夏天的時候人飲食不振,容易出現營養攝入不足的情況,因此吃黃鱔對身體好基本上在咱們農村人都知道。
  • 高材女遇車禍成農女,被大嫂賣到山村,她釀酒賣美食過活!種田文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文文推小說,今天文文給大家帶來的是4本種田文,高材女遇車禍成農女,被大嫂賣到山村,她釀酒賣美食過活!姐妹兩又去賣豬肉的地方。要說豬內臟沒人要,那是假的,只是賣的便宜些。肥肉比瘦肉貴,骨頭倒是便宜。舒薪思來想去,買了一百文的骨肉,纏著賣豬肉的送了一個豬肺。又去買了一斤糖,用去了二十文。想到家裡別人送的麵粉、粗糧還有一些就沒買。
  • 人稱「水中人參」,長相似黃鱔卻更珍貴,一斤可賣500元
    黃鱔很多農村娃都不陌生,畢竟它的食用口感比較高,吃起來美味可口,營養成分高,吃多了會流鼻血,因市場的經濟價值高,一斤可賣30-50元,不少農村人都會去捕捉,這樣就可以賣出不錯的收入,有經驗的一天賺300元很是正常。
  • 3元一隻,現裹現賣,為啥鮮肉粽子不夠賣
    這些粽子,都是現場裹,現場煮,現場賣,特別的新鮮,不像超市裡賣的冷凍粽子,難怪生意這麼好!在這些粽子中,為啥鮮肉粽子銷量最大,不夠賣?因為鮮肉粽子葷素搭配,肥而不膩,肉嫩鮮香,其性價比高,喜歡吃的人比較多。鮮肉粽子是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端午節節日食品,馳名於江蘇、浙江、廣東、上海3省1市。雖然離端午節還有1個多月,但粽子已提前上市。
  • 廣東妹子做了頓黃鱔飯 男朋友嚇得不敢吃
    今年冬天,廣東多地發布寒冷預警,體感一度冷過北京。粵食紀編輯身邊就有一位敢吃會吃的妹紙,她會做一種特別暖身的動物飯——黃鱔飯,吃了之後「天冷人不冷」,冬天吃最合適不過了。據粵食記編輯了解,做黃鱔飯,一般會把處理乾淨的黃鱔切成一段段,帶血放進鍋和米飯一起燜。這次,小華從賣黃鱔的檔主處get到了一個燜飯的「懶人方法」。「既能完整保存黃鱔的血,還可以輕易把魚骨處理掉,還有一點就是不用見血!」小華說。到家後,小華馬上按照檔主教的方法用薑絲、鹽和油處理起黃鱔來。
  • 方便米飯為啥在中國賣不掉,和方便麵相比差在哪?
    方便米飯,在其他國家銷量還不錯,然而到了中國就吃了閉門羹,壓根賣不掉。那為啥方便米飯沒能像方便麵一樣在中國大火呢?首先,中國是糧食大國,糧食比想像中要便宜的多,一般飯店裡的米飯頂多1-2塊一碗,而方便米飯的定價使得這種產品在大多數國人眼中性價比太低(一份大約13元以上),夠買好幾桶方便麵了,另外在味道上也沒啥出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