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無論是從電視上還是從書上都可以看到,歷史上有多少人為了爭奪皇位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甚至不惜兄弟手足相殘。可是當皇帝真的很爽嗎?我們從一些流傳下來的文字記載了解一下清朝皇帝的生活起居。
先說吃這方面,皇帝的飲食都是由御膳房提供的,而御膳房又分為內膳和外膳。皇帝吃的菜品都是由外膳事先準備好,然後用食盒送到內膳房。到皇帝吃飯的點了,再由內膳房的太監加熱以後送到皇帝的餐桌上,這流程頗有點現在飛機餐的做法,由於多次加熱讓菜品偏幹且口味大打折扣。不僅如此,御膳房準備的菜也力求中庸,不鹹不淡,菜式和做法也長期不變,這樣的飯菜的口味恐怕連現在的飛機餐都不如吧。偶爾運氣好的時候,皇帝能碰倒一兩樣喜歡的菜,可是剛吃上兩口,旁邊的太監就會立刻喊到「撤」,於是這道菜也就被撤了下去,剩下乾瞪眼的皇帝。原來這也是流傳下來的一道祖制,據說這樣做是為了不讓外人知道皇帝的口味,防止別人在菜裡面下毒。
幼年的皇帝其實更慘,按照太醫的囑咐就要「節食避風」,生怕小皇帝因飽食至疾。像光緒皇帝年幼時,就常常餓得跑到太監房裡翻吃的。而溥儀幼時在宮裡也被限食,經常吃不飽,有一次偷偷跑進御膳房大吃一頓,結果被當值的太監發現了,竟活生生的把食物從溥儀的嘴裡摳出來。
再說起居,如今的白領早上七點鐘起床就成天抱怨辛苦。可是你們知不知道,清朝的皇帝早上3點就得起床。洗漱完畢,吃過早點後,就要去太后宮裡給太后請安,然後回來批改奏章。等到早上5-6點的樣子,就要去上朝接見群臣了,一年下來,幾乎天天如此,因為這是祖制。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的皇帝還是很勤政的。
至於很多人羨慕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那些晚清嬪妃們留下來的照片,看了這些照片,我想不少人要呵呵了吧。至於皇后的人選更是由太后和大臣們商議決定,根本不會顧及皇帝的喜好,所以皇帝在這種情況下想遇到自己的真愛,恐怕也是很難了。至於電視劇裡面經常描述的皇帝翻牌子選嬪妃侍寢,很多都沒有說到這樣一段。嬪妃侍寢結束,是要被太監送回到自己的寢宮裡的,這時皇帝也就只能自己一個人睡覺了。
可以說,皇帝的言行舉止和起居生活都必須遵循著嚴格祖制,根本沒有多少個性發揮的空間,也沒有人在乎他的個人情感。不知道大家看了這些,對那個看似高高在上,其實孤家寡人的皇帝有沒有一絲同情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