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2020-12-22 浮生說史

做皇帝聽起來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每天只要批奏摺,看看書,想吃什麼山珍海味都有。那麼在清朝當皇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一個字——累,兩個字——無聊,三個字——不自在。其實在清朝當皇帝是一件很沒有自由的事情。身為帝王,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被人注意著,一言一行都需要幾經斟酌之後再說出來。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清朝皇帝一天都做些什麼呢?

5:00 起床上朝

清朝的皇帝大概十天才上一次朝,如果皇帝比較勤奮的話,上朝的頻率也會高一些。但無論上不上朝,皇帝的起床時間都是固定的,大約在每天早上五點左右。

小太監會把皇帝叫起來,然後穿衣洗漱。整個早起過程,皇帝是不需要親自動手的,真正的實現了「衣來伸手」。

皇帝穿什麼也不都能憑藉著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如果這一天是上朝日,皇帝就需要穿吉服上朝,也就是龍袍。平時的時候皇帝穿常服就可以了。常服比較輕便,對於皇帝來說也比較舒適。

皇帝洗漱完畢之後就需要前往乾清宮去上朝。上朝時間大約有兩個小時。

7:00 早飯時間

上完朝後皇帝也可以吃飯了。皇帝的早飯時間大概在6:00-8:00之間。隨著節氣不同,這個時間可能會向後延遲一些。

皇帝吃什麼呢?清宮對皇帝的膳食種類都是有著明確的規定的,皇帝可以享受最高規格的膳食,每一餐的膳食種類高達48品。其中包括湯品、葷菜、素菜、各式點心甜品等等。

清朝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都是崇尚節儉的皇帝,所以他們日常的膳食種類並沒有這麼多。

當然這麼多菜品,皇帝不一定每一道菜都能夠吃得到。吃不完的飯菜有些賞賜給大臣們了,也有一些品相完好的被太監們倒騰到宮外賣掉了。皇帝只管吃飯,並不關心剩菜剩飯的去處。

9:00 以後,處理政務時間

皇帝也要工作的,吃完早飯休息休息也就可以批奏摺了。當時的辦公效率可沒有現在這麼高,皇帝可以接收到來自天南地北的官員進獻上來的奏摺。

這些奏摺並不都是需要緊急處理的奏摺,有些大臣往往會將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也奏報上來,也有大臣會將地方災情上報給皇帝。

皇帝批閱奏摺也是和大臣們鬥智鬥勇的過程。有一次雍正皇帝收到了河南巡撫發來的奏摺,奏摺中說,河南的蝗災已經撲滅了十之八九。

雍正帝一下子就看出來官員是在瞞報災情,言語犀利的對其作出了批評。皇帝希望大臣們在寫奏摺的時候應該實事求是,這樣才能夠建立起皇帝與臣子之間的信任。

皇帝雖然坐擁天下,但人在紫禁城中,對外面的事情一無所知。他唯一獲取外界情況的渠道也就是奏摺了。

批閱奏摺往往會讓皇帝感到焦頭爛額。沒辦法,為了做一個勤勞的皇帝,再糟糕的奏摺皇帝都要耐心看完。

12:00午膳時間

清朝皇帝一天兩頓飯,早飯在7點左右,午飯在12點或者下午兩點左右。有些人可能要問了,一天吃兩頓飯,那不會餓嗎?

這就是清朝的規定了,皇帝雖然一天只吃兩頓,但是他們也可以在其它的時間吃點心之類的果腹。皇帝應該不太會餓到自己的。

皇帝用膳沒有固定的地點,一般皇帝在哪,就可以將膳食擺在哪裡。

自由活動時間

吃完飯之後,皇帝又可以休息了。偌大的紫禁城,房間那麼多,皇帝在哪裡午休都是可以的。

睡醒之後呢,皇帝可以選擇繼續處理政務。或者也可以讀讀書,欣賞一下古玩字畫、聽聽戲曲。清宮廷沒有什麼大型娛樂活動。

20:00,21:00 睡覺

差不多在晚八點左右,皇帝就可以睡覺了。古代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睡得早可以度過無聊時間。

皇帝在睡覺之前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翻牌子。內務府的太監會呈上一個託盤,託盤裡放滿了寫滿嬪妃名字的牌子,也叫綠頭牌。

皇帝今晚想見哪個妃子,就翻對應的牌子。太監會將侍寢的消息傳遞下去,通知那個妃子做好侍寢準備。

妃子侍寢前需要香湯沐浴,沐浴完畢,會由「馱妃太監」用披風裹著,抱往皇帝的寢宮。為避免皇帝有生命危險,所以妃子們都是身無長物進入皇帝寢宮的。和電視上描述的畫面所差無幾。

皇帝再喜歡一個妃子也不能夠縱慾,太監們會一直等在皇帝寢宮外面,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就高呼一聲「時間到了」。這個時候妃子再被送往寢殿周圍的房間休息。

這就是清朝皇帝的一天,簡單又無聊的一天。身為皇帝沒什麼樂趣,每天政務煩身,沒什麼娛樂活動,吃飯睡覺也都在別人的監督之下。

皇帝的活動範圍也就是在紫禁城之內,抬頭望見的也是那一方小小的天空。當皇帝真是太可憐了,我還是選擇做普通人吧。

資料來源:《清宮檔案揭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原來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是這樣安排的,真讓人驚訝!
    原來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是這樣安排的,真讓人驚訝!想不到皇帝每天的生活這麼規律,時間安排的井然有序,真讓人意外!趕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早上七點到九點半是皇帝吃早飯的時間。皇帝吃飯稱「傳膳」、「進膳」或「用膳」。清代皇室沿襲東北滿族的飲食習慣,一天早晚兩次正餐,就是早膳和晚膳。早膳在上午八九點時進行,晚膳在下午一點到兩點進行,夏秋兩季則要早一個小時。兩次正餐後,各加一頓小吃。如果臨時需要吃什麼,就隨時傳人送過來。
  • 古代皇帝一天都幹啥?看完再也不想當皇帝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幻想:有朝一日穿越成皇,寵盡後宮三千,大閱江河湖海,真正實現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美好生活。但事實上,哪怕身為九五至尊,想要為所欲為依然是難如登天。且不說朝中權臣不答應,那些不時在邊關騷擾的外族同樣不會讓你過上為所欲為的好日子。
  • 當皇帝很爽嗎?看看清朝皇帝飲食起居就知道了
    大家無論是從電視上還是從書上都可以看到,歷史上有多少人為了爭奪皇位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甚至不惜兄弟手足相殘。可是當皇帝真的很爽嗎?我們從一些流傳下來的文字記載了解一下清朝皇帝的生活起居。到皇帝吃飯的點了,再由內膳房的太監加熱以後送到皇帝的餐桌上,這流程頗有點現在飛機餐的做法,由於多次加熱讓菜品偏幹且口味大打折扣。不僅如此,御膳房準備的菜也力求中庸,不鹹不淡,菜式和做法也長期不變,這樣的飯菜的口味恐怕連現在的飛機餐都不如吧。偶爾運氣好的時候,皇帝能碰倒一兩樣喜歡的菜,可是剛吃上兩口,旁邊的太監就會立刻喊到「撤」,於是這道菜也就被撤了下去,剩下乾瞪眼的皇帝。
  • 做皇帝真的很幸福嗎?帶你來體驗古代皇帝的一天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很多人受了一些電視劇和電影的影響,認為做皇帝其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確實是如此,因為做皇上不僅可以體驗至高無上的權利,還可以擁有這麼多的漂亮女人,這就是很多男人畢生都在追求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在很多時候,事情往往卻並不是如此的順利,做皇帝也是一樣,他仍然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和苦衷。
  • 清朝這位不是皇帝而勝似皇帝的人,做了件比皇帝還厲害的事情
    清朝這位不是皇帝而勝似皇帝的人,做了件比皇帝還厲害的事情 遷都北京後,順治帝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在待遇上高於其他諸王。當然順治還小,是多爾袞以皇帝的名義自封的。成為攝政王后上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把豪格給辦了。你小子不是要和我爭皇帝麼,那我讓你王爺也當不成。
  • 清朝皇帝每天只吃兩頓飯?那麼,晚上的時候皇帝餓了怎麼辦?
    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我們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它已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在看到自己喜歡吃的美食的時候,多數都會忍不住的想要多吃幾口。那麼,你一定很好奇在中國古代,皇帝遇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的時候,會怎樣做呢?會像我們這樣一直念念不忘嗎?會多吃幾口這道菜嗎?
  • 為什麼清朝皇宮一天只吃兩頓飯,皇帝妃嬪都不會餓嗎?
    為什麼清朝皇宮一天只吃兩頓飯,皇帝妃嬪都不會餓嗎?首先要說的是,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確是只吃兩頓飯的!晁錯曾經在給漢文帝的上書中說道:「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可見,在漢代中原地區的民眾一天的確是吃兩頓飯的!
  • 學生黨別再抱怨學習苦了,看看清朝皇帝作息時間表,頓覺渾身輕鬆
    人人都想做皇帝,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皇帝究竟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很多人都以為皇帝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喝玩樂,至於處理政務這樣的繁瑣事完全可以交給大臣,但是這只是昏君的做法。如果想要青史留名,在位期間幹出點兒政績來,除了能力超群之外,還要下苦功夫。
  • 為什麼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
    嘉慶皇帝的悲劇程度要看怎麼說了,要是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嘉慶皇帝的處境肯定是最悲劇的皇帝,可要是比起他之後的幾位皇帝,嘉慶皇帝處境是最不錯的,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呢?不過對當時的嘉慶皇帝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除了年號從乾隆改為嘉慶以外,其他的沒有任何的改變,乾隆皇帝依然居住在養心殿內,依然把持著朝政大權,甚至在外國使節來訪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說出朝政大權依然歸他的話,這個時候嘉慶皇帝也在身邊,嘉慶皇帝表面上陪著笑,心裡一定是悲傷的,此時嘉慶皇帝的心裡也一定在想,我這個皇帝沒有任何的權利,當著還有意思嗎?
  • 清朝,皇子與大臣有機會給皇帝戴綠帽子嗎?
    為此,在清朝被推翻以後,有好事的文人,針對清朝的血統問題,編造了一系列的傳說(堪稱當代辮子戲的鼻祖),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乾隆是海寧陳家的孩子,清朝在雍正之後就已經等同滅亡了,乾隆以後,清朝皇帝血統都是漢人;慈禧太后是漢人的孩子,被葉赫那拉家族冒認為養女送入宮中……此外,近年來,很多清朝題材的影視中,有過皇族子弟或者大臣給皇帝戴綠帽子的細節
  • 大年三十皇帝都在吃什麼?看完之後,怪不得人人都想當皇帝
    從古至今,逢年過年,吃好喝好都是中國人民的一致選擇,在「吃」中,最講究的莫過於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飯了,老百姓如此,當皇帝的也不例外,都說皇家生活奢侈,那麼皇帝的年夜飯吃的都是些什麼呢?晚宴常會設在保和殿或者乾清宮,皇帝一人一桌,桌子是特製的「金龍大宴桌」,鋪上黃金繡的桌圍子,大宴桌後設有一長几,在後就是皇帝的寶座,吃飯時,菜品都放在大宴桌上,皇帝想吃什麼,再由人將菜品取到長几上。
  • 清朝在紫禁城裡,皇帝、后妃們都吃什麼?
    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後,還宴請群臣吃了一道「珍珠翡翠白玉湯」,這是一道什麼樣的菜,其實就是他做乞丐的時候嘗過的一些殘羹剩飯。從乞丐到皇帝,中國跨越了天差地別的階級,但是唯獨還能夠在吃的方式上一樣看重和講究。
  • 清朝皇帝如何度過一天?早上4點鐘就要起床,一天只吃兩頓飯!
    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的皇帝都沒有比清朝的皇帝更辛苦的,由於嚴格遵守法家的傳統習俗,這使得清朝皇帝過著嚴格控制的宮廷生活,其自由空間遠遠少於普通人。另外,清朝皇帝過得比較辛苦,還有一個原因是清代的大多數行政機構都是繼承自明朝,皇帝就是一個獨裁者,所有國家事務都是自己做決定,各種機構只有協助職責,沒有決策權。
  • 清朝皇帝順序和各個皇帝的詳細簡介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享國268年。在這268年裡,從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先後有十二位帝王統治這個泱泱大國,小編認為,無論是哪一位皇帝,都有他的歷史使命,哪怕是溥儀,也有他註定的使命。
  • 清朝皇帝為啥一天只吃兩頓飯?其實是有原因的
    其實對於歷朝歷代,我們可能對於清朝的歷史會更加了解一些,清朝一共出現了十二個皇帝,每一位皇帝都各有自己的能力,但是,每一位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定,那就是在皇宮中一天只吃兩頓飯,不論是皇帝還是皇妃,都一樣。
  • 歷朝歷代的皇帝,每天都在吃什麼?
    民以食為天,吃飯乃是人生第一件大事,皇帝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老百姓吃的飯叫飯,完全靠自己掙錢去買去做,沒有錢什麼也吃不到,有了錢有的東西也吃不到。皇帝吃的飯叫御膳,而且是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集天下美食供他一個享用,可謂是「山珍海味不厭其多,玉液瓊漿不厭其豪」。
  • 清朝歷代皇帝順序列表(上)每個皇帝都有秘聞
    一共經歷的皇帝有12個,不敢說每一個皇帝都文治武功,但相比其他王朝,清朝的皇帝算是比較悲催的。其他封建王朝,到最後的幾個朝代都是各種無能,各種享受,最後江山斷送也屬正常。反觀大清朝,不管是誰,都沒有太多的淫靡奢侈,尤其是最後的光緒皇帝(溥儀三歲登基,沒有可比性),也兢兢業業,勤勉持家,可惜清朝大勢已去,加上外國列強入侵,國內戰爭頻發,慈禧太后又把持朝政,想要有一番建樹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 來,皇帝賞你金瓜子!「金瓜子」代表什麼?能讓清朝妃子愛不釋手
    「來,朕賞你金瓜子!」其實當時蘇培盛也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雖然瓜子是金子做的,但是跟一錠金元寶比起來,也算不得什麼,為什麼他會如此驚訝?
  • 清朝有過好多好的皇帝,乾隆帝算不算是個好皇帝呢,為什麼?
    再有,好皇帝怎麼定義,從大規模減免百姓賦稅的次數上看,有沒有能超過乾隆的?其實說實話,在皇帝這個行業裡,他算相當好的了。在任期間開疆擴土,安撫百姓,發展經濟,沒有出現大的叛亂。咱不能開上帝視角,他是皇帝不是總統啊。這放到任何一個朝代裡都算相當優秀的,除了清朝,因為在同時期的西方,已經出現了首相,議會,總統。在他統治的最後兩年,拿破崙已經初露鋒芒了。
  • 清朝過年皇帝要換幾套衣服?
    今天趣歷史小編給大家帶來清朝服飾的文化和歷史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中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自居,一言一行中都包含著深厚的禮儀基礎。就拿新年來說,這可是一年之中慶典最多的時候,對於皇帝而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