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三個神秘水怪,長得像牛的怪魚,叫聲不可思議

2020-12-17 符號帝國

各位小主大家好,我是希夷你姨,一個沉迷於神話傳說不能自拔的大叔。

魚我們都見過,那種長得像條形或者菱形,身上有鱗甲,頭部是三角形的水生動物;牛我們也見過,耕牛生活在陸地上,水牛生活在水中,但是牛絕對不會長出鱗甲來,也不能永遠生活在水中。

豬叫聲大家也都聽過,聲音很洪亮,也很刺耳,絕對不是水中的魚類所能發出的。但是在上古時期,有三種奇異的怪獸,它們集合了這三種動物身上的特徵,外形上長得像魚,魚身牛頭,能發出豬叫聲。

文/希夷

符號帝國獨家原創

住在山陵上的牛魚

遠古時代的袛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上有很多水潭,並且隨時都可能溶解變形,所有的草木都被石頭包裹起來了,看不見一絲綠色。有一種上古怪獸,它的樣子長得像魚,有魚的尾巴,身上有鱗甲,但是卻長著一顆耕牛的頭顱,發出的聲音也跟黃牛無異。

它的名字叫做(音奎),長著蛇類一樣的尾巴,背上有一對能飛的翅膀,羽毛長在脅下。鯥還是有冬眠習慣的動物,到了冬天就像是死了一樣,沉沉睡去,只有到了夏天,才會再次甦醒。據說吃了它身上的肉,就可以防止水中症狀。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杻陽山再往東走一百五十公裡,就是袛山。這座山上有很多水,但是沒有草木。有一種上古怪魚生活在這裡,它們長得像牛,居住在山坡上。長著蛇一樣的尾巴,翅膀長在脅下。叫聲如同耕牛,它的名字叫做鯥。

每年到了冬天,鯥就像是死了一樣,移動不懂,到了夏天才會活過來。

長得像牛的天神,兩首馬尾八隻腳,生活在水中

水不在深,有神則靈。有靈氣的河裡,都會有水神。據說古代的槐江山山谷中,一條河從這裡發源,河的名字叫做淫水,清澈見底,洛洛有聲。水中有一個長得像牛的天神,他有兩個頭八隻腳,身後長著馬一樣的尾巴。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向西行進一百六十公裡,就是槐江山。淫水從山谷中發源,河中有一個天神,外相長得很像牛,但是卻生著兩顆頭八隻腳,尾巴像馬尾。他的聲音就像是在彈琴,只要一出現,當地的城鎮就會發生戰爭。

我們印象裡的天神,都是仙風道骨,鶴髮童顏,可是這位的造型也太個性了。牛頭魚身,長著八條大長腿,叫聲還像琴聲。平時沒事的時候,想必他自己一個人就能站成一支舞蹈隊,八條腿跳著舞,口中演湊相合,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牛頭魚身,叫聲如豬的水中怪獸

上古時期的東山首山,谷中流出一條河來,河中有一種怪物,長得像短弧,牛頭魚身,能發出豬叫聲。我們常說笑出豬叫聲,在這位這兒很輕鬆就實現了。

《山海經·東山經》記載,東山之首山,名為樕朱山,山下有食水,食水最終向東北方向流去,水中有很多鱅鱅之魚。這是一種長得像耕牛的水怪,牛頭魚尾巴,叫聲如同豬叫。

也有人說,鱅鱅魚長得像虎蛟,身上有虎紋,長著魚身子,頭上有牛角,叫聲如豬。一個怪物身上有這麼多動物的特點,簡直是絕了。

相關焦點

  • 在上古時代,沒幾支翅膀都不能在《山海經》裡叫魚了
    鯥鯥《山海經.南山經》 記載:在柢山上生活著一種似牛非牛的怪魚,名為鯥,怪異的是它不在水中待著而是棲息在山坡,它有著蛇一樣的長尾並肋下生翅能在天空飛行滑翔,它的叫聲很像犁牛並且冬天蟄伏夏天活動,相傳吃了他的肉就能讓人不患腫疾,所以莽仔很想問個問題,這到底算魚還是算爬行動物?
  • 上古怪魚長著鳥尾六隻腳,被稱東方神鳥,《山海經》最奇異的水怪
    原文中之跂踵,居然一禽,其與人禍。然亦有反者,如晉學者璞在《山海經圖贊》中稱,青耕與跂踵皆一種鳥,能起至降災減災也,要時能救人命?。故其並稱為東方神鳥。以青耕傳則居東。古六腳怪魚古者,有山與鳥同,蓋以地近,如今之公站點,皆出近之識性作為立名。此山即在鳥跂踵居鄉之近,故山亦曰跂踵山。跂踵山下有澤之水,其中有一怪魚,輒自語曰,長得似狐,有一鳥尾、六足。人皆謂之鮯鮯魚。
  • 山海經裡的怪獸不那麼怪,長著魚的身子卻有鳥一樣的翅膀
    大家都知道在《山海經》有許許多多的"怪獸"的記載,可是那些怪獸真的很"奇"很"怪"嗎?比如《山海經》記載中,在邽山和蒙水的發源第,向南邊流進大海的地方有一種蠃魚,長著魚的身子但是卻有鳥一樣的翅膀,聲音就像鴛鴦鳥的叫聲,傳說他們在哪裡出現就會發生水災。大家看到這個描述是不是會感到很奇怪,有魚長者鳥一樣的翅膀難道還會飛嗎?
  • 山海經中五種六腳怪獸,長得像雞的六腳魚,萬獸之王是只狗?
    比如九頭怪物相柳、九鳳和鬼車;擁有兩條以上翅膀的也很多,像帝江,就有四條翅膀,還有很多會飛的魚,有的甚至有十條翅膀。但在這所有的多腳怪獸中,應該數六腳最為尊貴。《山海經·東山經》記載,向南三百裡,就是栒狀山,山上有一種怪獸,樣子像狗,六隻腳,總是叫著:朕乃 從從,朕乃從從。自古人族中以臂長耳大者為尊,是富貴之相。比如古代小說中描述帝王之相,從來都少不了「大耳垂輪,兩臂過膝」這樣的句子。作為獸王,從從也有一個顯著的標誌,除了六足以外,尾長於身,一丈有餘。
  • 長著牛頭的魚,九隻尾巴的羊、三個腦袋的鳥是多麼神奇!
    《山海經》記載:杻陽山往東三百裡,有一座山名為柢山。在這裡有一種集鳥、獸、魚、蛇四種動物特徵於一體的一種怪魚,名叫鯥(lu陸)。它的體型像牛,叫聲也像牛,長著蛇一般的尾巴和鳥一樣的翅膀,其中翅膀長在兩肋之下。後世有人還說它有著牛蹄一樣的四足。
  • 《山海經》記載了4種猴怪:一種是孫悟空原型,一種竟成為美食
    《山海經》記載了非常多的怪獸,其中長得像猴子的有四種,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既然你進來了,就肯定不知道啦,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山海經》記載的第一種猴怪叫做無支祁,無支祁的形象亦正亦邪,有些地方他是水患的根源,傳說無支祁被大禹制服,鎖在了龜山腳下。但是在有的地方,無支祁卻是孝子的化身。在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中,無支祁則變成了著名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山海經》記載的第二種猴怪叫做長右,長右生活在長右山,這裡沒有什麼花草樹木,只有很多的河流泉水。
  • 《山海經》之 會飛的魚
    傳說:   文鰩,傳說中的魚名,又名燕鰩魚、飛魚。形狀像鯉魚,長有魚的身體,鳥的翅膀,白頭紅嘴,身上有蒼色斑紋,常在夜間飛翔。叫聲像鸞雞,肉的味道酸中帶甜,據說吃了可以治療癲狂,見到它天下豐收,是立毅疊登之兆。
  • 趣聊《山海經》|像牛卻在天上飛的魚和披著長發雌雄同體的貓!?
    又東三百裡,曰柢(dǐ)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qū)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lù),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疾。又東四百裡,曰亶爰(dǎn yuán)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máo),其名曰類,自為牝牡(pìn mǔ),食者不妒。
  • 上古吃貨的食譜 舌尖上的《山海經》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上古奇書《山海經》是一部神秘的九州地理志,也是一部神話傳說的經典著作,其中各種腦洞大開的異獸形象讓人嘖嘖稱奇。《山海經》在描述這些奇珍異獸的時候,始終都離不開「食」這個字。山中還有種鳥,外形像烏鴉,長著三個腦袋、六條尾巴,經常發出像人笑聲一般的聲音,叫做鵸鵌,吃了它的肉,人就不會做噩夢,還可以闢除兇邪之氣。
  • 六角龍魚?人面赤身?《山海經》中的神話生物竟然是真的?
    今天我要講的是一本書——《山海經》中的神秘生物。《山海經》《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 《山海經》之會飛的那條魚
    常成群地在海上飛翔,形態像鯉魚,鳥翼魚身,頭白嘴紅,背部有青色的紋理,它常常夜間飛行。山海經中飛魚可以治療痔瘡,現實中的飛魚可治療婦女難產,將它燒成炭石研成末用溫酒送服一錢,還能治療癲狂症及痔瘡。傳說:文鰩,傳說中的魚名,又名燕鰩魚、飛魚。形狀像鯉魚,長有魚的身體,鳥的翅膀,白頭紅嘴,身上有蒼色斑紋,常在夜間飛翔。叫聲像鸞雞,肉的味道酸中帶甜,據說吃了可以治療癲狂,見到它天下豐收,是立毅疊登之兆。
  • 山海經中預示福禍的魚,雖然給人類帶來了災難,好在他的味道鮮美
    山海經中預示福禍的魚,雖然給人類帶來了災難,好在他的味道鮮美《山海經》是我國上古神話故事的巔峰之作,雖然說《山海經》的原著只有3萬多個字,可是這其中卻記載了469種異獸,還不加上那些山川地理,花鳥魚蟲的知識。有關於魚類的記載,也高達50多種,但是這些魚並不同於我們現在的魚。
  • 《山海經》中神奇的動植物有哪些?青丘除了九尾狐還有什麼?
    昨日,介紹了《山海經》第一卷中《南山經》的古今路線大對比,而在山川河流中孕育著多種多樣的植物、動物和神靈,同時還蘊藏著各種珍貴的礦產。比如青丘山的九尾狐,而青丘山除了九尾狐還有什麼呢?九尾狐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 《山海經》西次四經全圖文怪獸詳解三
    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譯文】: 再往西二百六十裡,是座邽山。山上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長著刺蝟毛,名稱是窮奇,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叫,是能吃人的。【解說】:窮奇是一種食人畏獸。
  • 有「大腳怪」?熱像儀拍到一個移動物體,錄到神秘聲音,暫未確認
    因為科學家在「尼斯湖」中找到了大鰻魚的NDA,也拍攝到大鰻魚的視頻。之所以我們會覺得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大鰻魚看起來像怪物,或許是因為很少人看到,基本上都是口口相傳,最後越傳越誇張,越傳越神秘,最後硬是把大鰻魚變成了傳聞中的「水怪」了。「尼斯湖水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謎團,困擾了我們很多年,最後證實,可能不是什麼怪物。
  • 《山海經》異獸盤點——北山經篇
    今天一起來了解《山海經》中《北山經》中第一篇章裡的異獸。滑魚:生活在滑水中,外形像鱔魚,但是脊背是紅色的,發出的聲音像人在彈奏琴瑟,吃了它的肉能治好人的疣(yóu)病。水馬:也多見於滑水中,外形與普通的馬相似,但前腿上長有花紋,並長著一條牛尾巴,發出的聲音像人的呼喊聲。
  • 山海經,求如山,帶山,長的像雞,一身紅色的羽毛,還有四個頭,居然是魚!
    滑水河中有許多得滑魚,長的和鱔魚差不多,背部卻是紅色的,叫聲像是在彈奏琴瑟,吃了這種魚可以治療贅瘤。 河中還生活著許多的水馬,長的和馬很像,但前腳上有花紋,長的是牛尾,叫聲就像是人在呼喊。 從求如山像北三百裡是帶山,帶山上有許多的玉石,山下有許多的青碧一類的玉石。
  • 沙和尚與妖精九頭蟲的神秘淵源:他們來自於山海經中的九頭魔蛇?
    《西遊記》中的妖精九頭蟲是個讓人過目不忘的形象,在民間文化裡還有《九頭駙馬》的連環畫和折子戲,因為他是碧波潭中萬聖龍王的女婿,萬聖公主的夫君。雖然在小說中他是以偷盜佛寶舍利出名的,其實在民間文學裡,他是以吃人而著稱的,就跟流沙河中的水怪沙和尚一樣,是個食人無數的妖魔。
  • 舌尖上的山海經 抱著這本菜譜 不但好吃 還包治百病
    這是一種長得像鯉魚而且會飛的魚,吃起來味道又酸又甜。(這是糖醋魚?)關鍵是有食療功效,可以治療瘋癲之症。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文鰩魚,而且還是一味中藥,主治難產、胃痛、痔瘡,不過這跟山海經裡的肯定不是同一種了。古人認為它出現就預示著豐收,是種吉祥的魚,所以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就以它為原型創造了福娃貝貝。
  • 這種魚發出像狗一樣的叫聲,當地村民叫它「狗子魚」
    溪流釣越來越被眾多釣友所喜愛,它是一種迷人的釣魚活動,享受山澗溪流 的清淨,又充滿了神秘。生存在溪流裡的魚對水質的要求都很高,所以很多喜歡享受這種純粹的釣法,可以說是其樂無窮,別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