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馬援傳》有這樣一段話:「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用老當益壯一詞來形容司馬懿不可謂不貼切。司馬懿在七十歲的時候,依然對自己的權臣之路念念不忘,於是抓住曹爽帶著皇帝前往高平陵祭祖的機會,帶著兒子和親信率軍關閉了洛陽城門,借用皇太后的旨意罷免了曹爽大將軍的職位。隨後就以曹爽及其黨羽陰謀造反為由,將曹爽及其親信誅殺,此後司馬氏成為了曹魏政權的實際控制者,並在十七年後篡位自立建立了晉朝。那麼不禁要問了,作為史上最能苟的司馬懿,是什麼時候決定篡位自立的呢?
司馬懿出身官宦世家,曾多次受到曹操的徵辟,但是因為瞧不起曹操的出身,不想平白汙了自己的名聲,就一直裝病推脫。直至曹操成為丞相後,司馬懿才被迫為曹操效力。但要說這時的司馬懿就要篡位自立的心思我是不相信的,其中一點就是曹操在徵伐諸侯的過程中,培養了許多有能力的宗室子弟,例如曹仁、曹洪、曹休、曹純、曹真等人,這些人一直是曹操集團軍隊的實際掌控者。
儘管司馬懿心中瞧不起曹操,但是現實情況不允許,只能在曹操麾下勤於職守,廢寢忘食,才讓疑心病很重的曹操放心。從這一點來看,司馬懿的偽裝能力還是非常強大,即使心中老大不樂意了,但表面還是裝出一心奉公的養子。到了曹丕統治時期,司馬懿的日子表面上過得是風風光光,但實際上戰戰兢兢。曹丕此人疑心病比曹操還要嚴重,登基稱帝後就下詔將曹植等人分封在外,派官員嚴加看管,就怕這些兄弟勾結官員圖謀皇位,因此讓司馬懿留守許昌負責供應糧草,實質上把司馬懿趕出了權力的核心—洛陽。
但是曹丕在位六年就去世了,臨死前安排了曹真、曹休、陳群和遠在許昌的司馬懿為輔政大臣,還對太子曹叡說:「在這裡的三位重臣,一定不要懷疑他們。」明明四位輔政大臣,卻讓太子曹叡只信任三位,唯獨把司馬懿排除在外。但是隨著曹真、曹休和陳群三人相繼離世,整個魏國可靠的人才就只剩下司馬懿。因此在魏明帝時期,司馬懿先後擔任徵南將軍、徵北將軍和徵西將軍,尤其是在擔任徵西將軍的時候,駐軍關隴地區擋住了諸葛亮發起的北伐。
司馬懿非常長壽,不僅熬死了五丈原的諸葛亮,還熬死了魏明帝曹叡。魏明帝臨死前將年僅八歲的曹芳託付給曹爽和司馬懿。此時的司馬懿放眼望去,可以說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曹爽作為曹真的後人,屬於那種志大才疏的人,因此在成為輔政大臣後,就迫不及待地安插親信。司馬懿則將他的兩個兒子安插在重要位置,然後迅速稱病在家,坐等曹爽敗壞朝堂的人心。司馬懿的這一步可以說是非常妙,曹爽專權十年以來不僅大臣怨恨,民間的百姓也怨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