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曾任黑旗水軍教頭兼民團總教練的廣東佛山武師黃飛鴻(李連杰)常在寶芝林教人練武,期望藉此自強救國,可是眼見政府苟且偷生洋人橫行霸道,他漸漸領悟到單憑武術不足以使民眾從苦海中脫離,開始努力找尋其它救國出路。梅縣梁寬(元彪)在戲院結識黃飛鴻的戀人十三姨(關之琳)後與黃飛鴻出生種種誤會,終投武夫嚴振東門下與黃飛鴻成為敵手。 嚴振東與洋人聯手鼓吹美國是金山世界,將包括十三姨在內的大批中國婦女騙擄上洋船,梁寬此時幡然醒悟,明白黃飛鴻是友非敵,在他的幫助下,黃飛鴻開始與洋人及其爪牙展開浴血奮戰。
黃飛鴻在片中是理性愛國的典範。他從排斥西洋文化,到認識西洋文化的先進,轉而積極學習西洋文化,在第二部中,他參與了中西醫交流會,不但見識了西方醫學的先進,也向洋人展現了中華醫學的精妙,而在第三部中,他甚至對著弟子梁寬提到學習洋文的重要性,同時他又精通傳統武學與醫術,體現了熱愛傳統文化和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是完全不牴觸的。黃飛鴻的這種理性還體現對待洋人的態度上,他會去教訓欺負中國人的洋人,如第一部中,為了解救被拐賣的婦女,黃飛鴻直接殺進美國在華的租界,與洋人過招纏鬥,同時他也會保護無辜的洋人民眾,如第四部中,紅燈照對洋人教士與教徒大開殺戒時,黃飛鴻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救。
當我們為片中黃飛鴻一個個義舉叫好的時候,更該想想其他人在做什麼,幾億人口的中國,難道只有黃飛鴻等數人是人,其餘都是只圖私利的畜生?曾有人告訴我,能打敗中國的只有中國自己,清末時期的中國與西方的差距並沒有想像中的巨大,只要迎頭趕上,就能像日本一樣成為強國,而我們把太多精力花在內耗上了,就像第五部中,黃飛鴻千辛萬苦剷除了海盜,但政府派來的兩支部隊,又為了衙門的接管權鬥了起來,除了嘆息與搖頭我們還能做什麼?
如今的中國一樣如此,當你打開網絡,可以看到各種破壞團結的言論,其中最多的就是地域攻擊,大到南方與北方的爭鬥,小到同省省會與小城鎮的爭鬥,面對這種狀況,我沒有黃飛鴻的能力去解決和消除糾紛,只能做到管住自己的嘴。除此就是各種極端民族主義,最無聊的就是漢族的對著滿族的破口大罵滿洲狗,這和段天雷、大力王有什麼區別,清朝時期滿漢一家也許還是虛的,如今都已坐實的關係,為什麼還要翻舊帳,不依不饒?學歷史是為了吸取經驗,不是為了給自己找仇恨。
黃飛鴻在片中是理性愛國的典範。他從排斥西洋文化,到認識西洋文化的先進,轉而積極學習西洋文化,在第二部中,他參與了中西醫交流會,不但見識了西方醫學的先進,也向洋人展現了中華醫學的精妙,而在第三部中,他甚至對著弟子梁寬提到學習洋文的重要性,同時他又精通傳統武學與醫術,體現了熱愛傳統文化和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是完全不牴觸的。黃飛鴻的這種理性還體現對待洋人的態度上,他會去教訓欺負中國人的洋人,如第一部中,為了解救被拐賣的婦女,黃飛鴻直接殺進美國在華的租界,與洋人過招纏鬥,同時他也會保護無辜的洋人民眾,如第四部中,紅燈照對洋人教士與教徒大開殺戒時,黃飛鴻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救。
最後再講講這部電影裡面經典的主題曲。一部好的電影,優秀的音樂自然使其增色不少。而顯然本片的主題曲和影片本身一樣深入人心。在華語樂壇,所謂俠義精神最好的代表作莫過於「男兒當自強」和「滄海一聲笑」這兩首極具中國古典韻味的歌曲,前者是奮發圖強的勵志,後者是智者看破塵世的灑脫『作為與「黃飛鴻」電影相得益彰的主題曲「男兒當自強」恰到好處的詮釋了黃飛鴻的精神主題,而這首歌也如影片一樣日久彌新,熠熠生輝。
「黃飛鴻」作為華語影史上屈指可數的系列電影,以其特有的魅力成為了一代人不滅的永恆記憶。 每每回望二十年前的經典,仍然讓人熱血澎湃,心生漣漪。只是這經典一去不返,不知何時能經典重現?
站在動作片的角度上來說,《黃飛鴻》是史詩級別的,是難以企及的,在創造動作奇觀的同時,還能使影片整體維持如此之高的水準,著實不易。思來想去,恐怕只有徐老怪自己的《倩女幽魂》、《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等佳作,方能與之相媲美。而若論人物之紛繁複雜,《黃飛鴻》尤勝之。回想昔日的輝煌時刻,華語動作片乃至香港影壇的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歷史總是要往前發展的。每一個時代都會湧現出一批出色的電影人,來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電影和角色。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能夠看到另一個更好的黃飛鴻。明日之事,誰又能定論?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