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頻頻布局腦科學,雙一流建設是否跑偏?

2020-12-18 科教情報站

安徽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2020年是首批「雙一流」建設收官之年

近期安徽大學頻頻布局腦科學研究

這似乎與該校的材料學科一流學科建設「南轅北轍」

這背後透露出什麼信息?本文為您解讀:

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材料科學與工程

安徽大學上個世紀90年代入選國家「211」建設高校,進入新時代,成功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項目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參評高校共計171所,安徽大學獲得C評級,放眼全國,處於中等水平,實力並不突出。

入選「雙一流」後,該校加強了材料學科建設力度,2020年7月,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了最新一期《基本科學指標集》(簡稱ESI),安徽大學材料科學全球排名466位,首次進入全球前0.5%。

二、近期頻頻布局腦科學

1、安徽大學腦科學國際工程研究中心承辦「腦PET圖像分析和疾病預測挑戰賽」

2020年10月23日上午,安徽大學腦科學國際工程研究中心承辦「腦PET圖像分析和疾病預測挑戰賽」,安徽大學腦科學國際工程研究中心圍繞人工智慧等領域,與中加健康工程研究院進行產教融合,研發智能腦PET影像處理軟體,將在腦部疾病診療、健康管理等領域示範應用,助力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2、安徽大學國際腦科學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2020年12月6日上午,安徽大學國際腦科學工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磬苑校區行政樓舉行。

蔡敬民書記對安徽大學國際腦科學工程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祝賀。他希望中心科研團隊在張弓教授的帶領下,進一步聚焦腦科學領域、力爭取得更多標誌性科研成果,為人民生命健康做出安大貢獻,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再立新功。

三、安徽大學「雙一流」建設是否跑偏?

安徽大學2020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

1、充分利用穩態強磁場、同步輻射等大科學裝置,參與籌建大氣環境立體監測大科學裝置和強磁光大科學裝置,建設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研究設施。

2、籌建信息材料與智能感知國家重點實驗室,申報國家存儲器工程研究中心。

3、建好腦科學工程研究中心,中德材料聯合實驗室,加強高峰學科建設,高質量通過教育部雙一流驗收。

通過以上要點,我們可以看出,安徽大學在進一步加強材料科學的同時,也在積極拓展優勢領域,發力人工智慧、腦科學等新興學科,這反映了安徽大學在「雙一流」建設中的開拓進取的工作思路。

這說明安徽大學的「雙一流」建設並非跑偏,而是有側重,有亮點!

結語

安徽大學是一所令人尊敬的大學,該校的年度經費(8.3億元)在「雙一流」高校中很不突出,處於末流水平,但是該校「雙一流」建設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材料科學首次進入全球前0.5%,又積極布局腦科學和人工智慧等新興學科。

安徽大學可以說利用有限的經費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亮點!

相關焦點

  • 該校頻頻布局醫學學科,向重慶大學看齊?
    重慶雖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但是高校的數量和質量無法與北京上海相比,僅有重慶大學和西南大學兩所「雙一流」高校,而且重慶大學一直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但是,近年,西南大學頻頻布局醫學學科,向綜合性大學發展,看齊重慶大學!
  • 請安徽學習河南:不然經費僅8個億的安徽大學可能保不住雙一流了
    比經濟上的成就更為亮眼的是,合肥在上海之後獲批為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為我國原始創新的重要策源地。根據合肥方面發布的建設方案可知,安徽方面將重點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支持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第一輪雙一流建設即將收官,安徽重點支持的三所高校卻顯現出不同的發展勢態。
  • 謀劃「雙一流」,安徽理工大學開啟「學部制」時代!
    「雙一流」高校的必要之舉,有利於學校更好地進行學科建設,他也對新學院表示了期待,也為衝刺「雙一流」打下學科基礎。據悉,安徽理工大學獲批一個安徽省I類高峰學科,他簡要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學校高峰學科建設的基本近況,他表示,建設「雙一流」要緊抓「學科建設」這個重要命脈,統籌各種資源,進行學科交叉融合。
  • 南京郵電大學舉行「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議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昆 吳莉)9月15日,南京郵電大學召開「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議會。會議特邀南京大學吳培亨院士、東南大學副校長金保昇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黃志球教授、南京大學朱俊傑教授、南京理工大學陳如山教授組成專家組。
  • 華中科技大學: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加快建設一流學科!
    「十三五」期間,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提出「強基礎、上水平、佔高峰」「三步走」發展戰略,堅持「綜合性、高水平、強特色」定位,加強頂層設計,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紮實推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建設、特色建設、高質量建設。
  • 安徽理工大學與安徽師範大學,誰更有希望衝刺雙一流?
    眾所周知,安徽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重鎮,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雙一流高校,但是省屬雙一流高校只有安徽大學一所,第二輪雙一流評選臨近,還有哪些安徽高校具備衝刺雙一流的實力呢?4、袁亮院士在今年的兩會上正式提出開展省部共建一流學科的建議,以此作為地方高水平大學在進入雙一流前的過渡,這有可能獲得教育部及眾多地方優質高校的支持。
  • 雙一流:2017年雙一流大學名單公布(網測完整版)
    今年初,教育部發文《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雙一流"建設,成為當前教育界熱議焦點。對此,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今天(12日)的發布會上表示,遴選"雙一流",部屬高校與地方高校平等。目前教育部正在組建遴選專家委員會,今年上半年將公布第一批建設學校和學科的名單。
  • 燕山大學,再次吹響雙一流號角:召開加快「雙一流」建設動員會
    燕山大學-再次吹響雙一流號角2020年4月30日,燕山大學召開加快「雙一流」建設動員大會。主會場參會人員為學校「雙一流」建設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校長趙丁選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副校長任家東主持,特殊時期,採用分會場方式召開。
  • 「雙一流」專家評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高質量完成建設周期任務!
    近日,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工作的有關部署,學校邀請校外專家組對我校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總結報告進行評審。通過全面審閱與重點論證,專家們一致認為我校高質量完成「雙一流」建設周期任務,圓滿實現預期目標,為下一階段建設周期打下堅實基礎。
  • 教育部專家組調研指導南京郵電大學「雙一流」建設工作
    南京大學陳駿院士、南京大學金飆兵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存法教授、南京大學陸現彩教授一行4人對南京郵電大學「雙一流」建設情況進行調研,陳駿院士任專家組組長。該校校長葉美蘭,副校長蔣國平、汪聯輝、孫力娟出席會議,學校各有關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蔣國平副校長主持。陳駿院士介紹了調研工作的總體任務和要求。
  • 雲南大學等211高校已列入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
    在教育部擬公布官方名單前夕,雲南大學、新疆大學等「211工程」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列的消息通過雲南、新疆等當地相關媒體或學校的報導進入公眾視野。雲南大學校長林文勳在東陸校區會見了來賓,雙方就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國際化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表示要進一步充分發揮各自特色、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共同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  更早前的7月7日,南開大學黨委書記魏大鵬一行到訪雲南大學參觀交流。
  • 山西大學發力「雙一流」建設,又成立了一個「重量級」研究院
    山西的高校數量並不少,少的是高水平雙一流大學,全省只有太原理工大學這樣一所"雙一流"大學,省內的老牌國立大學山西大學,兵工強校中北大學均未入選首輪'雙一流"大學。太原理工大學2020年是」雙一流「首輪的收官之年,也是下一輪」雙一流「的籌劃之年。這一年對於那些沒有入選首輪」雙一流'的高校來說是關鍵之年。
  • 2020「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公布:西南大學位居全國第35名!
    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以人才培養指數、科學研究指數、社會服務指數和綜合聲譽指數四個一級指標構建綜合指數,對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進行評價,其中,西南大學以69.33的綜合指數位列全國第35名。
  • 西南大學落選「雙一流」?這一次,張雪峰母校竟成功逆襲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985」工程,「211」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教育發展戰略。「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首先,看一下42所「雙一流」高校名單:39所「985」大學+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其餘「211」工程高校全部落選,其中包括實力不凡的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南大學等。有專家點評:此次入選的3所非「985」高校中,雲南大學佔據「天時」,新疆大學佔據「地利」,鄭州大學佔據「人和」。
  • 天津大學環境生態學科領域舉辦「雙一流」建設中期評估專家評議會
    本站訊(通訊員 秦璐璐)8月31日,天津大學環境生態學科領域「雙一流」建設中期評估專家評議會在衛津路校區會議樓舉行。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孫廣平會見評議專家組成員。研究生院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胡明列出席會議開幕式。
  • 2020最有潛力進入「雙一流」大學高校名單:江蘇大學第3名!
    自2015年「雙一流」大學這一新生事物出現以來,原985、211工程大學的概念正在逐步淡化,為更好地建設一流高校和一流學科,「雙一流」大學採用5年的建設、動態變更周期,即5年一次評比,優者上、劣者下,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校以及專業的發展。
  • 日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變遷、特徵與啟示
    在「研究生院重點化戰略」的影響下,研究型大學以開展科學研究為主體,將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有機融合,既提升了大學人才培養質量,又增強了大學科學研究能力。雖然這一階段日本還沒有明確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但「研究生院重點化戰略」已成為日本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戰略的雛形。
  • 燕山大學衝擊雙一流!河北省十大政策措施、三年增量投入支持建設
    時至今日,當年的「機械四小龍」除燕山大學外,全都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其中有兩所還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而燕山大學卻成為了「非雙」高校(非「雙一流」建設高校)。如今,河北省委省政府出臺專門文件支持燕山大學「雙一流」建設和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 武漢這所211雙一流大學布局西北,為何不選陝西甘肅選擇寧夏?
    新時代以來,又推出了世界一流大學與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簡稱雙一流),那些既入選211,又入選雙一流的大學因此被稱為211雙一流大學。 教育部近些年也是加大了對中西部特別是西部教育的支持力度,比如省部共建大學。教育部直屬大學對口支援西部高校等。近期,武漢這所著名211雙一流大學就布局西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所雙一流大學就是華中師範大學。
  • 入選雙一流的上海海洋大學有後發優勢,與同城高校的經管文法專業...
    2017年,我國雙一流建設方案出爐,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有利於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上海在「雙一流」建設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4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有10所,包括原有的211大學和新增的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所非985、211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