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山東棗莊的嶧城區大理峪石榴休閒莊園,一排排整齊的智能溫室大棚映入記者眼帘,這裡是嶧城區榴園鎮與底閣鎮「聯鎮共建」的扶貧項目。
一棵棵石榴樹,從育苗到種植再到採摘,種植戶們接受著專業技術人員的悉心指導,石榴產業帶動兩鎮近四千人實現了穩定長久脫貧。
「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網絡主題活動記者一行來到大理峪自然風景區,這裡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境內,是依託區位生態資源優勢,建設的以自身人文環境、山水環境和周邊風光環境為基礎,發展以生態觀光為目的,以山色為主景點,以水上運動、遊樂、休閒觀光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旅遊項目。
大理峪特殊的地形構造,造就了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天然的生物群落。這裡擁有著罕見的1000餘畝、2萬餘株石榴古樹群落,石榴樹齡均在200年以上,具有很高的旅遊觀賞和研究保護價值。
近年來,當地先後整合2017年入資豐源集團等11個產業項目資金602.4萬元,統籌2020年各級扶貧資金181萬元、扶貧協作資金150萬元,共計933.4萬元,採取「國企託管運營」模式,委託資金雄厚、理念先進、技術過硬的國企棗莊榴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旅遊+」現代農業休閒觀光型綜合性園區,推動產業扶貧項目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由單一到多元,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堅持「依榴而興、為農而行」的思路,石榴樹正成為當地種植戶的「搖錢樹」。負責人介紹,大理峪石榴休閒莊園已經建成了高標準的石榴繁育中心、石榴標準化種植基地,蓋起了玻璃溫室大棚2座、薄膜溫室大棚1座、冷棚11個、農家樂1處,發展了高標準石榴新品種種植50畝,石榴扦插試驗種植5萬株,生產優質石榴100噸,實現年銷售額350萬元,年提供扶貧收益58萬元,帶動2個鎮86個村1785戶3895人穩定長久脫貧。
為讓科技助力脫貧成果提升、提高園區產業發展水平,石榴休閒莊園還充分運用智能溫室、鋼架大棚等先進設施,將這裡建設成了「智慧園」。農業物聯網、水肥一體化、綠色病蟲害防控等設施的建設投用,實現了石榴良種繁育工廠化,打造成了引領全國石榴良種擴繁方向的示範基地,有力地帶動嶧城區石榴產業發展。
圍繞「農業+旅遊」,融合休閒農業元素,榴連忘返、盆景佳苑、五穀嘉園、戶外拓展營等20處旅遊版塊正著力將石榴休閒莊園打造成「歡樂谷」。「我們這裡投入經營的高標準農家樂「榴寶餐廳」,還有正在建設醉花堂榴芽茶炒制工坊,輻射帶動起採摘園、農家樂、高標準民宿數十家,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務工100多人。」石榴休閒莊園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以石榴為主題的科普基地、研究中心、培訓學校、實習基地等正在建設推進,未來建成的玻璃連棟溫室石榴科普研學主題館,年培訓石榴種植戶將達到1000人次,可接待周邊研學團隊近兩萬人次。
一整套脫貧致富「組合拳」打下來,大理峪的區域近郊遊品牌不斷做靚,脫貧攻堅成果得到了全面鞏固。正因選擇了一條以石榴產業為中心,石榴產業和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發展特色產業的道路,大山裡的小鎮群眾不需要背井離鄉就能增收致富。(據海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