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百色樂業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生前文字曝光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6月16日21時至17日凌晨5時 

  百色市凌雲縣遭遇強降雨 

  持續暴雨還引發山洪 

  多個路段被衝毀 

  造成人員傷亡和失聯 

  其中就包括樂業縣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6月18日18:30左右

  我們還是沒能等到一個好消息

  經過搜救隊員的努力確認

  黃文秀的遺體已經找到

  我們一塊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 

  6月17日凌晨1:40,百色市凌雲縣下甲鎮各漏至伶站鄉路段受持續暴雨影響,出現多處水漫、塌方,造成交通中斷,兩輛車被掩埋,多人失聯。其中,包括就樂業縣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當時,她是正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遇到山洪衝走了搭乘車輛。 

  不幸的消息傳來,就在6月18日18:30左右,經過指紋比對,確認黃文秀的遺體已經找到。

  黃文秀為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 

  2016年廣西優秀定向選調生 

  黃文秀,女,1989年生,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她是2016年廣西優秀定向選調生,現任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她是百色本地人,當年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於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畢業以後回來建設家鄉,沒想到因為一次山洪災害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一心撲在工作上,她至今單身。父親患病住院,照顧病重父親的同時,她又不能讓父親知道病情,想方設法哄老人開心。與此同時,她脫貧攻堅工作成績斐然。即便面臨工作、家庭、生活的壓力,她總是面帶微笑、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在北京師範大學校友總會微信公眾號

  還刊登了一篇她寫的關於扶貧的心得體會

  字裡行間

  透露著極大的勇氣和信心 

  以及對家鄉深深的熱愛 

  通過下面原文 

  一塊看看她的扶貧心路歷程↓↓↓ 

  扶貧,從 「新手」 到 「熟路」

  作者丨黃文秀 

  2019年3月,全國兩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各省代表團審議時多次談到脫貧攻堅。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作為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我深有感觸。 

  2019年3月26日,我擔任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剛滿一年,一年來,我堅持帶領群眾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團結黨員群眾,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幹勁,帶領村「兩委」幹部如期完成百坭村2018年的各項脫貧攻堅任務,從一名扶貧「新手」變得「輕車熟路」。

  「新手」如何「上路」

  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錶盤的裡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裡,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徵,駐村一周年愉快」。 

  還記得初到百坭村的情景,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從沒有接觸過農村工作的「新手」。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的「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找到問題根源,增強脫貧措施的實效性」,為了全面掌握百坭村的致貧原因和現狀,我堅持用土辦法,對村內的貧困戶開展遍訪工作,認真查擺問題並聽取民情民意。 

  但是全百坭村一共有1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居住在幾個不同的山頭,對於我這個不熟悉地形的「新手」來說,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是非常困難的。但我沒有失去信心,想起了那句話——「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長徵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怎麼能限制我繼續前行。 

  到了駐村第二周的周末,我將車子小心翼翼地開到村裡,正式開始我的扶貧之「路」。作為村裡首位女第一書記,村民對於我的到來都表示懷疑。「之前來了這麼多書記,全都是來村裡鍍層金就回城裡升官了,你這個小年輕估計也是來走個過場的,我們跟你聊了也沒用。」「跟你說了你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嗎?來了這麼多第一書記都沒讓我們村富起來,你一個女娃娃就能行?別在這耽誤工夫了,趕緊回城裡享福去吧。」……聽到村民們這麼說,我覺得心裡憋屈,搞不懂為什麼我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嶺、走街串戶,老百姓們卻對我這麼排斥。 

  我找到了村裡的老支書向他請教,老支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黃書記,你剛來老百姓們對你還不熟悉,他們不願意與你深聊,你也要理解他們。農村其實就是個熟人社會,老百姓們跟你熟了,自然就接納你了。」如何才能跟老百姓熟起來,那天晚上回到宿舍我一宿沒睡著。要想讓老百姓願意接近我,就得讓老百姓覺得我和他們是一樣的。 

  從那以後,我到貧困戶家不再拿著個本子問東問西,而是脫下外套幫貧困戶家掃院子;貧困戶不讓我進家門我就去兩次、三次;貧困戶不在家我就去田裡,邊幫他們幹農活邊聊天,時間久了村民們見得我多了,開始慢慢地接受我,「你這個女娃娃還真是難『纏』的很哩!」不少貧困戶跟我開玩笑說。 

  經過兩個月的摸底,我基本掌握了全村概況,百坭村共有472戶20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883人,2017年未脫貧為154戶691人,因學致貧和因殘、因病致貧佔比最高。 

  除了走訪全村的貧困戶之外,我還有針對性地走訪了村內黨員、退休村幹、退休教師以及各村屯的小組組長。他們反映最為集中的一個問題就是山上片區5個屯的通屯道路硬化問題。這5個屯在2014年已經修通通屯的砂石路,但南方雨季長、雨量多,多處路段砂石已被雨水衝刷流失,一下雨路面就泥濘不堪,坡度較陡的路段雨季摩託車都不能通行,還有一些路段因泥石流、滑坡等出現了垮塌。這不僅影響了附近群眾的交通出行,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全村的產業都集中在這5個屯的範圍內,顯然,基礎設施的完善對百坭村的發展至關重要。對於群眾反映的這些問題,我都一一記錄在駐村日記中,並向上級相關部門反映情況。今年,除了兩條路已達到通屯道路標準沒有列入之外,其餘3條路已列入樂業縣2019年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項目。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六個精準」的論述一直是我開展扶貧工作的方法論,為了實現「幫扶措施」精準,按照縣裡的統一要求,我在村內組織召開了多輪的研判會,針對全村未脫貧戶、已脫貧戶,每一位結對幫扶幹部就自己幫扶貧困戶的收入情況、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匯總。對於已脫貧的貧困戶也不能降低幫扶力度,繼續做好跟蹤幫扶工作,同時建立返貧預警機制,鞏固脫貧成效;對於未脫貧戶則是因戶施策,杜絕虛假和「數字」脫貧。同時,同步做好國家扶貧政策的宣傳,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獲得感」。

  「我也要讓家裡的孩子在大學裡申請入黨」

  和村民漸漸熟悉之後,他們開始好奇我為啥要跑到農村來工作。有一次在全村最遠的長沙屯走訪結束後,該屯的黃仕京堅持要留我們在他家一起吃晚飯。黃仕京家有5口人,父親已經84歲,大兒子是廣西民族大學大二學生,小兒子則於2018年7月考取廣西醫科大學,家庭開支主要依靠銷售家裡種植的八角和農閒時黃仕京外出務工維持,家中因學致貧。我了解到情況後及時為他家申請了雨露計劃,一次性獲得了5000元的補助,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飯間,黃仕京突然問我:「書記,聽大家說你也是大學畢業,還是北京回來的研究生,怎麼會想要到這麼邊遠的農村工作呢?我的孩子以後也會面臨著找工作問題,我真的好奇你當初的選擇。」 

  我思考了片刻對他說:「百色,是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六位一體』的特殊地區,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作為自己的家鄉,面對如此情況,怎麼還有理由不回來呢?一位世界著名的社會學家說過『一個國家的落後在於精英的落後,而精英的落後在於嘲笑民眾的落後』,我們黨深刻明白這個道理,從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脫貧,並且扶貧要扶志和扶智,這樣一個切實為群眾謀發展、謀福利的黨,怎麼能不響應它的號召呢?」同桌的老人家聽了我的話後,當場端起酒碗向我敬酒,表示也要讓家裡的孩子在學校申請入黨,以後讓孩子回家鄉。聽到他的話,我心裡非常感動,自己的工作能夠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共產黨的好,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鼓舞。 

  2018年行駛過的扶貧之路,對我而言更像是心中的長徵,這條路上我拿出了極大的勇氣和極大的信心,克服各種困難,帶領全村2018年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脫貧18戶56人,教育脫貧28戶152人,發展生產脫貧42戶209人,共計88戶417人,完成了屯內1.5公裡的道路硬化,4個蓄水池的新建,一個屯17盞路燈的亮化工作,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6.38萬元,獲得了2018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 

  截至目前,全村還有15戶56人未脫貧,百坭村的基本公共服務還有待建設完善,如何推進產業發展還需繼續謀劃,但面對這些,我充滿信心,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目標標準不動搖,貫徹精準方略不懈怠,行百裡者半九十,不搞急功近利,杜絕形式主義,繼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繼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百坭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和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當噩耗傳來的時候

  有人不願相信,有人痛惋

  也有人為她默默哀悼

  而更多的人都是心疼

  大家自發在網上對她進行悼念

  很多朋友回憶起她

  評價都是陽光、熱情、真誠。

  6月16日

  黃文秀寄了一箱芒果

  給在南寧工作的另一名選調生

  6月17日,芒果已經收到

  但是……

  文秀,你寄來的芒果我收到了

  可我們再也聽不到你的聲音了!

  唯願天堂沒有山洪 

  願這位執著奮鬥在扶貧路上的美麗女孩 

  一路走好! 

  

  部分來源 | 廣西新聞頻道綜合北京師範大學校友總會微信公眾號、廣西選調生之家、廣西雲等 

  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新媒體出品 

(責任編輯:單曉冰)

相關焦點

  • 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追記廣西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原第一書記...
    原標題: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2019年12月30-31日,百色市委宣傳部聯合廣西電商協會舉辦的「秀起百坭·與橘相約」喜樂購活動在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舉行。看著滿載砂糖橘的一輛輛貨車駛向村外,現任百坭村第一書記楊傑興說:「黃文秀書記為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我們果園迎來了又一個豐收年,2019年全村砂糖橘產量100多萬公斤,幫助村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 黃文秀生前任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6日晚,她從百色市返回百坭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因公犧牲,生命定格在30歲。
  • 百折不回,滿園春色——老區百色脫貧攻堅紀實
    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風貌(6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接棒者」走好新長徵眼下,百坭村即將迎來新一季的豐收:淡水龍蝦馬上上市,油茶、砂糖橘陸續進入採摘季。駐村第一書記楊傑興正帶領群眾提前謀劃農產品的包裝和銷售工作。「村子脫貧了,群眾生活越來越好。」「接棒」一年多來,楊傑興傾盡所能以實際成效告慰黃文秀。
  • 花蓮地震失聯大陸遊客3人確認遇難 遇難人數升至15人
    花蓮地震失聯大陸遊客3人確認遇難 遇難人數升至15人 2018-023人確認遇難 遇難人數升至15人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  新華社花蓮2月10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截至10日17時,花蓮地震雲門翠堤大樓最後失聯的5名大陸遊客中,已有3人被尋獲,均已遇難。地震已造成15人遇難。  10日11時49分、15時40分、16時58分,3名遇難者遺體相繼被搜救隊員運出雲門翠堤大樓現場,送往殯儀館。花蓮縣消防局表示,3名遇難者為1名男性小孩、1名成年男性、1名成年女性。
  • 樂業電商大集聚力扶貧 特產半日銷售額達25.3萬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智瑩 攝廣西新聞網樂業12月7日訊(通訊員 李智瑩)12月5日,黨旗領航·電商扶貧「我為家鄉代言」百色市樂業縣電商大集直播活動在樂業縣文化廣場舉行,高野刺梨汁、高山核桃、樂業紅心獼猴桃、高山大米、土豬臘肉、布柳河白茶等樂業各類好物集中亮相,吸引了眾多群眾「趕集」。截至當日中午12時,線上線下總銷售額達25.3萬元。
  • 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
    通過對郭建平先進事跡的宣傳,影響帶動所有奮戰在一線的同志更加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各職能部門及附城鎮要提高政治站位、實現有效對接,解決臺北村在實現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幫助臺北村實現大提升、大變樣。」  8月2日清晨6時許,星期五,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搶救。本來答應當天回家,周末要為妻子女兒做拉麵的他,永遠和家人「失約」了!
  • 驢友「飛魚」確認遇難
    來源標題:驢友「飛魚」確認遇難 徒步線路平均海拔4000-5000米 徒步失聯11天後,8月16日,國內知名驢友「飛魚」已確認遇難。搜救隊在他念他翁線一河裡發現其遺體。
  • 廣西擬表彰一批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脫貧攻堅工作隊員!玉林...
    梧州市於明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派駐蒼梧縣京南鎮裡深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李飛霏岑溪市醫保局派駐岑溪市梨木鎮泗祥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甘震宇(壯族) 梧州市教育局派駐藤縣古龍鎮古龍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羅冬泉(瑤族) 蒙山縣委辦派駐蒙山縣新圩鎮貌儀村黨組織第一書記
  • 內蒙古阿榮旗:「第一書記」的駐村「疫」記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內蒙古阿榮旗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第一時間返崗履職,「駐村工作隊」就地變成「疫情防控先鋒隊」,他們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有力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主動請纓,深入「疫」線,爭做百姓「主心骨」。
  • 石柱三河鎮玉嶺村第一書記陳翀駐村真「助村」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14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隆太良)「瑞發,你種植了400多畝黃精,一定要加大精細管理力度喲,要讓黃精地裡真正生長出『黃金』……」近日,當重慶市石柱縣三河鎮玉嶺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陳翀又一次來到該村脫貧致富的榜樣——劉瑞發打造的黃精基地查看黃精的長勢時,兩人傾心交流了起來
  • 渾南區駐村「第一書記」 年貨大集忙「代言」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傅淞巖通訊員張鷹)年貨大集送喜慶,「第一書記」當「代言」。1月16日,2020年渾南區駐村第一書記年貨大集在渾南區政府熱鬧開市,近20名駐村「第一書記」帶著40餘種農副產品在大集亮相。  本次活動由渾南區委組織部主辦,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共同參與。
  • 一個「第一書記」的駐村情懷——記金沙縣柳塘鎮金新村駐村第一...
    2016年6月受金沙縣委組織部委派,到金沙縣柳塘鎮三合村任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4月,調任柳塘鎮金新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他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做事,把協調溝通各部門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把服務好人民群眾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他就是金沙縣民政局社會救助局副局長賀正陶。
  • 深圳樂業扶貧協作:千裡若比鄰 攜手戰脫貧_廣西新聞網百色頻道
    當自來水接通到新場村岜巖屯的王豐會家時,他興奮地說。自來水的接通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新場村第一書記黃貴賓介紹到:「過去一段時間,一些村屯水質不好、水流也小、還時不時存在階段性斷水,諸多飲水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們,制約著村裡的經濟發展。現如今,飲水問題解決後,大家可以放開手腳,專心投入到種植業、養殖業等方面,收益顯著增加,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明顯增強。」
  • 駐村女書記的「美麗鄉村夢」——記伊通縣二道鎮石場村駐村第一...
    駐村女書記的「美麗鄉村夢」——記伊通縣二道鎮石場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宇恆 作者:李抑嬙 李佳    編輯:劉夢曉    來源:吉林日報    2019
  • 管勁松與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談心談話
    4月30日上午,六盤水中院黨組書記、代理院長管勁松一行深入六枝特區龍河鎮紅旗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與六盤水中院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交心談心。座談會上,管勁松認真聽取了駐村幹部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情況匯報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詳細了解他們近期的健康狀況、生活、家庭情況以及對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待遇補貼等政策的落實情況,聆聽駐村工作感受。
  • 儋州駐村第一書記劉華佳:舍小家為大家帶村民脫貧致富
    今年6月,他主動報名參加儋州東成鎮扶貧工作隊,並擔任東成鎮東成村駐村第一書記和東成鎮東成村委會脫貧攻堅中隊隊長。  到任後,他心繫群眾,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以帶領大家脫貧為目標,時刻為貧困戶著想,為貧困戶申報危房改造資金、公益性崗位及引進項目。  他,就是儋州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長劉華佳。
  • 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駐村第一書記景春林:舍家為「大家」駐村更助村
    近日,看著手機視頻中的兒子,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駐村第一書記景春林深感愧疚,但短暫通話後,他又立即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最近他三歲半的小孩發高燒住院了,他趕回海口安排家人照顧好孩子後,又馬上回到了村裡。」大田鎮副鎮長許會這說,景春林對脫貧攻堅工作非常有責任心。
  • 「憨書記」的駐村「真經 」——谷腳鎮大谷冰村第一書記劉翔脫貧...
    劉翔,龍裡縣司法局派駐谷腳鎮大谷冰村的第一書記,他個子不高,圓圓的國字臉上頂著兩朵「高原紅」,給村民的第一印象就是淳樸憨厚,再加上劉翔做事實在、心眼實,經常為村民貼錢辦事,因而得名「憨書記」。  「憨書記」不是真正的憨,駐村期間,劉翔積極思考和總結,感悟了不少駐村的真經,這些「真經」成了推動苗鄉群眾脫貧致富道路上的「加速器」。  真情築根基 規章強支部  「給錢給物,不如建好支部!」
  • 用心點燃駐村歲月--記泗縣大莊鎮新劉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虎
    天蒙蒙亮,在泗縣大莊鎮新劉村,宿州市住建局城鄉建設執法支隊駐該村第一書記劉虎早早的起床洗漱,踩著泥濘來到五保貧困戶臺元俠的家,認真比劃著手勢,仔細詢問她的身體和生活情況。「臺元俠是五保戶,年紀大了耳朵背,前段時間又摔傷了,家中就她一個人,是咱幫扶的重點。」他一邊幫著臺元俠收拾屋子,一邊解釋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