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雪山過草地 老紅軍手繪「我走過的長徵路線圖」

2020-12-15 江蘇頻道

張力雄(右)與皮定均(左)的珍貴合影。 本人提供

張力雄手繪的長徵路線圖。

本人提供2008年4月,老紅軍張力雄給孩子們介紹他長徵時三過草地的情況。 

本人提供金陵晚報雙擁周刊記者採訪104歲老紅軍張力雄。練紅寧/攝

人物小傳

張力雄生於1913年,1929年參加革命,1931年入黨,1932年參加紅軍,曾擔任34師100團團政委、紅五軍團教導大隊政委等職,並隨紅五軍團三過草地。三大紅軍主力會師後,張力雄又隨西路軍進入甘肅,親歷高臺血戰等,九死一生。西路軍失敗後,他輾轉回到陝北,此後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任雲南省軍區政委、江西省軍區政委、福州軍區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

近來,一個4歲小女孩依偎在104歲老將軍身邊唱兒歌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中流傳。這對「相差一個世紀的祖孫」戳中了許多人的心坎。視頻中的老將軍就是104歲高齡的老紅軍張力雄。張老16歲投身革命,參加戰役戰鬥百餘次,六次死裡逃生。他參加了長徵前最後一仗——老營盤戰鬥;長徵結束前的最後一仗——華家嶺阻擊戰。抗戰時期,先在「抗大」6年,後率部輾轉華北、豫北、豫西等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期間,參加中原突圍、淮海戰役、進軍大西南等。新中國成立後,他在西南、華東等地部隊工作多年,為鞏固國防、建設邊疆作出了貢獻……他在耄耋之年,仍堅持十餘個寒暑,親筆撰寫回憶錄、親手繪製「我走過的長徵路線圖」。軍事科學院原政委王誠漢上將曾評價他有老紅軍戰士「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本色。

記者專訪百歲老將軍

耄耋之年繪製「我走過的長徵路線圖」

8月9日,金陵晚報雙擁周刊「追尋紅軍足跡」大型採訪行動來到張老將軍的家中。老將軍親切隨和,不時招呼大家「喝口水、吃塊瓜」。

這位走過1個世紀滄海桑田的「百戰將星,人民功臣」,依然是位和藹可親的鄰家爺爺,溫暖地關照著身邊所有的人。

隨著採訪的深入,那些已烙入生命的記憶湧來:「長徵,爬雪山過草地,苦得很、太苦了!我們只有一個信念,打過去、打過去,再艱苦也要打過去!」

據身邊工作人員介紹,老將軍傾力十多年,91歲高齡時寫成13萬餘字的回憶錄《難忘的徵程》,並用鋼筆親手繪製了「我走過的長徵路線圖」。

採訪中記者獲悉,大約10天前,張力雄將軍的兒子張欣欣剛剛代表父親為老家福建上杭縣通賢鎮障雲村捐款10萬元,設立獎教獎學金。並以此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

老將軍常說:「長徵有4多,走路多、戰鬥多、困難多、犧牲多!」這短短12個字,恐怕只有細細讀完回憶錄裡的文字,你才會明白裡面究竟包含了多少驚心動魄、生離死別!

回憶錄裡的長徵故事

老營盤戰鬥打完這一仗去長徵

「如果老營盤一戰標誌著我所在部隊開始長徵的話,後面的甘肅華家嶺戰鬥則是紅軍長徵的最後一仗。作為一名參加過二萬五千裡長徵的老戰士,能有幸親身參加這一頭一尾兩次戰鬥,我感到無比光榮與自豪!」

——張力雄1934年10月,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央紅軍8萬多人被迫退出中央蘇區,實施戰略大轉移,踏上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路。

熟悉紅軍史的人知道,漫漫長徵途中,紅五軍團一直擔任後衛,多次完成阻擊敵人的任務,為保障中央紅軍主力北上立下赫赫戰功,因此榮膺「鐵流後衛」的光榮稱號。

張力雄正是「鐵流後衛」中的一員。長徵初,他擔任紅五軍團教導大隊政委。為掩護大部隊迅速撤離,紅五軍團和兄弟部隊一道,與國民黨軍隊周渾元、羅卓英部在興國縣老營盤白雲山下激戰三天兩夜。這是中央紅軍長徵前的最後一仗,如果擋不住敵人,就會影響中央縱隊及時撤出,影響整個戰略轉移的計劃。張力雄接到命令:帶800多名學員參加阻擊戰。由於敵人超過紅軍十倍,又有空軍支援,阻擊戰打得極其艱苦。學員們視死如歸,以血肉之軀頂住了敵人的輪番攻擊,斃傷大量敵人。完成阻擊任務後,還未及休整,又接到緊急命令要在第二天拂曉前渡過於都河。

翻越夾金山 林子裡竄出一群「怪獸」

「夾金山是座海拔5000多米的大雪山,上下70餘裡,當地歌謠: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人不攀。要想越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 ——張力雄

張力雄率教導大隊隨紅五軍團先後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搶渡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等天險,1935年6月18日到達夾金山腳下。第二天早晨,大家吃過糊糊就準備登山。張力雄從過大渡河開始,就一路上「打擺子」,為讓他翻過夾金山,醫生把全大隊僅有的三支奎寧給他用了一支。

大家一路攙扶,一路鼓勵,終於爬上了夾金山頂。下山的路上,林子裡竄出了十多頭從沒見過的「怪獸」!有如水牛,全身長著黑白相間的長毛,尾巴像小掃帚似的,頭上還長著一對尖角。學員宋前膽子大,立即拔出刺刀準備當「打怪英雄」。「怪獸」見狀,飛快地逃跑了。戰士們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一時忘記了身上的疾病、飢餓和疲勞。

整整一天,大家翻過夾金山到達達維村。看到村子裡幹活的犛牛,才知道「怪獸」是藏胞勞動的好幫手。

三次過草地 小戰士誤食毒草留遺言

「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裡,我曾親眼目睹許多戰友在身邊倒下。隨著歲月的流逝,大多在我記憶中漸漸模糊了,唯有一位紅軍小戰士的遺言,幾十年來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 ——張力雄

紅軍走過的草地,暗布沼澤,滿目烏泥黑水,雨霧瘴氣交融,根本就無路可走,被稱為「死亡地帶」。

張力雄晚年回憶起「三過草地」,百感交集。第三次過草地時,野菜、草根很難找到,為了生存,戰士們不得不冒險吃一些不知名的植物。新兵團就跟在張力雄身邊的15歲小戰士賴國標,把過草地前準備的榆樹皮末子多吃了一點,又喝了一種不知名的野菜湯,不久腹部膨脹,大便堵塞。大家趕緊灌腸搶救,手摳大便,都無濟於事……彌留之際,他斷斷續續對張力雄說:「有機會的話……給我家捎個信……告訴我的父母……我也參加了紅軍長徵……」

小戰士的遺言讓張力雄終生難忘。全國解放後,他多次到賴國標的家鄉尋找他的親人,但查遍了長汀縣所有革命烈士的名單,都沒有找到「賴國標」這個名字,也許這是他參加紅軍後改的名字吧!

紀念戰友皮定均(節選)

●1943年到1945年正值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歲月。我和定均同志(皮定均,開國名將。1955年授銜時毛澤東指示「皮有功、少晉中」,成為軍史佳話)並肩戰鬥,共同參加了林南戰役、水林戰役、豫西戰役等。其中打了四次殲滅戰,殲敵7000餘人,開闢了太行七分區和豫西六分區。定均同志敢於鬥爭、指揮果斷、靈活機動,常常親臨第一線,是一位英勇善戰的虎將!

●1945年初夏河南軍區組織伏牛山戰役。定均同志為臨時前線指揮部總指揮,我為政治委員。打得激烈時,他和我還冒著密集彈雨,跟突擊隊衝上圍牆指揮戰鬥。攻打背孜街的35團和37團以勇猛的動作,只用了40多分鐘就全殲守敵一個團,我軍傷亡極少,打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快速殲滅戰。事後,許多同志都讚嘆道:「皮司令員真是一位有膽有識的將才啊!」

●1946年6月上旬在縱隊參加研究中原突圍問題的潑陂河會議後,我和皮定均同志就各奔東西了。臨別時,曾互在對方的本子上寫下了「誰死了,就給誰送個花圈」。後來,我們在淮海戰役中又見面了,談起小本子上的留言時,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1976年7月7日我正在福州開會,定均同志不幸遇難的噩耗傳來,我悲痛得幾乎暈了過去。追悼會上,我含淚悲痛地在定均同志靈前獻上花圈,履行了中原突圍時許下的諾言。安息吧,我敬愛的老戰友皮定均同志!

「全軍健康老人」的長壽秘訣

堅持鍛鍊,適度飲食

據工作人員介紹,張力雄將軍百歲高齡時依然腰不彎,背不駝,行動自如,思維清晰,聲音洪亮,曾被評為南京軍區和全軍健康老人。

張將軍曾親自總結了以下幾點長壽秘訣:

心態好。即使碰到不開心的問題,也多往好處去努力,沒有太多的抱怨情緒。

持之以恆的活動鍛鍊,以及適度的飲食調配。百歲以前,每天堅持散步三四次,每次約20分鐘。每天早晨起床前,先從眼皮開始,一直到腳底板進行全身按摩。

起床後做健身操:雙腳分開下蹲成騎馬式,雙手捏拳左右交替前後轉動20次;左(右)手叉腰右(左)胳膊前後轉動各10次; 衝拳式運動20次;腰和臀部同時前後運動20次,左右運動和轉動各20次; 雙膝彎曲起落10次、轉動20次。最後雙手分別拍打左右雙臂和雙腿若干次結束。動作麻煩,但堅持幾十年,很見成效。

飲食方面:早晨洗漱後,先喝幾口白開水,每天堅持飲用綠茶。一日三頓飯:早餐是麵包鮮奶、一個鮮蛋、少量幹點心;午餐一小碗米飯,一葷一素一湯;晚餐是一小碗大米或小米或玉米等雜糧稀飯,外加一個饅頭,加素菜。八成飽就不吃了。

相信科學,尊重醫生,不諱疾忌醫,有病及時求治,思想上既不緊張,也絕不麻痺大意,對疾病做到「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相關焦點

  • 長徵紅軍過草地爬雪山,走過的雪山有幾座,你知道?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歷史故事漸漸被人們遺忘,現如今戰士犧牲無人看,戲子離婚天下知。我只想說如果沒有紅軍,根本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長徵直到至今時隔80多年,你可曾知道紅軍爬過的5座雪山,現如今在哪裡?到底怎麼樣了?
  • 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將亮相 實景拍攝爬雪山過草地
    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將亮相 實景拍攝爬雪山過草地 2016-11-蘇丹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 馬海燕)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將於11月16日接棒《絕命後衛師》登陸央視一套,續寫央視螢屏的長徵題材。該劇集結佟瑞欣、劉勁、王伍福、朱宏嘉、陳銳、範雨林、沈保平、魏伊等演員,爬雪山過草地實景拍攝,重現長徵歷史畫卷。
  • 「爬雪山,過草地」,紅軍在長徵中走過的草地,如今現狀讓人心疼
    最近幾年,紅色旅遊十分火爆,特別是著名的萬裡長徵更是讓很多人十分感興趣,人們想要了解革命的先驅者們在那段歷程中經歷了什麼樣的艱辛,感受勝利的來之不易,關於長徵,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爬雪山,過草地」了,那麼那片曾經波瀾壯闊的草地,現在是什麼樣子的呢?相信你也很好奇。
  • 當年紅軍長徵,爬雪山過草地,他們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於當時我國犯了左傾錯誤,導致中央蘇軍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於是中央紅軍被迫開始長徵。同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難忘的事件,大家都知道紅軍長徵的時候曾經爬雪山過草地,那麼大家是否想過曾經紅軍走過的那片松潘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呢?當時他們走過的那片草地就在如今的四川省境內,四川省的地形大家也都很清楚,這片草地就處在三千多米高的高原上。
  • 103歲老紅軍來街道上廉政黨課,憶爬雪山過草地
    楚天都市報5月15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丁陽 劉洋)「紅軍是一支有嚴格紀律性的軍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借群眾的東西要送還……正因有鐵一般的紀律和優良的作風,我們才能獲得群眾的支持,才能取得偉大的勝利……」今日,武漢市青山區紅鋼城街紀工委以開展第十九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為契機,邀請103歲的老紅軍肖先東向全街基層紀檢委員和社區黨員講廉政黨課
  • 生動重現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場景
    原標題:【視頻|記者再走長徵路】生動重現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場景 生動重現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場景 在迪慶藏族自治州,如果想要探尋紅軍長徵的足跡和史實故事,那麼坐落在香格裡拉獨克宗古城內的紅軍長徵博物館是一個絕佳去處。
  • 103歲老紅軍但遠嵩在南京逝世,長徵時曾三過草地雪山
    103歲老紅軍但遠嵩在南京逝世,長徵時曾三過草地雪山 六安新聞網 2016-12-22 23:36 來源:澎湃新聞
  • 長徵路!紅軍用什麼爬雪山過草地(高清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為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經過的無人煙的雪山草地地形圖。(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 提供)「苦不苦,想想長徵二萬五。」這絕非戲謔之語,而是一語道出了長徵這一壯舉留給歷史、留給後人最醒目、最易生發感慨的印記,那便是一個「苦」字。長徵一路,紅軍官兵遭遇的苦難不計其數,難以名狀。且不說敵人一層又一層的圍困、一輪又一輪的追堵帶來的一場場緊張而慘烈的戰鬥,讓紅軍官兵承受了怎樣嚴酷的生死考驗,單就是走路——用雙腳去翻越那一座座陡峭險峻的高山,去跨越那一道道激流洶湧的江河,其中之難、之險、之苦可想而知。
  • 死亡行軍--紅軍過雪山草地全記錄
    新華網成都9月24日電(記者劉永華、吳傑、樊永強) 「長徵苦,最苦是雪山草地。」90歲高齡的老紅軍郝毅緩緩地說。     採訪中,提到雪山草地,幾乎每一位經歷過長徵的老人,都用了一個「苦」字。     爬雪山、過草地,今天已成為人們體驗長徵精神的重要方式。然而,70多年前紅色大軍的雪山草地之行,卻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死亡行軍。
  • 長徵老兵在山東剩3人在世 有的曾三過雪山草地
    他叫秦師,在目前山東省委老幹部局統計的信息中,他是僅剩的三位參加過長徵的老紅軍之一。而這一數字在2005年時還有11人。雖然長徵的崢嶸歲月已經過去了80年,老紅軍們紛紛老去離世,但鐵骨錚錚的長徵精神將永遠珍存下去,激勵著每一個當代人。
  • 山東省長徵老戰士僅剩3人在世 有的曾三過雪山草地
    他叫秦師, 在目前山東省委老幹部局統計的信息中, 他是僅剩的三位參加過長徵的老紅軍之一。 而這一數字在2005年時還有11 人。 雖然長徵的崢嶸歲月已經過去了80年, 老紅軍們紛紛老去離世, 但鐵骨錚錚的長徵精神將永遠珍存下去, 激勵著每一個當代人。
  • 5500名幹部爬雪山過草地 用心體會長徵永遠在路上
    「把他們帶到這裡上課,為了更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和學習紅軍長徵精神。」帶隊的長徵幹部學院紀委書記李勁向四川新聞網記者介紹。「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年輕幹部們還將參加爬雪山過草地等體驗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學活動。在吃紅軍飯、穿紅軍衣、走紅軍路的過程中,學習和體驗堅韌、樂觀、敢於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紅軍長徵精神。」  阿壩州是紅軍長徵從悲壯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 紅軍長徵爬雪山過草地的開路先鋒(圖)
    長徵前夕部分紅軍將領合影1936年5月,紅12團擔負紅二軍團的前衛團,在前邊開道。他來到一個打麥場上時,看見兩名戰士在老百姓打過的青稞秸垛中找東西。黃新廷拍拍自己的腦門,心裡說:「我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招呢?」他不動聲色地走到戰士跟前。一個戰士興奮地說:「團長,你看。」伸出的粗大手掌中有十幾粒青稞來回滾動。他對身邊的馬夫和警衛員說:「來!咱們一起來個小夏收。」 大約兩個小時的光景,幾個人便撿了兩碗青稞。
  • 【說不完的長徵】少年紅軍一樣爬雪山過草地
    【說不完的長徵】少年紅軍一樣爬雪山過草地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紅軍隊伍裡有不少小小年紀就參軍的戰士,  在大人的照顧下爬雪山過草地  在紅軍隊伍裡,小鬼們常常受到特殊的照顧。長徵開始後,肖林達當上了勤務兵,負責隊長的日常事務。肖林達回憶,那不是他伺候隊長,而是隊長照顧他。那時候他行軍困難,隊長經常背著他。  1936年5月,肖林達所在的紅六軍團輾轉來到雪山腳下。
  • 爬雪山過草地 越過艱險天地寬
    長徵苦,最苦在過雪山和草地。雪山茫茫、草地莽莽,紅軍在一次次跨越中,也用腳板底越過艱險,走出革命道路的天地寬。 「金碑」照松潘,山中飛揚「紅飄帶」 從成都出發,大巴一路顛簸向北行駛7個多小時,記者來到「紅色古城」松潘縣。一路高山險峻、層巒疊嶂,抵達松潘時平均海拔已達2800米。下車時,記者便感覺有些頭痛和憋悶,有了明顯的高原反應。
  • 羅憶楠《走過雪山草地》公映 :每個人都有信仰
    羅憶楠宣傳照  搜狐娛樂訊 由著名主旋律影視編劇王朝柱創作,青年演員羅憶楠挑大梁,楊俊勇、魏佳佳等主演的影片《走過雪山草地  羅憶楠:每個人心中都有信仰  《走過雪山草地》以紅軍長徵為背景,著力刻畫了一支紅軍劇團克服困難爬雪山過草地的動人故事。羅憶楠飾演的女主人公是一個普通的紅軍戰士苦妹子,在艱難爬完雪山之後為了減少戰友負擔,難產的她毅然走向草地中的陷坑。
  • 無名英雄:在戰場上沒有倒下,卻死在雪山草地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童方在紅軍長徵走出草地見到的第一個村子——四川省若爾蓋縣班佑村,有一座名為「勝利曙光」的中國工農紅軍班佑烈士紀念碑,為了紀念千辛萬苦走過草地卻犧牲在最後一刻的數百位紅軍戰士而建,這是紅軍長徵過草地有史料記載犧牲人數最多的一次。
  • 《走過雪山草地》:信仰具有無比強大的力量
    《走過雪山草地》:信仰具有無比強大的力量 如今,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和山東阿伊泉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王朝柱編劇的電影《走過雪山草地》以紅軍長徵中翻雪山、過草地的艱難歷程,生動再現了那段歷史往事,謳歌了紅軍戰士用鮮血和生命凝練成的長徵精神。「我要寫一個讓中國老百姓看的故事。我們不要忘記勝利的艱難,這部電影就是一部讓中國人鼓勁兒的電影。」王朝柱說。10月9日,由中國影協、三橫一豎影視傳媒主辦的電影《走過雪山草地》觀摩研討會在京舉行。
  • 爬雪山過草地 論壇紅人館優質內容作者親臨感受壯烈徵途
    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紮營盤…」說起長徵,翻雪山過草地是很多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歷程。當時的紅色大軍雪山草地之行,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死亡行軍。  為更好的體驗、傳承紅軍長徵精神,汽車之家論壇紅人館開啟了重走長徵路活動。此次,幾位論壇優質內容作者來到了當時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地點,重走這段壯烈、英勇的行軍,接力長徵路。
  • ...總書記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講話】跨越復興之路上的「雪山草地」
    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新的長徵路上,發展任務緊迫繁重,改革攻堅艱苦卓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開創性、艱巨性、複雜性,絲毫不亞於當年的萬裡長徵。各地幹部群眾表示:要牢記長徵精神、弘揚長徵精神,跨越我們復興路上的「雪山草地」,攻克前進道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