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紅軍過草地爬雪山,走過的雪山有幾座,你知道?

2020-12-15 趣看大世界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歷史故事漸漸被人們遺忘,現如今戰士犧牲無人看,戲子離婚天下知。我只想說如果沒有紅軍,根本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長徵直到至今時隔80多年,你可曾知道紅軍爬過的5座雪山,現如今在哪裡?到底怎麼樣了?

5座雪山分別是四川夾金雪山,夢比雪山,亞克夏雪山,昌德雪山,達古雪山。其中夾金雪山,是紅軍萬裡長徵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紅軍成功翻越夾金雪山,翻越5座大雪山紅軍用了將近40天。

5座雪山,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南部。那長年積雪,環境十分惡劣,山頂氣溫最底可達零下30多度。當時犧牲在這裡的紅軍戰士不在少數。5座大雪山的平均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在這裡紅軍戰士要飽受寒冷,缺氧,雪盲的侵害,這也在挑戰著紅軍戰士的身體極限。

紅軍的過雪山的行軍列隊分為一路,在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的帶領下,拉開了長徵路上最為悲壯的行程序幕。據老紅軍在回憶道:先遣隊帶著木棍,辣椒,燒酒。一步一步的用木棍在前方探路,後方的同志們就踩著他們的腳印一路過來。

紅軍戰士當時的保暖衣物非常的少,只有兩件單衣,鞋子是草鞋,布鞋,據104歲的紅軍老戰士王定國回憶道:在行走的途中,自己累了,停下來休息了一會兒,當在次走時,才發現自己的腳趾頭給凍掉了。王定國說著說著忍不住的留下了眼淚。下圖是紅軍過雪山時穿過的布鞋和單衣。

當時只有19歲的郝毅老紅軍回憶道:實在走不動了,看到前方有大石頭就停下來休息,沒想到一碰就倒了,原來是前面走不動的戰士,給凍僵了。

在雪山上經常會遇到冰雹,最小的都有鴿子蛋那麼大,有些戰士給砸的直接滾下山崖,有些幸運一些 則給砸的鼻青臉腫。戰士們的衣物一直都是屬於溼漉漉的狀態,身體強的就挺過去了,身體弱的就犧牲在路上了。有一位紅軍老戰士回憶道:一起爬雪山時95個戰士,直到走出雪山時,只剩他一人。

在雪山上一停下來就是死亡,因為這裡氣溫低,氧氣少,不走動身體熱量少,還有各種的自然災害。千言萬語都說不清長徵路上的苦難,我們應該去銘記那些偉大的紅軍英雄。紅軍是多麼偉大的一詞,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是不可能有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感謝大家看完,請各位帥哥美女動動你發財的小手,給小編點個讚,您的鼓勵就是我最大的動力。祝大家生活愉快。

相關焦點

  • 生動重現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場景
    原標題:【視頻|記者再走長徵路】生動重現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場景 生動重現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場景 在迪慶藏族自治州,如果想要探尋紅軍長徵的足跡和史實故事,那麼坐落在香格裡拉獨克宗古城內的紅軍長徵博物館是一個絕佳去處。
  • 當年紅軍長徵,爬雪山過草地,他們走過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於當時我國犯了左傾錯誤,導致中央蘇軍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於是中央紅軍被迫開始長徵。同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難忘的事件,大家都知道紅軍長徵的時候曾經爬雪山過草地,那麼大家是否想過曾經紅軍走過的那片松潘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呢?當時他們走過的那片草地就在如今的四川省境內,四川省的地形大家也都很清楚,這片草地就處在三千多米高的高原上。
  • 「爬雪山,過草地」,紅軍在長徵中走過的草地,如今現狀讓人心疼
    最近幾年,紅色旅遊十分火爆,特別是著名的萬裡長徵更是讓很多人十分感興趣,人們想要了解革命的先驅者們在那段歷程中經歷了什麼樣的艱辛,感受勝利的來之不易,關於長徵,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爬雪山,過草地」了,那麼那片曾經波瀾壯闊的草地,現在是什麼樣子的呢?相信你也很好奇。
  • 長徵路!紅軍用什麼爬雪山過草地(高清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為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經過的無人煙的雪山草地地形圖。(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 提供)「苦不苦,想想長徵二萬五。」這絕非戲謔之語,而是一語道出了長徵這一壯舉留給歷史、留給後人最醒目、最易生發感慨的印記,那便是一個「苦」字。長徵一路,紅軍官兵遭遇的苦難不計其數,難以名狀。且不說敵人一層又一層的圍困、一輪又一輪的追堵帶來的一場場緊張而慘烈的戰鬥,讓紅軍官兵承受了怎樣嚴酷的生死考驗,單就是走路——用雙腳去翻越那一座座陡峭險峻的高山,去跨越那一道道激流洶湧的江河,其中之難、之險、之苦可想而知。
  • 紅軍長徵爬雪山過草地的開路先鋒(圖)
    長徵前夕部分紅軍將領合影1936年5月,紅12團擔負紅二軍團的前衛團,在前邊開道。紅軍要經過的地方海拔3000米以上,雪山重重,峽谷縱列,是藏族聚居區,人煙稀少,物資匱乏,糧食奇缺。前進道路上要連續翻越3座5000米以上的大雪山。紅軍不僅要戰勝雪山阻擋和惡劣氣候的侵襲,更加嚴重的是缺糧斷炊的威脅。團政治委員朱照輝在戰鬥中負傷後,全團工作都壓在團長黃新廷肩上。他盡力做好全團的軍政工作,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了最充分的思想準備。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 【說不完的長徵】少年紅軍一樣爬雪山過草地
    【說不完的長徵】少年紅軍一樣爬雪山過草地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紅軍隊伍裡有不少小小年紀就參軍的戰士,楊挺回憶,行軍時每個人背上寫幾個字,後面的人看著前面的人後背識字。參軍時,肖延不懂得自己參軍要做什麼,參軍以後受教育,為誰當兵,為誰扛槍,為誰打仗。肖林達至今還能一字不差地長處當時班長教的歌曲《紅軍歌》。  在大人的照顧下爬雪山過草地  在紅軍隊伍裡,小鬼們常常受到特殊的照顧。長徵開始後,肖林達當上了勤務兵,負責隊長的日常事務。
  • 心中有信仰 腳下有力量——紅軍過雪山草地啟示
    新華社成都8月1日電題:心中有信仰 腳下有力量——紅軍過雪山草地啟示新華社記者丁玫、周相吉、高健鈞「走到夾金山,伸手能摸天。」「沒過草地路,難知長徵苦。」紅軍長徵勝利80多年後,這些諺語仍在流傳。空氣稀薄缺氧、冰雪似刀割……這些都沒能阻撓紅軍大部隊前進。他們邁著堅毅的步伐,朝著光明的方向前行。一座座大雪山,被紅軍將士拋在了身後。(小標題)「草毯泥氈紮營盤」對於長徵中的紅軍來說,翻過大雪山,並不意味著艱苦的行軍已結束。
  • 爬雪山過草地 老紅軍手繪「我走過的長徵路線圖」
    這位走過1個世紀滄海桑田的「百戰將星,人民功臣」,依然是位和藹可親的鄰家爺爺,溫暖地關照著身邊所有的人。隨著採訪的深入,那些已烙入生命的記憶湧來:「長徵,爬雪山過草地,苦得很、太苦了!我們只有一個信念,打過去、打過去,再艱苦也要打過去!」
  • 當年紅軍艱難爬過的雪山走過的草地,如今風景旖旎,成旅遊熱點
    紅軍爬的五座大雪山全在四川阿壩州。第一座雪山是夾金山,第二座雪山---夢筆山,第三座雪山---亞克夏雪山,第四座雪山---昌德山,第五座雪山---打古山,這五座雪山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終年積雪。1935年6月12日,紅軍先頭部隊紅一方面軍一軍團,克服千難萬險,終於從夾金山南麓成功翻越夾金山,與正在執行任務的紅二十五師七十四團,在山下的達維鄉的木城溝溝口地帶相遇。為實現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四方面軍兩大紅軍主力的勝利會師奠定了基礎。夾金山是中國工農紅軍萬裡長徵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 死亡行軍--紅軍過雪山草地全記錄
    新華網成都9月24日電(記者劉永華、吳傑、樊永強) 「長徵苦,最苦是雪山草地。」    採訪中,提到雪山草地,幾乎每一位經歷過長徵的老人,都用了一個「苦」字。     爬雪山、過草地,今天已成為人們體驗長徵精神的重要方式。然而,70多年前紅色大軍的雪山草地之行,卻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死亡行軍。
  • 爬雪山過草地 越過艱險天地寬
    長徵苦,最苦在過雪山和草地。雪山茫茫、草地莽莽,紅軍在一次次跨越中,也用腳板底越過艱險,走出革命道路的天地寬。 「金碑」照松潘,山中飛揚「紅飄帶」 從成都出發,大巴一路顛簸向北行駛7個多小時,記者來到「紅色古城」松潘縣。一路高山險峻、層巒疊嶂,抵達松潘時平均海拔已達2800米。下車時,記者便感覺有些頭痛和憋悶,有了明顯的高原反應。
  •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徵精神:紅軍翻越過的幾十座雪山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要進入第七個賽段、「夾金山段」的賽程了,之所以叫「夾金山賽段」,這是一段翻越重重雪山的艱難歷程——《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美國記者斯諾曾經統計過:紅軍在長徵途中一共翻越了18座山脈,其中5座是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
  •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雪山,去過的人才知道老一輩受的苦!
    在1935年5月,紅軍奪取瀘定橋後,中共中央決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線。當時的中央紅軍和紅四軍會師前後所翻越的大雪山多達19座。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翻越夾金山等4座雪山,其中的夾金山就是起點。也就是「爬雪山,過草地」中的雪山。
  • 5500名幹部爬雪山過草地 用心體會長徵永遠在路上
    來自阿壩州金川、小金、馬爾康3縣(市)的42名人才遞進班的年輕幹部,身穿紅軍服正在聆聽老師講中央在兩河口召開會議召開的歷史故事。「把他們帶到這裡上課,為了更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和學習紅軍長徵精神。」帶隊的長徵幹部學院紀委書記李勁向四川新聞網記者介紹。「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年輕幹部們還將參加爬雪山過草地等體驗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學活動。
  • 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將亮相 實景拍攝爬雪山過草地
    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將亮相 實景拍攝爬雪山過草地 2016-11-蘇丹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 馬海燕)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將於11月16日接棒《絕命後衛師》登陸央視一套,續寫央視螢屏的長徵題材。該劇集結佟瑞欣、劉勁、王伍福、朱宏嘉、陳銳、範雨林、沈保平、魏伊等演員,爬雪山過草地實景拍攝,重現長徵歷史畫卷。
  • 「爬雪山過草地」背後的原因,你一定要讀的歷史真相!
    在這期間,「爬雪山過草地」的故事可以說是最驚心動魄的。下面咱們就好好講一講紅軍長徵,到底是如何爬雪山,怎麼過草地的。時間還得追溯到1935年6月。當時中央紅軍長徵剛剛完成「強度大渡河」戰役。紅軍爬雪山即便如此,還是有許許多多紅軍不停地倒下了,而死亡最多的就是炊事員和擔架員。
  • 羅憶楠《走過雪山草地》公映 :每個人都有信仰
    羅憶楠宣傳照  搜狐娛樂訊 由著名主旋律影視編劇王朝柱創作,青年演員羅憶楠挑大梁,楊俊勇、魏佳佳等主演的影片《走過雪山草地編劇王朝柱表示這是一部重讀信仰的影片,在這個信仰缺失的年代很具啟發意義,作為主演的羅憶楠更是深有感觸。  羅憶楠:每個人心中都有信仰  《走過雪山草地》以紅軍長徵為背景,著力刻畫了一支紅軍劇團克服困難爬雪山過草地的動人故事。羅憶楠飾演的女主人公是一個普通的紅軍戰士苦妹子,在艱難爬完雪山之後為了減少戰友負擔,難產的她毅然走向草地中的陷坑。
  • 紅軍後代談長徵:父親爬雪山險些掉進冰縫(圖)
    紅軍後代談長徵:父親爬雪山險些掉進冰縫(圖)   爬雪山  紅軍長徵途中翻越的主要雪山,是坐落在四川西部的夾金山。當時紅軍都穿著單軍裝、草鞋,只準備了一些床單、油布,還有辣椒麵,在山腳下穿過一片樹林時,我父親砍了一個帶彎把兒的樹枝當拐杖就上了山。  走了大約一個時辰,腳下開始有了雪。
  • 解讀長徵(11):紅軍長徵先後翻越了哪些雪山?
    「雪皚皚,野茫茫」,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徵中經過的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爬雪山,過草地」,是對紅軍長徵艱苦狀況、奮鬥精神最簡潔最生動的描述和概括。 雪山行軍,是紅軍長徵中最艱苦的行軍之一。紅軍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人跡罕至,白雪皚皚,山高谷深,氣候變幻無常。
  • 爬雪山過草地 論壇紅人館優質內容作者親臨感受壯烈徵途
    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鍊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紮營盤…」說起長徵,翻雪山過草地是很多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歷程。當時的紅色大軍雪山草地之行,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死亡行軍。  為更好的體驗、傳承紅軍長徵精神,汽車之家論壇紅人館開啟了重走長徵路活動。此次,幾位論壇優質內容作者來到了當時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地點,重走這段壯烈、英勇的行軍,接力長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