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探險家的第一個腳印

2020-12-26 騰訊網

葡萄牙探險家的第一個腳印

文·圖/葉永烈

歐洲給我的印象是,青銅雕像比比皆是。雖說南非也有青銅雕像,卻遠沒有歐洲那麼多。

從開普敦往東,在印度洋沿岸的一座風景如畫的小城,在前是茵茵草坪、後是藍藍海灣的地方,在高高的青石基座之上,矗立著高高的青銅雕像。

基座上鐫刻著他的大名:Bartholmeu Dias。他的中譯名為巴爾託洛梅烏·迪亞士。迪亞士又譯為狄亞士。

迪亞士的出生日期大約是1450年,而去世的日期卻異常精確——1500年5月24日。迪亞士,葡萄牙著名的探險家,歐洲白人落在南非土地上的第一個腳印,就是他的腳印。

在摩梭灣矗立迪亞士的銅像,因為他第一次登陸南非,第一個落在南非的腳印,就落在摩梭灣。從此,歐洲白人叩開了南非的門扉。那海灣叫作摩梭灣(Mossel Bay),又譯為莫塞灣。雕像上的人物手持利劍,穿著長靴。

摩梭的英文原意是淡菜,因為這個海灣盛產淡菜。摩梭灣,現在成了南非的第七大港口,盛產天然氣,由於景色優美,號稱是「南非的夏威夷」。

一個葡萄牙的探險家,怎麼會遠道來到南非的摩梭灣?

由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控制了東西方交通要道,設置重重關卡,對過往商旅課以重稅。於是,歐洲的商人們藉助於探險家,試圖打通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從歐洲來到亞洲,到印度去、到中國去、到日本去。

對於探索海上絲綢之路,積極性最高的,竟然是葡萄牙。別看今日葡萄牙,不過是歐洲的一個小國。然而在15世紀,葡萄牙與西班牙這「兩牙」卻是歐洲的航海大國,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航海強國,他們擁有龐大的遠洋船隊和高超的航海技術,而且還有稱霸世界的野心。

好望角、開普角全景

迪亞士雕像

地處歐洲西南的葡萄牙與西班牙,隔著窄窄的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望,葡萄牙與西班牙的航海家們早就對非洲大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一次次從大西洋來到非洲大陸的西海岸。他們堅信,一定能夠繞過非洲大陸,從大西洋進入印度洋,朝亞洲進發。

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決心打通從歐洲到亞洲的海上通道。葡萄牙航海家巴爾託洛梅烏·迪亞士受約翰二世之命,執行這一艱難任務。

巴爾託洛梅烏·迪亞士出生於航海世家,有航海經驗,所以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命他率領一支由3條船組成的探險隊,沿著非洲西海岸南下,以求繞過非洲,打開一條通往印度、通往亞洲的航路。

1487年7月,迪亞士率隊從葡萄牙首都裡斯本出發。

在行進中,迪亞士發現,兩艘武裝大帆船前進的速度很快,而補給貨船拖了後腿。他下令把貨船上的補給品分裝到兩艘武裝大帆船上去,讓補給貨船返航裡斯本。這樣,迪亞士所率船隊的前進速度大大加快。

一路上順風順水。向南,向南,沿著非洲大陸西海岸一路向南。迪亞士率隊先是到達非洲大陸西海岸加納的埃爾米納,然後經過剛果河口和克羅斯角,在1488年1月間抵達現屬納米比亞的盧得瑞次。迪亞士的船

好望角、開普角全景隊,繼續南下,來到現今南非的西海岸。就在迪亞士慶幸行船順利之際,風雲突變,風暴驟起。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朝兩艘大帆船襲來。

迪亞士急急下令:「落帆!向西行駛!」這場大風暴,差一點使迪亞士船隊遭受滅頂之災。經過整整十天的殊死搏鬥,風暴終於過去。這時迪亞士下令:「升帆!向東行駛!」可是幾天過去,依然不見陸地的蹤影。迪亞士百思不得其解。就在這時,一個靈感閃過迪亞士的腦海:莫非是在風暴襲來的時候,把帆船推過了非洲大陸最南端,使船隊進入非洲大陸東海岸,進入印度洋。

迪亞士下令:「向北航行!」經過幾天的航行,前方果真出現陸地的黑影!整個船隊沸騰了。船隊向陸地前進,來到一個漂亮的海灣。船隊抵達的地方,就是摩梭灣。抵達的時間,是1488年2月。就這樣,迪亞士踏上南非、踏上摩梭灣,留下第一個歐洲人的腳印。

在摩梭灣,迪亞士見到當地土著黑人在那裡放牧牛羊,便把那裡命名為牧人灣,亦即摩梭灣。迪亞士在興奮之餘,決心繼續向東航行,以求橫渡印度洋,前往印度。但是大多數船員表示反對,因為他們經過十天驚心動魄的風暴襲擊,已經精疲力竭,巴不得早日回到葡萄牙。

迪亞士無奈,只得下令返航。

迪亞士在返航途中,經過前些天遭遇大風暴的地方,亦即非洲的最南端。葡萄牙歷史學家巴若斯曾經這樣描寫道:「船員們驚異地凝望著這個隱藏了多少世紀的壯美的岬角。他們不僅發現了一個突兀的海角,而且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

1488年3月12日,迪亞士率隊在岬角登陸,在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紋徽、十字架等等,以紀念這一重大發現。

1988年,為了紀念迪亞士發現好望角500周年,南非人及葡萄牙人共同複製了迪亞士乘坐的大帆船,並從葡萄牙首都裡斯本沿著迪亞士當年的路線,於1988年2月3日抵達南非摩梭灣。從此這艘大帆船就成為摩梭灣迪亞士紀念館中重要的展品。

由於迪亞士發現了好望角,在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率船隊探索直通印度的新航線。1499年9月1日,達·伽馬率隊返回裡斯本。從此,歐洲到亞洲的航線被打通。

「好望角之父」迪亞士,在好望角畫上生命的句號,終年50歲。為了紀念迪亞士,南非設立了「迪亞士節」。據報導:由於迪亞士發現了摩梭灣和好望角,摩梭灣從15世紀末就成為歐洲的航海家前往東方的停靠點,也成為了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地方。

摩梭灣市長介紹說,526年前的那場航海事件改變了南非的文化,迪亞士和他的船隊在摩梭灣遇見了當地的土著居民奎奎人,並和他們交換物品,這是我們所知道的歐洲文明和非洲本土文明最早的碰撞。我們將迪亞士節的主題定位「文化的碰撞」,就是為了展示在這裡存在的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人們如何相互尊重,和平相處。

1988年,為了紀念迪亞士發現好望角500周年複製的當年迪亞士乘坐的大帆船

自從迪亞士發現好望角、達·伽馬開闢東方航線之後,歐洲到亞洲的過往船隻往往在摩梭灣停靠,以補充淡水。葡萄牙一位名叫派得羅的指揮官率領航海船經過摩梭灣時,把一封信塞在長筒馬靴裡,掛在樹上,拜託從這裡返航的水手帶回葡萄牙。第二年,一位英國東印度艦隊的指揮官在返航時,途經摩梭灣,發現了樹上的靴子,發現了靴子裡的信。東印度艦隊的指揮官在葡萄牙停靠時,寄出了這封信。

誰是發現好望角的第一人,近年來引起爭議。有人指出,不是葡萄牙人迪亞士在1488年第一個發現好望角,而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好望角。還有人指出,這個中國人是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是全國範長江新聞獎得主、《武漢晚報》高級記者範春歌,她從2000年7月11日起,踏上了重走鄭和下西洋之路的徵程。2005年,範春歌出版了《追尋鄭和下西洋——被遺忘的航行》一書。範春歌在書中寫有:南非駐華大使館的代辦霍傑士先生曾經向她透露,最早到達好望角的航海家應該是中國人,而佐證這一發現的地圖有一份複製品就收藏在南非!在南非國會,範春歌終於見到了這張名為《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的地圖。南非的朋友說這張海圖是1402年由中國人金士衡、李茂初步考訂,李薈詳細校對,由權近補充朝鮮和日本部分,最後在絹上繪製完成的。這張圖上描繪的世界盡頭正是好望角!這幅地圖繪製完成後,由一名朝鮮使者帶回朝鮮,日本侵朝時又被擄掠到日本,目前密藏在日本一所大學中。南非國民議會的議長在訪問日本時,得到了一件複製品。範春歌認為這幅海圖以大明王朝為中心,東起日本,西達歐洲,南至爪哇,北到蒙古。雖然地圖把南亞次大陸和中國版圖畫在了一起,但非常精確的標出了好望角,畫出了非洲西海岸,這說明中國人在這幅地圖繪製的1402年之前,就已經發現並繞過了好望角!範春歌指出,鄭和船隊初航的時間是在1405年,因此第一個繞過好望角的並非鄭和,究竟是誰,還有待考證。

葉永烈:1940年生於浙江溫州。上海市作家協會一級作家。《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目前,作者致力於「行走文學」的創作,著有「葉永烈看世界」系列圖書。

相關焦點

  • 歷史:關於葡萄牙著名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有趣的事實!
    歷史:關於葡萄牙著名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有趣的事實!瓦斯科達伽馬主要以海上聯合歐洲和印度而聞名。他是葡萄牙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旅行並發現了新的領土,並從旅行中帶回了新的物品和知識。從十四世紀和十七世紀開始,瓦斯科達伽馬的行為極大地影響了歷史,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 第一個到達南極極點的探險家——阿蒙森
    羅爾德·阿蒙森,挪威極地探險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到達南極極點的探險家,全世界最著名的探險家之一。20世紀初的南極,常年覆蓋冰雪,億萬年來寒冷孤獨,是人類不可接近之極。1910-1912年,有兩支隊伍為了獲得第一個到達這片或許是世界上最後一塊處女地的榮譽展開了競爭。
  • 黑暗的腳印:魔鬼腳印的神秘莫測
    在2月13日發布第一份官方報告時,當地人已經把這些腳印歸為魔鬼(我說腳印是因為1855年「腳印」還沒有進入英語)。相信撒旦就在其中,這讓全縣的居民陷入了絕望,甚至是局部的恐慌。他們實施了自我強制的宵禁,在天黑後拒絕到戶外冒險。這個故事在《倫敦畫報》上的傳播迅速引起了全國讀者的注意(和想像)。
  • 葡萄牙冷知識13則:愛吃的甜品是「修女的小肚子」
    02葡萄牙沒有死刑,也沒有終身監禁。1852年,葡萄牙政府頒布首部法典,廢除政治犯死刑,到了1867年,廢除了普通刑事犯罪的死刑。04大海啊,全是水…在葡萄牙這可不是在作詩,而是真實的感慨。葡萄牙在地圖上顯示的面積很小,因為它95%的面積全是海洋,陸地面積只有5%。
  • 登頂七大洲最高峰和到達南北兩極的「探險家大滿貫」知多少
    年,David Hempleman-Adams 成為第一個完成「探險家大滿貫」的人。2005年4月, Park Young Seok成為第一個完成「真正探險家大滿貫」的人。2018年6月,張梁成為第二個完成「真正探險家大滿貫」的運動員。2011年,前威爾斯橄欖球聯盟(Wales rugby union)的國際球員Richard Parks成為首個在一年內完成「探險家大滿貫(最後一度)」的人,他在7個月的時間內完成這一壯舉。
  • 異星探險家鋰獲取攻略 異星探險家鋰怎麼獲得
    導 讀 大家想知道異星探險家鋰怎麼獲得嗎?
  • 異星探險家怎麼造車 異星探險家車輛建造方法說明
    導 讀 《異星探險家》遊戲中車子怎麼製造呢?車輛的建造需要用到載具艙,很多玩家不知道小車該怎麼弄?
  • 異星探險家印表機有什麼用 異星探險家印表機合成大全
    導 讀 印表機作為異星探險家中核心道具之一,大家知道異星探險家印表機有什麼用嗎?
  • 勞力士必經之路:探險家Explorer簡史
    探險家們佩戴著勞力士Oyster Perpetual腕錶,得益於勞力士的蠔式表殼和自動機芯保證腕錶走時精準——使得探險家們不懼巔峰,從容應對極端天氣,出色的完成任務。到了四十年代末,這時的勞力士腕錶已受到大家的認可,羽翼變得豐滿。這時勞力士的高層開始密謀對其產品進行定位區分,經過市場調查後在五十年代推出多款劃時代款式,探險家正是勞力士專業腕錶的第一個系列。
  • 異星探險家怎麼挖礦 異星探險家挖礦及基地建設技巧說明
    導 讀 《異星探險家》中如何挖礦呢?
  • 異星探險家新手前期怎麼玩 異星探險家新手攻略
    導 讀 異星探險家新手前期怎麼玩嗎?
  • 陝西發現巨大腳印,深入懸崖堅硬的巖石,會是野人腳印嗎?
    在欄杆堡鎮邱井溝村發現神秘「大腳印」的兩個月之後,文物普查隊員又在該鎮李家南瓦村再次發現大量的恐龍三趾腳印化石。在該村旁一條小溝裡的一塊巨石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三趾腳印,這些化石腳印清晰可見,其數量有100多個,每個腳印大小相仿,長為12釐米,寬為10釐米,步長約52釐米。
  • 不得不承認葡萄牙是個不起眼的國家,只因它,葡萄牙成為必去國家
    葡萄牙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存在感比較弱的國家。雖然葡萄牙是第一個走上航線開放和殖民擴張的「全球帝國」,但它卻像曇花一現一樣留下了最終的輝煌。但在迅速衰落之後,以「天涯海角」的地位和目前一直沒有起色的經濟,即使在歐洲生活多年,除了提到「貧窮」和「XX危機」之外,(還有一個我很不喜歡的球星),葡萄牙是很少想到的。沒想到會把我吸引到一個從未出現在計劃清單上的國家。是葡萄牙的一組美食照片。所以我們葡萄牙人的故事從美食開始。
  • 葡萄牙葡萄酒等級制度
    1756年葡萄牙在鬥羅河區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為葡萄酒進行產區界定的國家,這可比法國早了近100年。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葡萄牙葡萄酒的等級制度。VR )地區餐酒:跟義大利的IGT有點兒類似,沒有按照法定釀酒要求釀造的葡萄酒,極具地區特色8、Vinho de Masa( VDM )日常餐酒9、 Selo de Garantia( SDG )有葡萄牙葡萄酒協會的封條的葡萄酒
  • 《異星探險家》增加火車運送量方法
    導 讀 大家想知道異星探險家怎麼增加火車運送量嗎?
  • 《異星探險家》來一次外星生存之旅,打造屬於自己的小小家園!
    大家好這裡是蠟筆,今天準備給大家分享一個非常有趣的沙盒生存向的單機遊戲《異星探險家》,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夠喜歡上它。這個時候小夥伴們應該比較疑惑了,既然是介紹《異星探險家》幹嘛說《無人深空》,其實這兩款遊戲非常的類似,《異星探險家》可以看作是簡化版的《無人深空》,因為它的畫面非常卡通,而且遊戲中的畫質也非常的鮮豔,至於玩法卻有些不同。
  • 本是葡萄牙殖民地的巴西,是怎麼在葡萄牙王子的幫助下實現獨立
    到了1807年以後,法軍進攻葡萄牙。隨著法軍佔領葡萄牙首都裡斯本,葡萄牙國王帶著家眷和財產逃到了巴西。在國王陛下看來,巴西是葡萄牙最後的「保護地」,也是最安全的「保護地」。拿破崙軍力再強,也沒實力派出強大的海軍艦隊來到巴西。
  • 葡萄牙不是只有裡斯本
    說起葡萄牙,人們可能首先就想到電車行駛過街區的裡斯本,想到「地盡於此,海始於斯」的羅卡角,其實葡萄牙還有很多很多地方值得探索。波爾圖 葡萄、美酒與海灣在葡萄牙北部,有一個和法國名城波爾多僅一字只差的城市「波爾圖」。除了名字,這兩座城市還有一個共同點——都盛產葡萄酒。波爾圖始建於公元5世紀,是早於葡萄牙建國之前的古城。
  • 世界城市志;葡萄牙首都裡斯本
    羅卡角是葡萄牙境內一個毗鄰大西洋的海角,是一處海拔約140米的狹窄懸崖﹐為辛特拉山地西端;它位於北緯距離裡斯本大約40公裡,處於葡萄牙的最西端,也是整個歐亞大陸的最西點。碑上以葡萄牙語刻就一句名言:「陸止於此、海始於斯」(葡萄牙足球明星C羅。)裡斯本,是南歐國家葡萄牙共和國的首都。
  • 16世紀「金洲」之名,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險家,遠赴蘇門答臘尋金!
    16世紀時「金洲」之名聲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險家遠赴蘇門答臘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