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毅,櫻花糕坊老闆,擁有3家連鎖店。2001年,彭毅到日本攻讀商業管理專業。為賺生活費,端盤子洗碗的事他經常做。
當得知日本福岡一家大型連鎖餅屋願意聘請自己做兼職時,他覺得天上掉下了餡餅。彭毅進入的是生產部門,專門學習西點的製作,幾年時間下來,他也儼然成為一個糕點大師傅,對糕點的原料和製作方法如數家珍。留學第4年,彭毅積累了一筆存款,開始著手準備回國就業。
這時,他發現海歸的行情已看跌,「海待」開始成為一個新名詞。畢竟學了多年的工商管理,彭毅很快就為自己找到了出路:國外一些消費習慣正在漸漸成為國內的消費潮流,如韓國燒烤、日式料理等,如果能在武漢生產精緻而新鮮的日式點心,應該會有市場。於是,彭毅一直為回國創業做鋪墊。
他留心糕點店的運作方式,尋找合適的貨源,還跟一位日本糕點師傅談好合作意向。2007年10月,彭毅回到家鄉武漢,12月,位於高雄路的櫻花糕坊便開業了。櫻花糕坊定位明確,專營日式風味點心,沒有麵包。日式點心與普通糕點最大的區別在於,甜而不膩,外觀精美,製作方式全部「拷貝」日本糕點。
更關鍵的是,採用了日式糕點的製作模式:使用新鮮原材料,現做現賣。這樣一來,櫻花糕坊的價位就顯得有些「曲高和寡」,為了吸引顧客,彭毅店內還配備了部分「平價」商品,畢竟是新店,位置又偏,櫻花糕坊興旺了幾天就冷清下來了。
彭毅試過發傳單、促銷等多種方式,生意還是不見起色。不過,彭毅沒有放棄,他篤信: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日益看重,這種現做現賣的日式點心肯定會大受歡迎。堅守了兩個月的慘澹經營之後,彭毅意外發現,糕點店的老顧客越來越多,很多顧客還帶來了朋友。
網絡上也開始出現很多關於櫻花糕坊的評論,還有很多網友自發為他做宣傳,彭毅開始第一次嘗到創業的甜頭。彭毅決定乘勝追擊,快速開分店。2008年,彭毅終於在新華明渠路上籤下一個門面,分店地段好,很快獲得極旺人氣,生意節節上升。
糕點店的分攤成本大大降低,櫻花糕坊的名氣也大了起來。2008年6月,他又在三陽路開起了自己的第3家連鎖店。
未來,彭毅希望能開更多分店,讓更多的武漢人知道櫻花點心。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