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姑奶奶們,哦,不,是中老年組小姐姐們,火了。
前段時間還在感慨後浪駭人呢,結果看到綜藝裡30+的姐姐們還能蹦蹦跳跳,少女感十足,瞬間覺得,長大變老也沒什麼了不起。
不過,姐姐們從來不能乘風破浪,舞臺上的光鮮,都是背後的勤奮和辛酸換來。
就好像道教修行。
自古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鳳毛麟角,修行路上披荊斬棘,只有堅忍一心集大功德者,才能成就道業。
道家三玄《易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世間有陰有陽,有日、天、晝、火、熱…就有月、地、夜、水、寒…而反應在人自身上,便是有男有女。
南嶽道學院的坤道們
歷史上,那些得成大道的神仙祖師裡有男道士,也就是乾道,當然也有坤道,即女道士。
嚴格意義上講,道教沒有女道士這個稱謂,但如果小道士我直接說坤道,可能不少小夥伴們會有點小暈,所以不妨暫且叫女道士,但大家切記,這個稱呼,並不如法。
姐姐們臺上乘風破浪靠的是臺下的汗水和淚水,而女道士們(坤道)若想披荊斬棘,修成大道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
縱觀道教歷史上的女道士,也就是坤道們,為道教的發展壯大和傳承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很多人也因此名傳千古,例如飛升成仙的茅山上清宗第一代宗師南嶽夫人魏華存,開上清千載基業,道教全真派清靜散人孫不二,師承重陽祖師,成後世坤丹道法之祖…
魏華存魏夫人為魏晉時期的著名道士,字賢安,今山東濟寧市人,道教茅山上清派開派祖師,因為在湖南南嶽衡山苦修多年,也稱「南嶽夫人」,還被後人尊稱為「紫虛元君」。
南嶽衡山
關於魏夫人得道成仙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影響也很大。至唐代,唐玄宗李隆基便命人將這些仙跡史料搜集整理編入《後仙傳》,到宋代,學者李昉根據《後仙傳》的記載重新整理加工,編入《太平廣記》中,使得我們今天也能一睹魏夫人仙姿。
南嶽魏夫人神像
同魏夫人南嶽苦修相同,道教全真派清靜散人孫不二師承重陽真人,也歷盡千辛萬苦,才丹成道顯,坐化之時香風瑞氣竟日不散,成後世坤丹道法之祖。
除了魏夫人、孫不二,還有唐代正史野史都記錄過的飛升女道士謝自然、葛洪仙師的道侶鮑仙姑等等坤道披荊斬棘,成就道業。
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直至今日,仍讓我們後輩感懷祖師們修道艱辛和道心的堅定。
最後,據小道消息報導,芒果臺下半年的綜藝節目已經安排妥當,分別是《高歌猛進的姐夫們》和《廣場集合的阿姨大媽》,據悉,上海也即將出臺《晚上走圈的老爺叔》,歡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