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 11:17 |柯城發布 |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 陳欣
知道圖中這是什麼的,恐怕都暴露了年紀了吧
每到清明時節,滿山的油茶樹上便掛著這些水靈靈的果子——茶泡、茶片。
茶泡、茶片可以算得上是一代人的記憶了。小時候上山幹農活,眼睛總是盯著那一顆顆茶樹,矮矮的茶樹上結滿茶片,稍高一些的茶樹上會有茶泡。小心翼翼地摘下,慢慢品嘗,甘甜脆嫩。
茶泡和茶片出身來源不同,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但由於形象接近,也有一些地方將它們混為一談。
先來說說茶泡
茶泡是油茶樹的果實,即茶子的變態體。其色灰白或綠白,有的微帶紅色。形狀、大小近似桃子,肥胖飽滿、表皮光滑發亮,中空,果內側為纖維狀,可以生吃。
茶泡最開始味道淡甜微苦,有澀味,成長到一定程度,表面蛻一層薄皮,表面為蛻皮之後乳白色時苦澀味會淡化很多,甚至消退,此時口感最佳,後期變枯,慢慢的出黑斑,不易保存,時間長了會開始變質而不適合食用。
茶泡的形成是要有嚴格條件的。一是季節,必須在長新葉、新果的時候,二是要有充足的水分,當然還有光照等條件。而清明時節雨紛紛,既當季節、雨水又多,也有一定的光照,所以茶泡一定是在清明時節,小燈籠般地從樹枝上鑽出來,白胖胖、脹鼓鼓的,十分可愛。
蛻皮的茶泡雖然不那麼好看,但是最好吃,不蛻皮的茶泡還是有些苦澀的。如果知道了茶泡蛻皮時最好吃的道理,它們看起來也就不那麼難看了。
在清明時節,茶樹的新葉、新果都還很小,一遇到刺激,就會使新葉、幼果異常生長,形成茶片與茶泡。
再來說說茶片
茶片也有地方就叫茶耳,它不是油茶樹果實的病變,而是油茶樹葉子的病變。葉子變異時膨大、捲曲,形成白裡泛綠、或者綠裡泛紅、或者全紅色的、特別肥大飽滿的葉片,這就是茶片了。
茶泡和茶片裹著紅皮的時候不能吃,因為那時還沒熟,吃起來很苦還粘嘴。所以要有耐心,等那層紅皮褪掉露出白肉,才是真正吃他們的時候。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那不是一種病嗎?別擔心,那只是一種真菌而已,只要沒打農藥,都可以放心大膽地吃。
時光如梭,歲月蹉跎。茶泡和茶片,這簡單幾個字,已勾起了人們的思鄉情節。不知有多少人,有幸嘗過這特別的味道呢?
嘗過的親都來舉個手吧!說說還有哪些好吃的,能勾起你小時候的回憶?
14909302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