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食街道「戰役」「扶貧」速寫
2020年是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決勝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湧,陳食街道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群防群治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手抓群策群力推進脫貧攻堅全面收官戰,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
抓好春耕備耕 助力農業扶貧
人勤春來早 ,農時不等人,陳食街道在疫情防控不鬆勁的同時,心系轄區貧困群眾,多方協調聯動,盡力為他們做到春耕物資保障充足。組織農機維修專業人才,加快農機具檢修、抽水泵房維護,疏通轄區農田水利樞紐、蓄水備耕等工作,努力把疫情對貧困群眾的農業生產影響降到最低。
街道以問題為導向,在疫情期間不能趕場聚集的情況下,有序組織農資企業、供應商和農技部門,送種子、化肥、農膜、農機、農藥等農業生產物資和農技服務下鄉,並實施掛圖作戰,將14個村分為14個片區,將14個村的貧困戶標註在圖上,聯繫14家農資店鋪,由店鋪分片區優先定點向貧困戶供應農資,確保貧困群眾春耕生產不出現疫情防控風險。
街道黨員突擊隊發揮機動作用,為陳青橋等村的貧困戶送去尿素、碳酸氫銨、稻穀種子和玉米種子等生產物資。
街道在抗疫期間財政資金吃緊的情況下,還花費3150元,為24戶貧困戶送去35公斤糯玉米種等物資,並派農技員上門指導種植技術。
積極規劃產業 助力產業扶貧
積極幫助貧困戶規劃產業,發放產業扶持資金16.1萬元。「幫扶幹部根據我家的情況,建議我今年養50隻雞,連著給我打了幾次電話,又下來實地查看了兩次。」馮家坪村貧困戶劉詩玉說,她今年68歲,戶籍人口1人,幫扶幹部根據她缺勞力口糧食少的現狀,給她量身定做了今年的產業發展計劃。
疫情期間,街道建立《建卡貧困戶2020年產業幫扶一戶一策(需求)》臺帳,積極聯繫「渝咔咔」生態農場、農資服務公司,幫助24戶貧困戶購買雞苗811隻,並「點對點」運輸,「點對點」服務,做好售後服務,保證存活率95%以上,做到100%回購,助力貧困戶發展家禽養殖業,提高產業發展實效,解決了貧困戶買禽苗難的後顧之憂。同時,街道還進一步建立完善「產業指導員」體系,增派農服中心16名農業技術指導員到各村對貧困戶進行產業技術指導,提高貧困戶種(養)殖的科學性,促進脫貧產業增效、增收。
目前,幫扶幹部們為轄區34戶貧困戶銷售了近萬元的農產品,收到1戶貧困戶的小額信貸需求,用於發展產業。
施行愛心關懷 助力教育扶貧
為解決疫情期間貧困學生上「網課」難問題,街道高度重視,積極摸底調查貧困學生上網課情況,特別對學習用具及網卡流量等問題進行重點關注,並建立需求臺帳。
對家中沒有網絡或電視的學生,積極與網絡公司協調,免費為其接通網絡、辦理免費學習手機卡;期間為3戶貧困戶5名貧困學生送去2部平板電腦4張流量網卡;對於家中網絡信號不好的學生,幫助其聯繫到附近家中能上網的村幹部或鄰居家上網課;同時組織本村在家的村小學教師和未返校大學生,開展「一對一」支教活動,幫助貧困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做到「停課不停學」,確保扶貧路上不落一人,教育路上不少一人。
「感謝叔叔阿姨們給我送來了平板電腦,我再也不用去同學家蹭網課,終於可以在自己家裡安心學習了。」馬銀村貧困戶張燕和兒子接到街道送來的平板電腦後欣喜地說。
強化用工摸排 助力就業扶貧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如何幫他們找工作掙錢,進了街道領導每天的議事日程。
想在前面,幹在實處,街道對轄區157戶貧困戶和6戶邊緣戶進行全覆蓋就業用工摸排,對有產業幫扶需求的貧困戶,圍繞扶貧小額信貸、財政資金獎補、協助採購生產資料、幫助銷售產品、技術培訓和服務五項指標角度,分析貧困戶產業發展需求;對有外出務工意願的貧困戶,圍繞崗位信息、包車點到點交通、交通補助、技能培訓四項指標角度,分析掌握貧困戶就業服務需求,為他們提供精準就業服務。
「摸排之後,我們每天認真關注市區的招聘專場、用工信息,並將這些信息全部整理出來,因戶施策,將崗位一戶一戶送到貧困戶家裡,為他們做好跨區務工護送等服務,鼓勵他們出去打工掙錢。」街道社保所所長張環宇說。
街道還採取加大扶貧公益崗位開發力度,對雙英茶葉等5家扶貧致富園實行上門服務,幫助解決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引導貧困群眾就近進行採春茶等工作,幫助貧困群眾擺脫疫情影響。
陳食街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補短板,強弱項,吃勁不鬆勁,戰「疫」戰「貧」兩不誤,願春色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