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島鎮打好組合拳,做到鞏固戰「疫」成果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兩不誤
旅遊業迎來復甦 海島活力再現
疫情初期,在川島鎮上岸的船上工作人員都要接受體溫檢測。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上、下川島接待遊客約6.4萬人次。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川島鎮旅遊業逐步恢復人氣。
遊客做好防護措施,乘船登島遊玩。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川島鎮旅遊業曾遭受打擊。如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川島旅遊活力再現,在山咀港入口,許多遊客戴著太陽帽、提著行李,有序接受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前來觀光遊覽。
自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川島鎮堅決貫徹上級部署,全面壓實防控責任,因地制宜,打好防疫組合拳,全力守好海島群眾生命安全防線。目前,該鎮一手抓常態化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做到鞏固戰「疫」成果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兩不誤。
築牢海島安全線
嚴把關抓防疫
川島鎮總面積268.7平方公裡,下轄19個村(居)委會,總人口3.6萬人,由大陸山咀港及上、下川島等20多個島嶼組成。川島鎮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每年接待遊客上百萬人次。面對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該鎮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全鎮機關幹部下沉抗疫一線。一方面,嚴守山咀港第一道關口,嚴格對進島人員進行排查登記。另一方面,強化村(居)管控,建立三人小組核查機制,加強群防群治和防疫宣傳。1月23日至今,累計排查江門市外返回臺山人員346人,排查境外返回臺山川島籍人員32人,納入健康管理人員213人(其中居家隔離55人),取得了「零輸入、零確診」的階段性成效。
川島鎮海域面積大、海岸線長,轄區漁船數量多。疫情初期,為做好漁船防控管理工作,該鎮第一時間設置沙堤漁港便民服務點、三洲港防疫測溫點,組織鎮村幹部、黨員義工24小時不間斷值班值守,做好出入人員的體溫測量和登記核查工作,並加強對漁船的巡邏排查和防疫宣傳;同時,聯合漁政部門勸離非本籍船隻,不籤證南沙流動漁船出海,阻斷外來傳播途徑。
隨著漁業逐步復工,臺山市領導帶隊到川島鎮沙堤村指導漁業復工復產工作。該鎮認真收集復工存在困難和問題,統籌協調漁船、漁民復工復產,協助聯繫轄區冰廠和冰庫復工復產,滿足水產品用冰和儲存需求,聯繫供銷社和有關企業拓寬水產品銷路,並鼓勵大型漁船招聘本地富餘勞動力,解決疫情期間留守勞動力的就業和漁船用工問題。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川島鎮繼續聯合漁政部門,指導港澳、南沙流動漁船休漁期結束前後有序進港,指定固定停泊區域作為港澳流動漁船的隔離點,同時,實行網格化管理,落實港澳流動漁民登船和上岸離港核酸檢測全覆蓋。2月15日至10月23日,累計排查漁船93艘次,793人次接受核酸檢測及隔離。
經濟逐步回暖
迎難上抓重點
疫情給川島鎮旅遊業造成了較大影響,遊客數量整體下降。今年2月,經山咀港前往兩島的人數不超過1萬人次,同比下降88%。在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川島鎮緊抓旅遊工作,迎難而上。從2月26日起,該鎮各旅遊景區恢復對外開放。為促進旅遊業復甦,該鎮策劃舉辦系列營銷活動,並推出優惠政策,多渠道加強旅遊宣傳推介,刺激旅遊消費。其中,「景區門票1元購」「59元特價套票」「搶購99元雙人房+套票」,對各大旅行社實行大巴免費停放等優惠政策取得了較好效果。今年截至9月,經山咀港前往兩島的人數達到65.8萬人次,進入兩島旅遊區的遊客達41.5萬人次。
3月25日,川島鎮與省航運集團籤約完成川航船務有限公司股權轉讓,有效提升船務公司經營管理水平,落實運力更新改造。6月29日,江門首個省級旅遊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臺山下川島旅遊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啟動,助力江門加快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助力臺山農漁文旅體融合發展,擦亮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品牌。同時,川島鎮積極推進省級旅遊度假區、「智慧旅遊」景區示範項目建設,並與省航運集團就雙方合作開展交通基礎設施提升、完善優質旅遊配套等方面深入洽談,打造高質量景區,謀求旅遊大發展。
此外,川島鎮嚴格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對公共區域、設施設備做好全方位消毒,對中高風險地區人群實行體溫檢測和信息核查登記。在港區增設自助售票區域,開啟線上售票、平臺預訂等智能售票渠道,避免人群聚集;在售票廳、候船廳增設測溫門,方便遊客出行。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在川島鎮的全面部署和熱情服務下,10月1-7日,全鎮共接待遊客6.4萬人次,旅遊業呈現良好的復甦態勢。
城鎮建設有序推進
抓項目保進度
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方能早達效。為助力企業、項目單位復工復產,川島鎮開展線上走訪,向企業、項目單位了解關於落實疫情防控物資、恢復生產等方面遇到的困難,為他們牽線搭橋聯繫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廠家,為需要集中隔離的外地務工人員聯繫隔離酒店,並對住宿費用實行部分減免,減免部分由鎮政府承擔,減輕外來務工人員和企業、項目單位的負擔。對尚未復工的企業、項目單位進行長期跟蹤,定期了解他們的最新動向。
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川島全鎮上下圍繞重點項目搶抓進度做足文章。其中,S275百上線北坑至飛沙裡段改建工程已通車,並完成沿線路燈配套;山咀進港路海岸線生態修復工程、上川島國家天氣雷達站上山道路改建工程有序開展;下川島獨灣至茅灣海防執勤道路改建工程,省道S275東灣至王府洲、王府洲至獨灣改建工程,山咀車渡船兼顧貨運等5個碼頭工程,王府洲支管網工程等重點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此外,川島鎮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港口設施,提升服務檔次。其中,投入約77萬元,加固維修山咀港碼頭泊位防撞結構及錨鏈,升級改造山咀港購物街,搭建鋼結構大棚,劃設統一攤位,完善候車區功能,維修客運站警務室、候船廳護欄、安檢系統,更新完善港口警示牌等;投入水利建設資金約300多萬元,用於修復水毀工程、水庫、河堤、水閘。
人居環境 不斷改善
抓整治
惠民生
川島鎮持續開展汙染防治工作,推進鎮生活垃圾處置設備及上、下川島垃圾填埋場運作使用,建設垃圾中轉站,聘請100名村內保潔員負責日常垃圾轉運及保潔工作;完成工業企業排汙登記33家;持續開展河長制「五清」專項行動,完成河道清淤近2850米、清漂約2200米,清理阻礙行洪的倒伏樹木、雜草樹木、棄土等障礙物2宗;對鎮域限養範圍內登記備案的13家養殖場完成化糞池、無害化處理井、雨汙分流等設施建設,從源頭上防止養殖汙染。
同時,川島鎮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鞏固省衛生鎮創建成果,重點整治上川島三洲碼頭、「海絲」博物館、大洲灣展示館、沙堤漁港等沿線道路環境,累計清潔公路路面20多公裡,清理垃圾、廢品收納場26處、面積約800平方米,清理砂石場3處、面積約100平方米,拆除廣告標牌及非公路標牌38塊、面積約290平方米,拆除構築物、臨時棚屋29處、面積約1390平方米。
接下來,川島鎮將全力攻堅,決戰決勝汙染防治,年底前完成23個自然村汙水處理站新建工作,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繼續實施河長制,加快推進山咀生態岸線修復、生態海堤等項目建設。
此外,川島鎮將以廊道整治為契機,積極打造大洲村作為2021年臺山市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村,與甫草村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態勢,發揮示範村帶動作用,帶領各村發展鄉村旅遊,同步推進廊道環境綜合整治、農村「廁所革命」等工作;做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工作,圍繞茶葉、水稻、水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積極創建特色產業村;做大做強茶葉產業,探索發展「茶葉+旅遊」模式,融合「海絲」文化,促進茶產業和鄉村旅遊業協同發展。
文/圖 陳方歡 餘綺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