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自然水域中守釣大魚,是每一位釣魚人的理想,也是每一位釣魚人的終極目標。面對水廣魚稀的自然水域,能夠守釣到一條大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當中魚的那一刻,我們的心情是激動的,甚至會出現心跳的感覺。魚竿的大彎弓,風線切水「嗖嗖」的響聲,水底傳來巨大的掙扎力,這一切都讓我們的心情激動不已。然而隨著魚竿彈上天空,換來的是我們心中一陣的失落,大魚已離我們遠去!
大魚跑後,釣友們在感到失落的同時,也不禁問自己到底哪裡出了差錯?為減少釣友們在作釣大魚時的跑魚現象,本文就從六個細節,與釣友們探討一下:大魚中鉤後,如何有效降低我們的跑魚率!
一、提竿時機把握好,減少刺魚不牢
作釣大魚和鯽魚類小型魚不一樣!鯽魚類小型魚,個體較小,中鉤後逃竄力度小。作釣中即使提竿時機沒有把握好,魚鉤刺魚很輕或者僅僅鉤住一點魚嘴,因其掙扎力度小,也很少有脫鉤現象。
不過在作釣大魚時,因其中鉤後掙扎力度大,如果沒有把握好提竿時機,刺魚不牢或刺過輕,都容易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所以在作釣大魚時,一定要把握好提竿時機,讓魚鉤刺魚更牢。除個別魚以外,大魚的漂相一般以黑漂為主。在浮漂出現黑漂時,我們可以握緊魚竿,稍微等待一兩秒後再提竿!如此可以刺魚更牢一些,減少脫鉤跑魚率。
二、餌料狀態不易過硬,並且注意掛餌手法
在作釣大魚時,餌料入水後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會有魚前來覓食。同時為了降低小雜魚的鬧窩現象,並且為了防止提竿過頻引起大魚覓食時的警覺,在提頻率上一般不要太過頻繁。這也就導致很多釣友,在作釣大魚時故意把餌料開的很硬,如此來減少小雜魚的鬧窩現象和提竿頻率。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太過硬的餌料,對提竿刺魚有一定的阻礙力。容易使魚鉤刺不穿魚嘴,甚至是魚鉤在魚嘴中滑出,如此也就增加了跑魚的機率!
另外,我們作釣大魚時,經常使用玉米粒、螺絲一類的固狀餌料。這些固狀餌料在我們提竿刺魚時,都會影響魚鉤的刺魚力度,這就要求我們的上餌手法要正確!在使用這些固狀餌料作釣時,一定要讓鉤尖和倒刺穿過餌料,並且魚鉤掛在餌料的邊緣位置,從而降低提竿刺魚時,餌料的阻擋機率,讓魚鉤更容易刺穿魚嘴,減少跑魚率。
三、魚鉤型號要選好,用鉤大小也很重要
魚鉤方面,除了餌料硬度和掛鈎方法,魚鉤的型號和使用大小也很重要!上面說過,大魚中鉤以後,逃竄時速度快、力度大,對魚鉤有較大的拉力!所以我們在選擇魚鉤時,一定要考慮到魚鉤的抗拉力和韌性。一枚抗拉力好韌性高的魚鉤,才是作釣大魚不跑魚的保證!一般我們作釣大魚時,魚鉤多選用伊勢尼、加粗鉤條伊豆、小磯類魚鉤。在使用無倒刺魚鉤時,儘量選擇新關東無刺鉤。像袖鉤、白狐、海汐類細鉤條魚鉤儘量不用,以防止中魚後斷鉤跑魚。
除魚鉤的抗拉力以外,魚鉤的大小也很重要!魚鉤過大容易造成魚吃餌困難,使魚鉤不能完全進入魚嘴中,從而刺魚過輕,出現脫鉤跑魚現象。魚鉤使用過小,容易刺不穿魚嘴,同樣出現脫鉤跑魚現象。
四、線組搭配要用對,過粗過細都不對
很多釣友喜歡小鉤細線搏大魚,尋找遛魚中的刺激。也有很多釣友,釣大魚時一律硬竿、粗線、大鉤,喜歡和大魚硬碰硬。其實這兩種方法都不對!如果單純為了尋找遛大魚的刺激,這兩種方法是可行的,畢竟每個人的釣魚習慣不一樣,但是如果講到釣大魚的作釣技巧,這兩種方法都存在很大的錯誤。
小鉤細線搏大魚,雖然有時也能讓大魚成功上岸,但是除了一部分遛魚技巧外,這裡面存在著太多運氣問題。正常情況下,大魚中鉤後的外竄力,已經遠遠大於小鉤細線的抗拉力!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水溫偏低、魚活性差、水深原因、水域過小、魚在產卵期等,大魚沒有完全發力,才能被成功釣上岸。大部分情況下,小鉤細線搏大魚,往往是以卵擊石,最終斷線跑魚!
硬竿、粗線、大鉤,雖然是釣大魚的標配,但是也要有個尺度,釣組搭配太大,同樣容易造成跑魚!原因是:魚竿太硬,降低了它的護線性,增加了線組的受力。而線組太粗,不但提高了魚覓食時的警覺性,更容易因子線過粗出現擋口現象。魚鉤過大,導致目標魚不容易全部吸餌入嘴,提竿時容易出現刺魚不牢的現象。
五、浮漂調釣要略鈍,放過大魚探餌信號
關於浮漂的調釣方法,無非就三大種:調高釣低、調低釣高、調幾釣幾!當然這裡邊又分出許多小調釣法,比如調靈釣靈、調鈍釣靈、調靈釣鈍等。本人專門寫過一個浮漂系列,一共七篇,有興趣的釣友可以看一下。
對於自然水域野釣大魚,很多釣友還在糾結浮漂的調釣,其實完全沒有必要!自然水域野釣大魚,除氣溫偏低或水溶氧量不足,造成大魚活躍度差、吃口輕需要釣靈外,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釣鈍就可以!比如調靈釣鈍、調鈍釣鈍等。
原因是:自然水域中除特殊環境外,大部分大魚都屬於生口魚,雖然覓食時的警惕性較高,但是吃餌動作和出口力度都非常大!並且大魚因警惕性較高,吃餌時有試餌、探餌的習慣。浮漂調釣過靈,不但垂直的子線,容易引起大魚的警惕性,而且浮漂過靈,容易抓錯大魚探餌時的漂相,所以野釣大魚調漂不易過靈!
六、控魚手法要掌握好,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文章開始我們說過,中大魚以後,很多釣友心情激動。這時有些釣友,總是急於把魚拉出水面,想看一看魚的大小、品種。這時往往在魚被拉出水面的一瞬間,有一個急速的下潛外竄動作,從而導致我們的釣組受力過大,出現斷線跑魚,或者鉤豁魚嘴跑魚現象。另外當魚被牽至近岸時,也有一些釣友,總是急於抄魚上岸!當抄網接觸魚頭的一瞬間,魚忽然有一個垂死的外竄掙扎,這時往往會因子線掛住抄網,出現斷子線跑魚現象!其實這些跑魚現象,都是我們遛魚時錯誤操作造成,是我們急於求成的原因!
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平穩遛魚,當刺魚、中魚的瞬間,迅速舉起魚竿,利用魚竿本身的腰力,在水的中下層控魚。然後找準時機把魚引出窩外,避免造成驚窩現象!當魚被遛至乏力,出現上浮或浮出水面時,不要急於拉魚抄魚,直到魚完全翻肚露白,再從魚頭開始抄魚上岸!
當然這些遛魚方法屬於理論知識,是我們控魚、遛魚的基本操作方法,但是實際作釣中,會有一些不確定的外界因素存在。這時我們就要根據實際的中魚情況,選擇更合理的遛魚手法!比如放失手繩,對於野釣大魚這並不丟人,畢竟我們不是生產廠家,同時野釣大魚也不容易!
本文總結:
以上就是自然水域野釣大魚時,為減少跑魚率,我們應注意的六個細節問題!通過對這六個細節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自然水域野釣大魚,造成我們頻繁跑魚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我們每個都處理好,才能有效降低我們的跑魚率!另外釣大魚要注意拋竿問題,拋竿時不易過滿,一般以拋七八分竿最好!釣點過深時,可拋六七分竿。
最後,在此呼籲釣友們:魚類正在繁衍後代,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