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現在流行的各種網絡仙俠小說,明代許仲琳所著的《封神演義》算得上是老前輩了。其中有這樣一個橋段,闡教十二金仙在三霄娘娘所擺九曲黃河陣中被削去頂上三花,修為大損,只有雲中子的三花還在,是以眾仙稱道他福澤深厚。
暴露暴露年齡
去年火爆一時的動漫電影《哪吒.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為了救下哪吒和敖丙,導致自己的「三花」被打散,損失了數百年道行。
可見,仙俠小說中常說的「三花聚頂」是形容人或者仙內修外煉所達到的極高境界。
那麼「三花聚頂」既然這麼厲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實則這是道教內丹修行的一個術語。
在道教幾千年發展變遷中,形成了以齋醮符籙為主的正一派和以丹道修煉為主的全真派。
全真派所修丹道又分為內丹和外丹兩種,外丹即鉛汞之術,燒煉各種奇珍異寶製作丹藥服食,而內丹便是以天地為爐,自身為鼎,調和體內精氣神三寶,水火既濟,龍虎交媾,混成金丹。
所以在丹道修煉中,人體自身的「精氣神」是極其重要的三個要素。
"精"指的是構成人體生命組織的精華,分先天與後天兩方面,"先天之精",是與生俱來的,又叫"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華,"後天之精"指的是人後天通過攝取飲食水谷獲得的營養,也就是水谷精微。
與"精"相對應,"氣"也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之氣"是人體原發性的"氣",也就是"元氣",也常寫作"炁",可謂是生命的原動力。
而"後天之氣"指的是呼吸之氣,也就是宇宙空間外在之氣,對於人的生存來說,呼吸之氣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須通過溫養才能成為內丹修煉的能源。
同樣,"神"也有先天與後天之別,"後天之神"指的是"識神",它的作用是認知與分別,"先天之神"便是"元神",在丹道修煉中需以元神觀照,使"後天之氣"轉換為"先天之氣",才能元精培補,生命煥發出恆久的青春。
「三花聚頂」這個詞語中,三花指的便是這精氣神,在古漢語中,花為華的通假字,三花聚頂的前提就是精氣神充盈榮華,達到「氣滿不思食、精滿不思淫、神滿不思眠」的境界。
也有一些丹書中,直接將精氣神稱為天花地花和人花,似乎也更直觀形象。
再說說「三花聚頂」中的「頂」,通常理解為頭部百會穴,實則應是指泥丸宮,也就是印堂穴與百會穴之交匯處,體內的精氣神經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化虛」的三種境界之後,最後化而為一到達此處,便是三花聚頂。
又暴露年齡了
對此,紫陽真人張伯端祖師在《金丹四百字》說:「以精化為氣,以氣化為神,以神化為虛」,精、氣、神之真陽化而為一,達於一處,故曰「三花聚頂」。
當然了,慚愧的是小道士知道大致情況,但自己還遠遠沒達到這個境界…
修煉的路上,大家都得努力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