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雙孢菇做出產業脫貧「大文章」(1)

2020-12-13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照片,明水(黑龍江),2019年11月13日

小小雙孢菇做出產業脫貧「大文章」

11月13日拍攝的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雙孢菇基地培育的姬松茸。

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於2018年引入雙孢菇基地,主要從事雙孢菇等食用菌育種、發酵、種植、加工與銷售。智能化種植大棚可控制溫度、溼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通過租金分紅、設立公益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80餘戶貧困戶脫貧,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新華社發(徐凱鑫攝)

相關焦點

  • 小小雙孢菇做出產業脫貧「大文章」(4)
    新華社照片,明水(黑龍江),2019年11月13日小小雙孢菇做出產業脫貧「大文章」11月13日,在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雙孢菇基地,員工採摘雙孢菇。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於2018年引入雙孢菇基地,主要從事雙孢菇等食用菌育種、發酵、種植、加工與銷售。智能化種植大棚可控制溫度、溼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通過租金分紅、設立公益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80餘戶貧困戶脫貧,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 靈臺:小小雙孢菇做出脫貧大文章
    但在靈臺縣中臺鎮甘肅金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雙孢菇工廠內菇香撲鼻,生機盎然,一棵棵滾圓的雙孢菇長勢喜人,多名工人正在對鮮菇進行採摘、打包等規範化操作。甘肅金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經理仇鎔睿告訴筆者,「現在車間內每天可產雙孢菇8噸左右,主要銷往西安以及蘭州等地,出廠價每市斤7元左右,市場價可達14元左右。
  • 鎮平縣馬莊鄉:小小雙孢菇 託起致富夢
    鎮平縣馬莊鄉:小小雙孢菇 託起致富夢河南經濟報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張穎隆冬時節,走進鎮平縣馬莊鄉唐營村的雙孢菇產業扶貧基地,一股蘑菇香夾帶著泥土的清香就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一朵朵雪白的雙孢菇長勢喜人,
  • 河南鎮平馬莊:小小雙孢菇,託起致富夢
    河南鎮平馬莊:小小雙孢菇,託起致富夢 2020-12-22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州「小黃豆」做出產業扶貧「大文章」
    廣汽集團精準扶貧產業幫扶項目——連州市祺連農產品有限公司通過黃豆黑豆加工生產高品質腐竹,打造完整「公司+基地+農戶」的扶貧產業鏈,小小黃豆讓貧困戶脫貧增收,「小黃豆」做出產業扶貧「大文章」,為當地集體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a href="undefined" url="undefined" urlpad="undefined"../..
  • 小小烏雞蛋 脫貧大文章
    1顆烏雞蛋2元錢,也許微不足道;10顆烏雞蛋,養殖戶「就能換一天的吃喝」;100顆烏雞蛋,變現後幾乎夠一戶貧困戶一個月的開銷;成千上萬顆烏雞蛋,甚至能讓一個村決勝脫貧……臨縣三交鎮東王家溝村業已形成的烏雞養殖產業的燎原之勢,就是精準脫貧政策落地生根的一個生動的實踐。
  • 雙孢菇拓寬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實現增收脫貧,產業是基礎支撐。>眼下正值雙孢菇成熟的季節,在鎮平縣郭莊鄉孫樓村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72歲的李正恩正在自家大棚採摘第二茬的雙孢菇,用手輕輕捏住菌柄,左右旋轉,一朵雙孢菇輕巧入籃。今年3月份,郭莊鄉因地制宜,引進先進技術,建起了孫樓村雙孢菇種植基地,基地總投資720萬,共40個大棚,佔地33畝 。在產業的帶動下,農戶可以加入合作社,承包大棚種植雙孢菇;周邊群眾還能在該基地實現就業務工,獲得穩定收入。自雙孢菇產業入駐以來,該基地每天的用工量在50人左右,高峰時期可達200餘人,僅半年多的時間該基地就給群眾帶來了收益。
  • 雙孢菇拓寬鎮平縣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實現增收脫貧,產業是基礎支撐。近年來,鎮平縣郭莊鄉著眼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雙孢菇種植業,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村貧困勞動力和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有力助推鄉村產業發展。眼下正值雙孢菇成熟的季節,在鎮平縣郭莊鄉孫樓村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72歲的李正恩正在自家大棚採摘第二茬的雙孢菇,用手輕輕捏住菌柄,左右旋轉,一朵雙孢菇輕巧入籃。李正恩是首批加入到種植基地的農戶,看著長勢喜人的菌棒,李正恩很是高興。
  • 河南省鎮平縣全媒體聯盟助力雙孢菇產業
    河南省鎮平縣全媒體聯盟助力雙孢菇產業 2020-12-16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小康】鎮平縣全媒體聯盟助力雙孢菇產業
    【走向小康】鎮平縣全媒體聯盟助力雙孢菇產業 2020-12-14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農家鍋巴,做好脫貧「大文章」
    小小農家鍋巴,做好脫貧「大文章」 2020-09-15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小康」鎮平縣全媒體聯盟助力雙孢菇產業
    12月10日,鎮平縣全媒體聯盟「走向小康——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活動來到石佛寺鎮,對該鎮雙孢菇產業進行實地採訪。雙胞菇又叫「口蘑」,也叫「洋蘑菇」,因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種胺基酸,被稱為「素中之首」。
  • 脫貧攻堅 小土豆做出「大文章」
    來源標題:脫貧攻堅 小土豆做出「大文章」 內蒙古自治區太僕寺旗、察右前旗是全國人大機關的兩個定點扶貧點,均已於今年3月脫貧摘帽。2019年底,「兩旗」貧困發生率分別降至0.07%、0.059%。
  • 「攜手奔小康」南陽鎮平:小小雙孢菇 拓寬群眾致富路
    今年年初以來,南陽鎮平縣引進雙孢菇種植業,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鎮平縣郭莊回族鄉孫樓村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裡的雙孢菇迎來了第二茬成熟季。基地的雙孢菇種植採用先進培育技術,車間使用6層菇架,增加了土地使用率。工廠化培育不受天氣影響,大大縮短雙孢菇成長周期。目前雙孢菇市場價10塊錢一斤,按照每斤3塊錢的收購價,一個棚一茬菇可以賣到9000塊錢。像孫樓村這樣通過雙孢菇產業嘗到甜頭的村在鎮平縣還有很多。
  • 西峽:「雙孢菇」圓了脫貧致富夢
    工作隊駐村後,多次動員他在家裡發展雙孢菇產業,既能照顧偏癱多年的父親,替母親減輕負擔,又能發家致富。任慧星聽了工作隊、村支部的勸說。他覺得大學所學的農業種植知識在農村也有用武之地,留在家裡大幹一場,「窮帽子」照樣摘掉,也能給村裡其他貧困群眾帶個好頭。
  • 「雙孢菇」撐起「致富傘」
    央廣網樂安9月3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王楊振)近年來,雙孢菇產業在樂安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加快發展,在脫貧攻堅路上,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創增收、促脫貧的主體作用。農行樂安縣支行持續加大對當地產業扶貧貸款投放力度,充分利用「惠農e貸」、「產業脫貧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大力支持本縣「雙孢菇」產業發展。黃年龍是樂安縣智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負責人,為全縣雙孢菇種植的帶頭人之一。
  • 山西昔陽:發展雙孢菇種植產業園區 邁上脫貧致富路
    隨著脫貧攻堅深入推進,短短幾年光景,東平原村大變樣。2017年,全村脫貧摘帽,村集體收入突破20萬元。說起近年來的變化,村裡人愛說6個字:人心齊,產業興。 興產業,增收步子穩蘑菇棚裡,一朵朵雪白的雙孢菇長勢喜人。66歲的韓維荷用手輕輕捏住菌柄,左右旋轉,一朵雙孢菇輕巧入籃。以前,韓維荷只是侍弄自家那點地,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東平原村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耕地少、荒溝多,致富門路窄。
  • 馬莊鄉:雙孢菇託起致富夢
    隆冬時節,走進馬莊鄉唐營村的雙孢菇產業扶貧基地,一股蘑菇香夾帶著泥土的清香就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一朵朵雪白的雙孢菇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在加緊採摘、分揀、裝籃,一派繁忙景象。據了解,近年來,馬莊鄉立足實際,按照農業育特色的發展思路,精心培育,傾力打造,大力發展食用菌等高效農業項目,把發展雙孢菇產業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縣裡提出的」1+1+1+N產業布局,採取「合作社+產業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建基地、延鏈條、創品牌,實現了財政增強、群眾增收的雙贏局面。
  • 吉林通化市:小小玉木耳 做出大文章
    吉林通化市:小小玉木耳 做出大文章近些天,吉林省通化市頭道鎮東村建設中的玉木耳加工廠所需設備因疫情關係滯留在煙臺、青島,因為設備沒能到位,工廠開不了工。     村裡的玉木耳加工廠廠房已基本完工,由爭取到的扶貧資金91萬元建設而成,廠房面積300平方米,具有年生產1萬斤玉木耳的能力。
  • 四川資陽市:小小龍蝦大產業脫貧增收富起來
    四川資陽市:小小龍蝦大產業脫貧增收富起來2020-05-09 15: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資陽日報儘管創業之路充滿坎坷,然而,曾祥波從不氣餒,經過不斷探索學習,他的小龍蝦養殖產業越做越好。「現在每天要賣兩三千斤,價格在30元上下,不愁銷路。」曾祥波說,為了擴大產能,他仍不斷探索新的養殖模式、學習新的養殖技術。他估計,今年養殖基地畝產能達到5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