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一蔬一飯都是愛——3700萬農村娃的營養餐...

2020-12-26 新華社客戶端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一直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總書記強調,有針對性地實施貧困地區學生營養餐或營養包行動,保障生長發育。

今年是我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的第9個年頭。一頓滿含溫度和愛意的營養餐,已經惠及3700萬名農村學生,既讓他們「舌尖」更安全、身體更健康,又為不少貧困家庭減輕負擔。

9月2日,黑龍江省明水縣永興學校三年級學生張曦月正在吃營養午餐。

營養「升級」 免費午餐可口可心

「今天又加雞腿啦!」開學伊始,在黑龍江省明水縣永興學校,剛升入三年級的張曦月打開飯盒,幸福滿滿。9月2日上午11時30分,炸雞腿、西紅柿炒雞蛋、青椒炒土豆片、蒜蓉燒茄子、白米飯……冒著熱氣的營養餐準時出現在她面前。

張曦月說,在學校每天中午都能吃到四菜一飯,一個星期不重樣。在班主任陪護下,孩子們大口大口吃得很香。班級後排的大個子男生一盒沒吃飽,來到教室門口,送餐人員為他添菜添飯。

「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學校400多名孩子全都吃上了免費午餐,還葷素搭配、營養豐富。」永興學校校長羅文舉說。

明水縣地處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國家脫貧攻堅的重點區域之一。2012年,作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縣,明水縣2000多名農村學生開始享受每天4元的營養補貼。

2017年3月起,明水縣主動「勒緊褲腰帶」,決定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增加每天5元的補貼。利用這9元錢,經縣裡統一招標,為孩子們提供安全可口的營養午餐。

羅文舉說,學校以前自營食堂,需要僱人,還容易虧損,食品安全也牽扯很大精力。現在配餐企業成了孩子們的「大食堂」,食品安全有了保障,每個學生一年還省下1600多元餐費,為困難家庭減輕了負擔,一舉多得。

據統計,2018年明水縣營養餐計劃共使用國家專項資金372萬元,縣級資金465萬元。如今,這項計劃已覆蓋全縣9個鄉鎮的9所學校,5700多名農村學生從中受益,未來範圍將擴大。

9月2日,黑龍江省明水縣永興學校,送餐員為沒吃飽的孩子加餐。

小小營養包 強健山裡娃

「我今年上幼兒園了,有新書包、新錢包,還有營養包。」4歲的滕昕妍站在家門口笑著說。她的家裡擺滿了各種嬰幼兒食品的瓶瓶罐罐,其中一盒標註著「國家免費」的嬰幼兒輔食包,就是她所說的營養包。

滕昕妍的媽媽藍鮮榮拿出一個營養包,把淡黃色的粉末倒在碗裡用溫水衝好,滕昕妍幾口就吃完了。「營養包本來是給昕妍7個月的弟弟吃的,但昕妍也經常要吃。」藍鮮榮說。

藍鮮榮說,自己一直貧血,生了「二孩」以後,一直擔心兩個孩子也貧血。村醫每個月定期送來營養包,說裡面有孩子需要的鐵、鋅、鈣等各種元素,「有了營養包,心裡踏實多了。」

藍鮮榮所在的廣西田東縣林逢鎮永隆村是一個貧困村,不少村民住在條件艱苦的大石山區,孩子身體素質差。當地一項調研顯示,很多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狀況,有生長遲緩、貧血、低體重、消瘦等問題。

為了不讓貧困山區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地向適齡兒童免費發放營養包。兒童營養狀況有較大改善,嬰幼兒低體重率、貧血率、生長遲緩率等指標明顯好轉。

田東縣布兵福民新村村民黃彩燕的女兒黃肖雲是第一批營養包的受益者。起初,5歲的黃肖雲非常瘦弱,不愛吃飯,還經常生病。「堅持吃營養包之後,生病少多了。」黃彩燕說。

近年來,廣西投入4800萬元,在54個貧困縣開展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受益兒童24萬名左右。2018年,這些地區共發放兒童營養包3161萬袋,兒童貧血患病率、生長遲緩率與2017年相比,分別下降了3.61個百分點和1.67個百分點。

9月2日,明水縣遠行食品有限公司為當地孩子們統一製作營養午餐。

新食堂「開張」 暖胃暖心暖希望

「過去學校沒有食堂,學生老師大多帶飯盒,中午用大鍋加熱。放在底下的飯盒都進水了,上面的飯盒還熱不透,夏天還容易變質……」回憶起近20年的午餐變遷,「老校長」於德江連連感嘆。

今年秋天起,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灣甸子鎮大邊溝小學告別了這樣的「辛酸」歷史。在原有4個貧困縣基礎上,遼寧將清原滿族自治縣等11個貧困縣列入了營養餐計劃,按照在校生每人每天4元的標準補助。

為了迎接新食堂,清原滿族自治縣灣甸子鎮中心小學、灣甸子鎮大邊溝小學等11所學校利用暑假進行了擴建工程。新改造的食堂包括洗消間、儲藏間、加工間、配餐間等,廚房設備設施一應俱全,窗明几淨。

「有了政府給的4元錢,再由家庭交3元錢,我們的新食堂就能『開張』了,學生每天中午可以吃到肉或蛋。」於德江說。

土豆燉雞肉、番茄炒菜花、小白菜豆腐湯,還有桃子……「學校的飯比家裡的還好吃。」灣甸子鎮大邊溝小學六年級學生王涵說。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蔬一飯都是愛。教育部數據顯示,自2011年我國推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來,已覆蓋所有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截至2018年底,3700萬名農村學生從中受益,營養健康狀況得到顯著改善,身體素質明顯提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跟蹤監測顯示,2017年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男、女生各年齡段的平均身高比2012年高1.9釐米和2.0釐米,平均體重多1.3千克和1.4千克,高於全國農村學生相關指標平均增速。

執筆記者:李鳳雙、管建濤、楊思琪

參與採寫:胡浩、向志強、王瑩

攝影記者:楊思琪

視頻記者:馬知遙、李錚

相關焦點

  • 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 | 一蔬一飯都是愛——3700萬農村娃的營養...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  一蔬一飯都是愛——3700萬農村娃的營養餐故事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題:一蔬一飯都是愛——3700萬農村娃的營養餐故事  新華社記者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一直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 一蔬一飯都是愛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一直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總書記強調,有針對性地實施貧困地區學生營養餐或營養包行動,保障生長發育。今年是我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的第9個年頭。一頓滿含溫度和愛意的營養餐,已經惠及3700萬名農村學生,既讓他們「舌尖」更安全、身體更健康,又為不少貧困家庭減輕負擔。營養「升級」 免費午餐可口可心「今天又加雞腿啦!」開學伊始,在黑龍江省明水縣永興學校,剛升入三年級的張曦月打開飯盒,幸福滿滿。
  • 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我的老師是網紅」——教育改革創新讓...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我的老師是網紅」——教育改革創新讓學生們更愛上課新華社上海9月17日電題:「我的老師是『網紅』」——教育改革創新讓學生們更愛上課
  • 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丨「科技秀才」給田野帶來新希望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科技秀才」給田野帶來新希望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題:「科技秀才」給田野帶來新希望新華社記者在日前召開的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總結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抓實抓好。
  • 3700多萬農村學生吃上營養餐 4塊錢發揮大作用
    201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以集中連片特困區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重點,正式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很多類似丹江中學的農村學校,看似不起眼的4塊錢,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大作用。營養餐啟動以來,取得哪些成績?又出現了哪些亮點?
  • 從一包奶到一餐飯 讓農村娃吃上完整營養餐
    圖/王偉賓3月3日中午,信陽市商城縣伏牛一中,下課鈴一響,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有序進入食堂,廚師分菜、學生取飯,菜是一素一葷,學生們吃得津津有味。「遵照營養改善計劃,學校的責任是讓學生吃飽、吃好。」伏牛一中校長劉海波告訴記者。商城縣共有299所中小學,中午供餐全部由學校自有的食堂完成。伏牛一中是該縣中小學供餐的一個縮影,也是我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一部分。
  • 中央投入近1500億元,3700多萬農村學生吃上營養餐——4塊錢發揮大...
    201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以集中連片特困區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重點,正式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很多類似丹江中學的農村學校,看似不起眼的4塊錢,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大作用。營養餐啟動以來,取得哪些成績?又出現了哪些亮點?日前,記者帶著疑問對這些農村學校進行了採訪。
  • 厲行節約從一蔬一飯開始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8月至今,在濟南市多所中小學積極倡議下,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廣大學子把節約落實到了生活點滴之中。身教勝於言傳 潤物可以無聲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 節約從一蔬一飯開始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8月至今,在濟南市多所中小學積極倡議下,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廣大學子把節約落實到了生活點滴之中。身教勝於言傳 潤物可以無聲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 幸福營養餐 快樂農村娃
    牛肉燉土豆、花菜炒肉、清炒冬瓜、番茄雞蛋湯、主食米飯,這樣的菜譜每周都不重樣,葷素搭配,營養合理。工人們在每盆菜下面都採取了保溫措施,這樣可以保證孩子們都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喜歡吃,能吃飽」,一位四年級模樣調皮的男生大聲地回答著局營養辦工作人員的提問,周圍同學的臉上也露出了純真的笑容。
  • 一見·跟著總書記的足跡品茶韻
    一杯茶,氤氳出甘醇的氣息。「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茶葉雖小,卻意蘊深遠。「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21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個「國際茶日」。
  • 文明在哪裡 | 一蔬一飯總關情
    8月20日,「文明在哪裡」報導組來到習總書記視察過的青島市李滄區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進行回訪。  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來到青島市李滄區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詳細了解社區實施舊城改造、加強基層黨建以及居民生活變化情況。
  • 一蔬一飯關乎愛
    她做的菜不僅美味,更因為色彩搭配之美、靜物攝影之巧,令人賞心悅目,無怪乎她發布在人人網上的「一蔬一飯」系列圖片引來那麼多的粉絲。胡慕雲說:「拍攝的時候一般用自然光,靠近窗前的地方就好,不過擺盤要好看倒有挺多講究的。」琢磨菜譜、下廚燒菜、費心呈現,一切的折騰只源於對生活的愛。怎麼樣,如此精緻的食物是否已讓你垂涎三尺呢?周末到了,你也走進廚房,嘗試做一餐「愛的美食」吧。
  • 為了百姓餐桌上的一碗碗好飯
    ——糧食品種升級滿足舌尖上的新期待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  金秋十月,稻穀飄香,豐收在望。種好糧、產好米、吃好飯,一頭連著農民的腰包,一頭牽著百姓舌尖上的新期待。  九月中旬,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牢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  「稻蝦米」「富硒米」「小包米」……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曾經一碗普通的大米迎來新的「打開方式」。
  • 熱解讀丨總書記關心的「這杯水」,溫潤百姓心
    在江都水利樞紐,總書記舉起一杯剛提取的水樣,仔細端量。這幅畫面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民生為上,治水為要。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分布不均,水安全問題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福祉。人民群眾的用水問題,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大事。
  • 河南農村娃「營養餐」吃得怎麼樣?食堂供餐比例仍較低
    核心提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娃「營養餐」究竟吃得怎麼樣?2月25日,河南省教育廳公布了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專項檢查的情況通報。
  • 李宇春父親把浪漫變成一蔬一飯,愛的最高境界是經得起平淡
    李宇春父親把浪漫變成一蔬一飯,愛的最高境界是經得起平淡李宇春在大家眼裡一直是不太表達感情的女生,但是最近,李宇春在節目《巔峰之夜》中觀看表演感觸深刻,也借著情景首次提到了自己的父親。她直言自己的父親其實是一個平凡的人物,但是卻教會了她如何去愛,儘管父親不是一個浪漫的人,但是卻把心裡的浪漫變成了一蔬一飯。聽了這席話,相信大多數人內心都會感到溫暖,的確大多數的父親並不是一個超人般的角色,但是在孩子面前,他們的愛就像海洋中的暖流一般,雖然表明平靜,卻積攢著巨大的能量。
  • 一蔬一飯,一朝一夕
    在影片中,導演陸慶屹的父母已經舉案齊眉了大半輩子,他們一同等待了多場奼紫嫣紅的花事,守著數段冷暖交織的光陰,生兒育女,養家餬口,而後相伴到老。母親愛唱山歌,父親便在一旁拉琴佐興。父親在水池旁逗弄家裡養的魚,母親就在一旁修剪花枝,望著父親笑。母親愛美,父親就買了染髮膏,弓著腰細緻地將妻子的頭髮染黑。
  • 《七夕一日餐廳》李宇春「一蔬一飯的浪漫」那是父母的愛情
    「始終沒學會的浪漫,變成了一蔬一飯。」這句歌詞是李宇春的新歌《一而再再而三地喜歡你》中的一句歌詞。在他認為父母之間的愛情就是這樣默默無聞的。在我們父母那一輩人中,愛你這件事總是說不出口,常常表達在自己的行動上面。父親對於母親的深情和浪漫都傾注在了與母親平淡生活的一蔬一飯中。在李宇春回家看望父母時的自己的vlog裡面大家可以看到一家人的相處其樂融融。
  • 葆嬰真正健康基金的30萬份營養餐之旅:營養相伴 為愛加餐
    「愛加餐」項目就是為了有效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狀況而設立的,希望通過營養加餐、愛心廚房和營養宣教等方式,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提供更為豐富的營養餐食,讓孩子們吃飽吃好。在「愛加餐」項目的啟動儀式上,USANA真正健康基金會主席Brian Paul表示:「看到大家為幫助貧困群體所做出的努力,我感覺非常的振奮,也深受鼓舞。